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重生南非当警察 > 1702 突然开火

重生南非当警察 1702 突然开火

簡繁轉換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7:31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重生南非当警察 !

史莫莱特给布里奇斯带来的样品除了李·恩菲尔德之外,还有南部非洲生产的通用机枪和40毫米榴弹发射器。

对于尼亚萨兰军工的产品,史莫莱特还是很有信心的,同样都是李·恩菲尔德,南部非洲生产的李·恩菲尔德,就是比英国本土生产的李·恩菲尔德精度更高,威力更大,而且还更耐用。

这主要是因为材料和生产工艺不同,可以用来当狙击枪使用的李·恩菲尔德,结构上和普通李·恩菲尔德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就因为零件误差更小,精度更高,价格会差出三倍以上。

至于枪管寿命,主要还是耐磨耐腐蚀问题。

南部非洲境内以及周边可是有好几个号称“世界原料仓库”的地方,各种让日本人垂涎欲滴的稀有金属,在南部非洲就跟大白菜一样,南部非洲企业造钢盔都不惜使用高锰钢,枪管寿命普遍比英国生产的李·恩菲尔德高出百分之三十以上。

至于通用机枪和40毫米榴弹发射器,英国国内的军工企业当然也能生产,可是质量上和南部非洲相比同样有差距,而且价格还更高,这种事找谁说理去——

“东马来在接下来的一年内要组建两个步兵师,需要数以万计的步枪,以及数以百计的轻重机枪和迫击炮——”布里奇斯少校今年35岁,原本年富力强的年纪,却因为放纵过早掏空了身体,整个人就像是肿起来一样。

尤其是眼袋。

“古德公司有足够的实力,可以满足东马来的所有要求。”史莫莱特满脸卑微讨好的笑容,古德公司是为了争取英国订单成立的新公司,位于澳大利亚,这样才有资格参与英联邦内的竞争。

所以说要抢占英联邦市场,真不是直接把南部非洲逐出英联邦这么简单,归根到底还是要自身的商品质量过硬才行。

就在史莫莱特和布里奇斯聊天的时候,几名包着大头巾的士兵正在从一辆火车上往下卸货。

史莫莱特肯定不会像英国政府那样没底线,给布里奇斯带来的全部都是崭新的武器。

这些武器现在都装在长条木箱里,木箱看上去挺大,实际上并没有多沉,里面填充了很多质量轻盈的填充物,两个成年人抬起来很轻松。

可就是这样并不算重的木箱,两名印度士兵抬起来的时候,其中一个大概是手没有抓稳,木箱直接摔在地上四分五裂,崭新未开封的李·恩菲尔德散落一地。

“都特么给我小心一点啊混蛋,你们都特么是干什么吃的——”布里奇斯瞬间狂暴,冲过去劈头盖脸就是一顿乱抽。

史莫莱特这时候才注意到,布里奇斯手里一直拎着一根马鞭。

原本史莫莱特还以为是布里奇斯喜欢骑马,现在才知道,这鞭子是用来抽人的。

两名印度士兵抱着头蹲在地上不说话,也不反抗,随便打,没抓稳的那个家伙脸上还有笑容,多半是幸灾乐祸。

不犯错又怎么样,不还是一样要挨打——

史莫莱特就眼睛一阵乱跳,印度部队总给人一种很奇葩的感觉,闹着玩一样,太不职业了。

一阵鸡飞狗跳之后,箱子全部卸下来,打开,史莫莱特开始为布里奇斯介绍。

“你们的榴弹发射器是怎么回事?这是直接从车上或者是船上拆下来的吗?”布里奇斯挑三拣四,他其实没有决定权,但是一线部队官兵的反馈,会给殖民地事务部带来重要的参考价值。

“并不是,这是我们古德公司的特殊设计,可以安装到装甲车,以及军舰上,当然也可以安转到特殊的底座上。”史莫莱特微笑,40毫米榴弹发射器经过多次修改设计,结构大幅精简,现在重量只有55千克,两个人就能轻松抬走。

“装甲车吗?那可不行,我们估计不会装备太多装甲车。”布里奇斯悻悻然,东马来不是南部非洲,别说装甲车,汽车都没几辆。

有也没用,东马来基础设施落后,古晋作为东马来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城市,连一条像样的公路都没有,其他地区就更不用说了。

有时候不得不感叹,和日新月异的南部非洲相比,全世界很多地方时间好像没有带来任何变化,包括英国本土的很多小城镇也一样,一百年以前是这样,一百年以后是这样。

当然他们肯定不会认为这是逐渐落后于时代,反而认为是在维护传统。

很奇怪的逻辑。

真要维护传统,难道不应该刀耕火种吗。

“那也没关系,我们已经考虑到这一点,所以我们的40毫米榴弹发射器,去掉弹箱之后总重只有55千克,三个人就能轻松移动。”史莫莱特保持微笑,挑剔不怕,只要不是故意找茬就行,要知道为了这一次见面,史莫莱特可是做了不少前期工作。

说到结构简化,这方面南部非洲做得真不错。

40毫米榴弹发射器其实就是第二次布尔战争时期马克沁37毫米“呯呯炮”的改进版。

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也生产了很多马克沁37毫米速射炮,用来弥补近距离火力的不足。

不过和改进版榴弹发射器不同,英国的“呯呯炮”结构复杂,而且配备了钢制车轮和弹药车,总重量在500公斤以上,如果要移动的话,需要机动车辆或者是马匹牵引才行。

南部非洲的榴弹发射器,大小就跟安装了三角架的通用机枪差不多,更隐蔽,生存性更好,而且射速更快,威力更大,还便于移动,便于操作,史莫莱特实在是找不出“呯呯炮”能战胜榴弹发射器的理由。

当然了,对于这种级别采购来说,场外因素才是决定性的关键因素,性能并不重要。

“为什么我没有看到迫击炮?你们不能生产迫击炮吗?”布里奇斯要求多,古晋受地形限制,没必要装备重型火炮。

话说重型火炮就算威力再大,也不能跟射程动辄几十公里的舰炮相比。

所以中近程武器是东马来部队的主要攻击方式,而且对于机动能力还有很高要求。

“当然可以,不过我们现在主要生产的是80和100毫米迫击炮,60毫米迫击炮并不在我们的排产清单内。”史莫莱特温柔一刀,要什么60毫米啊,80毫米或者100毫米才是王道。

南部非洲陆军的重型火炮有两种,一种口径为120毫米,一种口径为150毫米,两种火炮全部都是加榴炮,罗德西亚北部师和装甲第一师各配备了一个炮兵旅。

至于中近火力,南部非洲使用迫击炮和榴弹发射器搭配,效果还算不错。

英军部队的装备已经远远落后于南部非洲,李·恩菲尔德和半自动步枪的差距先不说,对于火炮的使用方式也不一样,世界大战期间大规模战役前那种动辄半个月的火力打击,现在已经基本被淘汰,步坦协同和步炮协同效率更高,南部非洲的步兵现在可以做到踩着炮弹的落点前进,根本不给防御部队进入阵地的时间,配合坦克和装甲车的使用,如果还使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战术和南部非洲部队作战会吃大亏的。

布里奇斯不太满意史莫莱特的回答,不过也无所谓,武器到底好不好用抬到射击场上试试就行了。

于是就去射击场。

在试射之前,射击场上还要进行一番布置。

布里奇斯对通用机枪很感兴趣,史莫莱特带来的通用机枪还是英军习惯的7.7毫米口径,这是英国陆军的要求。

“我记得世界大战期间,我服役的部队使用过这种通用机枪,这种机枪确实比马克沁机枪和刘易斯机枪更好用。”布里奇斯表情复杂,明显是在回忆那段峥嵘岁月。

35岁的布里奇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也就20出头,只要布里奇斯曾经在法国作战,那就意味着布里奇斯曾经在罗克手下服役。

世界大战期间南部非洲是协约国的“后勤基地”嘛,英军从南部非洲订购的武器足够武装数百万人的部队,所以布里奇斯用过通用机枪也很正常。

和世界大战时期的通用机枪相比,现在的通用机枪重量更轻,射速更快,弹道平稳,威力巨大,反正几乎没有弱点,布里奇斯非常满意。

然后是40毫米榴弹发射器。

原本史莫莱特是准备让随行人员操作40毫米榴弹发射器。

不过布里奇斯大概是向考察一下麾下士兵有没有操作榴弹发射器的能力,强力要求让手下的士兵进行操作。

史莫莱特没有坚持,在史莫莱特看来,印度士兵也是士兵,既然接受过相应的军事训练,那么应该不会犯错。

不过为了稳妥起见,史莫莱特还是让随行人员对操作榴弹发射器的印度士兵进行一些培训。

这时候远处靶场上,几十名印度士兵正在摆放身靶,以测试榴弹发射器的威力。

可能是接受培训的印度士兵太兴奋,摆放身靶的印度士兵还没有撤出靶场,刚学会怎么使用榴弹发射器的印度士兵突然开火。

这——这尼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