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重生南非当警察 > 1842 报应

重生南非当警察 1842 报应

簡繁轉換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7:31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重生南非当警察 !

海德里希改变了主意,可还是有更多徳裔态度很坚定的要返回德国,其中甚至有一部分希伯来人。

这就很神奇,要知道德国现在正有计划地清除国内的希伯来人,所以为什么还会有希伯来人要返回德国自投罗网?

如果单纯的用“爱国”去解释,似乎是解释不通的,希伯来人没有祖国,这一点全世界公认。

这个情况引起了南部非洲情报部门的警惕,有人似乎正在有组织的诱惑徳裔返回德国,如果徳裔是自愿返回德国就算了,被煽动着返回德国就是不可接受的,毕竟那些徳裔现在已经是南部非洲人。

利科马岛上,有布拉德办公室在尼亚萨兰境内最大的基地。

罗克得到尼亚萨兰的时候,英国战争部在利科马岛上建立了一个培训基地,专门培训向葡属东西非,以及德国殖民地渗透的特工人员。

后来英国战争部逐渐发现,对葡属东西非和德国殖民地的渗透,并没有达到英国战争部的目的,因为英国战争部都是在为他人做嫁衣,最后落到好处的是南部非洲,所以利科马岛基地的作用逐渐下降,最终被英国战争部放弃。

英国战争部放弃之后,布拉德办公室接手利科马岛。

战争部成立培训基地的时候,大英帝国正处于巅峰尾声阶段,那个时期的大英帝国实力强横,战争部对利科马岛的投资,前后高达近千万英镑,岛上有完善的生活设施,环岛公路、培训基地、办公大楼、公园、酒吧、球场等等应有尽有,岛上甚至还有一个已经改成电影院的剧场。

整个利科马岛,现在都属于布拉德办公室所有,岛上生活着数百名特工以及他们的家属,负责人是前洛城布拉德办公室主任福克斯。

“综合所有情报分析,那些离开南部非洲返回德国的徳裔,都和一个叫‘大德意志’的俱乐部有着密切联系,尼亚萨兰航空的克劳斯·海德里希也是‘大德意志’俱乐部的常客,这个俱乐部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世界大战期间,‘大德意志’俱乐部还曾经组织过洛城徳裔为远征军捐款,因此受到州府和洛城市政府的嘉奖。”奥康纳依然是福克斯最得力的助手,现在奥康纳的身份已经从行动人员转变为管理人员。

毕竟是年纪大了,不再适合一线行动,到了一定年龄之后,布拉德办公室的特工要么升职为管理人员,要么退居二线成为后勤支持人员,或者是情报分析人员,很少有人主动离开。

“这个俱乐部有多少成员?”福克斯对大德意志俱乐部不太了解,不过有印象。

洛城有很多俱乐部,随便爱好兴趣相投的几个人,凑到一起就是个俱乐部。

这种情况也肯定会被有心人利用,俱乐部都要定期举行活动的,组织人就可以利用各种机会,向俱乐部成员施加影响,一些规模较大的俱乐部,布拉德办公室都会进行监控。

“现在我们还没有搞清楚——”奥康纳有点不好意思。

尼亚萨兰境内——或者说南部非洲境内,还有布拉德办公室不清楚的事?

所以福克斯就很不满的瞪奥康纳。

“大德意志俱乐部的组织很严密,我们派进去的工作人员,到现在都无法进入核心层,名义上大德意志俱乐部只有不到300名会员,实际数字肯定比这个更高。”奥康纳也没办法,布拉德办公室又不是神,尼亚萨兰现在人口都已经上千万了,布拉德办公室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关键是大德意志俱乐部情况有些特殊,这个俱乐部的创始人是尼亚萨兰大学的阿布教授,成员包括鲁道夫·狄赛尔、赫斯林教授、埃尔温等一大堆在南部非洲各行各业拥有巨大影响力的成员,这个情况就很麻烦。

换成其他普通俱乐部,布拉德办公室早就渗透的千疮百孔了。

大德意志俱乐部这样的,很多方法不适用,搞不好被阿布、赫斯林他们告一状,福克斯肯定是要倒霉的。

“阿布教授对南部非洲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我们现在最担心的是阿布教授会被人利用,大德意志俱乐部的实际负责人是一个叫韦伯的人,韦伯·施耐德,他和阿布教授、赫斯林教授等人关系非常亲密。”奥康纳说了句废话,关系要是不亲密,这个叫韦伯·施耐德的家伙,也无法获得阿布教授和赫斯林教授的信任。

“查他!”福克斯精神大振,只要不牵涉到阿布教授和赫斯林教授这些人,布拉德办公室谁都不怕。

就算鲁道夫·狄赛尔也不怕。

鲁道夫·狄赛尔现在已经不是单纯的技术专家了,早就已经变成实力雄厚的富豪,对于这样的人,布拉德办公室有的是办法。

阿布教授和赫斯林教授这些人,布拉德办公室就很无奈。

他们拥有超出国界的巨大社会影响力,在学术上已经达到极高成就,这些人都是随时可以跟罗克直接通话的,类似阿布这种布尔战争刚结束就来到南部非洲的元老级成员,就算他们犯了错,只要不是什么原则性错误,布拉德办公室也得睁只眼闭只眼。

水至清则无鱼,这个世界从来就不是非黑即白的。

布拉德办公室注意到大德意志俱乐部的时候,阿布也已经感觉到不对劲。

阿布现在还是尼亚萨兰大学的荣誉校长,谁都知道尼亚萨兰大学,在南部非洲教育界和科技界的地位,德国进军莱茵兰之后,尼亚萨兰大学也有很多人申请返回德国,其中不乏教授级别的重量级人物,这个情况引起了阿布的注意。

于是阿布就去找保罗·汤姆森。

阿布这个荣誉校长,平时并不参与尼亚萨兰大学的管理,如果阿布对某件事有疑问,会通过常务校长保罗·汤姆森了解。

“情况有点严重,有超过十位讲师和副教授申请返回德国,其中一些人已经和德国驻尼亚萨兰领事馆取得联系,一部分尚未完成学业的学生也想返回德国,他们大概自己都不知道,他们现在返回德国能做什么。”保罗·汤姆森也郁闷,讲师具备独立开设一门课程,或者是多门课程的能力,副教授再往上一步就是教授,尼亚萨兰大学的教授虽然比欧洲高校的教授多一些,水平可是一点都不差。

“讲师和副教授想走就让他们走,可以从助教和讲师中选拔代替,还没有完成学业的学生不行,我们必须对他们负责。”阿布现在年龄也大了,不过还没有昏聩,对待教育的态度依然和以前一样充满热情。

“我们正在逐个做学生们的思想工作,讲师们也是一样,不过效果不太好——”保罗·汤姆森也无奈,让还没有完成学业的学生中断学业返回德国,是对学生们的不负责。

可是不让他们回去,又是阻止学生的爱国热情,这和尼亚萨兰大学一直以来宣传的理念并不相符。

一直以来,尼亚萨兰大学都将忠诚和荣誉作为核心理念,对于某些类似于“学术无国界”之类的说法,尼亚萨兰大学是不提倡的。

什么叫学术无国界,尼亚萨兰军工使用克虏伯专利的时候,难道不需要支付给克虏伯专利使用费吗?

就算学术无国界,人也是有国界的,南部非洲高校培养的人才,如果不对南部非洲忠诚,对谁忠诚?

罗克当初成立尼亚萨兰大学的时候,目的是为南部非洲培养人才,不是为其他国家培养人才。

这一点阿布和保罗·汤姆森都很清楚。

“尽量挽回,如果有人态度坚决,那么我们也要尽到我们的义务。”阿布看得开,南部非洲的强大,不是依靠某个人,也不是依靠某个群体,是所有南部非洲人共同努力,才有了现在的强大实力。

回到自己的研究所,阿布想了又想,还是拨通了罗克的电话。

“好的教授,我知道了。”罗克风轻云淡,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

说起来这也算是报应,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南部非洲疯狂挖德国的墙角,将无数德国人才诱惑到南部非洲,他们在南部非洲的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现在德国开始挖南部非洲的墙角,这也是天道循回,那些坚持要返回的德国的,把他们强留下来也没用,徐庶进曹营还一言不发呢,南部非洲当初诱惑德国人移民南部非洲的时候,承诺是来去自由,现在到了南部非洲要兑现承诺的时候了。

当然联邦政府也不会什么都不做,有些人确实是心系故国难以割舍,肯定也有人是被蛊惑热血上头,现在到了南部非洲宣传部门开始发力的时候了。

阿布给罗克打过电话的第二天,《泰晤士报》就开始对欧洲的情况进行大幅报道,一直以来遮遮掩掩的德国,也以最真实的本来面目呈现在南部非洲人面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