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重生南非当警察 > 1879 偷油的贼

重生南非当警察 1879 偷油的贼

簡繁轉換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7:31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重生南非当警察 !

英国目前面临的情况很危险,咄咄逼人的德国和日本,正在向联合王国霸主地位发起强烈挑战的南部非洲和美国,再加上地中海里正在暴兵的法国和意大利,英国的大陆均衡政策,越来越力不从心。

关键还是英国自身出现了问题。

英国强大的时候,这些问题都可以逐一解决,根本不会动摇英国的国际地位。

就像罗克说的一样,现在不同以往,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拥有南部非洲是英国最大的幸运。

那么逼迫南部非洲离开英联邦,就是英国最大的失误。

逼南部非洲离开英联邦,是为了重新夺回英联邦市场。

这个初衷肯定是好的,不过英国的政客们忽略了一个问题。

现在的英国,就算是将南部非洲商品拒绝在英联邦之外,英国国内的企业也已经失去了夺回英联邦市场的竞争力。

和南部非洲商品相比,英国本土的商品又贵又不好用,连英国人都不喜欢英国商品,凭什么要求跟南部非洲关系更好的加拿大人和澳大利亚人选择英国商品?

就连印度人都不喜欢英国商品。

别小看印度,你别把印度这个国家看成是一个四亿人口的国家,你把它看成是一个三千万奴隶主,以及三亿七千万奴隶的国家,你就会发现印度非常有潜力。

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现在加一快还不到两千万人,而且还有很多穷人。

印度有三千万奴隶主,消费能力很高的。

英国商品的不争气,导致英国在将南部非洲逐出英联邦之后,发现情况比之前似乎更糟,毕竟南部非洲在英联邦内的时候,英国可以以一个相对优惠的家伙从南部非洲获得各种工业原料,以及维持英国金融市场必须的黄金。

现在别说黄金,连购买工业原料都需要随行就市,英国陡然压力大增。

尤其是石油——

十年前,英国还有几家可以和美国、南部非洲石油企业相抗衡的石油公司。

现在英美石油濒临破产,皇家壳牌苟延残喘,阿丹公司销往英国本土的石油和十年前相比,价格提高了两倍左右,温斯顿这一次来到南部非洲,其中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说服罗克降低石油价格。

“温斯顿,阿丹公司你可是有股份的——”罗克不同意降价,你堂堂阿丹公司的股东,不想办法为公司赚取更多利润,反而挖公司的墙角,股东界的耻辱啊。

“如果阿丹公司降低价格,那么我就想办法说服国会降低关税。”温斯顿也不想自己的利益受损。

那么就只能大英帝国的税收受损。

“这个无所谓,反正不管英国的关税有多高,最终都是由全体英国人买单。”罗克真不担心这个问题,石油大棒很好用的,英国还不算惨,日本才是真的惨。

英国就算再不行还有英美石油和皇家壳牌呢,日本一家石油公司都没有,需要全部从美国进口。

美国石油企业不是慈善基金会,跟日本人做生意的时候,也是不榨干最后一个铜板决不罢休。

可是日本没办法,不从美国进口石油,日本的“大和”就算建成也无法驱动,随着技术的发展,性能越先进的装备,对于石油的依赖性就越大,日本也在想方设法打破南部非洲对日本的封锁。

打破封锁最好的办法,就是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油田。

日本因此正在疯狂找油,可是石油这东西能不能找到是看天意的,日本在东亚转了一圈,唯一拥有油田的国家是东印度,这就让日本人很绝望。

就在温斯顿访问南部非洲期间,事情突然就有了转机。

3月十号,英属马来亚下属的沙捞越突然发现了一个油田,这个消息马上传开,无数石油企业蜂拥而至。

最积极的肯定是英美石油和皇家壳牌。

可是在了解到真实情况之后,英美石油和皇家壳牌非常失望。

新发现的油田位于沙捞越附近的内海,虽然开采的难度不算高,不过油田的储量却不大,只有区区260万吨,几乎没有开采价值。

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阿丹公司有多可恶了。

阿丹公司把石油卖到英国本土的价格,比英美石油和皇家壳牌自己开采的石油都便宜。

英国政府为了减少对外国石油公司的依赖,制定了石油补贴政策,对英美石油和皇家壳牌进行补贴。

即便如此,对于新油田的开采,英美石油和皇家壳牌也持谨慎态度。

阿丹公司的石油虽然卖的很便宜,依然是有巨大利润的。

这样一来问题就来了,类似沙捞越这样的油田,是开采还是不开采?

开采的话肯定要投资建海上油井,这玩意儿费时费力不说,而且投入巨大,一旦油井建成,阿丹公司如果宣布降价,那英美石油和皇家壳牌就将血本无归。

而且沙捞越的油田吧,只有区区的200万吨,英美石油和皇家壳牌还真看不上。

这个情况让英属马来亚政府非常失望。

看看人家南部非洲,虽然波斯湾的油田日进斗金,也没见阿丹公司关闭东印度的油田,相反阿丹公司还加大对东印度油田的投入,给东印度政府带来丰厚的利润。

英美石油和皇家壳牌的做法让英属马来亚很受伤,明明一座宝库却不得其门而入,英属马来亚不得不寻找其他途径。

这时候一家日本企业进入英属马来亚的视线。

200万吨的油田,英美石油和皇家壳牌看不上,日本人却求之不得。

原因也很简单,英国就算不开采沙捞越油田,也有石油可用。

南部非洲石油公司是从来不跟日本人做生意的,一滴油都不卖给日本人,所以也就不存在涨价不涨价的问题。

所以在英美石油和皇家壳牌放弃沙捞越油田之后,短短一个星期内,英属马来亚殖民政府就和这家叫泛亚株式会社的日本石油企业签署协议,授权泛亚株式会社开发沙捞越的油田。

这个消息传到波斯湾,引发保护伞和阿丹公司的强烈关注。

现在的波斯湾,以伊丽莎白港为中心,已经形成全世界最大的石油产地。

伊丽莎白油田不用说了,从发现的第一天起,日产量从来没有低于过十万桶。

新开发不久的内志油田,潜力不亚于伊丽莎白油田,估计储量超过十亿桶——

看看,这就是英美石油和皇家壳牌嫌弃沙捞越油田的原因。

人家这储量动不动就十亿桶的油田才叫油田,你那区区200万吨最多就是个油桶。

而且关键内志的油田和伊丽莎白油田一样,开采成本惊人的低,地上打个眼装个水龙头,石油就跟自来水一样往外冒,质量好到根本不需要处理就可以直接用的程度,你说这样还怎么竞争?

有了钱,南部非洲人也很会花的,波斯湾分舰队是南部非洲四大分舰队里第一个成立的,伊丽莎白港甚至在申请成为南部非洲印度洋舰队的第三个母港,一旦成功,印度洋舰队的航空母舰或将长期部署在伊丽莎白港,到时候波斯湾就将成为阿丹公司的内湖。

现在波斯湾沿岸,包括波斯帝国境内的陆地部分,都已经成为阿丹公司的势力范围,阿丹公司这些年陆续将波斯湾沿岸的土地斥巨资全部买下来,波斯帝国控制的仅剩几个规模不大的港口,假以时日,波斯湾没准真可以改名叫伊丽莎白湾。

或者是南部非洲湾。

日本开始武力扩张之后,遭到所有南部非洲人的一致痛恨。

这种“恨”跟德国进军莱茵兰之后,法国人对德国人的“恨”还不一样。

莱茵兰毕竟以前是德国领土,法国人抗议一阵子也就失去了兴趣。

日本军事扩张之后最伤害最大的就是华人,所有南部非洲华裔感同身受。

“想个办法,不能让日本人如愿!”阿丹公司的冯斑很生气,英美石油和皇家壳牌太不争气了,这俩要是拿下沙捞越,也就没有日本人什么事了。

“你们干脆接手不就得了吗?”保护伞公司的吕韶也生气,明明很简单的事,却给搞得很复杂,不就是钱嘛。

“你说的好听,英属马来亚殖民政府胃口太大,开出的价格太高,我又不傻。”冯斑不当冤大头,百万吨级别的油田,也就英属马来亚和日本当宝,都是没见识的乡巴佬。

“那我能怎么办,英属马来亚又没有得罪我们保护伞——”吕韶很为难,英属马来亚不仅没有得罪保护伞,相反还各种有求必应,吕韶真的不好意思翻脸。

别忘记没有英属马来亚的配合,就没有现在这么大的樟宜海军基地。

皇家海军时代樟宜海军基地面积只有几十公顷,现在樟宜海军基地的面积超过一百平方公里,比狮城可大多了。

“你可别说没办法绕过英属马来亚殖民政府——”冯斑冷笑,你们保护伞公司什么时候这么遵纪守法了?

“呵呵,那倒也不至于——”吕韶笑起来一脸憨厚,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有人要倒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