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重生南非当警察 > 2069 用人靠前不用人朝后

重生南非当警察 2069 用人靠前不用人朝后

簡繁轉換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7:31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重生南非当警察 !

以另一个时空二战的过程来看,美国和俄罗斯都会加入盟国。

身处其中才知道局势的凶险,现在罗克都不确定美国和俄罗斯的立场,所以罗克才不敢轻易下注。

美国的立场先不说。

俄罗斯刚刚和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然后就两家联手瓜分波兰。

据说在布格河会师的时候,两国官兵相互致意,友好亲密,关心好的跟一家人一样。

这也可以理解,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和俄罗斯有过一段蜜月期,两国抱团取暖,德军的很多军官,都在俄罗斯接受过训练。

俄罗斯通过和德国的合作,得到了德国人的先进技术,提升了国内的工业能力,将沙皇时期遗留的军队改造成现代化军队,德国人功不可没。

德国则是通过和俄罗斯的合作,培养了大量军官和技术军人,并且验证了古德里安的机械化战术,客观上促进了“闪电战”的完善。

关系好到这种程度,只缔结了《互不侵犯条约》,其实也不奇怪,毕竟小胡子和大胡子都不是屈居人下的主,两个刺猬就算再相互依偎取暖,也要防备着被对方刺伤。

美国人的立场更模糊。

美国的资本家唯利是图,利益是美国唯一的立场,如果德国击败英法联军,那么美国加入轴心国的可能性就会大幅增加。

波兰战役结束后,大西洋舰队主力从哈利法克斯返回鲸湾,主要就是防备美国人突然翻脸。

哈利法克斯距离美国太近了,如果美国突然宣战,大西洋舰队根本没有反应时间。

所以返回鲸湾是最佳选择,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呵呵,我们担心美国人加入轴心国,美国人还担心我们加入轴心国呢——”罗克人间清醒,美国人的顾虑不比南部非洲少,胡佛每隔一天都会给罗克打一个电话,希望确定罗克的立场。

罗克的立场就是南部非洲的立场。

别看南部非洲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罗克要是决定加入轴心国,没几个南部非洲人会反对。

如果现在英国国王还是乔治五世,那么南部非洲的英裔,还会对英国有一些感情。

爱德华八世的闹剧,经过南部非洲媒体的反复报道已经人尽皆知,连英国国王都因为一个女人放弃了大英帝国,南部非洲英裔连英国人都算不上,对英国还能有多少感情?

对于南部非洲的英裔来说,南部非洲才是值得他们效忠的国家。

不过加入轴心国——

小斯的表情很精彩,又有点跃跃欲试。

不是小斯喜欢束棒,实在是英国和法国表现太辣鸡,小斯不屑于和英法为伍,如果加入轴心国,对南部非洲来说貌似利益更大。

里宾特洛甫的承诺,有划定势力范围的意思。

承认南部非洲在非洲的利益,也就意味着战后,南部非洲可以接手英国和法国在非洲的殖民地。

很多人可能对这个承诺没概念。

这么说吧,非洲现在加上利比里亚,3020万平方公里分属五个国家,除了南部非洲和利比里亚,剩下的分别是法国殖民地、英国殖民地、以及意大利殖民地。

如果战后南部非洲接手英国和法国在非洲的殖民地。

那么事情就大条了,到时候南部非洲的领土面积肯定会超过俄罗斯。

俄罗斯虽然国土广袤,绝大部分都是无人区,能产生的经济利益并不多。

非洲可是地处热带,连撒哈拉沙漠都是风水宝地,地底下有无数石油,也就意大利人不知道,否则的话,德国和意大利就不会有石油危机。

想想如果隆美尔和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不缺油,北非战役能打到什么程度?

估计那时隆美尔的绰号就不叫沙漠之狐了,应该叫沙漠之鹰。

那还不得上天啊。

“不可能的,即便我们加入轴心国,那么未来我们和德国人之间仍必有一战。”亨利比小斯更清醒,小胡子可比温斯顿难相处。

温斯顿最近和南部非洲也联系频繁。

德国和俄罗斯瓜分波兰,标志着内维尔的绥靖政策彻底失败。

现在德国将进攻波兰的主力部队抽回到西线,英法联军压力空前。

内维尔的压力更大。

对于内维尔的绥靖政策,英国国内本来就有很多人不满,尤其是军方,对于内维尔的不满已经达到极限。

现在英国国内已经有人提出,必须有人为英法联军目前的困境负责。

很明显,最应该为此负责的就是内维尔。

作为一直以来的主战派,温斯顿突然发现他的机会来了。

罗克也对内维尔的绥靖政策非常不满,所以装甲第二军还没有出发前往英国本土。

即便装甲第二军抵达英国本土,只要南部非洲没有向德国宣战,那么南部非洲就依然是中立状态。

“法瓦尔特要全力保障钢铁需求,南非公司和罗德西亚公司要全力保障物资供应,伦敦和巴黎没钱可以先欠着,以国库黄金为抵押。”罗克也是心狠手辣,趁你病要你命。

英国和法国,跟即将覆灭的大明王朝一样,国家没钱,钱都在资本家手里。

国库黄金储备是不能动的,一旦黄金外流,英镑和法郎会瞬间贬值,看看魏玛政府时期的德国马克,就知道货币贬值的速度有多快。

抵押并不是外流,虽然送到南部非洲保存,名义上依然属于英国政府和法国政府,南部非洲工业品也是要成本的,不可能无条件援助。

当然转运国库黄金对于英法来说都是个艰难的决定。

英国还好,跟德国隔着英吉利海峡呢。

法国就迫在眉睫,一旦德军突破马其诺防线,德国人搬法国人的黄金可不会手软。

当然法国人也不担心,毕竟上一次世界大战,法国坚持了整整四年,谁又会相信,这一次世界大战法国只能坚持六个星期呢。

不仅仅法国人对自己有信心,比利时和卢森堡、波兰、捷克等等国家都对法国有信心,所以他们都把自己的黄金储备早早送到法国保存,一共288吨。

这部分黄金还有故事,咱们以后再说。

德国和俄罗斯瓜分波兰,波兰政府并没有投降,而是逃往英国组建流亡政府,继续领导波兰人抵抗入侵者。

流亡政府总理瓦迪斯瓦夫·西科尔斯基曾经是波兰英雄,在波苏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战后西科尔斯基长期担任波兰总理兼外长。

1926约瑟夫·毕苏斯基于发动五月政变,西科尔斯基保持中立,后来离开波兰旅居法国,曾在法国圣西尔军校任职,期间写了一本关于未来机动战的书,预测了下一次世界大战的规模,提出了与德国“闪电战”类似的进攻方式。

西科尔斯基也因此和法国的戴高乐、俄罗斯的图哈切夫斯基一起成为“闪电战”理论的创始人。

波兰战役爆发后,西科尔斯基返回波兰,波军总司令爱德华·雷兹-希米格维元帅拒绝让西科尔斯基指挥军队,西科尔斯基再次经由罗马尼亚途径巴黎逃往伦敦,并在伦敦组建流亡政府。

这里就能看出,西科尔斯基还是很聪明的,他没有选择在巴黎组建流亡政府,而是在伦敦组建,这充分证明西科尔斯基眼光的长远性,如果是在巴黎组建流亡政府,那么过不了多长时间,西科尔斯基还得跟戴高乐一起流亡英国。

在伦敦,西科尔斯基的日子也不好过。

上面说过,波兰政府在战争爆发前,已经将波兰政府的黄金储备运往巴黎储存。

流亡政府成立后,西科尔斯基试图讨要这笔黄金,却被巴黎拒绝,因为巴黎不承认西科尔斯基流亡政府的合法性。

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西科尔斯基依然坚持重组部队。

波兰政府虽然已经投降,波兰人民没有投降。

流亡政府成立后,波兰海军官兵坐船前往英国,坚持对德作战。

不愿意屈服的波兰陆军,则是经由罗马尼亚、匈牙利,或者穿越波罗的海从波兰逃出,先后有近万人抵达英国,这些人被称为“西科尔斯基旅客”,西科尔斯基以他们为班底,组建新波兰部队。

新波兰部队的处境艰难,他们缺少武器,士气低沉,一些士兵甚至没有接受过完整军事训练,仅凭一颗爱国心逃出波兰参加军队。

英国政府和法国政府对待西科尔斯基的态度暧昧,在西科尔斯基刚刚抵达英国的时候,英国政府和法国政府的态度一样,认为波兰已经灭亡,西科尔斯基无法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对待西科尔斯基颇为冷淡,有人甚至劝说西科尔斯基不要惹怒德国人,避免德国在波兰采取更残酷的统治方式。

凡此种种,让西科尔斯基接近绝望。

德军从波兰战场抽调主力回到西线,西科尔斯基的处境有了很大改善。

这一方面是因为英法联军压力巨大,迫切需要增援。

另一方面是因为西科尔斯基此时手下已经有了近万人,这对英法联军来说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蚊子腿也是肉嘛,而且这块肉看上去还会越来越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