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重生南非当警察 > 2086 参战的理由

重生南非当警察 2086 参战的理由

簡繁轉換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7:31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重生南非当警察 !

“发电机行动”开始执行的时候,圣洛克的撤离行动还在继续。

现在的圣洛克,已经处于德军的重重包围中,所有进入圣洛克的入口都已经被封闭,到28号,还有近十万人没能及时撤走。

这十万人里,既包括平民,也包括近万名英法联军的士兵。

德国人可以放任平民离开圣洛克,却不想让这部分英法联军的士兵通过圣洛克返回英国。

德国人也不知道有多少英法联军的士兵在圣洛克,莱因哈特给出的估计数字是三万人。

“怎么可能有三万人,或许真的有英法联军的士兵,在放下武器之后以平民身份进入圣洛克,不过我可以保证,绝对没有三万人那么多。”南部非洲驻德国大使威廉·蒂贝茨最近很忙碌,距离南部非洲向德国宣战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南部非洲驻德国使领馆也正在准备撤离。

威廉·蒂贝茨不能走。

就算南部非洲和德国进入战争状态,也并不意味着完全断绝关系,必要的沟通还是得保留。

这二十年来,南部非洲跟德国的关系还是不错的,几乎所有德国人,都接受过南部非洲援助的食物以及生活物资。

绝大部分德国人,都对南部非洲持正面态度。

当然也有部分德国人,将南部非洲视为德国输掉上一次世界大汉的罪魁祸首。

自从德国开始执行“镰刀计划”以来,南部非洲驻德国各使领馆就受到德国的严密保护。

这主要是为了防止有人趁机攻击南部非洲驻德使领馆。

当然更重要的也是监视。

南部非洲人的情报能力,德国人早有感受。

“考虑到南部非洲和德国之间的友好关系,我个人建议,圣洛克方面应该将英法联军的士兵交给德军部队看守,军人不是平民,不受战时规则保护。”里宾特洛甫亲自来找威廉·蒂贝茨要人。

威廉·蒂贝茨无话可说。

战时规则还不允许向平民发起攻击呢——

自从战争爆发以来,德军已经对多个城市进行狂轰滥炸,无数平民因此死亡,德国人什么时候在乎过?

按照战时规则,放下武器的军人,不说受到和身份相匹配的待遇,最起码不能肆意杀害。

就在不久前,两名从波兰逃至英国的波兰人,向英国《每日记事报》披露,俄罗斯人正在斯摩棱斯克州以西的卡廷森林制造骇人听闻的大屠杀。

俄罗斯和波兰之间的仇恨由来已久,苏波战争结束后,有大约18000-20000名俄罗斯俘虏,在波兰的俘虏营内死亡。

同一时期,也有大约18000-20000名波兰俘虏在俄罗斯的战俘营内死亡。

去年十月,俄罗斯和德国瓜分波兰。

大概两个月前,俄罗斯在卡廷深林对两万多名被俘的波兰战俘、知识分子、警察及其他公务员进行的有组织的大屠杀,意图彻底消灭波兰人的反抗力量。

这一行为是在俄罗斯境内进行,俄罗斯人自以为天衣无缝,不料却被两个顺利逃亡的波兰人揭露,这一行为也招致国际联盟的强烈谴责。

也仅仅只是谴责而已,国际联盟已经将俄罗斯除名,重新对俄罗斯实施封锁。

俄罗斯人也不在乎,他们已经习惯了被国际社会排斥。

“我会将你的建议转达给圣洛克,不过请你理解,我们南部非洲和联合王国,以及法兰西——”威廉·蒂贝茨踢皮球,转达是可以转达,不过圣洛克方面听不听,威廉·蒂贝茨说了不算。

“哈哈哈哈,很快就没有法兰西了!”里宾特洛甫得意洋洋,前线德军已经全面突破魏刚防线,这一次法国人没有力挽狂澜的可能了。

上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人好几次距离巴黎都只有一步之遥,最终都功亏一篑。

这一次法国人没那么幸运了,就算南部非洲现在就参战,也无法赶在德军之前拯救巴黎。

法国政府自己都已经放弃了巴黎,将首都迁往图尔——

最新消息,法国政府将首都迁往图尔之后,发现图尔也不安全,德国人的推进速度,比法国人的迁都速度快多了。

于是法国政府在迁都图尔的第二天,又将首都从图尔迁往波尔多。

威廉·蒂贝茨也不知道里宾特洛甫是来要人的,还是来炫耀的。

当然人肯定不能给,否则英国和法国那边没法交代。

这也是德国人想要的,只要圣洛克将英法联军的士兵交给德国人,那么南部非洲加入盟国的可能性就将大幅降低。

威廉·蒂贝茨应付里宾特洛甫的时候,“圣桑斯”号渡轮满载650人,从圣洛克出发前往英国马盖特。

马盖特是英吉利海峡沿岸的一座小城,距离多弗尔大约30公里,为了躲避德国人的轰炸机,“圣桑斯”号要在海上兜一个圈子,距离虽然远了些,不过安全性大增。

“圣桑斯”号的标准载客量是150人,现在整整装了650人,船身都有点倾斜,不过船长乔治·奥尔德里奇技术高超,他有把握驾驶着“圣桑斯”号,穿越英吉利海峡的惊涛骇浪。

“大海不可怕,可怕的是德国人的轰炸机——不过我们悬挂的是南部非洲国旗,德国人不会向我们‘圣桑斯’号发动攻击,所以放心吧,我们一定能安全抵达马盖特。”奥尔德里奇嘴上不怕,内心还是忐忑。

英国正在全力以赴,将敦刻尔克的盟军官兵撤往英国本土。

德国人在拼命阻止英国人的撤离行动,昨天晚上一艘英国商船被炸毁,35名船员,以及船上的780名英法联军士兵全部葬身海底。

后世英国在纪念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时候,把宣传的重点放在被拯救的33.6万盟军士兵上。

很少有人知道,敦刻尔克大撤退期间,有大约2.8万名英法联军士兵阵亡,大约4万人被俘。

被俘的英法联军士兵里,包括断后的英法联军部队。

所以后人应该关注的是,为什么断后的英法联军部队全军覆没,作为高级指挥官的蒙哥马利却神奇的回到英国。

“万一德国人的飞机来了呢?”奥尔德里奇的小跟班丹尼尔刚满18岁,他和奥尔德里奇一样都是法国人。

“镰刀行动”开始前,圣洛克的十万常住人口里,南部非洲人还不到十分之一,其中绝大部分是工作人员,以及他们的家属。

“镰刀行动”开始后,南部非洲籍工作人员和家属,已经分批全部撤离,现在还滞留在圣洛克的南部非洲人都是军人,大约500。

要守卫圣洛克这么大的一个城市,500人肯定不够,5000人都不够。

所以人数多少没有意义,只是象征性力量。

“不用怕,附近就有我们的舰队,空军也会对我们提供支援,德国人不敢乱来——”奥尔德里奇话音没落,天空中突然传来航空发动机的轰鸣声。

不是南部非洲的飞机。

也不是英国人的飞机。

机翼下方有醒目的铁十字,这是德国人的飞机,而且是一架BF109。

德国人的飞机很嚣张,先是从“圣桑斯”号上空高速掠过,然后在远处兜了个圈子,从后方追上“圣桑斯”号,降低高度抵近观察。

这个距离上,应该能清楚的看到“圣桑斯”号船头悬挂的南部非洲国旗。

南部非洲三色旗,就是奥尔德里奇的信心所在。

很明显,船上的法国人,对于三色旗同样有信心。

所以在BF109降低高度的时候,船上的法国人纷纷向BF109怒骂。

这时候海上的风浪有点大。

“圣桑斯”号的发动机声音,加上BF109发动机的轰鸣声,法国人就算骂破嗓子,BF109的飞行员也听不到。

很快就有法国人发现了这个问题。

不得不说,法国人的作死能力确实是非常优秀。

马上就有人开始组织,喊口号一二三一起骂,中指当然也少不了。

BF109的飞行员成功被法国人被激怒了。

他直接将飞机拉起,飞到“圣桑斯”前方绕个圈子,然后向“圣桑斯”开始俯冲。

“左满舵——”奥尔德里奇的嘶吼声传遍“圣桑斯”号舰桥。

民用船只的动力,在BF109面前根本不够看。

更何况“圣桑斯”号现在严重超载。

奥尔德里奇在下命令的时候,忽略了这个问题。

法国人多爱看热闹啊。

刚才骂BF109的时候,整齐划一,让所有法国人都非常满足,感觉出了一口恶气。

这时候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圣桑斯”号的船身已经严重倾斜。

左满舵加重了“圣桑斯”号船身的倾斜程度。

这时候一个大浪突然打来,“圣桑斯”号就这么突如其来的倾覆。

消息传出,有人欣喜若狂,有人如丧考妣,没有人关注在这起事故中失踪的127人。

“圣桑斯”号的运气没有坏到底。

船身倾覆之后,圣洛克分舰队的“贝尔格”号驱逐舰最先赶来,大部分落水人员都被“贝尔格”救起。

随后又有两艘英国渔船加入进来,他们分别救起18人和22人。

最终在这起事故中,共有127人失踪。

“圣桑斯”号沉没后,南部非洲联邦政府试图成立调查组,调查“圣桑斯”号沉没的真相。

不过真相已经不重要了,“圣桑斯”号沉没后,英国政府第一时间发出声明,指责德国飞机的攻击行为,是导致“圣桑斯”号沉没的主要原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