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重生南非当警察 > 2164 一个比一个不要脸

重生南非当警察 2164 一个比一个不要脸

簡繁轉換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7:31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重生南非当警察 !

俄罗斯人肯定是想争气的,可是被德军凌厉的攻势打蒙了,6月22号俄德战争爆发,大胡子一直到7月3号才宣布俄罗斯进行总动员。

也就在大胡子宣布总动员的同时,基辅战役爆发,总兵力为85万的西南方面军面临巨大威胁,形势对俄罗斯极端不利。

在此之前的7月6号,明斯克战役结束,处于包围圈内的32万俄军全部投降,总兵力达72万人的西部方面军在一个星期内溃不成军,只有不到20万人逃出德军的合围。

同样是在7月7号,西部方面军总司令德米特里·格里戈利耶维奇·巴甫洛夫,参谋长弗·叶·克里莫夫斯基赫,及其他二十多名将军被逮捕,交由军事法庭追究责任。

这个巴甫洛夫,就是曾参加过西班牙内战的那个巴甫洛夫.

应该说西部方面军的失败,和巴甫洛夫有很大关系.

西班牙内战中,因为人民阵线装甲部队的拙劣表现,使巴甫洛夫认为坦克部队无力单独进行战斗,只能支援步兵,这导致俄罗斯将早已组建的机械化部队解散,直到1940年德军装甲部队在闪电战中发挥巨大作用,俄罗斯的装甲部队才重建.

可惜这时候已经为时太晚,俄罗斯坦克的性能这时候已经远远落后于德国坦克,战术方面又有极大差距,在经历过大清洗之后,俄罗斯前线部队指挥官的素质和德军军官相比也有极大差距,很多原因综合到一起,最终导致俄罗斯西部方面军的彻底失败.

大胡子认为,巴甫洛夫身为西部方面军总司令,应该为西部方面军的失败负责.

所以巴甫洛夫和克里莫夫斯基赫,以及第四集团军司令员亚·安·科罗布科夫同时被以叛国罪枪决.

这个结果对于巴甫洛夫来说是不公正的.

巴甫洛夫并不是一无是处.

如果不是巴甫洛夫的当机立断,那么西部方面军将全部被德军歼灭.

巴甫洛夫至少为西部方面军保留了20万有生力量.

也就在西部方面军遭到毁灭性打击的同时,西南方面军同样正面临灭顶之灾.

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发动明斯克战役的同时,南方集团军群在格尔德·冯·伦德施泰特元帅的指挥下,从乌克兰西部突入俄罗斯边境,向基辅方向发动攻击.

这里要介绍下巴巴罗萨计划中,德国三个集团军群的攻击方向.

在德军的计划中,北方集团军群26个师由勒布元帅指挥,从东普鲁士出发,穿越波罗的海三国,以列宁格勒为目标.

中央集团军群49个师由冯·博克元帅指挥,从华沙地区出击,经布列斯特—明斯克—斯摩棱斯克,直取莫斯科.

南方集团军群39个师由龙德施泰特元帅指挥,以基辅为目标.

巴巴罗萨计划发起后,德军在三个方向上进展迅速,北方集团军群由于立陶宛的加入,现在已经攻入爱沙尼亚.

中央集团军群则通过明斯克战役将俄罗斯西部方面军彻底击溃,正在向莫斯科前进.

南方集团军群攻入俄罗斯境内之后,先后攻占利沃夫、特洛普及文尼察,又粉碎了由基尔波诺斯上将率领的4个机械化军在布罗迪发动的反攻.

在布罗迪,德军和俄罗斯军队之间爆发了可能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最激烈,最残酷的坦克战.

这一仗德国人和俄罗斯人都拿出了全部实力.

德国这边龙德施泰特调集了南方集团军群所有的750辆坦克.

基尔波诺斯这边则拥有3500辆坦克.

关键在于基尔波诺斯这边的坦克,大部分都是T26和BT7之类的轻型坦克,防护力不足,攻击力同样不足。

德国这边的坦克则大多数都是近年刚刚服役的三号和四号,面对俄罗斯坦克拥有明显的性能优势。

反映到战斗结果上。

数量众多的俄罗斯坦克,在战役结束后损失了近百分之八十。

布罗迪战役结束后,德国人继续高歌猛进。

这时候中央集团军群已经结束了明斯克战役,西南方面军所处的阵地形成一个巨大的突出部,面临被包围的危险。

西南方面均总司令基尔波诺斯上将担心西南方面军重蹈西部方面军的覆辙,请求战略撤退。

这个要求遭到大胡子的拒绝,大胡子全然不顾西南方面军有被包围的危险,要求西南方面军就地防御,伺机反击。

反击!

俄德战争爆发后,俄罗斯军队一溃千里,鲜有胜绩,大胡子与其说是寻找机会伺机反击,不如说是要舍弃整个西南方面军,为俄罗斯下一步的防御计划争取时间。

俄德战争爆发时,俄罗斯西南方面军总兵力85万人。

敖德萨是黑海沿岸最重要的城市,气候怡人,温度适中,由于敖德萨港口是天然不冻港,所以在水路运输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黑海明珠”。

南部非洲和俄罗斯之间的贸易,有超过百分之六十是通过敖德萨进行。

欧洲爆发后,为了争取俄罗斯的加入,南部非洲和俄罗斯之间的贸易愈发频繁,敖德萨也因此成为黑海最繁忙的城市。

和南部非洲城市相比,敖德萨并不先进,城市里只有很少的高楼大厦,更多是具有上百年甚至数百年历史的古老建筑,多了几分深厚历史底蕴。

南部非洲驻敖德萨使馆,就位于港口不远处的舍甫琴科大街。

舍甫琴科大街是为了纪念乌克兰著名诗人和艺术家塔拉斯.舍甫琴科命名的,在加入CCCP之后,俄罗斯人将这条街道更名为列宁大街,不过敖德萨当地人还是习惯沿用古老的称呼。

南部非洲在敖德萨使领馆的工作人员只有46人,其中真正的南部非洲人只有35人。

欧战爆发后,一部分南部非洲籍工作人员提前撤离,留在敖德萨继续工作的只剩下16人。

俄德战争爆发后,使领馆再次撤离人手,还留在敖德萨使领馆工作的南部非洲人只剩下大使陈铭恩和使馆武官伊凡·米哈伊洛。

伊凡·米哈伊洛是哥萨克人,拥有乌克兰和俄罗斯双重血统,保护伞公司资深雇佣兵,上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直在保护伞公司服役,这一次欧战爆发后重回南部非洲军中,被任命为驻奥萨德使馆武官。

布罗迪战役结束的第二天,陈铭恩把伊凡叫来,希望伊凡和他的家属离开奥萨德回到南部非洲。

“俄罗斯人输掉了布洛迪战役,乌曼已经成为战区,敖德萨和基辅之间的联系被切断,西南方面军在劫难逃,丰收号货轮就停在港口,你和伊莲娜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前往塞浦路斯——”陈铭恩将一个信封递给伊凡,里面是伊凡和他的家人的路费。

形势对俄罗斯极端不利,一旦德国人攻占乌曼,来自南部非洲的援助就无法通过乌曼抵达基辅,西南方面军已经在布洛迪战役中损失了几乎所有装甲部队,大胡子还不准西南方面军撤退,这分明是看着西南方面军送死的节奏。

“你怎么办?”伊凡是个纯粹的军人,没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

“我已经接到调令,马上就要前往莫斯科,我升职了!”陈铭恩脸上带着笑,却看不到丝毫的甜蜜。

“我先把伊莲娜和孩子们送上船,然后跟你一起去莫斯科,我也想看看红场有多宏伟——”伊凡不想离开敖德萨。

或者说,伊凡想留下来也陈铭恩共同承担即将面对的一切。

“别傻了,这不是你的责任,我是外交官,德国人会给我和身份相匹配的待遇。”陈铭恩一时激动说漏了嘴。

伊凡表情严肃,紧抿着嘴唇一句话都不说,他身上流着俄罗斯人的血。

俄罗斯人真的不怕死!

只怕死的没有价值。

“别固执伊凡,塞浦路斯有第二集团军和第五集团军,有塞浦路斯分舰队,有塞浦路斯勋爵,安全上绝对有保证,你不是一直担心安德烈的教育问题吗,塞浦路斯有着全欧洲最好的公立教育,安德烈一定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飞行员。”陈铭恩苦口婆心,安德烈是伊凡的儿子,同时还是陈铭恩的干儿子。

“伊莲娜能照顾好安德烈,我要和你在一起,要么我们一起走,要么我们一起留下。”伊凡语气坚定不容置疑。

“你这又何必——”陈铭恩情绪激动,患难见真情。

“兄弟,我知道你做好了为国牺牲的准备,我也是。”伊凡笑容淳朴,只要南部负责驻奥萨德使馆没撤销,奥萨德使馆就是南部非洲国土,伊凡必须保护使馆不受侵犯。

欧战爆发后,南部非洲的凝聚力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上一次世界大战中,南部非洲还有徳裔为德国组织捐款,因此遭到南部非洲联邦政府的压制,所有非法组织全部被取缔。

这一次欧战爆发后,南部非洲众志成城,很多第二代和第三代徳裔都纷纷报名参军,要为人类的民主和自由而斗争。

这口号听上去有点中二,不过在群情激奋的情绪里却颇得人心,另一个时空里美国人动不动就自由和民主,其他人看上去固然中二,不过很多美国人确实就是这么认为的。

不得不说,民主政府的洗脑还是卓有成效的,南部非洲也一样。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南部非洲电影公司拍摄了很多和一战有关的战争影片。

随着电影的热映,民主和自由已经深入人心,很多南部非洲人真的就是这么想,他们有一种强大的主人翁心态,自幼就以这个星球的领导者自居。

现在是他们兑现承诺的时候了,几乎所有南部非洲人都当仁不让。

南部非洲驻奥萨德使领馆全部撤离的时候,越来越多南部非洲物资抵达港口。

盟军的大西洋航线受到德军潜艇的严重威胁,从南部非洲到奥萨德这一路上就畅通无阻,很少有轴心国潜艇活动。

这还是得感谢塞浦路斯分舰队的强大威慑。

别看塞浦路斯分舰队一艘战列舰都没有,反潜方面的实力远超英国地中海舰队。

意大利控制十二群岛的时候,爱琴海还有零星德国潜艇活动。

南部非洲占领十二群岛之后,爱琴海已经成为德国潜艇和意大利潜艇部队的禁区,南部非洲商船通过爱琴海前往黑海都不需要军舰护航的。

7月11号,排水量八千吨的“巨人”号货轮,将六十辆“十字军”坦克运抵奥萨德,这批坦克原本是要支援俄罗斯西南方面军的。

“十字军”是“彪骑兵”坦克的改进型,综合性能却还不如“彪骑兵”,火力和“彪骑兵”相同的情况下,因为装甲厚度减少,防御力大大降低。

这也是没办法。

俄德战争爆发后,俄罗斯装甲部队损失惨重,急需坦克对抗德军强大的装甲部队。

一直以来俄罗斯对于坦克的重视严重不足,对于坦克手的培养也不够重视,所以坦克对于俄罗斯来说不是决胜武器,而是消耗品,所以和性能相比,俄罗斯更需要一种便于生产的廉价坦克。

即便为此牺牲坦克的防御力,只要便于大量生产就行。

于是“十字军”就应运而生。

南部非洲军工企业对于客户需求一向是无条件满足。

所以哪怕“十字军”的性能有巨大缺陷,俄罗斯人不嫌弃就行。

和“十字军”同样的还有41型战斗机。

41型战斗机同样是为弥补俄罗斯空军的巨大损失,短时间内突击生产的消耗性战斗机。

和南部非洲正在服役的“猎豹”相比,41型飞机航程不足,火力也不够猛,爬升和俯冲的速度也不够快,飞行高度也不足,唯一值得称道的是速度。

“猎豹”的最快速度达到700公里每小时,几乎是螺旋桨战斗机的极限。

41型飞机的最快速度达到750公里每小时,比“猎豹”都快,其他方面的缩水可想而知。

不过既然俄罗斯人坚持。

那么南部非洲的工程师们也没什么好说的。

在定型之后,南部非洲的工程师们甚至连个好听的名字都懒得想,直接使用年代命名。

虽然“十字军”和41有着种种缺陷,俄罗斯人却不嫌弃。

俄德战争爆发后,俄罗斯人一口气订购了15000架41型飞机,以及25000辆“十字军”坦克。

别高兴的太早,俄罗斯人胃口虽然大,但是却没钱,所以俄罗斯人希望这些武器能以援助的方式抵达俄罗斯。

ps:突然想起来,今天是2022年的第一天,于是垂死病中惊坐起,两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