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重生南非当警察 > 2180 一触即发

重生南非当警察 2180 一触即发

簡繁轉換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7:31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重生南非当警察 !

美国还没有参战,罗斯福就已经开始考虑战后的利益分配了。

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这一点美国人从来没有放弃过,所以已经加入南部非洲联盟的巴西,就成为美国的眼中钉肉中刺。

在加入南部非洲联盟之后,巴西经济开始飞速增长。

这一方面归功于巴西政府对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采,另一方面则要感谢战争的爆发,和两年前相比,工业原料的价格一路走高,巴西作为一个纯粹的资源输出国,从中受益巨大。

现在的巴西,包括里约热内卢在内的城市重建工作早已完成,完善的城市配套设施,随处可见的绿地公园,宽阔的道路,整齐的居民区,处处迸发着勃勃生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巴西的变化,周边国家都看在眼里,很多南美国家都在考虑效仿巴西加入南部非洲联盟,这是美国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的。

为了颠覆欧洲国家在南美的殖民统治,美国人努力了一百多年。

现在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南部非洲却横空出世,罗斯福的焦虑可想而知。

“总统阁下,南部非洲联盟可以不接受第二个南美国家,但是已经加入南部非洲联盟的国家,受到南部非洲联盟的保护。”罗克不学英国人和法国人,不会抛弃巴西。

英国和法国如果在德国撕毁合约进攻波兰的时候,就拿出不惜一切代价的态度保护波兰,或许就可以阻止小胡子的野心泛滥。

南部非洲联盟也一样。

如果罗克为了争取美国加入盟国抛弃巴西,那么其他联盟国家就会唇亡齿寒,哪怕他们现在迫于南部非洲的国力不敢做什么,裂痕却已经产生。

更何况巴西拥有丰富的资源,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国家。

“洛克,在巴西的问题上,美利坚和南部非洲产生过严重的分歧,我们要互相谅解,这样才能密切合作,战胜我们共同的敌人。”罗斯福话里隐含威胁。

虽然美国现在距离加入盟国已经无限接近,依然还有加入轴心国的可能,美国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随时可能改变立场。

这也是罗斯福来到莫斯科的原因。

罗斯福要确认俄罗斯有没有坚持下去的可能。

不需要太久,只要能坚持到明年春天,甚至只要守住莫斯科,俄罗斯赢得最终胜利的可能性就将大增。

如果俄罗斯战败。

那么毫无疑问,美国会毫不犹豫的加入轴心国,到时候英国想迁都到加拿大都不可能,恐怕只能去澳大利亚,或者是印度。

“就是因为我们拥有共同的敌人,所以我才会承诺,南部非洲不会接受第二份加入申请。”罗克不希望把美国推向轴心国,这得看美国人的决心有多大。

现在的轴心国,可以说唯一的短板就是工业实力。

别看电视上各种手撕鬼子,现实中的鬼子战斗力很强的,另一个时空太平洋战争后期,美国优势那么大的情况下,伤亡近2万人才拿下硫磺岛,到了打冲绳的时候,为了全歼岛上的十万日军,自身付出伤亡八万人的代价。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美国才没有向日本本土发起地面进攻。

美国人不是不想进攻日本本土,二战末期美国制定了进攻日本本土的“没落行动”,参考硫磺岛战役和冲绳战役的结果,预计美军伤亡可能达到两百万人,这一计划才没有最终实施。

德国的实力比日本更强大。

如果轴心国拥有美国的工业实力,那么战争可能持续十年,甚至数十年之久。

所以如果美国坚持,罗克会同意罗斯福的要求。

但是美国却不会达到最终目的,因为罗克还留有后手。

“上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放弃了应得的利益,回到美洲,这一次美国不会犯同样的错误。”罗斯福的话饱含深意。

“我也同样希望如此,美国应该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罗克也同样一语双关。

上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并没有改变国际格局的能力,所以美国连国联都没有加入。

现在法国已经投降,就算盟军赢得最后的胜利,法国也积重难返。

英国自身难保,温斯顿不是不想给俄罗斯支援,实在是给不起,英国已经失去了领导世界的实力。

很明显,未来世界是美国和南部非洲的。

至少在罗斯福看来是这样。

罗斯福甚至都没有把俄罗斯放在心上。

这也正常,没有意外的话,战后俄罗斯也将元气大伤,根本无力对外输出。

罗克把巴西留在南部非洲联盟,但是愿意和美国分享未来世界的领导权。

罗斯福还是很满意的。

美国没有得到一个完整南美,但是得到了更重要的东西。

进入十月,莫斯科战役爆发,这可能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战役,交战双方投入的兵力超过300万,这一数字很快会突破450万。

就在莫斯科战役爆发的同时,远东局势日趋紧张。

法属印度支那向日本开放边境之后,日本在法属印度支那囤积的兵力已经超过25万,绝大部分是作战经验丰富的精锐部队,其中包括臭名昭著的第五师团。

第五师团是日本最早编练的七个师团之一,绝对的主力部队,参与过甲午清日战争,南京大屠杀的参与者之一,去年日军组建四个机械化师团,第五师团是其中之一。

第五师团是最早进驻法属印度支那的日军部队,这充分证明了日军对英军的重视。

法属印度支那向日本开放边境之后,英军加强防御,在英属马来亚和法属印度支那边境修建了一条防线,号称“小马奇诺防线”。

真正的马奇诺防线,并没有在法国战役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第五师团看来,“小马其诺防线”和真正的马其诺防线一样,也无法阻挡日军前进的脚步。

“小马其诺防线”的防御部队是英印第三军,总兵力23000人。

第三军编制两个师,按照英印部队的编制,第三军应该有30000人。

不过让人遗憾的是,第三军从来就没有满编过,而且真正部署在“小马其诺防线”里的部队只有6000人,这和第五师团的25000人相比差距巨大。

第五师团作为日本为数不多地装甲师团,装备的坦克只有200辆,其中吨位最大的是97中型坦克,战斗全重15吨,乘员四人。

15吨即便在英国,也只能算是轻型坦克。

英国在得到南部非洲援助之后,将部分马蒂尔达1型坦克送到远东参战,这种坦克的战斗全重只有11吨,乘员两人,主要武器是一挺12.7毫米机枪。

12.7毫米机枪还是在来到远东之后才更换的,以前1型坦克装备的是一挺7.7毫米口径机枪,火力更弱。

英国不是没有更强的坦克,“玛蒂尔达”2型坦克的战斗全重为26.9吨,乘员4人,车长5.61米,车宽2.56米,车高2.44米,比起1型要大很多,而且还装备了一门40毫米口径坦克炮,按照英国标准已经是中型坦克。

1型坦克别说英国人,就连日本人都看不上。

所以刚刚从帝国陆军大学毕业的三浦一郎就对攻破所谓的“小马其诺防线”很有信心。

看着对面的1型坦克,三浦一郎冷笑不止。

强大的大英帝国,也已经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了,胜利指日可待。

对于日军来说,英印部队不值一提,真正值得重视的是南部非洲军队。

“所以我们短期内的目标是马来亚和菲律宾,尽可能降低和南部非洲军队正面作战的几率。”同为帝国陆军大学毕业,不过比三浦一郎早一年服役的宫本圭更谨慎一些。

“南部非洲人也没什么可怕的,他们的军队太奢侈,一群少爷兵而已,根本没有做好面对困难的准备,恐怕我们的士兵挺着刺刀还没有冲到南部非洲军队的阵地上,南部非洲人就一哄而散了——”三浦一郎被日本国内的宣传洗了脑,看不起南部非洲军队。

战争爆发后,各国都加强国内宣传,对敌人肯定是各种丑化诋毁,日本国内也一样,宣传的重点放在南部非洲和美国上。

谁都知道南部非洲和美国的工业实力够强大。

日本的工业基础薄弱,所以就把宣传的重点放在精神上,连《泰晤士报》都承认日本陆军的实力,日本国内的报纸就不用说了,各种夸大其词的溢美。

有一点要说明,日本自从明治维新后,虽然在战场上一帆风顺,不过日本国内的平民生活并没有太大改善,日本历次战争获得的赔款,都用在发展军事上,鲜少投入到民生领域。

所以对于日本人来说,加入军队后至少肚子能吃饱,隔三差五还能吃顿肉,确实是一个美差。

对于南部非洲人和美国人来说,参军绝对是灾难。

美国先不说,南部非洲早就实现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本土各种先进发达生活便利,被报纸吹的跟天堂一样,所以在日本媒体的报道中,南部非洲军人的战斗意志,会成为南部非洲军队最大的短板。

这种宣传策略也是为了激发日本军人的战斗意志。

想过上南部非洲人那样的生活吗?

用自己的勇气和刺刀去获得吧!

“不要小看南部非洲人,他们的确养尊处优,不过更重视荣誉。”宫本圭不敢大意。

曾经日本人也是这样看英国人的。

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纯粹由英国人组成的部队,排着整齐的队列在索姆河向德军阵地发起冲锋,一天之内伤亡六万。

南部非洲人也一样。

巴西内战期间,正是无数养尊处优的南部非洲人怀着正义的理想前往巴西,在相对劣势的条件下奋勇作战,这才有了巴西联军最终的胜利。

远东的南部非洲军队同样不缺乏勇气。

“宫本君,你不应该美化我们的对手,南部非洲人都是垃圾,他们不配拥有南部非洲那么美丽富饶的土地,我们一定能取而代之。”大概三浦一郎认为宫本圭是未战先却,非常不满。

南部非洲电影风靡全球,日本当然也不例外,所以日本人对于南部非洲人的生活也不陌生。

不能说日本人不努力。

问题在于差距不是努力就可以弥补的,南部非洲有廉价优质的铁矿石,有近乎无限的石油供应,有发展工业所需要的一切资源。

日本跟南部非洲相比,除了精神意志之外啥都没有。

发展工业,也得有资源才行。

日本现在国内的石油储量只有60万吨,而日本现在每年的石油需求是550万吨。

就这可怜的60万吨,还全部是从美国购买的。

所以美国威胁要中断对日本的石油供应,猜猜日本是痛恨一直以来都不卖油给日本的南部非洲,还是更痛恨“见利忘义”的美国人?

“我很高兴你拥有强烈的进取心,但是如果你因此在战场上轻视南部非洲人,你一定会后悔的。”宫本圭冷笑一声转身离去。

就在宫本圭和三浦一郎身边,有日军士兵正在忙着清洗刚刚进行过训练的97式中型坦克,有日本士兵正在休息,也有日本士兵正在聊天,他们聊天的内容是攻占樟宜海军基地之后,如何惩罚那些被俘的南部非洲人。

不远处的“小马其诺防线”上,来自印度的大头兵们在“工作”,他们有的在打牌,有的在吃东西,更多人在睡觉,连哨兵都在打瞌睡。

更远处的樟宜海军基地,一艘海军运输船刚刚靠岸,重达四十吨的“豹”式坦克通过巨大的龙门吊被吊上码头,为了保护码头设施,这些坦克的履带上都套上了橡胶履带,在码头上整整齐齐排成一排。

一队海军陆战队员正在列队登上一艘登陆艇,最近海军陆战队员加强了抢滩登陆方面的训练,这样的登陆艇,南部非洲在短短两个月内生产了1500艘,如果有需要的话,生产速度还可以更快。

码头旁边的野战机场,第22战略轰炸机部队的飞行员们正在开会,如果战争爆发,他们的目标是轰炸日军在西贡的机场和兵营。

港口不用管,攻击港口的任务是由印度洋舰队和樟宜分舰队负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