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重生南非当警察 > 2215 日本的国难日

重生南非当警察 2215 日本的国难日

簡繁轉換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7:31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重生南非当警察 !

想装雷达也得有的装才行,南部非洲海军20年前就已经把雷达安装到军舰上,现在雷达已经从米波进化到分米波级别,火控雷达都已经开始出现了,不过还缺少计算机的辅助,并不是完全体的火控雷达。

日本人也有雷达,不过想把雷达应用于实战还需要时间,“海鸥”总是能提前发现日军舰队,奥秘就在于搜索雷达的使用。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山本五十六根本不知道他即将面对的是一场什么样的战斗。

由于南部非洲鱼雷机和轰炸机不需要面对日军舰载战斗机的拦截,所以鱼雷机和轰炸机可以在最舒服的位置发动攻击。

鱼雷的最大射程是两万米,实际上在两万米距离上发射效果并不好,距离日军战舰发射鱼雷的命中率越高。

日军联合舰队现在就像被拔掉了牙齿的老虎,只能被动挨打。

南部非洲的鱼雷机在日军防空火力网之外发射鱼雷,能不能击中目标没关系,反正鱼雷多得很,回去装了鱼雷再过来,乱拳打死老师傅,使用的鱼雷多了,总会有鱼雷能击中目标,这就是个概率问题。。

轰炸机也不需要面对密集的防空火力俯冲,不管是从多高的高度上扔炸弹,下面的军舰都得走“之”字型规避。

也别管100公斤航弹能不能击穿战列舰厚重甲板这个问题,50公斤航弹可能差了点,100公斤航弹至少对付装甲薄弱,甚至没有装甲保护的防空武器。

日军毫无保护的高射机枪射手倒了霉,近失弹对他们也能造成伤害,如果有炸弹不行落到军舰上,那么等待他们的就是金属风暴。

和美军一样,南部非洲海军第一波鱼雷攻击,并没有任何效果。

不同之处在于,美军的第一波鱼雷机全部被击落,南部非洲海军的第一波鱼雷机则无一损伤。

跟美军的鱼雷机指挥官相比,南部非洲鱼雷机的指挥官很谨慎,根本不靠近日军舰队,日军的防空火力自然也就无从发挥。

对于这个结果,来自洛城的舰载战斗机中队指挥官葛智勇上尉并不满意。

“洛佩兹,你就不敢再飞进一点吗?这样攻击除了浪费鱼雷没有任何作用。”葛智勇直接在通话器里嘲笑鱼雷机中队指挥官洛佩兹。

洛佩兹和葛智勇都是来自洛城,他们两家是邻居,两个人穿开裆裤的交情,中学毕业后同时进入空军学院,五年前又同时进入南部非洲海军服役。

南部非洲军队的编制方式跟英国差不多, 一支部队的成员大多都来自同一个地区, 很多人甚至都是亲戚, 这样在作战中部队就会不离不弃,谁都不会抛弃自己的家人。

“少特么废话,你如果俯冲扫射帮我引开火力, 我就在最近距离向日本人发动攻击。”洛佩兹反唇相讥,看热闹不嫌事大说风凉话谁不会啊,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耳机里传来其他几位中队长的哄笑声, 飞行员们其实不怕死, 而是怕死的没意义。

在这一点上日本人对美国和南部非洲的估计,犯了和德国人同样的错误。

南部非洲人和美国人真不是有了钱就怕死。

鱼雷机被击中无法飞回基地的飞行员架机撞向日军航空母舰。

美军鱼雷机飞行员在没有战斗机保护的情况下, 明知道很难穿过“零式”和日军舰队防空火力网的拦截,依然前赴后继冲向日军舰艇编队。

美军前两波鱼雷机编队,一共24架飞机, 在完成对日军舰艇编队攻击后全部被击落。

更早的南部非洲陆军, 在马来半岛的热带丛林里和日军展开残酷的白刃战, 把日本人逼到变身为人肉炸弹的程度。

巴丹半岛的美菲联军战斗到弹尽粮绝的最后一刻才被迫投降。

这一切都证明, 南部非洲人和美国人绝对不缺乏勇气,反倒是日军在和南部非洲军队作战的时候显得勇气不足。

日本人的勇气, 通常在面对弱势敌人的时候发挥的淋漓尽致,尤其是在面对妇孺的时候。

山本五十六此时又惊又怒,他率领的主力舰队已经失去空中保护, 南部非洲的轰炸机在舰队上方进行水平轰炸,军舰不得不进行迂回机动躲避空中掉落的航空炸弹。

对于排水量动辄数万吨的战列舰, 航空炸弹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甚至鱼雷都无法对战列舰构成致命伤害。

不过对于缺乏防护力的轻型巡洋舰和驱逐舰来说, 不管航空炸弹还是鱼雷,都可能将它们直接击沉。

百密难免一疏, 一艘日军驱逐舰在躲避航空炸弹的时候,不慎被一枚红头鱼雷击中。

重达八百公斤的爆炸部,直接将驱逐舰从中后部撕裂,驱逐舰尾部飞起大约五米高,重重砸在水面上,水兵们根本没有逃离的机会,就被驱逐舰下沉形成的旋涡拖入海底。

紧接着又有一艘轻型巡洋舰被击中, 日军舰队的防空火力被撕开一个巨大的缺口。

一架南部非洲“海鹞”式轰炸机突破日军防空火力网,以近乎90度的垂直角度,将一枚500公斤航弹精准命中日军“陆奥”号战列舰前甲板。

剧烈的爆炸将“陆奥”前甲板上所有防空武器一扫而空,一号炮塔受损严重, 二号炮塔的转向舵失灵,短短两分钟内,爆炸引起的大火开始向船体腹部蔓延,正在前甲板指挥灭火的松下阳太中佐不慎失足跌落海中。

这时候“陆奥”号被剧烈的浓烟包围,更多鱼雷机和轰炸机蜂拥而至。

“最上”号重型巡洋舰向“陆奥”号靠拢,帮助“陆奥”号灭火。

此时风高浪急,“最上”号不慎和“陆奥”号相撞,“陆奥”号雪上加霜,“最上”号舷侧被撞出一个大洞。

12点25分,十架“海鹞”分成两队向“陆奥”号发动攻击,四架携带航空炸弹的“海鹞”从空中向“陆奥藏”俯冲,六架携带鱼雷的“海鹞”紧贴海面向“陆奥”逼近。

“陆奥”号全力以赴,躲开了大部分来自空中的炸弹,却还是被两枚200公斤航弹接连击中。

其中一枚炸弹击中“陆奥”号舰桥,正在舰桥内指挥作战的小暮军治大佐,连同舰桥内所有军官全部丧命,“陆奥”失去指挥系统,同时通讯系统也被炸毁,和其他军舰失去联系。

失去指挥的“陆奥”就像一只无头巨熊,失去躲避航空炸弹和鱼雷的能力。

很快“陆奥”又被两枚533鱼雷击中,失去行动和转向能力,大约三十分钟后,山本五十六下令弃舰。

“陆奥”是“长门”级战列舰的二号舰,大名鼎鼎的big7,一直以来都被南部非洲海军列为必须击沉的优先目标之一。

现在南部非洲海军终于如愿,不过“陆奥”号并没有马上沉没,接下来还有“长门”和更强大的“大和”等待南部非洲海军收割。

就在“陆奥”被击中的同时,“山城”号战列舰也被炸弹击中。

幸运的是,这枚炸弹并没有给“山城”号造成致命伤害,“山城”号依然能作战。

山本五十六命令“山城”脱离编队返航,因为这时候“山城”的速度已经跟不上编队行进的速度,山本五十六这时候还没有放弃进攻关岛,他这个命令给“山城”号带来灭顶之灾。

如果在联合舰队编队内,“山城”号或许能幸存下来,跟“山城”相比,“大和”和“长门”对南部非洲海军航空兵们的诱惑更大。

“山城”号脱离编队向西返航,刚刚脱离战场不久就被游离在战场外寻找机会的“幽灵”潜艇盯上。

“幽灵”潜艇的性能虽然强大,但是在这种级别的海战中,“幽灵”基本派不上用场。

潜艇的作用是极为有限的,舰艇编队经济航速15节,这就已经超过了一般潜艇的最快速度。

最先发现“山城”号的是东印度031号潜艇。

031潜艇艇长没急着下手,而是呼叫其他潜艇的帮助,“山城”号旁边还有“凉风”号驱逐舰,这是日本白露级驱逐舰的十号舰。

脱离战斗的“山城”内部进水严重,只能以13节左右的速度航行,这个速度“幽灵”潜艇能跟上。

最先向“山城”发动攻击的是随后赶来的017号潜艇。

017潜艇发射鱼雷的时机很巧妙,恰好和“凉风”处于一条线上,“山城”在017和“凉风”之间。

“山城”号战列舰的长度为215米,“凉风”号的长度只有111米,“山城”号庞大的身躯将“凉风”的视野全部隔断,导致“凉风”号对于鱼雷的袭击没有任何准备。

017潜艇一连发射了三枚鱼雷,当鱼雷拖着白色的水线划过海面的时候,马上被“山城”号观察员发现。

“山城”号全速前进,并且有一个明显的转向,顺利躲过鱼雷。

毫无准备的“凉风”倒了霉,一枚鱼雷险险擦着“山城”尾部穿过去,恰好命中“凉风”号。

鱼雷剧烈的爆炸直接将“凉风”号炸成两截,不到一分钟就沉没了,“山城”号失去了唯一的保护。

接下来三艘“幽灵”潜艇一共向“山城”号发射了16枚鱼雷,“山城”号被其中的9枚击中。

3点12分,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之后,满载排水量33800吨的“山城”号沉没,成为关岛海战中沉没的第一艘战列舰。

“山城”是沉没的第一艘战列舰,却不是第一艘大型战舰,在“山城”沉没之前,“飞龙”号航空母舰已经被击沉,而且是被日军自己的驱逐舰击沉的。

遭到鱼雷机撞击之后,“飞龙”号无法起降战机,短时间内“飞龙”号已经失去作战能力。

“飞龙”号是中型舰队航母,苍龙级航母的改进型。

和“苍龙”级航母一样,“飞龙”号也存在武备过重,重心不稳,结构强度不足等严重问题。

在建设过程中,“飞龙”号的图纸几经修改,装甲防护有所增强,排水量增加了2000吨,舰岛也从右侧改到左侧,这并不是个好设计,南部非洲海军研究表明,飞行员在降落过程中一旦碰到麻烦,由于习惯性原因往往向左转,左舷岛式上层建筑造成的降落事故比右舷多一倍。

这个结论很正常,就如汽车驾驶员在正面相撞即将发生时,会下意识将方向盘向左打,避开驾驶位接受撞击一样,所以说副驾驶位置是最危险的。

日本的航空母舰,为了飞行甲板的性能,在钢制甲板上铺装了一层木地板,这样做好处很多,但也造成一旦着火很难控制火势,火势会迅速蔓延。

鱼雷机撞击在“飞龙”号甲板上的时候,“飞龙”号的甲板上还停放着20余架鱼雷机和轰炸机,这是为攻击联军舰队准备的,可是日军的侦察机不给力,到现在都没有找到联军舰队位置,“飞龙”号舰长又不敢把鱼雷机和轰炸机收回到机腹位置,那样的话,再用升降机把鱼雷机和轰炸机升上来,最起码要半个小时。

航空母舰作战别说半个小时,五分钟就已经很致命了,另一个时空日本人输掉中途岛战役之后,就将失利的主要原因归咎为“命运的五分钟”。

这其实就是日本人为了掩盖失利挽回颜面寻找的借口,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命运五分钟”,再给日本人五年日本人都赢不了,美国就算输掉中途岛,最多半年太平洋舰队就能恢复实力,日本只要输一次,就会一直输下去。

甲板燃起大火之后,“飞龙”号的水手全力灭火,附近的一艘日军巡洋舰和一艘驱逐舰也过来帮忙。

为了不造成更大损失,“飞龙”号舰长命令将距离火场比较近的六艘鱼雷机全部推到海里去,这并没能拯救“飞龙”号的命运。

此时“飞龙”号浓烟滚滚,十余里外都能看得到。

更多轰炸机和鱼雷机蜂拥而至,一架“海鹞”扔下的500公斤炸弹将“飞龙”号甲板直接砸穿,在“飞龙”号内部爆炸,这次爆炸造成“飞龙”号超过一百人死亡,并且引燃了存放在油库里的优质航空燃油。

12点40分,“飞龙”号大火彻底失控,南云忠一命令弃舰,并且命令驱逐舰发射鱼雷将“飞龙”号击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