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重生南非当警察 > 第二战场

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二战场

簡繁轉換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7:31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重生南非当警察 !

半个月前,泰晤士报对北非盟军进行了一系列深度报道,其中有很多篇幅用来报道已经抵达北非的美国大兵。

美国的策略是先欧后亚,已经抵达北非的美军士兵,比东亚的美军士兵多很多,上个月已经达到25万人, 整个北非的盟军部队大概80万人左右,兵力远超只有23万人的德意联军。

隆美尔率领的北非联军,超过四分之三都是意大利军队。

两个月前,北非的战斗再次爆发。

北非盟军此时拥有的坦克数量是隆美尔的三倍,飞机数量是2.5倍,重炮数量是大约五倍,在最重要的油料储备上,北非盟军是德意联军的大约二十倍左右。

隆美尔攒了半年多的油料,只能供应德意联军消耗大约半个月。

兵力对比如此悬殊,战斗节奏却缓慢无比,印度第17师从玛鲁特奔赴托卜鲁克支援,短短300公里走了一個月,直到托卜鲁克英军投降,也没等到印度部队的增援。

北非战役第三阶段,德军围攻托卜鲁克长达9个月,托卜鲁克英军都没有投降。

这一次驻扎在托卜鲁克的英军兵力更多,后勤也更加充沛,海上还有盟军舰队支援,托卜鲁克却意外陷落,这直接导致英国第八集团军总司令里奇辞职,接替里奇的是在法国战役期间声名鹊起的蒙哥马利。

需要指出的是,英国第八集团军和隆美尔激战的同时,驻扎在法属北非境内的近50万盟军士兵无所事事,终日泡澡打鱼晒太阳, 丑闻迭出。

西班牙投降之后,南部非洲第三集团军大部转移到西班牙境内驻扎,驻扎在法属北非的盟军部队,是以自由法国和美军部队为主。

自由法国的军队在法属北非还多少收敛一些,毕竟是法国人自己的国土。

美国大兵就彻底放开,军营被帐篷环绕的奇观再次上演,一名美国大兵得意洋洋的向泰晤士报记者宣城:用一块巧克力就可以换一个法国女人。。

关于美国大兵的新闻见报后,马上激起全世界的愤慨,尤其那名美国大兵还是非洲人,这更让欧洲人无法接受。

前文多次说过,欧洲人对于美国人的歧视由来已久。

对于非洲人的歧视更根深蒂固,整个欧洲除了法国,没有其他国家愿意接纳非洲人。

所以当一名美籍非洲裔士兵在报纸上大放厥词的时候,引起的轰动可想而知。

南部非洲的慈善机构反应最快,那名美国大兵的话见报后,多家南部非洲慈善机构拨付专款,用于改善北非难民的生活环境,重点是女性和儿童。

离开罗克的办公室,阿尔文命令布拉德办公室,秘密收集有关美国的各种黑料,准备在适当的时候公之于众,进一步加深欧洲对于美国的反感。

这根本不用收集,美国人的黑料多的是,关键看新闻媒体是否愿意报道,美国大兵抵达北非还不到半年,各种负面新闻集合到一起够出一本书了,巧克力换女人这种都是比较文明的,更严重的犯罪行为泰晤士报都不敢报道,怕影响到盟军的士气。

1月25号,第一批美军抵达北非,三天后就有七名美军士兵偷偷溜出营地,潜入附近难民营,猥亵多达12名女性,最小的女孩才八岁。

3月9号,美军接手一处德意联军战俘营地,不久后爆出虐俘丑闻,有战俘甚至遭到美军士兵强暴。

需要说明的是,被强暴的战俘,以及施暴的美军都是男性。

四月份盟军和德意联军爆发零星交火,一支美军部队在作战之后,泰晤士报记者爆出美军士兵有杀良冒功行为,甚至有美军士兵在作战期间抢劫当地居民的财产。

凡此种种,让泰晤士报的编辑都忍不住感叹,部分美军部队的纪律,连土匪都不如。

和纪律同样糟糕的,是美军的战斗力。

别看美国人拍的电影里,美国大兵各种骁勇善战,一个能打一百个。

真实的战场上,美国大兵的表现远不如南部非洲军队,甚至连英军部队里的英印部队都不如,美军抵达北非不过半年时间,已经有数百名美军士兵因为畏战遭到军事法庭审判,很多美军士兵故意制造伤病逃避作战任务,有人为了离开北非回到美国甚至不惜自残。

出工不出力的就更多了,比斯克拉的一次战斗中,一个团的美军奉命进攻只有半个营德军驻守的阵地,仗打了近两个星期毫无寸进,美军炮兵进行火力掩护的时候,将炮弹打到美军进攻部队自己头上,伴随坦克进攻的步兵居然被坦克轧死,自由法国的增援部队抵达后,战斗以德军的主动撤退而结束。

步兵被自己人的坦克轧死这种事,北非盟军从来没有发生过,肯定是要调查的。

调查结果让所有人瞠目结舌。

当时进攻部队遭到德军反坦克炮的打击,坦克手匆忙之中倒车,伴随坦克进攻的士兵来不及躲避,一人被轧死,另外两个人不得不截肢。

发生这件事之后,连戴高乐都开始降低对于美军的期待。

作为实力跟南部非洲差不多的大国,两国部队在战场上的表现差距巨大,现在的美军连自由法国的部队都不如,戴高乐甚至开始后悔让美军进驻法属北非,主动跟蒙哥马利联系,希望把法属北非的美军调到埃及去。

蒙哥马利更看不上美国人。

协助英军防守埃及的是南部非洲第二集团军,蒙哥马利怎么可能看得上美国人,在蒙哥马利看来,美国人的战斗力连阿比西尼亚人都不如。

阿比西尼亚人当初面对意大利人的进攻,还整整坚持了三年多呢,南部非洲第二集团军攻入阿比西尼亚帝国的时候,阿比西尼亚帝国反抗军总人数已经超过15万人。

阿比西尼亚帝国复国后,组建了十个师,大约20万仆从军加入盟军,接受南部非洲军方指挥。

这十个师全部是由南部非洲提供装备,虽然缺少重武器,训练工作还是很扎实,作为轻步兵是合格的。

谷剞

目前这十个师已经有四个抵达埃及,准备参与对北非德意联军的进攻。

“这样的美国,根本不具备和我们抗衡的实力。”阿尔文在充分了解到美军的情况后,对美国不屑一顾。

“这不用担心,只要美国大兵是合格的炮灰就行。”罗克不嫌弃,表现不好就对了,如果美国大兵在战场上表现出色,罗克才会担心。

对于罗克来说,现在最重要的还是正在进行中的伏尔加格勒战役。

时间来到七月份,伏尔加格勒战役全面爆发。

霍特率领的第4装甲集团军划归a集团军群指挥后,保卢斯率领的第6集团军麾下只剩下两个装甲军,全军共计14个师约27万人,装备500辆坦克、3000门火炮,由第四航空队的大约1200架战机提供支援。

俄罗斯在西南方面军的基础上组建了伏尔加格勒方面军,铁木辛哥元帅担任司令员,下辖38个师,但只有16个师能用于一线作战,德军在一线的实力稍稍占优。

德军的主要优势在于空军,和俄罗斯的空军对比大概是3.6:1,自从战争爆发以来,俄罗斯空军的损失很大,尤其是熟练飞行员,这部分的损失短时间内无法弥补。

七月中旬,德军和俄罗斯人在伏尔加格勒近郊爆发激烈交战,保卢斯以第8步兵军和第14装甲军为北突击集团,以第51步兵军和第24装甲军为南突击集团,对俄第62集团军实施包围,向卡拉奇方向发起进攻。

同时以部分兵力向俄第64集团军发起佯攻,以吸引伏尔加格勒守军的注意力。

7月20号,德军突破第62集团军右翼防线,合围了该集团军的2个师,前锋部队抵达伏尔加格勒西侧的顿河。

几乎与此同时,负责佯攻的德军也突破第64集团军的右翼阵地,企图在卡拉奇附近强渡顿河。

伏尔加格勒战役刚开始,俄罗斯再次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

7月21号,罗克给正在美国的温斯顿发电报,希望北非盟军能向德意联军展开行动,适当减轻俄罗斯方面的压力。

温斯顿可能比较忙,罗克到7月21号夜间还没有收到温斯顿的回复,于是罗克给亚瑟发电报,授权亚瑟对希腊德军展开单方面行动。

对于这个命令,亚瑟期待已久。

希腊战役结束后,一部分德军前往俄罗斯战场支援,一部分德军被调往北非,驻扎在希腊的轴心国部队主要是意大利人。

说个笑话,意大利军队的战斗力——

对于南部非洲军队来说,意大利军队战斗力确实跟笑话差不多。

在接到罗克的命令后,亚瑟还是给坎宁安发电报,提醒坎宁安,接下来一段时间,塞浦路斯分舰队将降低对北非英军的支持力度,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希腊方向。

坎宁安接到电报之后心急如焚,不是担心北非英军,而是担心南部非洲在地中海周边的影响力再一次扩大。

南部非洲的影响力扩大,也就意味着英国的影响力进一步缩小。

这一次温斯顿的电报来的很快。

在电报里温斯顿还是希望罗克能保持耐心,等待俄罗斯战场的情况进一步明朗。

换句话说就是德国人和俄罗斯人还没死绝,流的血还不够多。

罗克之前同意拖延时间,是因为知道俄德战争的最终结果,所以才能和温斯顿达成一致。

现在罗克的态度悄然发生变化,既然战争结束后,南部非洲要争取更高的国际地位,那么南部非洲就不能处处跟着英国走,必须得到战争主导权,什么时候开辟第二战场,不能由英国人说了算,得由南部非洲说了算。

7月28号,俄罗斯战场的形势进一步恶化,第64集团军被迫退过顿河,只剩第62集团军还在顿河西岸孤军奋战。

大胡子对老元帅铁木辛哥很失望,走马换将撤销铁木辛哥的职务,由第64集团军司令戈尔多夫中将接任,并派出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上将作为最高统帅部代表前往伏尔加格勒协助指挥战事,同时还将充当预备队的坦克第1和第4集团军火速调往伏尔加格勒参战。

为了顶住德军的进攻,大胡子在7月28日发布了第227号命令,凡是不服从命令而离开战斗岗位,或者撤退的军人都将被严惩,并严厉要求俄罗斯部队“绝对不许后退一步!”

7月29号凌晨,亚瑟率领的南部非洲第五集团军六个师,总兵力9.6万人,在塞浦路斯分舰队40艘战舰,以及陆航、海航1400架战机的掩护下,向希腊克里特岛发起进攻。

去年五月,最后一支南部非洲军队从克里特岛撤离,希腊全境沦陷。

谁都没能想到仅仅14个月之后,盟军就向希腊发起反攻,希腊国王乔治二世欣喜若狂,亲自来到亚瑟的府邸,当面向亚瑟表示感谢,并且承诺等战争结束后,向南部非洲开放整个希腊,允许南部非洲军队驻扎。

这是投名状,更是护身符,乔治二世客居塞浦路斯这一年多,已经充分认识到小国寡民在这个混乱时代的悲哀,仅凭希腊的国力,根本无法抵抗来自强大国家的武力入侵,与其花费巨资打造国防体系,不如找一个大腿紧紧抱住,这样更有利于小国寡民的生存。

曾经希腊将希望寄托在英国和法国身上,结果战争爆发法国迅速躺平,英国为了祸水北引直接将希腊抛弃,希腊之所以沦陷,固然有希腊政府自身原因,英国和法国的责任更大。

现在乔治二世终于明白,南部非洲才是唯一的大腿,所以希腊沦陷后,英国政府和乔治六世多次邀请乔治二世前往英国组建流亡政府,乔治二世都没有同意。

去英国又能怎么样呢,英国又不能帮助乔治二世复国,有能力帮助希腊的是南部非洲,看看南部非洲在地中海周边囤积了多少军队,乔治二世不瞎,更不傻。

在第五集团军的攻击序列里,第三空降师和第五空降师尤为瞩目,这两支部队要对克里特岛进行空降,为后续部队的进攻打开通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