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重生南非当警察 > 2272 二十年如一日

重生南非当警察 2272 二十年如一日

簡繁轉換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7:31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重生南非当警察 !

美国工业现在处于一个“大而不强”的尴尬局面,生产规模确实是很大,工业设计方面的能力明显不足。

“格兰特”的外型很奇怪,安装75毫米榴弹炮的同时,并没有取消37毫米炮,这两门炮还不是平行的, 而是一高一低,被固定在右侧的75毫米炮射击范围有限,顶部的37毫米炮虽然可以全方位射击,威力又严重不足。

除此之外,“格兰特”需要的成员比较多,一共需要七个人才能顺利开动, 这坦克装备美军部队的同时, 也大量卖给俄罗斯人和英国人。

俄罗斯人正处于前所未有的艰难中, 不挑食。

英国人还有南部非洲这个供应商,跟南部非洲提供的坦克相比,“格兰特”简直是奇葩中的奇葩,被英国人阴损的称为“七兄弟棺材”。

跟南部非洲的“虎”式和“豹”式相比,“格兰特”就像一个拼凑而成的怪兽一样丑陋,以至于美第2军的坦克手,在“格兰特”补充油料的时候连车都不想下。

实在是丢不起这个人。

“兄弟,你们的坦克看起来很威风。”来自加利福尼亚的麦克坐在“格兰特”的炮塔顶上,主动和旁边的第17师军官搭话。

和“格兰特”使用的短身管火炮不同,不管是“虎”式和“豹”式,都使用射程更远,精度更高,威力更大的长身管火炮,这就使“虎”式和“豹”式拥有更流畅的外型,更具工业美感, 更符合人们的审美。

“你们的也不错——”来自巴苏陀兰招远郡的韩凯言不由衷, “格兰特”的三层炮塔设计,跟“豹”式相比就像上一次世界大战的产物。

“跟德国人交手的感觉怎么样?”麦克希望增加对德国人的了解,他和其他绝大部分美军官兵一样, 对德国人一无所知。

“也就那样吧,除了作战更勇敢一点,装备更先进一点,指挥更出色一点,和意大利人没什么区别。”韩凯实话实说,在南部非洲人看来,德军的确不算出色。

“那太棒了,希望上帝保佑我们,让我们遇到一支弱小的敌人。”麦克略放心,和意大利人没什么区别就好。

这里韩凯和麦克都没有注意到,他们的参照物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也就不同。

德军的实力对于南部非洲军队来说确实不强,但对于美军来说,德国人绝对是硬骨头。

油料加注的很快,半個小时后,“格兰特”重新出发,快速驶向情况不明的艾斯纳姆。

也不是情况不明。

至少弗雷登道尔少将不这么认为。

盟军拥有北非的制空权, 和装甲部队相比,美国空军的实力还是不错的。

弗雷登道尔少将也没有大意, 部队出发前,派出空军对艾斯纳姆进行多次侦查。

空军侦查的结果表明,德军对于美军的行动似乎一无所知,在抵达艾斯纳姆之后并没有进一步动作,一直留在原地。

这其实并不正常,距离德军控制艾斯纳姆已经超过48小时,隆美尔指挥部队素来以神出鬼没著称,这支德军没理由留在原地被动挨打。

这个情况没有引起弗雷登道尔少将的重视,侦查表明艾斯纳姆的德军大约12000人,这是一个唾手可得的大功劳,就像从樱桃树上摘樱桃一样简单。

唯一让弗雷登道尔少将没想到的是,“格兰特”的性能并不可靠,第二军重新出发不到一个小时,因为各种故障抛锚的“格兰特”越来越多,当第二军抵达距离艾斯纳姆只有15公里的攻击阵地时,已经有大约百分之十的“格兰特”因为故障无法参与战斗。

这让弗雷登道尔少将很生气,他决定等这一仗之后,就把“格兰特”在这次战斗中的表现形成报告递上去,申请更换成战斗力更强,性能跟稳定,也更像一辆正常坦克的“谢尔曼”。

“我们的任务是从正面向德国人的营地发起进攻,德国人对我们的行动一无所知,依然留在营地里,这是我们赢得胜利的好机会,如果有人在战斗中缴获了多于一支的鲁格手枪,请帮我带回来,我会花大价钱。”麦克所在的连队,连长汤姆中尉在布置任务的时候故作轻松。

工艺复杂,价格昂贵的鲁格手枪,是盟军最喜欢的战利品,即便南部非洲也生产鲁格手枪,不过从德国人手上缴获的鲁格,对于盟军官兵来说总是有特殊意义。

和南部非洲军队一样,美军官兵也可以自由选择随身武器。

装甲兵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坦克内空间有限,连步枪都得是特殊研制的卡宾枪型,手枪就成了坦克手们最喜欢的自卫武器。

美国在军工这方面也比较发达。

和南部非洲一样,美军也已经开始装备m1加兰德式半自动步枪,抵达北非的美军部队已经全面换装,比东亚美军的速度更快一些。

“德国人是猪吗,他们大概已经睡死在营地里了,看来德国人也不像南部非洲人和法国人形容的那样难对付——”一名车长的话引发哄堂大笑,这些来自大洋彼岸的年轻人,根本没有意识到战争有多残酷。

“各位,小心点,那些德国人不对劲,我总觉得没有这么简单。”麦克的好友,同样来自加利福尼亚的詹姆斯试图让车长们冷静下来。

这貌似没用,詹姆斯马上被车长们的哄笑声淹没。

“詹姆斯,如果你担心,那待会儿你就跟在我后面,我会掩护你——”麦克中了韩凯的邪,德国人有什么可怕的,连意大利人都不如。

一个小时后,部队再次出发,这一次坦克手们就摆出战斗队形,从一开始就进入战斗状态。

履带卷起漫天黄沙,连绵不绝的沙丘和戈壁初次看很壮观,置身其中很快就引发审美疲劳,只想尽快结束这一切。

麦克的坦克发生了故障,发动机突出阵阵黑烟,无论驾驶员如何踩油门,坦克都一动不动。

“先生,我们的传统系统似乎出了问题——”驾驶员声音无奈,似乎还带着一丝庆幸。

“全体下车,我们尽快修好她。”麦克推开舱盖钻出坦克,和“虎式”、“豹式”只有一个舱盖不同,“格兰特”一共有三个舱盖。

“我们需要一辆维修车,这种故障我们自己没法排除。”驾驶员跳下车的时候,因为脚下的沙地比较软,很狼狈的摔了个跟头。

“现在让我上哪儿找一辆维修车去?”麦克的话音未落,远处突然传来密集的爆炸声。

弗雷登道尔少将对隆美尔的了解严重不足,德国人没有留在营地里,而是早就布置了防御阵地,就等美军一头扎进来。

隆美尔手中坦克的数量确实不多,但是有足够的反坦克炮。

“格兰特”的防御力严重不足,正面装甲只有51毫米,侧面和后部装甲是可怜的38毫米,德国四号坦克使用的穿甲弹,可以轻易击穿。

哦,上文在陈述“格兰特”缺陷的时候,忘记了“格兰特”的穿甲弹。

美军在抵达北非之后,才发现“格兰特”使用的m72型穿甲弹威力严重不足,别说打德国人的四号,连三号的装甲都难以击穿。

南部非洲坦克使用的75毫米穿甲弹,跟m72型穿甲弹规格不同。

美国人迫不得已将盟军缴获的15000枚德式75毫米穿甲弹进行改装,以提高m72的杀伤力。

改造之后的穿甲弹还没有来得及发挥作用,“格兰特”就遭到德军的毁灭性打击。

“格兰特”之所以被英国士兵亲切的成为“七兄弟棺材”,和其中弹后因为结构性缺陷造成的灾难性后果直接相关。

美军装备的“格兰特”也一样,在被反坦克炮击中后,很多坦克手被到处横飞的铆钉打成筛子,坦克瞬间失去战斗力。

“我们正前方发现德军防御阵地——德国人的火力很凶猛,我们需要支援——”麦克的耳机里传来同伴的求救和惨叫声。

“上帝,我的坦克被德国人击中,我中弹了,我中弹了,我需要治疗——”

“注意左侧,我的左侧发现德军坦克,它开炮了——”

声音戛然而止,很明显这辆坦克瞬间被德军击毁。

麦克瞠目结舌,因为他的坦克出现故障,没有来得及参加战斗,麦克突然感觉到一丝庆幸。

其他坦克就很倒霉了。

“格兰特”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至少“格兰特”是中型坦克,并非毫无抵抗力。

美国装甲师只有三分之一的坦克是中型坦克,更多是轻型坦克。

第2军装备的轻型坦克同样是m3,这个型号的坦克被英国人命名为“斯图亚特”。

“斯图亚特”的性能让人一言难尽,这款坦克战斗全重只有12.5吨,装甲厚度为25-44毫米,装备一门37毫米坦克炮和两挺机枪,乘员四人,其炮塔是双人乘组,坦克的履带很窄,接地亚太高,对于油料也很挑剔,俄罗斯人评价“斯特亚特”火力的装甲都太弱,以至于直接拒绝美国的援助。

俄罗斯人对“斯图亚特”的评价很中肯,“斯图亚特”在面对德国人的反坦克炮时,根本没有丝毫抵抗能力,装甲轻易被炮弹击穿,37毫米坦克炮的威力又太弱,打到德国人的四号身上就跟挠痒痒一样。

很快,“格兰特”和“斯图亚特”们就损失惨重,情况汇总到弗雷登道尔少将这里,弗雷登道尔少将命令部队就地防御的同时,不得不呼叫友军支援。

“格兰特”和“斯图亚特”表现拉胯,德国人的三号和四号却在横冲直撞。

和刚刚抵达北非不久的美军不同,德国人在北非和盟军作战的时间已经超过一年,隆美尔手下的坦克手经过一年多的磨炼,已经成为真正的精兵,如果不是因为缺少油料,隆美尔早就将埃及打穿。

德军坦克手的攻击又准又狠,“格兰特”使用的是汽油发动机,被攻击之后油料很容易被引燃,坦克手就算不被铆钉杀死,也会被活活烧死。

“格兰特”的37毫米炮威力不足,75毫米炮在瞄准的时候需要使用潜望式瞄准镜,这种瞄准镜在阳光过于充足的北非,会出现严重的虚影,而且坦克炮的射击角度也有问题。

种种因素综合到一起,“格兰特”在战场上的表现就是灾难。

“斯图亚特”就算打不过,58公里的时速,至少可以尽快从战场逃走。

“格兰特”却连逃走都做不到,战斗刚刚爆发,就有大量“格兰特”被德军击毁,弗雷登道尔少将试图组织反击,却没有任何作用。

梁昊接到求救电报的时候,战斗已经爆发近三十分钟。

这三十分钟对于美国第2军来说,每一秒钟都是煎熬。

短短半个小时内,大约120辆“格兰特”,和170辆“斯图亚特”被德军击毁,美军方面阵亡超过2000人,梁昊派出装甲部队增援的时候,第2军开始无可挽回的溃败,很多美军士兵在被德军包围后投降,弗雷登道尔少将的座驾被德军击毁,不得不换乘一辆卡车从战场撤离。

“怎么可能呢?美国人就算打不过德国人,也不该败得这么惨——”装甲指挥车里的梁昊百思不得其解,南部非洲军队在和德军作战过程中,别说军一级,连师一级的部队,都从来没有被德军正面击败。

克里特岛那是南部非洲军队主动撤出战斗,德国人虽然嘴上不说,自己很清楚胜利来得有多侥幸。

“美国人太傲慢了,他们总是这样——”梁昊的参谋长弗朗茨不意外,美国人从来没变过。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军使用人海战术,向德军密集布防的列日要塞发起进攻,结果损失惨重。

巴西内战期间,美国人没有丝毫进步,在野战中被保护伞公司的雇佣兵狠狠教训,这并没有给美国人敲响警钟。

菲律宾战役爆发后,美菲联军连日本人都打不过,这才引起美国人的重视。

意识到差距是一回事,能不能及时弥补又是一回事,几十年来拉下的功课,不是一天两天能追上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