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重生南非当警察 > 2280 根本没有机会出动的预备队

重生南非当警察 2280 根本没有机会出动的预备队

簡繁轉換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7:31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重生南非当警察 !

日本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英国的命,得了英国的病。

连英国在进入新世纪之后都开始执行战略收缩,日本却在疯狂扩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日本毕竟没有英国的势力,倾国之力打造一支联合舰队已经非常艰难,同时还保存着相当规模的陆军部队,用穷兵黩武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二战爆发前, 日本17个常备甲种师团,总兵力近五十万人,比南部非洲的常备陆军规模都大。

只是人数多而已,受限于日本有限的工业实力,装备水平自然就上不去。

现在日本的情况愈发困难。

中断了和美国的贸易之后,日本获得资源全靠对外掠夺。

以战养战是对的,实际中却做不到,毕竟整个东亚的资源都有限,至少跟盟军控制的地区完全不能比, 就算日军把占领区的铁锅和菜刀全部抢走,也造不了几艘战列舰。

现在日本政府左右为难。

继续发展海军的话,联合舰队也无法夺回战场主动权,纯属浪费资源。

把更多资源倾斜给陆军的话,技术积累又不足,俄罗斯人从38年开始研究t34,去年才开始装备部队,日本就算现在开始着手研究能和“豹”式对抗的坦克,先不说能不能研发成功,有没有实力大量生产,就算一切条件都具备, 要列装部队也得等两年以后。

两年以后,日本本土的所有大中小型城市, 都不知道已经被盟军的轰炸机扫几遍了,就算有技术有资源,没有工厂和熟练工人也是惘然。

坦克不是飞机,厚重的铸造件对于工厂的要求很高,小作坊diy模式行不通。

东亚战场持续向北推进的时候, 北非盟军也开始向德意联军发动进攻。

阿拉曼战役结束后,隆美尔率领的北非军团仅剩7.8万人,其中德军部队大约3万人,坦克只剩下130辆。

蒙哥马利乘胜追击,率部接连收复图卜鲁格和班加西。

隆美尔且战且退,一直退到的黎波里附近才稳住防线。

然后隆美尔和阿尼姆之间就发生了矛盾。

阿拉曼战役失败后,小胡子对隆美尔已经失去耐心,任命阿尼姆为第5装甲集团军总司令,取代隆美尔的地位。

隆美尔在抵达突尼斯之后,阿尼姆按照小胡子的命令,要求隆美尔回国养病。

隆美尔根本就没病,所谓“养病”只是保存颜面的说法,阿拉曼失败严格说起来不是隆美尔的错,而是小胡子给隆美尔的支持不够。

伏尔加格勒战役失败后,小胡子终于意识到短时间内不可能征服俄罗斯,北非战场的重要性再次凸显,如果轴心国在北非失利, 那么盟军就可以从容在地中海沿岸任意一点发起登陆。

这是轴心国无法承受的。

在任命阿尼姆取代隆美尔的同时, 小胡子加大了对北非的支持力度。

利用美第二军遭重创, 盟军调整供给部署的短暂机会,小胡子向北非疯狂增兵,阿尼姆手下的第五装甲集团军此时已经膨胀到近30万人,其中仅德军部队就超过十万人。

这让隆美尔异常羡慕。

如果阿拉曼战役开始前,隆美尔手中有40万军队,那蒙哥马利根本不可能战胜隆美尔。

甚至隆美尔有机会再次攻入埃及,搞不好甚至能切断苏伊士运河,完成德意军团在北非作战的战略目标。

现在阿尼姆代替隆美尔,获得了小胡子的大力支持,这才是亲儿子,隆美尔跟阿尼姆相比连三孙子都算不上。

隆美尔不甘心带着失败的屈辱离开北非,主动向阿尼姆建议,调集兵力向蒙哥马利率领的英国第八集团军发动反攻。

在赢得阿拉曼战役之后,第八集团军狂飙猛进,半个月内前进了1500公里,战线拉的太长,前后脱节,虽然可以从海路得到补给,部队并没有建立坚固的防御阵地,德军如果此时反击,确实有很大机会击退英军。

等打退英国人,再回头对付法属北非境内的盟军,难度就会小很多,纵使法属北非境内的盟军实力强大,也并非没有取胜的可能。

阿尼姆有自己的想法。

刚从俄罗斯战场抵达北非的梅赛元帅也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对隆美尔的计划并不信服,对隆美尔的能力也有疑问。

后世评选二战期间最出色的将领都是战后复盘,说白点都是马后炮。

有道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隆美尔在北非的表现,至少没到逆天的程度,要不然也不至于和英国人打了两年还没有分出胜负。

就英军部队里英印部队那些货色,也能和德军部队打得有来有回,这充分说明隆美尔能力不行嘛。

和隆美尔的计划不同,阿尼姆希望集中兵力首先向法属北非境内的盟军发起进攻。

阿尼姆的理由也很充分。

法属北非境内的盟军数量虽然多,但是分属南部非洲、美国、法国,各自有自己的指挥体系,互相之间的配合有很大问题,而且也不像表面上看上去那么强。

毕竟气势汹汹的美国第二军,刚刚在德军手上吃了大亏。

梅赛则是对意大利军队在德意联军中的地位非常不满。

在隆美尔手下,意大利军队一直是从属地位,相当于德军部队的仆从军。

这让梅赛实在无法接受。

在俄罗斯,德军就曾多次压榨意大利军队,不仅抢走意大利军队为数不多的坦克,而且还抢汽油等补给物资,导致意大利军队配备的汽车都没有油,要不然梅赛能带领更多意大利人从俄罗斯人的包围圈里冲出来。

好不容易离开俄罗斯来到北非,情况却没有任何改善。

在刚刚结束的阿拉曼战役里,意大利军队再次担任后军,掩护德军撤退,第10军因此全军覆没。

包括隆美尔麾下的意大利军队在内,意大利在北非的军队超过25万人。

阿尼姆的军衔是上将,梅赛的军衔是元帅,不过在小胡子的最新任命中,阿尼姆才是北非德意军团主帅,梅赛是副司令。

这让梅赛情何以堪。

在被阿尼姆拒绝之后,隆美尔主动给小胡子发电报,希望能得到小胡子的支持。

小胡子不仅没有支持隆美尔的计划,反而命令隆美尔马上返回德国养病。

12月24号,圣诞节的前一天,隆美尔乘坐飞机返回德国,黯然离开北非。

小巴顿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失望极了。

一直以来,小巴顿都希望能和隆美尔交手。

现在隆美尔被调走,小巴顿失去了和隆美尔交手的机会。

“别担心,我们迟早要在欧洲登陆,你和隆美尔还有交手的机会。”上将巴顿安慰小巴顿,德国现在还有实力,仗还有得打。

伏尔加格勒战役的失败,对于德国来说并不是末日,小胡子手里可以调动的军队依然超过500万,轴心国部队还占领着俄罗斯的大片国土,法国海军自沉后,德国已经彻底占领维希法国,版图再次扩大,意大利人三心二意,还没有真正下定决心。

“我希望能击败全盛状态的隆美尔,而不是走投无路的隆美尔。”小巴顿伤心失望,和埃森豪威尔以及麦克阿瑟不一样,他是个纯粹的军人。

美国二战时期的将军们各具特色,麦克阿瑟好大喜功,埃森豪威尔更像個政客,和他们相比,小巴顿没有多大野心,只想和最强的人交手,哪怕失败也开心。

“乔治,你错了,军人的职责是赢得胜利,不惜一切代价赢得胜利。”上将巴顿语重心长,全盛状态的隆美尔?

想得美!

战争方式发展到现在,指挥官的作用已经被无限缩小,每个人都各司其职,曾经战无不胜的蒙古骑兵,也打不过装备了机枪大炮的英印部队。

英印部队也不是一无是处,如果只是阵地作战,英印部队的表现可出色了,距离相隔一公里打一年也不在话下。

日本人就是因为发现了这一点,所以才主动穿插,和英印部队贴身肉搏。

这是英印部队的软肋,印度人看到日本人的刺刀腿就开始发软,根本没有和日本人拼刺刀的勇气,一触即溃。

隆美尔的能力毋庸置疑,换成其他人,多半在北非战场不可能坚持这么久。

别看阿尼姆和梅赛不服气,等他们跟盟军打起来就知道了,俄罗斯人够强悍,不愧为战斗民族,跟武装到牙齿的南部非洲军队,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作战风格。

上将巴顿有些话不好当面说。

如果兵力差不多,装备水平也差不多,后勤都充足的情况下。

小巴顿多半是干不过隆美尔的。

毕竟一个空有理论,一个经验丰富。

这话现在说了也没用,隆美尔已经被调走,打阿尼姆和梅赛,肯定比打隆美尔更轻松。

1月1号,新年第一天,自由法国盟军向意属北非发动全面进攻。

巴顿一共出动了19个师,第一波攻击部队是由包括3个装甲师在内的5个师组成,第17装甲师首先向梅赛元帅率领的意大利军队发起进攻。

在此之前,小胡子下令将隆美尔下辖的德意联军改编为意大利第一集团军,由梅赛任总司令。

梅赛刚刚接手指挥权,了解到部队的情况之后心凉了一大半。

第一集团军刚刚在阿拉曼惨败,士气低落,损失惨重,在后撤过程中丢失了大量重装备。

虽然第一集团军还有130辆坦克,但是油料和弹药都严重不足,而且经过长途跋涉之后,迫切需要保养,很多零部件需要更换,可以作战的坦克还不到100辆。

考虑到第一集团军正面的英国第八集团军实力强大,梅赛向阿尼姆提出,将一部分意大利军队划拨到第一集团军,曾江第一集团军的实力。

阿尼姆同意了梅赛的要求,将三个意大利师划拨到第一集团军,其中就包括第17装甲师正面的意大利第54步兵师,和第57半摩托化步兵师。

摩托化步兵师是指搭乘车辆实施机动,徒步进行作战的兵种。

半摩托的意思是部队装备的车辆数量不足,不足以搭载所有士兵,所以就叫半摩托,意思是摩托化完成了一半。

第17师则是标准的装甲师,配备一个三团制的装甲旅,其中包括一个装备“虎”式坦克的重型坦克团,和两个装备“豹”式坦克的中型坦克团。

除装甲部队之外,第17师还配备了一个装备“短吻鳄”装甲车的装甲步兵团,一个配备自行榴弹炮的装甲炮兵团,以及一个配备轻型坦克和装甲车、侦察车的装甲侦察营。

在刚刚过去的伏尔加格勒战役中,俄罗斯人更多使用的还是步坦协同,坦克部队并没有集中使用,攻击力也不够强。

第17师装备的坦克370辆,装甲车大约150辆,由于伴随步兵已经全部装甲化,部队的攻击速度很快,第54步兵师根本来不及反应,就被第17装甲师攻破防线。

“你说什么?南部非洲人已经攻破了我们的前沿防线?”第54步兵师师长加里纳利惊讶莫名,他十分钟前刚刚收到南部非洲军队发起进攻的报告,还没有来得及组织火力打击呢,前沿阵地这就被突破了。

这太不可思议了。

正常情况下,部队再发起进攻前,是要进行火力打击的,火力打击的时间长短,视战役规模而定,大规模战役的火力打击有时候会持续半个月之久。

小规模战斗的火力打击,最起码也是半个小时起步。

考虑到南部非洲拥有数量众多的火炮,这个时间应该更长才对。

加里纳利和梅赛一样,刚从俄罗斯来到北非,他对战争的理解还停留在去年的俄罗斯,对南部非洲军队的作战方式缺乏了解。

“是的将军,南部非洲人已经突破了我们的前线阵地,请您马上从指挥部撤离,否则就来不及了——”加里纳利的副官心急如焚,大人,快跑吧——

“不,不可能,我们要顶住南部非洲军队的进攻,并且组织反击,我还有预备队——”加里纳利不认输,他的牌还没打光。

不过加里纳利连出牌的机会都没有了,他出动预备队的命令还没有发出去,南部非洲的“豹”式坦克就打到门口,把加里纳利堵在指挥部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