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重生南非当警察 > 2286 守株待兔

重生南非当警察 2286 守株待兔

簡繁轉換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7:31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重生南非当警察 !

没有人敢刊登凯南的稿件,尤其是在这个关键时刻,谁都不敢戴上破坏盟军合作的大帽子。

从1940年底到1943年初,北非战役已经打了两年多,盟军和轴心国各自付出十余万人伤亡的代价,现在终于到了决胜时刻。

北非盟军的最后一战被命名为“铁匠”行动, 这是个庞大的计划,需要自由法国境内的盟军和埃及境内的盟军密切配合,一左一右对北非德意联军发起钳形攻势,最终将北非德意联军包围消灭。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阿尼姆和梅赛合兵之后,北非德意联军总兵力增加到大约45万人, 其中德军数量大约20万人左右。

和德意联军相比, 盟军可以调动的兵力多达80万, 而且武器装备和后勤供应等方面占据绝对优势,看似万无一失,实际上却没人敢大意。

打赢没问题。

问题的关键在于要付出多大代价。

俄罗斯赢得了莫斯科保卫战,歼灭德军50万人,自身伤亡超过100万。

刚刚结束的伏尔加格勒战役,德军伤亡150万人,俄罗斯伤亡200万。

如果这么算的话,要歼灭45万北非德意联军,盟军要做好伤亡50万人的准备。

好消息是,现在的德军,和两年前的德军相比,素质有明显下降,很多去年抵达北非的德军都是刚刚征招入伍的,有些甚至都没有接受完整的军事训练,就被大本营匆匆派到北非, 他们中的很多人是中学生,参战的热情很高, 却没能掌握与之相关的技能。

阿尼姆的计划也有问题。

北非和俄罗斯的情况大不相同, 德军也没有和盟军打巷战的条件和环境。

俄罗斯城市的建设水平还是不错的,城市规模巨大,建筑物众多,大部分建筑物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有利于守军凭借地形和进攻部队周旋。

突尼斯城市面积并不大,高层建筑物也不多,绝大部分房屋都是低矮破旧的土坯房,根本无法为守军提供有效保护,更无法迟滞装甲部队的推进速度。

“冲,冲,冲过去——”韩凯指挥着他的“豹”式坦克,以一往无前的狂暴姿态撞破一堵土墙,土墙背后的守军一哄而散,两名德军士兵来不及逃走,被压在土墙下动弹不得。

驾驶员弗兰克是法裔,他在冲破围墙之后有一个调整,坦克左侧的履带从一名德军士兵身上碾过去。

另一名德军士兵惊声尖叫,“豹”式坦克继续往前冲, 追击溃逃的德军士兵。

几名手持步枪的自由法国士兵跳进院落,另一名德军士兵被从土墙下拽出来,连声惨叫, 他的腿被砸断了。

“喔,这居然有个活的,让我看看有没有什么惊喜——”法军士兵围过来,带队少尉脸上带着残忍的狞笑。

“求你们帮帮我,我的腿断了——”受伤的德军在苦苦哀求。

法军士兵没有丝毫怜悯,将德军身上的财物劫掠一空。

当德军的衣袖被撸起之后,所有法军士兵眼中带着仇恨的目光。

这名伤兵居然戴着三块腕表,其中有一块是女式的。

“请不要伤害我,我给你们,全部给你们——”伤兵忙着把手表摘下来。

“我来帮你——”一名法军士兵把伤兵的手踩在脚下,狞笑着抽出长刀。

韩凯的坦克没有停留,他的任务是以最快的速度向前推进,不给德军重组防线的机会。

德国人并非没有抵抗能力,他们缺少制式反坦克武器,并不缺少方式。

仗打到这个程度,几十万德意联军困守突尼斯,油料已经没有了意义,“莫洛托夫鸡尾酒”终于重出江湖,只要让德军靠近盟军坦克,那么就会给盟军坦克造成致命伤害。

更致命的是各种炸药包,鸡尾酒是靠燃烧摧毁坦克,炸药包则是通过冲击波杀死坦克手,北非军团缺少的是油料,并不缺少炸药,在过去的二個月内,北非军团通过空中补给得到了大约35000吨作战物资。

地中海舰队和塞浦路斯分舰队封锁了海面,空中的交通一直没能完全封锁,意大利空军在夜间利用夜幕掩护,尽可能组织对北非军团的支援,除了物资之外,过去二个月内还有大约两万名士兵抵达北非,直到半个月前,尼古拉研究所发明的雷达预警机抵达北非加入战场,这个情况才有根本性改善。

作为盟军的秘密武器,雷达的使用受到地形的严重影响,于是尼古拉研究所的工程师们就把雷达安装到飞机上,这样就不再有理论意义上的死角,可以全方位监视战场。

之前意大利出动空军,要等空军飞抵马耳他上空,才会被盟军的雷达站检测到。

等盟军飞机出动,意大利空军的运输机已经抵达突尼斯了,根本来不及。

有了雷达预警机,意大利空军的运输机刚刚从机场起飞,就会被雷达预警机检测到,盟军战机可以及时起飞,在马耳他上空进行拦截,效率大大提高。

12月21号,盟军战斗机从阿尔及尔起飞,前往马耳他海域执行拦截任务,当晚有24架意大利运输机被击落。

12月25号,盟军战斗机再次出动,这一次意大利空军损失了57架飞机,其中包括32架战斗机。

1月3号,意大利空军再次损失19架运输机,从这天开始,意大利空军停止了对北非军团的大规模空中援助,只有零星运输机突破盟军封锁线。

轰——

一辆南部非洲“豹”式坦克通过十字路口的时候,路边一个垃圾堆突然发生剧烈爆炸,“豹”式坦克被掀翻,里面的坦克手凶多吉少。

“从旁边的院子里冲过去——不要走街道——”韩凯没有停车,就在刚刚,一辆“豹”式坦克被德军使用火箭筒在近距离摧毁,这给韩凯敲响了警钟。

南部非洲在进步的同时,德国人也没闲着。

在南部非洲援助俄罗斯的武器清单中,火箭筒因为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很受俄罗斯人欢迎。

德国人受到启发,很快就研发了自己的火箭筒,并且大量装备部队,对盟军装甲部队威胁很大。

德国人的反坦克炮,现在最大口径才57毫米。

火箭筒的口径却达到150毫米,而且发射的是穿甲弹,安装了机械或者光学瞄准镜,有效射程250米,垂直破甲厚度达到200毫米,重量大约8千克。

盟军装甲最厚的“虎”式坦克,正面装甲也才110毫米,因为使用的是倾斜装甲,而且加装了外挂装甲,才能硬抗德国火箭筒的正面攻击。

也只有正面才能硬抗,如果是侧面或者后部遭到攻击,“虎”式同样扛不住。

好在德国人的火箭筒产量有限,而且更多配备在俄罗斯战场,北非这边火箭筒的数量并不多。

“豹”式坦克的正面装甲是100毫米,侧面装甲只有60毫米,就算加装了反应甲,也无法彻底免疫火箭筒的攻击。

随着韩凯一声令下,“豹”式坦克开足马力向路旁的土墙撞过去,沿着路旁的院落一路横冲直撞,不给德军攻击的机会。

火箭筒的使用同样受到环境的限制,只有在开阔地带才能正常使用,狭窄环境内使用无法保证射程和精度,而且还会对射手造成伤害。

南部非洲是全世界首先装备火箭筒的国家,对于火箭筒的优缺点早就研究的很透彻了。

突尼斯也并不是所有的房屋都是土坯房,有钱人居住的房屋那还是相当豪华,可以为守军提供不错的掩护。

在一栋通体大理石结构的豪宅里,一队德军士兵负隅顽抗。

刺啦——

火箭弹带着锐利的尖啸击中“豹”式坦克的炮塔,一声剧烈的爆炸之后,炮塔虽然没有被击穿,车组成员都被冲击波炸的头昏脑涨。

豪宅内的德军士兵在拼命射击,mg34通用机枪的枪口焰喷出半米多长,子弹打在坦克车体上叮当作响。

韩凯忍受着剧烈的头疼努力瞄准,一炮过去将mg34的阵地炸上天,然后换上高爆弹——

轰——

豪宅就像一个吹爆了的气球一样,从内部向外剧烈爆炸,所有的玻璃全部破碎,家具和地毯被引燃,大门飞出去十余米,惨不忍睹。

韩凯没有停手,继续使用高爆弹,直到整个房子全部垮塌,“豹”式才继续前进。

一队慌不择路的德军士兵出现在街道尽头。

塔塔嗒——

同轴机枪的射速跟mg34差不多,区别在于mg34的口径是7.92毫米,同轴机枪的口径则是12.7。

城市巷战中,12.7毫米机枪比坦克炮作用更大。

坦克能携带的炮弹有限,加起来只有几十发,必须节约使用。

机枪子弹的数量在3000发以上,用来打击步兵再合适不过。

威力也还可以,一尺厚的墙壁可以轻松穿透,一人怀抱的大树也可以轻松打断,土坯墙在12.7毫米子弹面前就跟豆腐做的一样,可以轻松穿透好几层。

如果打到人身上,胳膊腿都是一枪碎,接都没办法接那种。

打到躯体上就是一枪两截,根本不用抢救。

街头的德军士兵就倒了霉,像糖葫芦一样被成串击倒,最前面几个是幸运的,他们根本来不及感受到痛苦就死亡,受伤的那些才惨,北非军团现在已经没有能力为伤兵提供治疗。

韩凯打了两个长点射,直到街头已经全部被尘土笼罩后才停手。

等烟雾散去,韩凯控制速度,“豹”式缓缓推进。

街头已经变成地狱,各种残肢断臂,死不瞑目,一支毛瑟步枪从中间被直接打断,枪管弯曲成一个诡异的角度,插在旁边的土墙上,枪带上还挂着一只手。

几名没死透的伤兵正在哀嚎,一名双腿折断的伤兵在地上爬行,希望能躲过坦克履带。

弗兰克也不再暴虐,“豹”式保持直线前进,这不是弗兰克善心大发,而是希望德军士兵的痛苦能延长一些。

意外总是会发生的。

当“豹”式从一名伤兵身边经过的时候,伤兵拉响手榴弹,塞进坦克履带。

一声剧烈的爆炸之后,履带被炸断,无法继续前进。

弗兰克跳下车之后,第一时间挨个补枪,不给伤兵继续发动袭击的机会。

“长官,我们有麻烦了——”检查过履带之后,弗兰克一脸沮丧。

有一截履带被炸飞,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凭借弗兰克携带的工具,无法修复。

“歪歪歪,六号幼狼呼叫狼穴,我需要一辆维修车,我的履带被炸断,无法继续前进——”韩凯呼叫支援,不过可能不会及时抵达,毕竟韩凯也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

“抱歉,维修车无法派出,你们要自己想办法保住命,可以向最近的盟军汇合——”狼穴的命令很清楚,保命要紧。

“好吧,全部下车,把机枪卸下来,就地建立防御阵地——”韩凯不想丢弃坦克,他们并非没有自保的能力。

装甲兵的装备还是不错的,除了拆下来的大口径通用机枪,韩凯他们还有五支手枪,四支短枪管伸缩枪托的自动步枪,以及二十余枚手榴弹。

这是一个三岔路口,韩凯安排通用机枪布置到旁边的二楼上,三名坦克手各负责一个方向,韩凯留在坦克内,虽然履带被炸弹无法行动,坦克的炮塔还可以转动,火炮和同轴机枪并没有受到影响。

“我们现在守株待兔,看看能不能抓到几个俘虏——”韩凯坐在炮手位置上,掏出水壶喝一口提提精神,壶里装的是咖啡。

这真不是什么特殊嗜好,喝咖啡只是习惯,有些南部非洲士兵水壶里装的是烈酒,性质都是一样的。

战场上喝酒很正常,美军的配发清单里还有不能写出来的军用物资呢。

这就能理解为什么士兵在战场上会行为失常了,嗨大了或者喝大了,行为不受控制,脑子不清醒。

韩凯如愿以偿,很快就有一大批德军士兵从另一个方向退下来,乱哄哄看上去得有一两百人。

塔塔嗒——

韩凯的同轴机枪,和二楼的高平两用同时开火,涌过来的德军士兵就像被搁倒的麦子一样一排排倒下去。

德军士兵的神经也不是铁打的,很快就打起白旗,主动投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