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重生南非当警察 > 2392 空投技术

重生南非当警察 2392 空投技术

簡繁轉換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7:31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重生南非当警察 !

防弹板无法防御重机枪的直射,和钢盔一样,对流弹和弹片的效果比较好。

南部非洲的钢铁产量已经多到足够为所有盟军士兵提供防弹板的程度,这也不是南部非洲的独有技术,上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就有一些部队使用了防弹板,不过并没有大规模推广。

和上一次世界大战时相比,现在的防弹板重量更轻,防御能力也更强,只要不是被大威力子弹正面击中,就不会造成太严重的伤害。

8师士兵在作战的时候,携带的物资重量通常超过30公斤,侯赛尼他们在出发之前将沉重的背包留下,只随身携带必要的武器装备,这样行动更加迅速。

其实距离也不远,不到100米,关键街口拐角的几栋房屋都被德军破坏,否则距离会更近。

这时候雨势渐停,街道中心还有不少积水,机枪开始掩护的时候,对面德军也开始反击,短短一条狭窄街道,德国人居然还能布置成交叉火力,城市作战经验也是够丰富的。

8师这边的作战经验更丰富。

侯赛尼刚冲出掩体,随手就是一枚烟雾弹扔出去,很快街道就被烟雾笼罩,德国人的机枪手视线受阻,8师这边的机枪手和精确射手受到的干扰却不大。

德国人也聪明,视线受阻看不清楚干脆就扔手榴弹,一枚手榴弹就落在侯赛尼不远处。

侯赛尼脚下没停,疯狂冲刺,人在绝境中确实能爆发出惊人的能量,侯赛尼这会的速度放到奥运会上肯定能拿奖牌。

这也得感谢手榴弹的延时引信,当手榴弹爆炸的时候,侯赛尼和其他突击手已经冲到德国人射击死角。

这时候就顾不上误伤平民了,侯赛尼掏出一枚进攻手雷,拉环之后没忘等了两秒,才从窗户上扔进去。

轰——

进攻手雷威力巨大,钢珠夹杂着窗户的玻璃碎片崩裂开来,能听到钢珠击破木质家具沉闷的声音,以及窗户后面近在迟尺的惨叫。

惨就对了。

侯赛尼没犹豫,抬手清空弹匣,枪声刚停,旁边一名突击手单手撑着窗台跳入室内。

战斗很快就结束。

这栋房子里一共12名德军士兵,二楼和地下室的平民却足足有23人,清理房间的过程中,四名平民死亡,这些人并不是侯赛尼他们造成的,而是德军造成的。

“你最好叫记者来看一看。”战斗结束后,侯赛尼脸色难看,能让他这个老兵都感觉难以忍受的场面,的确是有上报纸的价值。

不能上,有些战斗场面太残酷,根本不能上报纸,倒是有可能在战后审判的时候,作为呈堂证供。

“什么情况?”康子义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侯赛尼摇头不说话,其他三名突击手的表情同样都非常难看。

第四名突击手正在包扎,他在战斗中腿部受伤,无法行动,必须送到后方野战医院接受治疗。

康子义走进大厅,一片狼藉,周围墙壁就像糟了沙尘暴一样,到处都是进攻手雷制造的弹孔,水晶吊灯被打得稀烂,也不知道侯赛尼他们刚才用了多少。

大厅角落里,一名德军士兵死状凄惨,弹孔密集的就像蜂巢一样,血肉模湖。

二楼楼梯角的卧室,房门已经被踹开,半倒在旁边,床上两具衣不遮体的女尸,窗台下的地板上还有两具。

康子义感觉太阳穴上的青筋都在跳,走出房间后,楼梯对面卧室里明显是死于刀伤的德军尸体也就被忽视。

这种战斗结束后不可能有俘虏的。

很快就有随军记者上来,只拍了两张照片,这样的场景在战争中比比皆是。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来到欧洲的原因,继续我们的工作。”康子义面无表情,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

战争会最大程度放大人们心中的负面情绪,南部非洲士兵在战斗中为了杀死敌人也会无所不用其极,不过这并不是泯灭人性的理由,南部非洲联邦政府不想在战后收获数百万战争机器,所以还是得抓住一切机会对战士们进行教育。

侯赛尼坐在门前的台阶上,点燃一支烟,打开钱包,里面是侯赛尼一家人的合影。

只有家人的温暖,才能温暖战士们逐渐冰冷的心。

没有太多时间感慨,战斗还在继续,城市里到处都是德国人,每一个窗户后面都可能射出致命子弹,“豹”式坦克庞大的身躯也无法为轻装步兵提供足够的掩护,德国人会在坦克驶过之后,将手榴弹扔到坦克后面的步兵群里,每一栋房屋都必须仔细清理,部队推进的速度很缓慢,整整四个小时只前进了两个街区。

这还是在法国境内的战斗,俄罗斯那边的战斗得残酷成什么样?

“我们必须改变这种战斗方式,这样下去平民的伤亡太高了,我们没办法向法国人交代——”8师指挥部里,阿克曼阴阳怪气,英国人什么时候这么在乎法国人的生命了。

“要么闭上你的嘴,要么滚出我的指挥部!”谢建业心情不好,战斗爆发后,8师已经伤亡近400人。

德国人伤亡更大,仅被击毙就超过2000人,俘虏的倒是只有区区数十人。

“干脆把我们的人撤出来,用重炮和炸弹,将这座城市彻底摧毁。”布洛姆菲尔德也心疼,南部非洲军队从来没打过这么憋屈的仗。

在北非的时候,地广人稀,上百公里都遇不到一个人,坦克排成队推过去就完了。

东亚更干脆,对付日本人不需要考虑俘虏问题,也没有人在旁边叽叽歪歪,美国人作战的时候下手比南部非洲军队更狠,真能狠下手把整座城市轰平。

法国毕竟情况不同,盟军作战要考虑自由法国的情绪,下手太狠的话不利于盟军内部团结。

还是那句话,南部非洲是来当拯救者的,不是来拉仇恨的。

“不,我们要堂堂正正战胜德国人,等这一仗结束后,我们将收获一支战无不胜的铁军!”谢建业不服,俄罗斯人都能寸土必争,将德国人从城市里赶出去,南部非洲军队也可以。

就在谢建业下定决心的时候,海峡对面的伦敦,盖文和杨·史沫资正在各种会议里挣扎。

会实在是太多了,每天早晚各一次作战准备会议,天气是永恒的主题,这两天又有数十艘运输船沉没,不是因为德军的袭击,而是因为风浪太大。

盟军的进展也不顺利,远远落后于预定计划,康城的机场遭到破坏,卡昂也没能拿下,瑟堡没能拿下,就算拿下,估计也会遭到德国人的彻底破坏。

德国人可以将康城的机场彻底炸毁,自然也能将瑟堡港口彻底炸毁,盟军的前期侦查表明,德国人已经在瑟堡港口内外密布水雷,估计仅排雷就需要数个星期。

除了天气之外,更多的精力要用在盟军内部的扯皮上,美军抱怨后续支援不给力,运输部队和物资的速度太慢。

英国人抱怨南部非洲给与诺曼底方向的支持力度太小,如果南部非洲能以和西班牙,以及意大利方向同等的支持力度,那么盟军现在没准都已经拿下巴黎了。

盖文和杨·史沫资也生气,英国人和美国人的速度太慢了,南部非洲这边至少已经和德国人开始作战,英国人和美国人还忙着修路架桥呢,诺曼底周边只有第21装甲师一个德军主力部队,其他部队全部都是仆从军。

“没有坦克的帮助,我们的部队无法向德国人发动进攻,同时我们的运输车辆太少,没有充足的后勤保障,我们就无法长时间作战。”小巴顿也着急,他早就期待着和隆美尔打一场,现在机会终于来了。

在北非和意大利,小巴顿两次错过了和隆美尔交手的机会,所以当小巴顿得知隆美尔被调到西线之后,欣喜若狂。

小巴顿现在的职位是美第2装甲集团军总司令,这支部队是刚刚组建的,原本是准备跟随第二波登陆部队前往诺曼底,因为天气原因推迟到现在。

克里斯蒂安建筑公司还是比较给力的,现在两个简易码头,每天能送上岸的物资超过2000吨。

这个数字不算多,不过考虑到简易码头缺少大型港口设备,物资上岸全靠肩扛手抬,还算不错。

这也得感谢努力工作的英印部队,让印度人去打德国人估计不靠谱,当搬运工还是可以的。

“你们美国人是不是离了坦克就不会打仗了?”杨·史沫资一脸鄙视,上一次世界大战中进攻列日要塞的勇气呢?

烈日要塞是美军在上一次世界大战中最着名的战役,当时美国人使用人海战术,付出数万人的代价。

方法是笨了点,勇气可嘉。

跟上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美军相比,现在的美军武器和战术都更先进,勇气却逐渐丧失,实在令人扼腕。

“我们是装甲部队,坦克是我们的主要武器,总不能让坦克手拿起步枪向德国人冲锋吧——”小巴顿委屈,他是真想打,不想打的是埃森豪威尔。

主位上的埃森豪威尔不说话。

埃森豪威尔根本没参加上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直在美国本土服役。

估计埃森豪威尔拿掉了罗斯福的秘密命令,所以美军声势十足,却行动迟缓。

罗斯福应该是被俄罗斯战场的惨烈吓到了,他毕竟是民选总统,如果美国也在一次战役中阵亡上百万人,那罗斯福分分钟会被美国人赶下台,到时候多正义的口号都不好使。

埃森豪威尔不是个纯粹的军人,他如果将来有志于向政界发展,那么也必须保证美军的伤亡率在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上,否则他未来毫无机会。

“你们的伞兵呢?为什么伞兵到现在都没有完成集结?”杨·史沫资步步紧逼。

小巴顿摊手,伞兵跟他没关系。

“伞兵已经完成前一阶段的任务,需要时间休整才能继续投入战斗。”埃森豪威尔表情诚恳。

“呵——”刚刚抵达伦敦的戴高乐冷笑。

盟军在法国本土发起登陆作战,自由法国却没有派出部队参与行动,这本身就很奇怪。

和信心百倍的英国人不同,戴高乐本来就对“霸王”行动没报太大希望,他更愿意看到盟军从西班牙和意大利两个方向收复巴黎。

内心深处,戴高乐对于英国人和美国人充满愤怒,自由法国刚成立的时候,英国和美国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承认自由法国,这极大伤害了戴高乐的自尊心。

仇恨的种子就是在这一颗埋下的。

“安德烈,你能不能派出一两个师增援诺曼底?”蒙哥马利不喜欢戴高乐。

“请叫我总统先生,咱们还没有熟悉到可以直接叫名字的程度——话说你作为英国陆军总指挥,为什么现在还在伦敦,没去诺曼底?”戴高乐就像刺猬,浑身是刺不好惹。

“当英国陆军需要我出现在诺曼底的时候,我一定会去的。”蒙哥马利板着脸,表情僵硬。

这事儿没法解释。

按照计划,盟军现在已经建立了稳固的滩头阵地,向法国内陆地区发动进攻,蒙哥马利自然可以去诺曼底指挥英军作战。

现在盟军连滩头阵地都还没有稳固,德国人的火炮依然可以覆盖诺曼底,蒙哥马利可不想去碰运气。

“先生们,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运输能力,要么拿下瑟堡,要么扩大桑树码头——”盖文不吵架,解决问题才是正经事。

“我们还可以使用空投,因为我们有无数运输机,当然首先我们需要空投技术。”英国皇家空军元帅阿瑟·威廉有想法,现在只有南部非洲空军,才具备空投重装备的能力。

美国人不用提,连伞兵都能扔得遍地都是,空投重装备的话,多半会扔到德国人的控制区。

英国也不行,英国战前根本没有进行过这方面的研究,就算有能力,也缺乏适合空投的装备。

南部非洲这方面一枝独秀,也正是因为有空投保障,8师才能向康城发动进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