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重生南非当警察 > 2397 最糟的一天

重生南非当警察 2397 最糟的一天

簡繁轉換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7:31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重生南非当警察 !

德国人确实是有底线的,哪怕是投降,也要先把弹药库里的剩余物资全部炸毁以后再投降。

让沈洺欣慰的是,游击队的情报并不准确,海军弹药库里没有150吨炸药,甚至连子弹和炮弹都所剩无几,这个情况上报到“黎塞留”号之后,又引发一轮新的吐槽。

“德国人的情况已经紧张到这种程度了吗?”亚历山大·帕奇很怀疑,连子弹都没有确实有点夸张。

“你们的运气实在太好了,没有狂风暴雨,全部都是二线部队,而且居然连子弹都没有——”威尔逊又开始酸,而且立场分明,否则威尔逊就会用“我们”,而不是“你们”。

“你是不是觉得我们走了狗屎运?”勒克莱尔冷笑,不放过任何一个刺激英国人的机会:“是你们自己挑选了诺曼底,所以是你们自找的!”

这可真是杀人诛心,威尔逊脸色变红的速度肉眼可见,他怒视勒克莱尔,眼看就要爆发。

“好了先生们,我们现在可以发电报给阿尔及尔了,我们现在已经基本可以判定,‘龙骑兵’行动的第一阶段基本成功。”德弗斯中将很高兴,截止到现在,已经登陆的盟军达到6.6万人,德军无力反攻,大势已去。

“不不不,我们还是等土伦的战斗结束后再说吧。”奥斯卡谨慎,第一阶段的核心任务是占领土伦,只要这个任务还没有完成,那么就不能说成功。

“土伦的战斗难道还有悬念吗?”帕奇也急着请功,美军内部也是有竞争的。

“龙骑兵”发起的时间比“霸王”行动晚了近十天,现在“霸王”行动的第一阶段作战任务还没有完成,如果“龙骑兵”行动在一天内就完成第一阶段任务,这个对比就太鲜明了。

“龙骑兵”行动立项的时候,温斯顿曾断言,要攻占土伦或者马赛这样的港口,最少需要三个月,或者根本没有成功的希望。

巴顿这边也做了准备,盟军的登陆场宽达90公里,如果无法在短时间内占领土伦或者马赛,那么盟军就学诺曼底,新建一个港口。

“当然有,德军第11装甲师已经接到命令,即将增援土伦。”麦克·托兰略担心,这是唯一的变数。

德军在法国南部只有这一个装甲师,这也是布拉斯科维茨手中唯一的机动兵力。

第11装甲师部署在马赛,已经接到支援土伦的任务,不过第11装甲师很难抵达土伦,除了要面对盟军的狂轰滥炸之外,油料也有严重短缺。

是的,德国人缺少的不仅仅是子弹,油料供应同样很困难,而且布拉斯科维茨还面临着一个难题,盟军发起“龙骑兵”行动的同时,西班牙方向的盟军也已经攻入法国境内,所以这唯一的一个装甲师,到底是增援土伦,还是前往西班牙方向,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布拉斯科维茨最终选择土伦,因为土伦距离巴黎更近。

入夜,土伦的战斗还没有停止。

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炮台方向,这里的火炮终于不再是电线杆子伪装的了,包括340毫米巨炮在内,一共70余门。

考虑到340毫米巨炮的威胁,盟军舰队一直没有进入20公里射程之内。

德国人在使用340毫米巨炮的时候发生了技术性失误,整整一个白天,巨炮一炮未发,入夜之后才发射了第一枚炮弹。

“进攻,继续进攻!”担任主攻的自由法军军官杀红了眼,要亲自带队冲锋。

“等等亨利,不能再继续这样打下去了,这样伤亡太大,而且效率不高,成功的几率很小。”海军陆战队的王英少尉不赞成人海战术,自由法国对于外籍军团太狠了。

如果换成纯粹由法国人组成的部队,王英相信法国人一定更慎重。

对于来自北非的外籍军团士兵,法国人毫不吝啬,能用多狠用多狠,有几支外籍军团部队都曾打到全军覆没,有的部队甚至都重建了好几次。

南部非洲远征军这边,即便非洲裔组成的部队,也不会当做纯粹的炮灰使用。

炮灰也是有价值的。

“你有什么好主意?”亨利还算冷静,至少能听取建议。

王英看一眼旁边蓄势待发的自由法军士兵,凑到亨利耳朵旁边窃窃私语:“现在天色已经暗下来,我们应该充分发挥非洲裔士兵的优势——”

亨利顿时眼前一亮。

非洲士兵最大的优势毫无疑问是夜战,黑夜给非洲士兵带来了最好的伪装,尤其西非一些士兵,皮肤简直黑的发亮。

“让你的士兵多携带手榴弹,秘密靠近德军阵地,然后一起扔手榴弹,德国人肯定毫无防备。”王英善于利用一切有利因素,这些学校里都教过,要学会灵活使用啊。

“好办法,你们南部非洲人就是聪明!”亨利很高兴,马上就去布置。

和南部非洲远征军中的非洲裔士兵一样,自由法军里的非洲士兵也听话得很。

自由法军的军服是沙色的,夜晚看上去还是有点显眼。

为了增加隐蔽性,亨利甚至命令非洲士兵将军服脱掉,这个命令同样坚决执行。

也没有什么好抵触的,两边都是男人,你有的我都有,不怕看。

“掩护,火力掩护——”随着王英的一声令下,负责掩护的迫击炮打出开战以来效率最高的两分钟。

340毫米巨炮,两分钟都不够开一炮的。

迫击炮急速射的话,10秒钟可以打五发。

榴弹发射器更猛,理论射速一分钟可以打300发,实战中差不多一分钟六十发,再快榴弹跟不上。

南部非洲海军陆战队没有重炮,迫击炮的比例跟野战部队差不多,下放到连一级,为攻击部队提供掩护的迫击炮数量超过100门,打光了的弹箱堆得跟小山一样,德军火力彻底被压制。

炮台当初设计的时候,只考虑到海上进攻的可能,炮口全部都对准海面,根本没有考虑到腹背受敌的情况。

德国人能坚持到现在,完全是凭借险要地形以及坚固工事,也已经到了强弩之末。

王英的战术确实很有效,自由法军士兵一直前进到距离德军阵地只有大约百米的地方才停下来。

最先扔出去的不是手榴弹,而是烟雾弹。

本来就是夜间,烟雾弹再扔出去,真的就伸手不见五指,这种环境下小黑们真的是如鱼得水,因为身上没有衣服,还滑不溜秋——

德国人就彻底崩溃,为了抵御毒气弹,防毒面具是小黑们身上唯一的装备。

当头戴防毒面具,身无寸缕的小黑们从浓雾里冲出来,挺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嚎叫着冲入德军阵地,很多德军士兵的心态马上就崩溃了。

二线部队,真没有动不动就拼刺刀,一个换一个的勇气。

一战以来的所有白刃战表明,拼刺刀的交换比差不多还真就是一比一。

刺刀面前人人平等。

随着炮台的占领,麦克·托兰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发电报给阿尔及尔,土伦收复的消息,也马上随着电波传遍全世界。

还在伦敦的盖文和戴高乐也第一时间知道消息。

戴高乐很高兴,第一时间就想回北非,他在离开巴黎的时候就发誓,一定会再打回巴黎。

“冷静点安德烈,坐明天上午的飞机再回去,不要冒险。”盖文坚决不同意,就在前天,担任盟国远征军司令,指挥战术空军掩护诺曼底登陆行动的英国空军上将威廉·肖尔托·道格拉斯,在乘坐飞机前往诺曼底视察的时候飞机失事,道格拉斯阵亡。

这是盟军自开战以来,在战场上阵亡的级别最高的指挥官。

现在事故原因还没有真正查明,如果戴高乐乘坐的飞机也失事,那乐子也就大了,不相信阴谋论都不行。

戴高乐来英国的时候,乘坐的是南部非洲军机。

猜猜是为什么?

猜就是英吉利海峡风浪太大。

“不用担心我,英国人如果想干掉我,就不会让我离开伦敦。”戴高乐不担心,他也不是置生死与度外,只是单纯看不起英国人。

“无论如何,明天再走。”杨·史沫资也不让走。

那就再等等。

稍晚些时候,诺曼底登陆部队的战报过来,戴高乐现在再看就性情轻松。

不知道为什么,还有点愉快呢。

跟一帆风顺的“龙骑兵”行动不同,“D”日计划的第十天,盟军仍然在滩头徘徊,没有向内陆地区推进。

糟糕的天气是主因,前几天因为风浪太大,B临时码头严重损毁,克里斯蒂安建筑公司的工人昼夜轮班,用了整整三天才将码头修复。

按照“霸王”行动计划,现在两个临时码头的日均吞吐能力应该在两万吨左右,现在只达到三分之一,进度严重落后。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盟军现在应该已经占领瑟堡,拥有更稳定的后勤供应。

实际上除南部非洲第8师占领康城之外,只有美军占领了几个小镇,英军则是毫无寸进,还在巩固滩头阵地中。

温斯顿有好几次都想去诺曼底视察,一直未能成行。

蒙哥马利倒是去了诺曼底,不过却将指挥部设在军舰上,根本不敢上岸。

“我现在才明白,之所以我们在战争爆发初期一败涂地,是因为找错了合作对象。”戴高乐对英国人的恨意不加掩饰。

英国人背信弃义,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时候本来说要带着法国人一起走,结果英国人丢下法国人自己跑了,数十万法军被德军俘虏。

这也是自由法国不派兵参加“霸王”行动的原因,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那时候你们也别无选择,其实在德国人和俄罗斯人瓜分波兰之后,法国的命运就已经注定。”杨·史沫资不太同意戴高乐的话,虽然他也不喜欢现在的英国,但明显不允许其他人肆无忌惮诋毁英国。

盖文看看杨·史沫资,再看看戴高乐,不参与英法之间的恩怨纠葛。

“法国人的命运只能握在法国人自己手中,我们不会再犯类似错误,这些教训足够我们铭记终生。”戴高乐不激化矛盾,为了英国不值得。

“我们准备明天面对温斯顿叔叔的怒火吧。”盖文有点头疼,不想跟温斯顿见面。

现在温斯顿肯定很生气,说不定正在跟罗克打电话,不一定是抱怨,如何在这种情况下更大程度维护大英帝国的利益,才是温斯顿应该做的事。

“龙骑兵”行动既然已经成为既成事实,那么再反对也没用,还不如顺势求一波援助,罗克这时候因为心虚,多半不砍价。

温斯顿确实很生气,但不是针对罗克,而是针对现在的局势。

战争刚爆发的时候,英国一度是欧洲唯一还在抵抗的国家。

当时的英国可谓风雨飘摇,如果不是小胡子掉头向北,英国多半无法坚持到现在。

现在温斯顿也终于力不从心。

一年前,英军还是盟军主力,尤其在北非。

“霸王”行动中,英国终于让出舞台中心位置,成为尴尬的配角。

大概从击败无敌舰队之后,大英帝国已经几百年没有当过配角了,缺乏当配角的经验。

现在时过境迁,温斯顿看在眼里愁在心里,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才能力挽狂澜。

“南部非洲人和美国人的‘龙骑兵’行动很顺利,他们在两个小时前收复土伦,获得了稳定的后勤补给点,很快就可以和西班牙方向突入法国的部队会师。”温斯顿心情沮丧,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最糟糕的一天。

德军用V2炸伦敦的时候,温斯顿的心情都没有这么糟。

“首相先生,我们能赢得最终的胜利吗?”国王心情也糟糕,英国的大陆均衡政策快玩不转了。

一旦大陆均衡政策彻底破产,那么英国就将被开除欧籍。

“这一点毫无疑问。”温斯顿对胜利还是有信心的。

就算英国不参与,现在胜利也终将属于盟军一方,德国人败局已定。

关键是战后利益怎么分配,是跟上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将德国彻底搬空,还是对更人道的方式对待德国人。

这也很难抉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