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重生南非当警察 > 2413 名将落幕

重生南非当警察 2413 名将落幕

簡繁轉換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7:31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重生南非当警察 !

绝对制空权带来的优势,在这场战斗中被展示的淋漓尽致。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四个轰炸机大队轮番为第六装甲师提供空中掩护,两个运输机大队带来源源不断的物资支援,自由法军第一次真正体验到南部非洲军队的后勤保障能力,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传统意义上,自由法军对空军的认识还停留在一战时期,并没有意识到制空权给战争带来的颠覆性改变。

在轰炸机的轮番攻击下,党卫军第四装甲师接下来再也没有组织起有效进攻,每一次德军坦克刚刚开始集结,就会遭到高爆弹和燃烧弹的灵魂洗礼,即便吨位最重的“虎王”,也无法在这种密集程度的轰炸中作战,航空炸弹虽然无法撕开“虎王”的装甲,坦克手却顶不住冲击波的冲击,表面上“虎王”没有任何损伤,实际上里面的坦克手都已经死亡。

运输机给第六装甲师带来的支援同样令人惊喜。

子弹和手榴弹第六装甲师并不缺,缺的是火箭筒和反坦克炮,这两种都可以通过空投补充,巴顿也是财大气粗,反坦克炮一次就空投了24门,雅克·德布罗意和卢克·格罗特顿时有了底气。

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德布罗意都已经准备好以身殉国了,自由法国可以有战死的将军,绝不投降!

这是德布罗意给自己的底线。

“空军表现的太棒了,简直让人难以置信!”格罗特看着漫天的伞花情不自禁感叹,战争刚爆发时,法国如果也有这种规模的空军,德国人根本没有机会。

“我在十年前就向战争部提出,要建设一个世界级别的空军,可惜那些老家伙们更喜欢造军舰。”德布罗意情绪稍低落,空军确实表现出色,可惜这支空军并不属于自由法国。

也没关系,盟友的四舍五入也可以算成自己的。

如果四舍五入可以这样用的话。

“没关系,我们还有机会。”格罗特不失望,法国战后同样有机会打造一支这种规模的空军。

德布罗意摇头,好半天才难过地说:“——我们已经没有机会了。”

先不说打造一支世界级空军需要花多少钱。

就算法国有钱,也有决心,可是打造一支世界级别的空军又准备对付谁?

对付德国?

德国这一次死定了,同样的错误不能犯两次,同盟国的这些领导人有时候会发昏,大多数时候都是正常的。

对付英国?

法国和英国虽然不对付,总体上来说并不是敌人。

尤其目前这种环境下,法国如果想保持地位,恐怕还得跟英国合作,未来法国的敌人不再是德国,却换成了更难对付的俄罗斯,以及潜在的南部非洲和美国。

说到俄罗斯和美国——

还是洗洗睡吧,这种想法不现实。

将来的事以后再说,至少现在,死里逃生的第六装甲师官兵对南部非洲空军充满感激。

“来自里昂的电报,第七师和第29师已经出发,四个小时后会抵达战场——”通讯官送来最新电报,德布罗意和格罗特都有点嫌弃。

如果没有空军支援,四个小时之后黄花菜都凉了。

克鲁格的心里更凉。

在经历过残酷的俄罗斯战场之后,克鲁格对于战争的认识提高了一个层次,在他看来,俄罗斯战场那种程度的残酷,已经是极致。

没想到来到法国,战争以另一种方式开始,让克鲁格更无法接受。

俄罗斯战场虽然惨烈,德军前期占了大便宜,现在也有能力跟俄罗斯打个有来有回,整体虽然在撤退,局部战场还是能反攻的。

法国这边简直就是兵败如山倒。

连装备了最先进“虎王”的党卫军第四装甲师,都在盟军空军的轰炸中损失惨重,还有哪支部队能顶住盟军的进攻?

俄罗斯的战争潜力虽然大,动员起来需要时间,双方实力对比变化的并不明显。

法国这边直接就天崩地裂,“霸王”行动参与的兵力达到百万级别,“龙骑兵”行动参与的部队也不少,西班牙方向数十万盟军涌入法国,亚平宁那边的萨洛共和国已经彻底放弃,投降只是时间问题。

说起来克鲁格现在麾下的兵力也不少,可是克鲁格却没有丝毫安全感。

现在克鲁格终于理解当初隆美尔有多不容易,能在北非以那点兵力拖住英国和南部非洲,隆美尔的能力在德国绝对是上上之选。

可惜现在曾经大名鼎鼎的北非之狐,生命之路也已经即将走到尽头。

7月20号,当卡昂和里昂激战正酣时,德国国内又发生了一起针对小胡子的刺杀事件。

这一次是施陶芬贝格上校在一次参谋会议上,将一枚装有定时炸弹的皮包放在小胡子的桌子下面。

施陶芬贝格犯了两个错误,一个是高估了定时炸弹的威力,另一个是低估了小胡子的桌面厚度。

厚重的桌面扛住了炸弹的绝大部分威力,小胡子只受到了惊吓,并没有死亡,在场的几名军官被炸身亡,小胡子在确定自己平安无事之后很高兴的说:谁说我没有上帝的格外保佑!

小胡子逃过一劫,很多人就要倒霉了,其中就包括隆美尔。

隆美尔车祸之后很快康复,但是并没有重新获得小胡子的信任,这个出色的装甲兵指挥官,从来没有得到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小胡子给隆美尔的部队,说不好听点都是边角料。

能用那点边角料做出一桌大餐,充分证明隆美尔的出色,换成其他人,纵然有英国的配合,北非战役估计在1941年就结束了。

小胡子还是念及旧情的,并没有以叛国罪处决隆美尔,而是给了隆美尔体面死去的机会。

行刺事件发生后不久,隆美尔在黑尔林根的住所被秘密警察包围,陆军人事署长布格道夫和侍卫长梅塞尔给隆美尔带来了氰化钾,只要隆美尔服下,三秒钟之后就会死亡。

隆美尔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对自己的家人说:我在一刻钟之内即将死去,死在自己人手里是很令人伤心的——如果我接受死亡,他们不会诛连家属,也就是你们而言。他们也不会加害其他人——只要有一点风声透露出去,他们就不会遵守协议。

隆美尔的儿子问他:难道我们不能反抗吗?

隆美尔已经心存死志:那完全不在考虑之列,宁可死一人,也不要大家在乱枪中丧生——况且,我们也没有充足的弹药。

十分钟后,隆美尔在汽车内服毒自杀,德国公布的死亡原因是在前往医院的过程中因为中风死去。

消息传开后,盟军这边最伤心的应该是小巴顿了,他彻底失去了和隆美尔交手的机会,从此天人两隔。

大巴顿不伤心,党卫军第四师和自由法军第六师的战斗结束后,里昂方向的德军已经彻底失去攻击能力,巴黎终于向盟军敞开大门。

收复巴黎,不仅仅是戴高乐一直以来最大的心愿,对于巴顿来说同样是特殊的荣耀。

第六装甲师因为损失惨重,必须返回北非休整,巴鑫磊率领的第15装甲师经过战场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星期之后了。

党卫军第四装甲师的撤退非常匆忙,盟军空军追着第四装甲师轮番攻击,沿途到处都是被击毁的坦克和汽车残骸,绝大部分都是属于德军的。

“伦敦传来的消息,虎王就是个花架子,速度慢,火力平庸,对付起来难度并不大。”丁宾情绪有点兴奋,第15装甲师现在是前锋部队,即将抵达巴黎。

戴高乐在第六装甲师损失惨重之后,总算彻底让出指挥权,不再给自由法军军官私下里发电报了。

对于戴高乐那点心思,巴顿心知肚明,也并没有点破,顺利接过所有部队的指挥权。

巴顿很谨慎,虽然盟军控制着绝对的空中优势,部队推进的速度并不快,而且空军侦察机出动的很频繁,德军的大规模调动,肯定无法逃过空军的侦查。

第15装甲师平均每天推进的速度只有十公里,这点距离对于坦克手们来说就是一脚油门的事。

距离巴黎越近,赶来支援的游击队越多,戴高乐已经新编了六个师,来者不拒。

法国也曾经是天下第一陆军,对于陆军的重视程度不亚于南部非洲,一战结束后,法国为了巩固国防,大量吸收北非仆从军。

现在戴高乐终于醒悟,殖民地仆从军对于法兰西来说,并没有太多忠诚可言,打打顺风仗还可以,真要面对法国战役那种级别的生死战,殖民地仆从军的士气很快就会崩溃,要保护法国,还是得依靠真正的法国人。

在北非的时候,戴高乐对于法国人的参军热情深表忧虑。

现在这个担心不存在了,法国国内有超过30万反抗军,把这些人组织起来,足够成立一支强大的陆军。

“就算难度大也没关系,虎王的产量有限,而且优先配备俄罗斯战场,对于德国人来说,俄罗斯人才是更致命的威胁。”巴鑫磊也轻松,连自由法军都能顶住德军最强装甲师的进攻,南部非洲军队更没问题。

俄罗斯在战争中损失了超过2000万人,这个血海深仇没得解,只能用鲜血来洗刷。

所以俄罗斯战场偶尔传出一些个负面新闻,盟国这边还是很克制的,基本上不报道,重点都放在德军是如何虐待俄罗斯战俘的。

既然德军可以在俄罗斯境内横行无忌,那么俄罗斯攻入德国之后,以其人之道还治以其人之身也就顺理成章,俄罗斯人可没有宽恕对手这一说,有仇当场就报了,不过夜。

所以克鲁格就算再焦虑也没用,德国只能将更多资源倾斜到俄罗斯方向,法国这边也是早晚的事,被盟军攻入德国,总好过俄罗斯攻入德国。

盟军这边攻入德国,对德国人不会下死手,最多也就抢点东西,多少会给德国人留条活路。

俄罗斯攻入德国,多半怎么残酷怎么来,为了对抗德国人,俄罗斯连自己的城市都能下死手轰平,对德国城市难道会网开一面?

“所以和平收复巴黎的希望还是很大的——”丁宾心情有点矛盾。

作为军人,丁宾肯定希望以一场酣畅淋漓的血战收复巴黎,电影剧本都是这么写的。

可作为人,丁宾还是希望德国人能理智一点。

德国现在已经彻底得罪了俄罗斯,如果再得罪法国——

搞不好德国在战争结束后会比日本更惨。

“随便,咱们怎么都行——”巴鑫磊不纠结,巴黎能和平收复固然好,真要打城市攻防战的话,南部非洲军队也不怕。

关键实力在这儿摆着呢,德国人想怎么打都行,戴高乐心平气和一点,把巴黎团团围住,围上半年几个月,城内的德军饿都饿死了,根本不用打。

戴高乐要是着急的话,那就跟德国人血拼,反正打头阵的肯定是自由法军,而且还是北非的自由法军,南部非洲军队才不跟德国人拼刺刀呢。

你们打,我们帮你们加油助威。

在这一点上,法国和英国绝对是一致的。

英军为什么在诺曼底表现那么拉胯?诺曼底那边盟军也是有绝对制空权的。

关键不是德国人多能打,而是英军派出参与“霸王”行动的部队,大部分都是英联邦部队,真正的英军也没多少。

到目前为止,英国在诺曼底登陆的11个师,有四个是来自印度的印度师,两个加拿大师,一个埃及师,真正的英军只有三个师。

加一起算一算,是不是还少一个?

最后这一个也不是英国人组成的,而是由流亡英国的波兰人和法国人组成的,打着英军旗号参与到“霸王”行动中。

这么多部队,先不说训练水平怎么样,语言都好多种了,协调指挥都是大问题,就这英国人还把蒙哥马利吹成是绝代名将,多半英国人对“名将”这个词有误解。

虽然英军各种拖后腿,卡昂方向在南部非洲军队加入后,也总算有了真正的进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