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重生南非当警察 > 2415 当然是投奔光明啦

重生南非当警察 2415 当然是投奔光明啦

簡繁轉換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7:31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重生南非当警察 !

确实有坦克,但不是最先进的“虎王”,甚至连四号和五号都不是,而是德国在战争爆发前就已经装备的三号坦克。

三号是一个不成功的系列,产量最高的三号J型也只生产了1500辆,从1940年开始逐渐被四号取代。

在四号和五号成为德军主力坦克之后,德军试图对三号坦克进行改进,曾经将一部分三号坦克改装成喷火坦克用于俄罗斯战场。

这个转型也并不成功,随后三号被大量装备给驻扎在占领国的二线部队驻屯军,法国境内的大部分装甲部队,装备的都是三号,以及更早生产的二号。

三号坦克的战斗全重只有25吨,正面主装甲厚度只有45毫米,其武备系统是一门50毫米坦克炮,以及一挺同轴机枪,连高射机枪都没有配备。

二号的性能更弱,不过即便如此,轻装步兵在面对这两种坦克的时候,如果没有趁手武器,那就会被轻松屠杀。

街道烟雾弥漫之后,上尉从矮墙后跃出,冲向对面的街道。

这是南部非洲军队的习惯,英军和法军军官,在冲锋的时候会说:给我冲!

南部非洲军官则是“跟我冲”,所以南部非洲的士兵,永远都比英军和法军更勇敢。

十几名士兵跟着上尉冲到街对面,然后他们就听到坦克发动机的声音。

上尉不着急,还是先观察,在发现是三号坦克,而且只有一辆之后,上尉抬手把背着火箭筒的火力手叫过来。

南部非洲军队的装备也不太一样,山地步兵配备的装甲部队较少,火箭筒和火焰喷射器这种特殊武器就多一些,装甲部队里这两种只配备到排一级,山地步兵直接到班。

这时候距离已经近到火力手都不需要瞄准的程度,一发火箭弹过去,三号坦克车体正面被击穿,车长侥幸未死,打开顶盖想逃生,被步枪手们乱枪击毙。

半自动步枪这种环境下真的好用,毛瑟还得打一发拉一下枪栓,半自动步枪连续扣扳机就行了,两支半自动就能打出类似轻机枪的效果。

“上,上上上——”上尉不停留,带领士兵们继续前进。

呯!

德军狙击手再次开枪,这一次依然没有击中,估计技术也不太行。

也正常,德军的优秀狙击手都在俄罗斯跟瓦西里们对线呢,驻屯军怎么可能有优秀狙击手嘛,就算有,也是上一次世界大战退役的老兵,还能不能拿得动枪都不好说。

“霸王”行动开始后,盟军俘获的德军战俘,年龄最大的达到69岁,年龄最小的只有11岁。

11岁!

在南部非洲刚上中学。

69岁也已经是颐养天年的年龄,在欧洲却还要和盟军这些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殊死搏斗,既可恨又可悲。

德军狙击手没有第三次机会了,南部非洲军中的精确射手都是年轻力壮,而且经验丰富的好手,躲藏在废墟中的德军狙击手很快被发现,一击丧命。

狙击手之间的对决,就是第二次卡昂进攻的缩影。

一方准备充分,占尽优势,兵力充足。

另一方困兽犹斗,后勤断绝,孤军奋战,这本来就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战斗,却生生让英国人搞成了连续剧。

不止卡昂的德军,巴黎的德军也是困兽犹斗。

早在十天前,巴黎的铁路工人就举行大罢工,导致巴黎和外界的交通彻底中断。

工人罢工也算是法国传统了,法兰西共和国时期,每隔一段时间工人就会举行罢工,频率跟休假差不多。

法国铁路工人罢工的频率尤其频繁,不仅持续时间长,而且态度坚决,只要没有达到目的,就算天王老子来,老子也不上班。

法兰西共和国统治的时候,法国铁路工人就那么勇于反抗,现在换成德国人统治,法国铁路工人罢工的理由更充足。

和以前不一样的是,罢工的铁路工人没有回家睡觉,而是主动加入反抗军,对抗德军统治,这有力的策应了盟军的进攻。

跟德军那些个老弱病残不一样,铁路工人可都是正值壮年的年轻人,体力充沛,精力旺盛,关键有组织有纪律这就更可怕了。

消息传到里昂,巴顿和戴高乐都无语。

巴顿惊讶的点在于:法国人既然这么勇于反抗,那为什么当初只打了39天就投降?

戴高乐的纠结点在于:当他看到法国铁路工人罢工的消息时,第一反应不是兴奋,而是尴尬和担心——

法国铁路工人可不仅仅勇于反抗德国人的统治,对待法国政府的态度也一样。

戴高乐等战争结束后,肯定是要当法国总统的人。

所以现在迪特里希·冯·肖尔蒂茨的焦头烂额,就是未来戴高乐的真实写照。

冯·肖尔铁茨是驻巴黎德军指挥官,出身于普鲁士军人世家,毕业于纪律严明的萨克森军官学校,在29年的军事生涯中,肖尔铁茨一向以无条件服从命令,坚决完成任务着称。

冯·肖尔铁茨是公认的硬汉,一个从来不问命令是多么严格,坚决执行的军官。

在东线血腥的塞瓦斯托波尔战役中,肖尔铁茨奉命率领一个师掩护德军主力部队撤退,在任务途中,肖尔铁茨一丝不苟地执行了焦土政策。

小胡子将肖尔铁茨派到法国,原因就在于肖尔铁茨对于命令的坚决执行。

7月15号,冯·肖尔铁茨抵达巴黎,此时他身负小胡子的一项秘密命令,当盟军攻击巴黎,德军无法取得战斗胜利时,冯·肖尔铁茨要将巴黎彻底摧毁。

冯·肖尔铁茨坚决执行小胡子的命令,这半个月以来,德军在巴黎所有的战略要地,和着名景点布置炸药,其中包括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卢浮宫等着名历史建筑。

巴顿和戴高乐不知道冯·肖尔铁茨使用了多少炸药。

情报人员估计,那些炸药足够炸毁全世界一半桥梁。

“我已经派人秘密联系肖尔铁茨,希望他能放弃执行任务,避免巴黎遭到重大损失。”巴顿也不希望巴黎毁于战火,卢浮宫里还那么多宝贝呢,德国人不想要,可以给南部非洲啊——

“这个人是出了名的硬汉,与其策反他,不如派人干掉他!”戴高乐是关心则乱,干掉肖尔铁茨并不能解决问题,德国有的人愿意坚决执行小胡子的命令。

即便小胡子现在已经穷途末路。

“硬汉也是有弱点的——”巴顿不信邪,有句话怎么说来着:男人无所谓忠诚,忠诚是因为背叛的筹码太低。

巴顿在罗克身边工作的时候,罗克经常用的一句话是:给他一个他无法拒绝的条件。

肖尔铁茨的弱点是家庭。

铁打的硬汉,内心也有最柔软的部分不可触碰。

肖尔铁茨为了执行命令不怕死,但是不代表他可以拉着家人一起死。

隆美尔服毒自杀之前还要求不株连家人呢,肖尔铁茨同样可以为了家人放弃信仰。

“你派人绑架了他的家人?”戴高乐对巴顿的做事风格又有了新的认识。

一直以来,戴高乐对南部非洲的将军们,看法都挺正面的。

南部非洲将军有贪财的,有卷恋权势的,也有喜好美色的。

但总体来说,南部非洲的将军们——或者说南部非洲所有人都有底线,这个底线就是他们生而为人的道德底线。

如果巴顿为了策反肖尔铁茨,去绑架肖尔铁茨的家人,即便这是出于一个高尚的目的,方式也是卑鄙的。

当然,戴高乐并不抗拒这种卑鄙。

如果绑架肖尔铁茨的家人,就可以拯救巴黎。

那么戴高乐会亲自去德国,把肖尔铁茨的家人全部绑回法国。

道德底线是为有道德的人准备的。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怎么可能,我的意思是,我派人去柏林,说服肖尔铁茨的家人投奔光明!”巴顿一脸伟光正。

“哦——”戴高乐意味深长。

这话说的,让刚刚有了点小心思的戴高乐简直自惭形秽。

巴顿没说谎,他确实是派人去柏林说服肖尔铁茨的家人投奔光明。

至于巴顿派的人会怎么做,那巴顿可就管不着了。

正所谓将在外,君另有所不受——

“那么我们是否暂时停止对巴黎的进攻?”戴高乐现在都顾不上跟英国人和美国人的竞争了,跟巴黎的安危相比,个人荣誉微不足道。

“当然不,我们要给肖尔铁茨足够多的压力,别忘了巴黎的铁路工人还等着我们去拯救呢。”巴顿不会停止进攻。

策反这种事风险太大,万一不成功,还是得回到城市攻防战的套路上,巴顿不想给守城德军喘息的机会。

当然这也是因为,现在的战斗都在巴黎远郊,远没有攻入巴黎城内。

这也正常,现在巴黎到处都是炸药,德军随时可能摧毁塞纳河上的每一座桥梁,待在巴黎城内,不仅会遭到反抗军的袭击,还随时面对炸药的威胁,德国人的心没有那么大。

巴黎的守城军队也没几个人,名义上是两个师,实际上兵力只有两万出头,另外还有四个师驻扎在巴黎远郊,这些军队围绕着巴黎构筑了一条半环形防线。

位于盟军箭头突出部的已经不再是第15装甲师,而是换成了自由法军第2装甲师,师长由前法属喀麦隆总督勒克来尔亲自担任。

第2装甲师现在距离巴黎不足五十公里,勒克来尔面前就是法国北部最大的河流塞纳河。

塞纳河全长776公里,是欧洲最着名的河流之一,巴黎最初就是从塞纳河的一些主要渡口上建立起来的。

“这座桥下安装了炸药,桥梁结构遭到破坏,我们的坦克无法通过。”勒克来尔的参谋长卢卡斯很难过,塞纳河是所有法国人的母亲河,却被德国人如此残忍对待。

塞纳河河面宽阔,要在河面上修建桥梁很困难,每一座桥都造价不菲。

现在德国人为了破坏桥梁,将巴黎附近所有塞纳河上的桥梁都安装了炸药,这种行为简直丧心病狂。

第2装甲师赶到这座桥的时候,这座桥梁已经被游击队控制,所以德国人还没有来得及引爆炸药。

这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那就沿河边前进,卡车可以通过吗?”勒克来尔排除万难,要以最快的速度抵达巴黎。

“卡车应该可以的,不过如果卡车失去了坦克的保护——”卢卡斯不建议分兵,德军还有抵抗能力。

就在刚刚,几架德军轰炸机试图对第2装甲师发起攻击,被坦克上的高射机枪轻松击退。

德国在法国境内并非没有空军,而是将所有空军都集中在巴黎,试图和盟军决死一战。

不过遗憾的是,和陆军的坦克一样,已经出现的德军飞机,也都是型号老旧的淘汰货,各种速度慢,火力弱,最关键的是缺少燃油,出动的频率非常低。

“我们的阿尔及尔坦克打不过德国人的四号和五号,难道连二号和三号都打不过吗?”勒克来尔火气旺,德军最强的党卫军第四装甲师,在和自由法军第六装甲师一战中损失惨重,遭到盟军空军的衔尾追击,据说逃回巴黎的坦克不到十辆。

现在德布罗意和格罗特已经成为自由法国的英雄,不仅戴高乐要为德布罗意和格罗特颁发荣誉勋章,南部非洲联邦政府也将为俩人颁发胜利勋章。

胜利勋章在南部非洲的勋章体系中属于第三级别。

荣誉勋章在法国勋章体系中则属于最高级别。

从这两个勋章的分量上,不难看出法国战役,在盟军总体作战中所占的分量。

勒克来尔可以不在乎胜利勋章,对于总量有限的荣誉勋章却很在乎,这个勋章的每一个名额都很宝贵。

阿尔及尔坦克的整体性能,跟德国四号差不多。

德国的精锐坦克手也都在俄罗斯战场,法国这边的坦克手,搞不好是刚刚征调的拖拉机手,他们对于坦克的熟悉程度,远不如勒克来尔麾下的自由法军士兵。

勒克来尔指挥的第2装甲师,是不久前为收复巴黎刚刚组建的,士兵全部由白人组成,这个是有特殊含义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