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重生南非当警察 > 2420 世界和平的威胁

重生南非当警察 2420 世界和平的威胁

簡繁轉換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7:31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重生南非当警察 !

轴心国如果赢得世界大战,那么小胡子撕毁《慕尼黑协定》的行为就会成为制胜之匙,从大航海时代开始,掠夺就是发家致富的唯一方式,这才是欧洲国家的道德标准。

总有人说胜利既正义,不看过程只要结果,所以这个世界上就多了很多无耻之辈,他们撒谎,他么欺骗,他们偷窃,只要能为自己的国家获得利益,无所不用其极。

站在国家立场上,即便卑劣的事也有正义的理由作为注脚,唯一的隐患在未来。

任何国家都不可能一支强大,海上马车夫、无敌舰队、日不落帝国都已经成为昨日黄花,善恶到头终有报,冥冥中真的就有一双眼睛注视着人间发生的所有事。

所以那些撒谎、欺骗、偷窃的国家,终究会受到受害者的反噬,就像未来的德国那样,战争初期有多猖狂,对受害国家犯下多少罪孽,最终都会加倍偿还。

南部非洲从不说谎,不管承诺有多艰难,最终都会做到,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其他国家的信赖。

戴高乐没有在巴黎圣母院停留太久,很快他就在卫士的簇拥下走出圣母院,回到汽车上和巴顿一起前往爱丽舍宫。

1873年爱丽舍宫成为法国总统府,此后的百余年,历届法兰西共和国的总统几乎都在此工作和生活。

盟军逼近巴黎的时候,维希政府内阁官员纷纷被迫前往德国,爱丽舍宫人去楼空,戴高乐如果未来有机会成为法国总统,那么爱丽舍宫也将成为戴高乐的官邸。

能看得出,贝当对于爱丽舍宫也是有感情的,所有设施一切如常,没有受到任何破坏。

也对,就算德国人将整个爱丽舍宫都搬到柏林,等战争结束后,德国在战争期间掠夺的财物,最后还都会物归原主,一切都是浮云。

走进爱丽舍宫的时候,戴高乐心潮澎湃。

四年前他逃离巴黎的时候,只是区区准将,当时法国已经投降,戴高乐是唯一没有屈服的人,只有他自己知道,这四年来他是如何坚持下来的。

“感觉如何?”巴顿询问戴高乐的心情。

“很棒,爱丽舍宫终于迎来他新的主人!”戴高乐信心百倍,看来跟上帝交流确实很有效。

“我只能陪你走到这里,接下来的路会很艰难,希望你一切顺利。”巴顿衷心祝福,戴高乐的任务已经告一段落,巴顿还要继续作战。

相对戴高乐接下来的任务来说,巴顿的任务就很轻松了。

巴黎和平解放,昭示着“龙骑兵”行动取得圆满成功,同样预示着德军在法国的彻底崩溃。

“霸王”行动同样取得成功,盟军在经过多日血战之后,终于赢得卡昂方向的胜利,美军为攻克圣罗付出近4万人的代价,英军损失近三万人,消灭和俘虏德军12.7万。

在攻克卡昂之后,法国南部的德军部队已经彻底被消灭,从西班牙攻入法国的盟军,和在诺曼底登陆的盟军合兵一处,现在就剩下最后一个任务,既盘踞在加来附近的德军。

“霸王”行动开始前,由于伦德施泰特的判断失误,德军主力部队集中在加来地区,防备盟军的登陆。

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伦德施泰特被小胡子革职,克鲁格成为德军统帅,他小心翼翼调动部队,调整防线,结果却顾此失彼,全线溃败。

这也不能怪克鲁格,不管换成谁担任德军统帅,恐怕都不会改变现在的结果。

德军和盟军的实力差距太大了,从西班牙和诺曼底,以及土伦三个方向攻入法国的盟军部队总兵力超过200万人,德军在法国境内的总兵力加起来只有区区60万,其中还绝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残,武器装备和后勤供应也全面落后,这仗无论怎么打都打不赢。

盟军在发起“霸王”行动的同时,英国本土的兵力还有上百万之多,这让克鲁格不敢大规模调动加来的防御部队增援诺曼底,否则万一盟军继续在加来登陆,那么德军溃败的速度会更快,结果会更悲惨。

让人遗憾的是,拿下卡昂之后,盟军内部的矛盾并没有缓和,小巴顿和蒙哥马利,以及杨·史沫资都不满意,三方互相指责,官司打到伦敦,直接影响到了向加来的进攻。

整个“霸王”行动中,美军的损失最惨重,盟军伤亡总数12.2万人,其中美军就占了7.3万,作为美军的主要指挥官,小巴顿难辞其咎。

在攻克圣罗之后,小巴顿就给埃森豪威尔发电报,抱怨南部非洲军队和英军给与美军的支持不足,导致美军在圣罗孤军奋战,小巴顿把这当成是美军损失四万人的主要原因。

蒙哥马利也不满,他不满意的理由是南部非洲军队和美军在作战的时候毫无配合可言,导致英军单独面对六个德军师的围攻,英军在“霸王”行动中的损失也达到4.5万人,跟美军的损失相比小了点,可是跟南部非洲军队相比——

嗯,7.3加4.5,等于11.8。

也就是说,南部非洲军队在“霸王”行动中的损失只有大约4000人。

问题的关键在于南部非洲军队消灭和俘虏的德军数量是最多的。

这让人情何以堪。

杨·史沫资同样不满意。

美军在“霸王”行动中的表现勇勐有余,谋略不足。

英国人更过分,那殖民地仆从军凑数,真正的英军留在英国本土防御德军登陆——

这理由你听听,是人话吗?

德国在“海狮”行动失败后已经彻底放弃在英国本土登陆,现在德国海军被堵在母港里连门都不敢出,只有零星潜艇趁盟军不注意突破封锁离港袭击,这种情况下难道德国有能力在英国本土登陆?

小胡子知道了恐怕都会笑掉大牙。

虽然英军各种明着暗着拖后腿,没能改变“霸王”行动的结果,可这种死道友不死贫道的行为,还是让杨·史沫资心寒不已。

连自由法国派出的军队都比英军更给力,就这蒙哥马利还有脸抱怨友军不配合——

面对指挥官们的抱怨,埃森豪威尔努力调和,可这严重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除了小巴顿对埃森豪威尔保持了应有的尊重,没有越级上报,杨·史沫资和蒙哥马利分别把电报直接发到比勒陀利亚和伦敦,所以这事最终还是得三巨头解决。

三巨头最近正商量着在哪儿开会呢。

考虑到美国大选即将开始,罗斯福不可能离开华盛顿,罗克和温斯顿同意去华盛顿开会,三个人先见个面,然后再去圣彼得堡跟俄罗斯人汇合。

华盛顿会议与其说是讨论战后如何处理德国和日本,不如说是如何遏制俄罗斯对欧洲的威胁。

这一点温斯顿感受最深。

作为一个坚决的反俄主义者,哪怕俄罗斯在世界大战中死亡了3000万人,温斯顿也对俄罗斯人没有一丝怜悯。

不仅不怜悯,温斯顿还质疑3000万这个数字,在伦敦的时候,温斯顿就把这个数字,当成俄罗斯人对盟友的讹诈。

“不可能有3000万,我怀疑北极熊根本搞不清楚俄罗斯有多少人,如果俄罗斯死亡3000万人,那俄罗斯早就崩溃了,根本不可能反败为胜——”温斯顿的嘴也够恶毒。

“不要低估俄罗斯人的决心,现在战争还没有结束,所以这个数字还会增加。”罗克相信大胡子不会在这种事上弄虚作假。

战争爆发初期,俄罗斯的战报确实有水分。

在俄罗斯的战报中,如果把战争第一年,德军在俄罗斯战场的损失统计下,那德国人已经人均死了1.1次。

这也是温斯顿质疑的原因之一。

俄罗斯人在战报里报喜不报忧,夸大德军的伤亡数字,减少,甚至根本不说自己损失了多少人,于是俄罗斯的损失就对不上。

在伏尔加格勒战役之后,随着俄罗斯军队开始反攻,俄罗斯的战报才逐渐恢复正常,于是俄罗斯的损失就从伏尔加格勒战役之前的500万,快速增加到现在的3000万。

不考虑背景的话,这数字就离谱,标点符号都不能信。

“就算俄罗斯人全部死光,我们也不可能再给俄罗斯人哪怕一分钱的支援,现在俄罗斯人的威胁已经够大了,为了世界和平,我们必须行动起来。”温斯顿马上暴露真面目。

俄罗斯的战争潜力确实让人惊讶,即便在损失了3000万人之后,俄罗斯在战场上的兵力依然超过一千万。

别忘了这可都是青壮年。

所以温斯顿说得其实也没错。

上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和法国哀叹打光了整整一代人。

这多少有点夸张。

俄罗斯才是真正打光了一代人。

恐怖的是,现在俄罗斯看上去依然有战争潜力。

从去年冬天开始,俄罗斯新组建的部队,超过八成是装甲部队。

俄罗斯的装甲部队标准,跟英国不一样,英国这边一个陆军师只要配备一个坦克团,那么就算装甲师。

俄罗斯的装甲部队里几乎都是坦克团,盟军在法国坚持步坦协同的时候,俄罗斯人在去年冬天的库尔斯克会战中,已经实施了真正的坦克决战。

南部非洲在南半球,俄罗斯就算再组建一千万人的装甲部队,也很难推到南部非洲。

英国就在欧洲大陆旁边,小胡子无法渡过英吉利海峡,不代表大胡子也不行。

就算大胡子不跟英国翻脸,如果俄罗斯获得在欧洲大陆的绝对优势,那么英国将被彻底边缘化。

这同样是温斯顿不能接受的。

“南部非洲联邦政府已经停止了对俄罗斯的军事援助,德黑兰会议后,送往俄罗斯的物资仅限于民用物资。”罗克坚决拥护德黑兰会议的成果。

真正没遵守协议的是美国。

德黑兰会议之后,美国依旧通过北极航线,源源不断为俄罗斯提供军事支援。

这明显是继续为俄罗斯拱火,温斯顿赶在罗斯福之前跟罗克见面,目的就是达成一致,共同对美国施加压力。

美国人绝不愿意看到一个和平稳定的欧洲。

两次世界大战,都和美国毫无原则的“自由贸易”有很大关系。

南部非洲也是“自由贸易”的拥趸,打着“自由贸易”的旗号获利丰厚。

不过跟美国相比,南部非洲还是有原则的。

“不仅仅是军用物资,我们要保证,哪怕一根针,一粒粮食也不能送到俄罗斯——”温斯顿口不择言,他似乎忘记了,俄罗斯可是粮食输出国。

这世界上如果有某个国家可以真正的自给自足,那毫无疑问是俄罗斯。

俄罗斯有着近20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差不多两个美国那么大。

所以欧洲国家在柏林开会忙着瓜分非洲的时候,俄罗斯兴致不大,自己国家的领土还没有充分开发呢。

二战之前,俄罗斯已经开始扮演欧洲供货商的角色,石油和谷物是重点,尤其德国。

没有俄罗斯的资源供应,小胡子很难积蓄起席卷欧洲的力量。

从这个角度说,俄罗斯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跟俄罗斯相比,英国才是标准的资源输入国。

“好吧,在那之前,不如你先问问英国的商人,是否愿意断绝和俄罗斯的贸易?”罗克不看好对俄罗斯的封锁,温斯顿的思路太过理想化了。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跟德国人做生意的可不只是美国和俄罗斯,英国同样在不停拱火。

英国给德国输血是为了制衡法国。

“跟俄罗斯的贸易,你们南部非洲和美国才是大头——”温斯顿没能力限制英国商人,这就是不讲理了,只能你们英国人赚俄罗斯人的钱,南部非洲人就不能赚?

南部非洲人跟钱又没仇。

“温斯顿,如果你这样想的话,那么我们就没必要去华盛顿。”罗克直言不讳。

温斯顿无法限制英国商人,罗斯福同样没法限制美国商人。

美国很快就要举行大选了,罗斯福很需要美国商人的选票,所以罗斯福不可能限制跟俄罗斯的贸易,否则罗斯福就要被赶出白宫。

这方面美国总统面对的压力,可比英国首相大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