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重生南非当警察 > 2436 上赶着求干涉

重生南非当警察 2436 上赶着求干涉

簡繁轉換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7:31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重生南非当警察 !

罗克离开伦敦的前一晚,温斯顿来找罗克,再一次强调俄罗斯的威胁。

和在圣彼得堡的时候相比,温斯顿现在态度更激进,他建议在击败德国之后,立即挑起和俄罗斯的战争。

罗克很惊讶,没想到在圣彼得堡目睹了那场阅兵之后,温斯顿还有和俄罗斯作战的勇气。

温斯顿的恐惧也恰恰来自那场阅兵。

“当几百辆坦克一起开过来的时候,我真正感受到了俄罗斯带来的恐惧——在圣彼得堡的每一天,我都在惊惶不安中度过,夜不能寐,好几次我在梦里梦到俄罗斯人渡过了英吉利海峡。”温斯顿是来找罗克诉苦的,他这个计划,在英国国内肯定找不到支持者。

但是这并不代表温斯顿做不到。

如果温斯顿愿意,他完全可以将大英帝国绑上战车,甚至包括南部非洲在内。

南部非洲跟英国是有协议的,一旦英国处于战争状态,南部非洲将向对方宣战,反之也一样。

现在温斯顿还没机会,但未来等英军和俄罗斯军队合兵一处,万一擦枪走火——

世事无常啊。

“我们现在还有机会,在俄罗斯人还没有掌握原子弹之前。”温斯顿已经被俄罗斯人逼疯了。

“温斯顿,你最近这几年压力太大了,需要好好休息一下。”罗克不想跟俄罗斯人打核战,多半也赢不了。

俄罗斯的面积太大了,任何军队深入俄罗斯,都要考虑到俄罗斯的冬天,以及漫长的补给线。

想想俄德战争刚爆发的时候,俄罗斯人几乎被德国人逼入绝境,那时候除了罗克,根本没人相信俄罗斯能坚持下来。

所以坚持下来的俄罗斯就涅槃重生。

如果说以前的俄罗斯是邪恶的。

那么现在的俄罗斯就是强大而又邪恶的。

温斯顿的这个提议听上去貌似赢面很大,实际上未必,原子弹的生产速度很慢,俄罗斯的面积又太大,盟军内部矛盾重重,搞不好打上两年,俄罗斯那边突然就有了原子弹。

这肯定和美国不会有任何关系。

所以罗克拒绝的很干脆。

“洛克,如果我们现在不果断行动,那么后患无穷。”温斯顿很失望,他的计划需要罗克的全力配合。

否则就算英军跟俄罗斯人擦枪走火,南部非洲也完全有能力灭火。

“温斯顿,放弃你对俄罗斯的敌视吧,你的提议不会得到任何支持,包括英国人在内,人们已经对战争厌倦了。”罗克顺应民意,不仅英国,南部非洲民众也在呼唤和平。

南部非洲就算没有一千万军人,八百万肯定有的,算上为战争服务的人那就更多了,别人不说,这些军人的家属一定希望战争尽快结束。

“如果不解除俄罗斯的威胁,我们的世界早晚会毁在俄罗斯人手里!”温斯顿固执,不过他好像说反了,昂撒人对这个世界的威胁,远比俄罗斯更大。

罗克没有和温斯顿在这个问题上多纠缠,第二天一早乘坐飞机离开伦敦,直飞塞浦路斯。

戴高乐和亚瑟在机场迎接罗克。

戴高乐现在很需要罗克的帮助,他原本邀请罗克去巴黎,但遭到巴顿的强烈反对。

巴黎现在并不安全。

戴高乐本人也不想去伦敦,于是折中选择在塞浦路斯见面。

“巴黎现在有什么问题吗?贝当应该无法对你构成威胁了吧?”罗克感觉戴高乐就算在法国做不到一手遮天,也应该不会到情况失控的程度。

自由法国可是戴高乐一手成立的,只要自由法军还忠于戴高乐,罗克不认为谁能威胁戴高乐的地位。

问题就出在自由法军身上。

巴黎那帮子政客怎么说呢,让他们打仗,他们个个都是门外汉,搞自己人可都是行家里手。

看看法国总理在任的平均时间就知道,法国内部的利益倾轧有多严重。

关键法国人总是不接受教训,哪怕一个人在总理位置上表现并不好,依然还有担任总理的机会,比如阿里斯蒂德·白里安,这老兄11次担任法国总理,总理府对于他来说就跟旅馆一样。

换成其他国家,比如英国,被人从首相位置上赶下来,很难再回到唐宁街十号,除非是两次世界大战这种特殊历史时刻。

法国人居然能给白里安11次机会证明自己,由此可见法国人有多宽容。

以及,有多儿戏。

说回自由法军。

和法国历史上那支著名的法军一样,自由法军在回到法国本土之后迅速堕落,速度快到让人措手不及。

绝大部分自由法军士兵都是殖民地仆从军,他们从军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成为一个真正的法国人。

戴高乐回到巴黎之后,签署的第一道命令就是给与所有自由法军士兵真正的法国身份,兑现自己的承诺。

然后让戴高乐措手不及的事情发生了。

在成为真正的法国人之后,大部分自由法军士兵失去了作战的动力,他们迷失在巴黎的浮华盛世中,喝酒、找乐子、赌博、没有钱了就去偷、甚至抢劫,好几位自由法军的将领被巴黎的老油子收买,甚至公开表示对戴高乐的不满。

前段时间,海军马乔里少将就在财政部举办的一次晚宴上公开表示,戴高乐对东亚殖民地的处理方式不够妥当,应该将东亚殖民地收回。

戴高乐还是很果断的,第二天就解除了马乔里少将的职务,将马乔里调往北非。

由于戴高乐的及时处理,这件事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

不过这是个很危险的信号。

戴高乐如果失去军方的支持,那么肯定干不过法国那些老牌政客。

“你难道没有解散国会吗?”罗克很好奇,正常情况下,戴高乐回到巴黎的第一时间,就应该收拢权力。

“勋爵,法国是个民主国家——”戴高乐难以启齿。

这话的意思并不是影射南部非洲不民主,而是法国的情况比较特殊。

自由法国的领导人,对于现在的法国来说都是空降兵,他们的根基不够深厚,对于法国的影响力,跟老牌政客没法比。

在北非时,自由法国的人事权,戴高乐可以一言而决。

到了法国就得靠民意了,老牌政客打仗不行,为了拉选票能把牛皮吹上天。

所以现在法国的舆论对戴高乐很不利。

罗克略烦躁,因为对戴高乐构成最大威胁的不是别人,恰恰是艾达的哥哥雷纳德·卡佩。

雷纳德·卡佩原本在法国就极有影响力,世界大战爆发前是有资格竞争法国总理的。

巴黎对于戴高乐来说是陌生的。

对于雷纳德·卡佩来说就如鱼得水。

贝当前往德国后,人心惶惶的老油子们迅速聚集在雷纳德·卡佩周围,戴高乐的选举前景大受影响。

而且雷纳德·卡佩在自由法国的声望,并不比戴高乐低多少。

“你对战犯的清算进行到了何种程度?”罗克恨铁不成钢,巴黎的那些老油子,完全可以借助清算名义全部投入监狱。

换成罗克,那帮人别说偷天换日,身败名裂都是轻的。

“这个工作进行的并不顺利——”戴高乐眉头紧皱,他现在很缺乏政治经验。

这不能怪别人,活该!

维希政府里,谁最应该被清算?

明显是贝当。

可是戴高乐为了跟贝当唱双簧,居然给贝当签发了特赦令,这样一来还怎么清算其他战犯呢。

在对贝当进行缺席审判的同时,还对维希法国外长赖伐尔进行了审判。

赖伐尔是在逃离法国途中被逮捕的。

在维希政府中,赖伐尔同时担任外交部长、内政部长和情报部长,他对小胡子忠心耿耿,竭尽全力收集物资支持德军的军事行。

去年赖伐尔还制定了《义务劳动服务法》,驱使大批法国民工去德国服劳役。

有了贝当的前车之鉴,赖伐尔在受审的时候百般抵赖,将他的行为形容为曲线救国,对于所有对他不利的证供,比如《义务劳动服务法》,赖伐尔坚称是得到了贝当的指示,所有有损法兰西的事情,都是贝当命令赖伐尔去做的。

这就很让人尴尬了。

既然贝当都被特赦了,那么赖伐尔自然也有争取特赦的资格。

可事实上谁都知道,贝当在维希法国早早被架空,架空贝当的人就是赖伐尔。

贝当现在还在法国呢,不能出现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

法庭也没有当场宣判,估计法官也挺尴尬的。

“约瑟夫,如果你想建立一个崭新的法国,那么就要有破而后立的决心。”罗克不能说太多,这可是在干涉法国内政。

戴高乐陷入长时间沉默,内心天人交战。

戴高乐并没有破而后立的决心,希望用相对缓和方式完成对法国的重建。

现在问题不仅仅在自由法军,因为戴高乐回到巴黎后,巴黎之前罢工的工人生活并没有得到立竿见影的改善,所以巴黎的工人也开始对戴高乐不满。

这就很糟糕了,军队对戴高乐不满意,国会对戴高乐不满意,现在连工人都开始对戴高乐不满意,怎么看都是死局。

“我要是你,我就马上举行大选,把法兰西的命运交给所有法国人决定,这样不管是那些对你满意的,还是不满意的,都得接受自己选择的结果。”亚瑟积极帮忙出主意,话里的意思是让戴高乐摆烂。

在对待戴高乐的态度上,法国人也太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了,戴高乐还没有真正获得权力的,就即将被法国人抛弃。

这么看的话,罗克的这些个老朋友,貌似都挺危险。

戴高乐处于巨大的漩涡中。

温斯顿在努力呼吁遏制俄罗斯,可是无人应和。

原本选情最稳定的罗斯福都出现动摇,这也充分表明人们的态度。

既然这帮人都不行,那么为什么不换个人来试试呢。

“不,无论何时,我都会以法兰西的利益为重。”戴高乐的态度依然坚定。

“政治是要讲策略的,适当停下脚步休息,是为了更有力的前进。”亚瑟不经意间给戴高乐和法国挖了个坑。

这话听上去很有道理。

实际上完全不可行,一旦法国错过了这个机会,那么就会重新回到之前的道路上,就算法国人痛定思痛,再把戴高乐选回来,到时候戴高乐也无法面对整个统治阶层的反扑。

戴高乐心乱如麻,他需要时间梳理罗克和亚瑟的话。

罗克的话很好理解。

亚瑟的话就得仔细想一想。

戴高乐知道,雷纳德·卡佩是亚瑟的舅舅。

送走戴高乐,罗克跟亚瑟还是先谈正事。

“一定要注意俄罗斯的威胁,俄罗斯不会放弃黑海出海口,要努力将俄罗斯的影响力限制在地中海之外。”罗克不可能一直在塞浦路斯,这个工作还是得亚瑟负责。

“只要有我在,俄罗斯人休想冲出黑海。”亚瑟对罗克就态度端正,敢给罗克挖坑是活得不耐烦了。

“还要强化对波斯湾的控制,如果有机会的话,要削弱英国对苏伊士运河的影响力,不用担心意大利和法国,他们将从此一蹶不振。”罗克对亚瑟寄予厚望,这么多任务砸下来,亚瑟接下来这二十年就别想离开塞浦路斯了。

“我们可以暗中支持埃及人,埃及人一定对收回运河很有兴趣。”亚瑟正经的时候,脑子还是很靠谱的。

“这种事最好拉上法国人和意大利人一起干。”罗克刚才还断言法国和意大利一蹶不振呢,这时候又看得起人家了。

这才是亲爷俩。

亚瑟和戴高乐那种,连塑料朋友都算不上。

在戴高乐和雷纳德·卡佩之间,亚瑟肯定更倾向于雷纳德。

戴高乐还没有离开塞浦路斯呢,雷纳德·卡佩就急匆匆乘坐飞机过来,他们都很想得到罗克的支持。

“约瑟夫是个正直的人,谁都不能怀疑约瑟夫对法兰西的热爱——”雷纳德给戴高乐的评价很高,不过评价越高,接下来的转折就越大:“——约瑟夫最大的问题是经验不足,他缺乏领导一个大型国家的经验,尤其是法国这样复杂的。”

经验不足是个问题,不过是可以通过学习弥补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