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重生南非当警察 > 2459 内涵

重生南非当警察 2459 内涵

簡繁轉換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7:31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重生南非当警察 !

从1866年开始,兰德矿区已经开采了超过80年,产量非常稳定,平均每年800吨左右,占全世界黄金总产量的一半。

这是对外公布的数据,实际产量没有人知道有多少。

有意思的一点是,兰德矿区的产量,会随世界总黄金产量波动,如果当年全世界其他金矿的产量比较少,那么兰德矿区的产量就会多一点,反之就少。

这根罗德斯家族控制的金伯利差不多,全世界都在宣传钻石的产量有限,即将开采完毕,所以价格会越来越高。

实际上仅金伯利矿区生产的钻石,就足够全世界消费一百年以上,罗克都不知道金伯利的具体产量是多少,只知道金伯利的钻石永远都挖不完,情况大概就跟世界石油储量差不多。

阿丹公司也经常放话说石油就快要开采完了,每次这么说完,石油的价格都会上涨,可是全世界每年都有新的油田被发现,石油公司预测的产量也很有意思,根本不说储量是多少,只说还能供全世界使用多少年。

作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金矿产地,兰德矿区现在还在稳定生产黄金的矿场在110个左右,其中规模最大的依然是罗克名下的西兰德金矿,这个矿场已经稳定开采了近四十年,累积生产黄金近26000吨。

26000吨黄金,这就是洛克家族崛起的秘密所在。

就算罗克名下没有其他任何产业,仅凭这26000吨黄金,也能成就一个世界首富。

去年《泰晤士报》公布,小斯以17.5亿兰特的身家成为世界首富。

依照现在的兑换比例,17.5亿,只能兑换1750吨黄金。

「所以,尼亚萨兰勋爵才是真正的世界首富。」库尔奇感叹,这些数字太大了,已经超出库尔奇的理解范围。

「也不能这么解释,毕竟罗德西亚勋爵的财富也不可能只有17.5亿。」彼得洛维奇不信任《泰晤士报》,这只是明面上的数字。

小斯名下最大的财富根本不是南非公司,也不是皮尔巴拉矿山,而是罗德西亚。

整个罗德西亚都是小斯的,南部非洲联邦政府的法律,在罗德西亚也不如小斯的命令好使。

罗德西亚的面积为38万平方公里。

《泰晤士报》的统计里,罗克名下的财富只有可怜的1.5亿。

这明显就是缩水之后再缩水,不知道缩了多少次之后的数据。

罗克名下最大的财富不是尼亚萨兰,也不是兰德银行,而是尼亚萨兰大学,以及遍布南部非洲的无数研究机构。

「这些超级富翁控制着这个国家,利用国家赋予的权力掠夺国家的财富,这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最大的机会。」库尔奇野心勃勃,在他眼里,罗克和小斯这些人越有钱越好。

钱多意味着为他们服务的人也多。

这些人就是库尔奇的工作对象。

彼得洛维奇眉头紧皱,明显没有库尔奇这么乐观。

彼得洛维奇比库尔奇更了解南部非洲工薪阶层,尤其是罗克名下企业的工人。

库尔奇的心情,随着火车越来越接近兰德矿区,也变得越来越沉重。

曾经南部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地方是开普敦。

也仅限于开普敦,英治时期,开普敦之外的开普州也都是穷乡僻壤,甚至在苏伊士运河开通之后,开普敦的地位也在逐年下降。

第二次布尔战争结束后,南部非洲真正进入高速发展期,以德兰士瓦、罗德西亚、尼亚萨兰为代表的北部三洲成为南部非洲经济腾飞的发动机。

这几十年开普敦发展的当然也不错,和四十年前天壤之别,不过终究在库尔奇的理解范

围内,毕竟库尔奇之前在巴黎工作,也是见识过大场面的人。

火车离开开普敦,一路向北,库尔奇的心情愈发凝重。

以库尔奇的目光来看,南部非洲的基础交通设施太好了,甚至到了奢侈的程度。

别的不说,就在铁路旁边,有不止一条公路和铁路并行,同样是一路向北,这就让库尔奇不太理解。

既然有了铁路,为什么还要修公路?而且不止一条,这明显就是浪费嘛。

「不一样的,那些封闭的是高速公路,没有封闭的则是普通公路,告诉公路是要收费的,普通公路不收费,不过速度会受到限制——」彼得洛维奇详细解释,然后发现库尔奇还不够理解:「——你可以理解成我们乘坐的头等车厢,以及普通车厢。」

「哦——」库尔奇恍然大悟,你早这么说,我不就理解了吗。

但是这并没有解释是否浪费这个问题。

「南部非洲当初修铁路的时候,联邦政府还没有成立,殖民政府没钱,联合王国也不给钱,所以当时的殖民政府为了筹集资金,就以赠送土地的方式,吸引社会投资,我们现在的铁路,和这些公路都是这么来的。」彼得洛维奇都没有注意到,他在解释这一切的时候,话里充满自豪。

不用问。

问就是彼得洛维奇已经把自己当成一个真正的南部非洲人。

这和彼得洛维奇的身份并不冲突。

「我讨厌这种处处以金钱人为设置等级的制度。」库尔奇的理想是天下大同。

「可是不这样做,怎么能让那些有钱人心甘情愿掏钱修路呢?」彼得洛维奇不赞成库尔奇的偏激,毕竟路修好了,所有人都能享受到交通便捷带来的好处。

所以罗克不反对富人奢侈消费,反对的是把银子铸成「没奈何」藏在地窖里。

财富不流通,那还有什么意义。

「这就是我们要推翻资本主义的原因!」库尔奇心志坚定,不会因为彼得洛维奇几句话就开始动摇。

彼得洛维奇不吵架,用事实说话。

库尔奇的话也越来越少。

火车一路向北,能看得出,越往北经济越发达。

开普州往北是奥兰治,火车在经过布隆方丹的时候,库尔奇的心情还算平静。

不过在火车进入德兰士瓦之后,库尔奇的表情越来越惊讶。

开普和奥兰治给库尔奇带来的震撼不算大,偶尔有比较繁华的城镇也是惊鸿一瞥,库尔奇来不及仔细欣赏,不过这两个州给库尔奇的感觉,已经和欧洲那些老牌殖民国家不分上下。

这话其实也不公道。

别的不说,只从公路上的汽车密集程度上,就能看出开普和奥兰治,经济发达程度绝对比欧洲普通国家好很多。

其中开普敦和布隆方丹,在库尔奇看来,繁华程度跟巴黎、伦敦这样的大都市相比也毫不逊色。

开普敦还好,毕竟名气大,库尔奇也早有耳闻。

对于布隆方丹,库尔奇在来到南部非洲之前,对这个城市几乎毫无了解,甚至连名字都没听过。

彼得洛维奇自然也不会介绍,布隆方丹曾经是南部非洲的三个首都之一,现在南部非洲只有一个首都是比勒陀利亚。

如果非要找一个陪都的话,那么会是洛城,或者是索尔兹伯里、鲸湾,甚至爱德华港。

反正怎么算,也轮不到布隆方丹。

离开布隆方丹继续往北就是德兰士瓦,这里也是库尔奇此行的终点站,兰德矿区就位于德兰士瓦境内。

进入德兰士瓦,库尔奇愈发沉默。

早年欧洲殖民者对非洲的开

发是沿河道进行的,现在则是围绕着铁路进行,很多城市都是依靠铁路兴起,铁路从城市之间穿过,对于城市的观察也会更加细致。

从城镇的建设水平上不难看出,南部非洲人的生活水准确实很高。

印象最深刻的肯定还是道路。

欧洲城市以巴黎和伦敦为代表,名气越大历史越悠久,城市建设水平其实真不高。

伦敦一年有半年是雾都就不说了,德军轰炸伦敦效果不高,跟伦敦冬天的大雾有很大关系。

巴黎的历史超过2000年,13世纪开始修城墙,城市的规模受到限制,人口却在不停增长。

13世纪距离现在好几百年,当时肯定没有考虑过城市内会有这么多人,这么多车,配套设施极不完善,人文精神根本就没有考虑过,所以城市建设水平可想而知。

南部非洲城市都是这几十年刚刚出现的,从一开始规划师们就考虑到各种情况,配套设施基本没的说,街道宽阔横平竖直是最基本的。

让库尔奇最为惊讶的,是城市周边绵延数公里,甚至数十公里的别墅区。

「不是什么别墅,这就是南部非洲最普通的房子,每家每户都有一栋,南部非洲人习惯在市中心工作,居住在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而且安静的郊区,城市里虽然人很多,但是因为公共交通很发达,平时也不会太拥堵。」彼得洛维奇的解释终于涉及到库尔奇的知识盲区。

库尔奇擅长的是工人运动。

跟他聊城建完全就是对牛弹琴。

从这个角度上,库尔奇擅长的是破坏,而不是建设。

南部非洲最普通的房子,在库尔奇的概念里,都是富人区。

这些房子还不是廉价的木屋,甚至钢筋混凝土的都没多少,至少外墙装饰使用的都是天然石材,而且还刷上了各种鲜艳的油漆,这就让库尔奇更加难以理解。

要追求天然,为什么要刷漆?

既然要刷漆,那么还为什么一定要用外墙装饰呢,天然石材的纹理不就是最好的装饰么。

「德兰士瓦州政府最近这几年,一直在努力把德兰士瓦打造成旅游城市,现在还没到紫葳城呢,那座城市把所有的房子都刷成了彩色的,别名彩虹之城。」彼得洛维奇话里有淡淡的羡慕,谁不想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呢。

巴黎很好,可是时刻面对德国人的威胁,连安全都无法保证,所以巴黎人很糟心。

伦敦也很好,可是每年冬天都因为雾霾死上千人,健康是个大问题。

比勒陀利亚别名紫葳之城,又名花园之城,从这些别称上,就能了解这个城市的城建水平有多高。

紫葳城号称彩虹之城,这都特么已经不属于人间范畴了。

「紫葳城好像就是我们的目的地。」库尔奇在出发之前,还是做过功课的。

确实是目的地,紫葳城就是因为西兰德金矿的发现才出现的,没有西兰德金矿就没有紫葳城,可以说所有紫葳城居民,都和西兰德金矿有着密切关系。

当然,紫葳城也是罗克真正的大本营。

罗克在南部非洲购买的第一块土地就是紫葳城所在的那片区域。

火车继续向北,库尔奇和彼得洛维奇在约翰内斯堡下车,然后要转乘汽车去紫葳城。

紫葳城也通铁路,不过距离约翰内斯堡只有20公里,这么点距离再转乘火车太浪费时间,远不如汽车便捷。

紫葳城,约翰内斯堡,以及比勒陀利亚,这几个地方虽然名字不同,实际上早就已经连成一片,城市整个南部非洲规模最大的城市群。

库尔奇和彼得洛维奇下车的时候正是下午六点,传统意义

上的交通高峰期,彼得洛维奇为了节省时间,建议库尔奇乘坐地铁。

库尔奇却为了增加对约翰内斯堡的了解,选择乘坐出租汽车。

彼得洛维奇打电话叫来一辆出租车,出租车抵达之后把库尔奇吓了一跳,因为来的是一辆塞西尔罗德斯。

塞西尔罗德斯是罗德西亚重工推出的高档汽车,每一辆的售价高达15000兰特,在欧洲只有富人才有能力购买。

库尔奇万万没想到,塞西尔罗德斯在约翰内斯堡居然被作为出租汽车使用。

「塞西尔罗德斯算什么高档汽车,真正的高档汽车是勋爵,塞西尔罗德斯只是用来坑那些欧洲阔佬的。」彼得洛维奇不以为然。

为了提升品牌形象,南部非洲各大汽车公司纷纷推出高档汽车,售价从一万兰特到数万兰特不等,一万兰特是个坎。

在欧洲,南部非洲汽车公司生产的高档汽车很受追捧,几乎成为每一个有相当身份地位的人的标配。

在巴黎,要是没有一辆高档汽车,连宴会都不好意思参加。

但是在南部非洲,真正的高档汽车还是只有勋爵才算,塞西尔罗德斯这种,就算外型再酷炫,配置再高,动力再大,也完全没有豪车应有的内涵。

免费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