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重生南非当警察 > 2534 太上皇

重生南非当警察 2534 太上皇

簡繁轉換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7:31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重生南非当警察 !

英国人从来不像他们嘴上说的那样立场坚定,法国人恨英国是有原因的。

如果没有英国无底线的大陆均衡政策,二战根本不会打起来,小胡子连上台的机会都没有。

和上一次世界大战一样,英国从一开始就没有战斗到底的决心,要不然德国绕过马奇诺防线,从比利时攻入法国后,英国也不会跑得那么干脆,那么快。

和大胡子一样,直到莫斯科保卫战胜利前,英国都秘密和德国保持接触,尝试以另一种方式结束战争。

尝试的前提,是无条件牺牲法国。

这种情况下英国怎么可能全力以赴呢。

英国在1939年就提出要把英军总兵力扩张到200万人以上,这个目标到现在已经提出六年,依然没有做到。

和美国人一样,英国在胜负已定的情况下,才决定跳出来摘桃子,这才有了诺曼底,否则一个已经提出两年的计划,为什么直到去年才付诸实施?

别说计划过于庞大,准备时间过长这种话,埃森豪威尔和蒙哥马利前几天提出的那个计划,要在德国本土登陆,准备时间需要多久?

一个星期而已。

巴顿不喜欢英国人,如果有选择的话,巴顿绝不想和英国人当盟友,跟英国人并肩作战,得时刻小心英国人在背后捅刀子。

也正是基于这方面的顾虑,所以在春季攻势中,南部非洲远征军选择不和英美联军一起行动,宁愿绕到远离海岸的内陆地区。

现在英美联军和南部非洲远征军的境况充分证明,巴顿的选择是正确的。

身为名将,屡败屡战百折不挠才能充分显示英雄本色,蒙哥马利自然也不会因为巴顿的一句嘲讽就破防。

在经历了哈士奇行动的灰头土脸,诺曼底登陆的混乱不堪,以及春季攻势的惨败之后,蒙哥马利还是总结了一些经验的。

经验就是,美国人不靠谱,要想刷到足够的经验,顺利成为名将,就得抱紧南部非洲远征军的大腿。

所以不管巴顿多嫌弃,蒙哥马利这一次都得蹭上巴顿的战车。

这种粪车从门口经过都得尝一口咸澹的行为,确实是英国人的风格。

“我们现在有了一个更庞大的计划,那就是集中我们所有的空中力量,投放到柏林附近,然后海军掩护陆军在汉堡登陆,和空降部队在柏林汇合,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占领柏林——”蒙哥马利这计划没什么新意,是上个计划的放大版本。

巴顿对蒙哥马利的计划没兴趣。

不过巴顿同意蒙哥马利的最后那句话,那就是无论如何,一定要占领柏林。

或者说,在攻占柏林的战斗中,西线盟军不能缺席。

要不然未来说起二次世界大战,莫斯科保卫战是俄罗斯人打的,伏尔加格勒战役也是俄罗斯人打的,柏林还是俄罗斯攻克的,甚至小胡子都是俄罗斯人俘虏或者击毙的。

留给西线盟军可以吹嘘的战绩是什么——

难道是北非战役和诺曼底?

这得多不要脸,才能拿这点事吹嘘自己。

“春季攻势为我们提供了更丰富的经验,最重要的是集中力量,攻击最重点的地区,毫无疑问,柏林就是那个最重点的地区。”埃森豪威尔一开口就是老政客了。

巴顿实在是无话可说。

春季攻势中盟军出动三万伞兵,伤亡近两万,最惨的波兰空降旅,战后仅有150人幸存。

作为战役指挥官,埃森豪威尔和蒙哥马利,应该为这个结果福主要责任。

结果到了埃森豪威尔这里,一句轻飘飘的“丰富经验”就一笔带过,如果让那些阵亡官兵,以及他们的家属知道了,生吞了埃森豪威尔的心都有。

眼看两人轮番劝说,巴顿还是沉默不语,蒙哥马利终于沉不住气。

“俄罗斯人已经开始进攻柏林,如果我们还和德军在来茵河纠缠,我们将一无所获。”蒙哥马利这话是重点,这也是巴顿最担心的问题。

蒙哥马利要的是荣誉。

巴顿担心的则是无法完成罗克交代的任务。

罗克不仅想要胜利,还想要德国的科技和工业能力。

前几天杨·史沫资带来了罗克的最新指示,南部非洲远征军除了要在战场上有所变现,还要重点关注德国的鲁尔工业区,以及那一叠厚厚的重点关注人员名单。

作为德国的心脏,德国最精英的人才都在柏林。

如果放任俄罗斯人占领柏林,那到时候南部非洲远征军总不能跑到俄罗斯的占领区内抓人吧。

“集中行动可以,不过我需要前线所有部队的指挥权。”巴顿真不是贪权,而是怕英国人和美国人拖后腿,这种事也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可以,皇家海军会完全配合我们的行动。”蒙哥马利第一个表态,他只要出现在指挥官的名单中就可以,有没有指挥权不重要。

退一万步说,空降柏林的风险,明显比空降来茵河更大。

来茵河都打成那样子,万一空降柏林再次失败,谁是总指挥官,谁就要承担最大责任。

跟穷途末路的德国陆军相比,还是德国海军更好欺负,蒙哥马利既然放弃了陆上部分的指挥权,完全可以指挥皇家海军在德国海军身上刷到战绩。

至于战绩有多大——

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有多大。

只要脸皮够厚,敦刻尔克大撤退也是胜利。

跟英国人相比,德国人还是要脸的,所以德国人很少吹捧卡尔·汉尼茨和他的汉尼拔行动。

现在这个行动还在持续中。

蒙哥马利想做的,就是率领强大的皇家海军,去消灭那些正在波罗的海执行撤离任务的民用船只。

“美国空军会全力以赴,承担后勤保障工作——”埃森豪威尔也同意让出指挥权,这并不影响他获得荣誉。

现在的埃森豪威尔,只想以最快的速度结束战争,回美国开启新的人生。

前半生的埃森豪威尔,是一个出色的军人。

后半生的埃森豪威尔,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

这才是完美的人生。

“好吧,你们会出动皇家海军,以及空军,所以地面作战这部分,就全部由我们南部非洲远征军负责吗?”巴顿脸色黑如锅底,见过甩锅的,没见过甩这么彻底的。

谁都知道现在德国海军和空军,已经基本上全军覆没,根本没能力对盟军构成威胁。

德国陆军还有反抗能力,当年俄罗斯人在打莫斯科保卫战的时候说:我们已经无路可退,背后就是莫斯科。

现在德军也一样。

兔子急了还咬人呢,被逼上绝路的德军,要么无条件投降,要么死战到底。

“当然不,我们的空军也会参与空降行动——”蒙哥马利真没像英国宣传的那样爱兵如子。

英国第一空降师在荷兰那成那个样子,这要是发生在南部非洲远征军身上,至少要撤到北非休整半年以上,才能回到战场。

现在估计幸存的第一空降师官兵,还没能睡上一个好觉,又要被扔到更危险的柏林去。

在英国当空降兵,比在法国当总理更危险。

“我们已经准备了8个装甲师和20个步兵师,一旦空降兵在柏林附近空降,就会在汉堡完成登陆行动——”埃森豪威尔也下重注,现在美国在欧洲,一共只有12个装甲师和36个步兵师。

二战爆发前,美国因为在巴西的惨败,已经开始扩军备战,不过当时美军的指导思想,依然停留在一战时期,没有多大进步。

德军在二战初期的闪电战,给了美国人更多启发,美军高级将领开始重视坦克的作用,于是在1942年,美国一口气组建了46个装甲师,预计到1945年才能具备战斗力。

即便以南部非洲的实力来说,46个装甲师的规模也太大了,没必要,也完不成,按照美国的标准,46个装甲师,仅需要的汽车数量就多达7万辆左右。

这个计划只执行了半年,就大规模缩减,46个装甲师缩减到16个,团级编制也去掉,坦克营从六个减少到三个,装备的坦克数量也大大减少,16个装甲师中,14个最终成为“轻装甲师”。

轻装甲并不是指坦克的重量,而是指数量,从去年开始,美国装甲师中除了侦察部队以外,退役了所有轻型坦克。

这种情况下,埃森豪威尔能一口气拿出8个装甲师,确实没藏私。

“很好,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如何从俄罗斯人手里,把柏林抢走——”巴顿自己都感觉有点不可思议。

战争临近结束,西线盟军居然前所未有的达成一致,这让巴顿都感觉有点不太真实。

杨·史沫资还是老奸巨猾。

作战会议上,杨·史沫资一言不发。

等会议结束,杨·史沫资提醒巴顿,要小心英美联军背后的小动作。

“昂撒人永远不可能给与别人真正的信任,对南部非洲更不可能。”杨·史沫资曾经对英国的认同感,现在早已荡然无存。

说白了就是德不配位。

就英国那巴掌大的地方,一旦失去海外殖民地的输血,英国会比法国更惨。

法国的问题虽然多,至少内部还算和谐,对法国的认同感很高,政见不同很正常,没有根本性矛盾。

英国内部问题重重,都不用放大到英联邦,就英伦三岛那点地方都没有搞明白,爱尔兰常年闹独立,威尔士冷眼旁观,苏格兰看在钱的份上还能忍,可万一有一天英国没钱了呢?

本质上也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人种都不一样。

英国只有英格兰人是昂撒人,爱尔兰人和威尔士人,以及苏格兰人都是凯尔特人,这是两个不同的族群,当初打了不知道多少年才靠和亲成为同一个国家。

英国和南部非洲现在的关系很复杂,巴顿嫌弃英国人的同时,英国人也看不上南部非洲,只是出于共同利益才不得不成为盟友。

欧洲这边,国与国之间的结盟和翻脸太正常了,千万别当真,所谓的什么“契约精神”只是说说而已。

正所谓越强调什么,就缺什么。

所以整天喊“契约精神”的人,是最缺乏契约精神的。

首富才不会整天强调自己是首富呢,最多会说其他人都没我有钱。

猪养肥了,离死就不远了,除非主动瘦身,或者证明自己还能更肥。

“我明白,所以我才要求前线部队的所有指挥权——”巴顿胸有成竹,埃森豪威尔和蒙哥马利想拿远征军当枪使,巴顿也是想拿英美联军当炮灰。

伞兵空降也是有讲究的。

埃森豪威尔跟蒙哥马利将英美联军的伞兵,空降到德国人的装甲兵头上,等于是找死。

巴顿把伞兵空降到科隆和凯塞林军团背后,堵上了最后一个口子,于是就了雷马根镇的全歼。

柏林是德军的最后一道防线,那些对第三帝国还心存幻想,或者是决定和第三帝国同生共死的德军,肯定会死战到底。

这时候投放伞兵的时机,以及地点就很重要了。

之前巴顿还担心远征军伞兵会伤亡过大,反复犹豫。

现在不用担心了,先把英美联军的伞兵扔过去,提远征军伞兵吸引火力,然后远征军伞兵再出来收拾残局。

完美!

“你确定是所有吗?”杨·史沫资坚持埃森豪威尔和蒙哥马利就算让出指挥权,也会从中作梗。

阳奉阴违嘛,英国人的老传统了。

“如果他们敢那样做,那他们就将缺席柏林之战。”巴顿不怕埃森豪威尔和蒙哥马利找麻烦,在占领柏林这个最大的荣誉之前,所有人都会全力以赴。

对于欧洲战场来说,占领柏林是最大荣誉。

对于东亚战场来说,占领东京生擒国王才是最高荣誉。

东亚盟军在北海道登陆后,就没有下一步动作了,这让麦克阿瑟很不甘。

埃森豪威尔有一颗成为政客的心,麦克阿瑟也不甘寂寞,否则在一战后,麦克阿瑟就不会跑到菲律宾去当太上皇了。

菲律宾现在已经成为麦克阿瑟军人生涯最大的污点,就算战争结束,麦克阿瑟也不想再回菲律宾。

在日本当太上皇也不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