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重生南非当警察 > 2567 主动点

重生南非当警察 2567 主动点

簡繁轉換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7:31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重生南非当警察 !

.,

占领军总是有特权的,尤其对于随便起来不是人的美国人来说。

美军的军纪废弛,在盟军内部也是出了名的,跟俄罗斯齐名。

这没什么好指摘的,比烂的时代嘛,大家都一样。

跟其他盟军相比,南部非洲远征军就像是一股清流,至少他们没有将人性中最阴暗的暴戾全部强加给德国人。

和俄罗斯军方的高层一样,美军高层也在有意无意鼓励美军的行为,汉密尔顿背后如果没有美军高层的支持,他也不可能撑起这么大的摊子。

黑啤酒开路,汉密尔顿无往不利,聊天的气氛很快就热烈起来,刚刚那点口角引发的不快也消失无踪。

“我刚刚去了圣灵广场,哪里可真热闹,跟天使一样的南部非洲人相比,我们简直就是魔鬼。”汉密尔顿不是自嘲,他是真的引以为荣。

“南部非洲人来到德国是做慈善的吗?”

“一手面包,一手铁棍。”

“那总比我们两手都是铁棍好。”

美国大兵是不会反思的,美国的反思怪只存在在电影里。

说白了就是做给人看的,反思归反思,现实中看到利益还是会不顾一切扎进去,完全是又当又立。

现在汉堡可供军队驻扎的地方并不多,美军营地旁边就是英军营地,一杯黑啤酒没喝完,酒吧里又来了一群英军士兵。

两次世界大战,美国和英国虽然都是盟友,美军和英军的关系却不太好,尤其英军第一空降师空降柏林后,埃森豪威尔主动停止了后续志愿行动,等于是美国人把英国人摆了一道。

这件事之后,美军和英军的关系更糟糕,据说蒙哥马利发誓不会再和美军进行任何形式上的合作,其他英国人也同仇敌忾,一般情况下英国士兵,不会主动出现在美军营地旁。

和美军一样,英军在登陆汉堡之后也没有后续作战任务,每天在汉堡各种寻欢作乐,醉生梦死,尽显占领军的嚣张。

这几名英军一看就喝多了,满脸通红走路歪歪扭扭,进入酒吧之后就大喊大叫,服务生酒送的慢了点,这帮人就破口大骂,污言秽语滔滔不绝。

汉密尔顿皱眉,这几个人一看就是过来闹事的。

和油尽灯枯的德国、俄罗斯不同,美军和英军还有余力,军队里全部都是年轻力壮的大小伙子,正是精力旺盛荷尔蒙爆棚的时候。

十几万精力旺盛的年轻人,待在敌对国家的城市里无所事事,打架斗殴是难免的。

所以这几天,各家的宪兵都忙得很,针对德国人的犯罪行为他们不管,自己人打架是不允许的。

“听说了吗?昨天有一支友军,在一个小镇被德国人揍得屁滚尿流,最终还是我们的部队出动,这支友军才避免了被歼灭的命运——”一名醉眼惺忪的英军上士生怕自己的声音太小,美国人听不到。

“哈,现在还有部队吃败仗?逊毙了——”

“这种事发生在美利坚不是很正常嘛——”

如果说前面的聊天还能让人接受,最后一句就太过分了。

这种事其实也很正常,柏林虽然已经被包围,战争毕竟还没有结束,德军还在顽抗,偶尔在局部战场,失利也很正常。

不过放在这个大环境下,事情说出来却有点丢人。

更何况还是被英国人以这样肆无忌惮的嘲笑口吻说出来,那就是在当面揭伤疤。

美国人可不是认人品头论足的性格,马上就有脾气暴躁的美国大兵过去提醒。

“你们几个混蛋最好看清楚这是什么地方!”

“酒吧啊,喝酒的地方!”

“这也就是在德国,这要是在英国,你们美国人都没有走进餐厅的资格——”

如果刚才只是揭伤疤,这就是红果果的抽耳光。

不为美国人提供服务这个梗,法国人执行的最彻底,巴黎很多餐厅直到二战爆发前,都拒绝向美国人提供服务。

现在巴黎倒是没有拒绝美国人的资格了。

“你特么在说什么!”美国大兵恼羞成怒,马上就一拳头锤过去,混战瞬间爆发。

酒吧里的斗殴,最终以宪兵的到来结束,美国大兵虽然是先动手,却没有被宪兵逮捕,几个醉醺醺的英军倒是被宪兵关进醒酒室,估计要24小时之后才能离开。

汉堡盟军的行为,已经引起盟军高层的注意,跟俄罗斯人相比,盟军多少还是要脸的。

“过去一周内,汉堡发起了数以百起的失控事件,甚至有人在混战中丧命,这种情况不能再持续下去了——”巴顿还算留面子,将盟军在汉堡的犯罪行为全部定性为“失控”。

“战争期间,有些事在所难免。”埃森豪威尔不以为意,如果没有这些占领军的福利,那谁还来当兵啊。

英国人还好说,毕竟战争已经波及到本土,不得不战。

南部非洲和美国可都是赴欧作战,跟保家卫国扯不上边,跟匡扶正义更是两码事,如果没有点福利,那还怎么动员美国人和南部非洲人参军呢。

这些福利虽然不会以文件形式出现,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南部非洲军方也只能尽可能约束远征军官兵不做太过分的事,但对于交换收集战利品,以及用和平方式解决生理需求等等也是睁只眼闭只眼。

这就能解释,人类历史上居然会出现一支不拿群众一根线的军队,是多么神奇了。

对于白人来说,这种事根本是不可能发生的。

只能说人跟人的差距,有时候比人跟狗都大。

“既然这样,那么我们就对汉堡进行分区控制,各自管理好自己的辖区。”巴顿不跟埃森豪威尔讲道理,也根本讲不通。

想想感恩节是怎么来的,就知道美国人道德底线有多低了。

人家根本就没把这当回事,这还怎么讲道理啊。

“现在提起这个还为时过早——”埃森豪威尔不想分家。

埃森豪威尔自家知自家事,要约束美军的纪律根本是不可能的。

不分家的话,都混在一块,那美国大兵干的那点龌龊事,就不会被放大,问就是沙克也干了。

分区控制后果难料,到时候谁家地盘的情况好一目了然,美国大兵可以没底线,埃森豪威尔未来想在美国政坛有所建树,就得爱惜羽毛。

“不然你觉得,我们该如何管理几百万无所事事的士兵?”巴顿心累,还是戴高乐轻松。戴高乐确实有魄力,说裁军就裁军,而且兑现他的承诺,提高殖民地地位,给与殖民地人口,和法国人同样的政治地位。

这是戴高乐在组建自由法国时承诺的,要是没有这些好处,北非人才不会跟着戴高乐打回法国。

虽然名义上北非人也是法国人,但是发生在法国本土的战争,跟殖民地又有什么关系?

反正横竖德国人也打不过地中海。

“我们为了国家利益,将几百万士兵带到欧洲,让他们和德国人血战六年,这是他们应得的。”埃森豪威尔的爱惜羽毛也有限。

美国人在德国各种放荡形骸,回到美国之后只要恢复正常就行了。

在欧洲的这几百万美国大兵,就是埃森豪威尔未来竞选美国总统最大的票仓,所以埃森豪威尔才会对美军的行为丝毫不加以约束。

“那好吧,祝你愉快。”巴顿不强求,你高兴就好。

虽然埃森豪威尔没同意巴顿的提议,转天圣灵广场就被封闭起来,汉密尔顿再来圣灵广场的时候就吃到闭门羹。

不仅圣灵广场,包括附近的街区也被封闭,只有南部非洲远征军官兵才可以自由出入。

“谁给你们的权力?”汉密尔顿生气,眼睁睁看着钱赚不到,比杀了他都让他难受。

“上级命令。”一身作战服的装甲少尉,语气比旁边的装甲车都硬。

从服装上也能看出远征军和美国大兵的区别。

在汉堡的大部分时间,哪怕没有作战任务,远征军官兵也衣着整齐,随时可以进入战斗状态。

美国大兵就很放松了,很多人在城市里找乐子的时候,甚至连武器都不带,对付那些老弱病残,也确实用不到武器。

“我要进去找几个朋友——”汉密尔顿掏出一包烟试图贿赂少尉。

少尉不说话,看向汉密尔顿的目光充满嘲讽。

一包烟就能贿赂,看不起谁呢,远征军的配给物资比美军更丰富,这玩意儿要多少有多少。

汉密尔顿还想说话,旁边一名摄影记者突然举起手中的照相机,将汉密尔顿的动作拍下来。

“喂喂喂,你干什么?”汉密尔顿瞬间变脸。

“拍摄——”摄影记者的回答有点无厘头。

南部非洲一向重视宣传,官方派出的随军记者很多,各大报社也有。

战争已经临近尾声,接下来就是分赃,所以受到的关注不仅没有减少,关于欧洲战场的报道越来越多。

随着报道的深入,人们对于战争的关注点,逐渐从德军的暴行上,延伸到对德国的报复上。

现在舆论普遍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没有对德国进行彻底清算,是二次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

跟一战相比,二战的后果更严重,造成的损失更大,波及的范围也更大,持续时间更长。

如果还有三战,那么会不会成为人类的最终一战?

这是所有人都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没有我的允许,你不能把镜头对准我。”汉密尔顿想把底片要回来。

“我没有拍你,我拍的是少尉和他的战车——”记者更擅长文字游戏,失口否认。

“把相机给我。”汉密尔顿不想废话,直接动手抢。

记者很聪明,马上就躲到少尉身后。

汉密尔顿上前,被少尉制止。

“请留在警戒线之后,如果你越线,我会采取强制手段。”少尉脸上的表情终于有了变化,从嘲讽变成期待。

来啊,过线啊,只要你越过警戒线,我就会有大礼包送给你。

汉密尔顿愣了愣,没有多纠缠,转身就走。

只是一包烟,也没有多大事,就算见报,谁会关注一个普通的美国大兵呢。

汉密尔顿不知道的是,《泰晤士报》联合南部非洲各大报社,早就收集了很多关于美军暴行的证据,出本书都够了。

南部非洲最大的竞争对手从来不是德国,更不是俄罗斯,就是美国。

作为同一个阵营的盟友,南部非洲和美国的竞争无处不在,英国彻底摆烂已成定局,南部非洲和美国将竞争未来世界的领导者,《泰晤士报》所做的一切,都是为未来的舆论引导做准备。

另一个时空的欧洲没得选,只能抱美国的大腿。

现在南部非洲明显是更好地选择,要把美国彻底批倒批臭,就要从舆论开始。

德国人的奥斯维辛确实很邪恶。

可是美国大兵在德国,甚至在全世界干的事,比德国人也没好到哪儿去,尤其道德底线方面,美国是另一个极端。

德国屠杀希伯来人,美国当初不也屠杀了印第安人么,只不过是印第安人死光了,没有人为印第安人发声,所以美国人才能心安理得的占有那片大陆。

这样的美国,又有什么资格领导人类社会继续前行呢,不过是比英国更大一号的搅屎棍罢了。

英国人当年依靠大航海时代,很幸运的殖民全球,小小英伦三岛,最终发展成为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国。

美国的崛起也很幸运,如果不是欧洲人主动作死,美国将永远被排斥在文明社会之外,从这个角度上说,南部非洲都没资格参与到世界岛的游戏里。

当然这些证据,现在还不会放出来,要等到战争结束后逐步放出,让人们充分认识到美国人的真面目,从而将美国送回美洲。

美国人不是喜欢玩什么门罗主义么。

那就门罗的更彻底一点吧。

不同之处在于,以前美国人是主动选择门罗主义,动不动就闭关锁国,为了保护美国企业的利益,封闭美国市场。

等南部非洲发力,美国就算想回到文明社会,也会被文明社会抛弃。

〔请不要转码阅读(类似百度)会丢失内容〕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