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重生南非当警察 > 2569 舔狗的自我修养

重生南非当警察 2569 舔狗的自我修养

簡繁轉換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7:31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重生南非当警察 !

一直以来,欧洲才是布拉德办公室关注的重点,日本的重要性远不如德国。

日本也没什么能让布拉德办公室看得上的东西。

在德国,布拉德办公室的特工们跟美国同行斗智斗勇,抢人抢东西,甚至找找传说中的纳淬黄金也挺有意思的。

相对来说,去日本就毫无利益可言。

德国至少还有一些让南部非洲科学家们好奇的技术,日本有什么?

各种注水的造假数据?

还是日本通过多年对外侵略战争掠夺的财富——

哦,抱歉,日本抢的钱,都被美国通过贸易赚走了。

再加上东亚盟军对日本本土长达两年的疯狂轰炸,就算布拉德办公室的特工们在日本地刮三尺,估计也刮不出多少油水。

泰勒去日本的目的也不是刮地皮,而是为了战后清算。

德国的战犯,有一些是可以原谅的,比如冯·布劳恩和瓦尔特,他们并没有直接参战,同时还是出色的科学家,如果他们同意和南部非洲合作,那么就可以绕过欧洲,由南部非洲进行战后审判。

这里面可操作的空间就很大了。

比如冯·布劳恩,他领导研发的v系列火箭,给英国造成的损失如此之大,斩立决不至于,判个终身监禁并不为过吧。

终身监禁的话,服刑地点就很重要了,暗无天日的地牢是服刑,风景秀丽的疗养院也是服刑。

反正以冯·布劳恩的性格,估计巴不得一直待在实验室里呢。

日本的战犯是必须清算的,前段时间远东盟军已经处死了数千名战犯,将军的数量都足有几十个。

这还远远不够,日本的战犯名单长的很,全部处死的话,估计日本所谓的上流社会会彻底消失,到那时如何对日本进行管理就是个大问题。

泰勒此去远东,目的就是帮助安琪挑选的代理人,重建一个新日本。

这个工作现在其实已经开始了,安琪挑选的就是那位在战俘营中表现出色的武内寺。

泰勒和布鲁斯准备前往东亚的时候,武内寺人在大坂。

102次轰炸,彻底将大坂炸成废墟。

大坂的废墟跟欧洲战场通常意义上的“废墟”还不太一样。

关键在建筑结构。

欧洲城市的建筑多半是以砖石结构为主,钢筋混凝土的也不少,这一类建筑在损毁之后,并不会彻底消失,而是变成一堆建筑废墟,残垣断壁里,人类依然能够生存。

日本处于地震带,为了降低地震造成的伤害,城市的大部分建筑都是木质结构,这类建筑在遭遇燃烧弹的地毯式轰炸之后,大片建筑会直接消失,没有任何残留。

所以东亚盟军对日本城市进行的轰炸,给日本城市居民造成的伤亡格外严重,除非是那些早早就离开城市逃往乡间的,留在城市里的都和建筑一起化为灰尽。

这样也好,连收尸都省了。

武内寺来到大坂的时候,看到的情况就是这样。

战争爆发前,武内寺来过大坂,知道当时的大坂有多繁华。

大坂是日本第二大城市,早在明治唯新时代,大坂就拥有当时世界最大的铸币工厂。

进入近代之后,大坂的工业得到迅速发展,1940年时,大坂的居民人口就已经达到325万。

单纯把这个数字列出来,很多人可能没什么概念。

如果再参考一组数字,就能充分证明战争对大坂造成的破坏有多大。

另一个时空的2018年,大坂人口270万。

大坂位于坂神工业带核心区,工业是非常发达的,所以才成为东亚盟军的重点轰炸对象。

在经历过多次轰炸之后,大坂市内已经看不到任何一栋完整的建筑物,放眼望去还能看到的建筑物全部都是近代修建的钢筋混凝土建筑,这些建筑物也都损毁严重,因为长时间的烈火焚烧,建筑物本身的结构遭到严重破坏,根本无法修复,整个城市都必须推平重建。

“这里是大坂?”武内寺难以置信,他乘坐远征军的汽车在大坂市内穿行了半个小时,除了盟军官兵之外,没有看到任何一个日本人。

要知道战前大坂可是生活着三百多万日本人呢。

难道那些人都被盟军炸死了?

想想盟军对待日本人的残忍,似乎也不是不可能。

“如果地图标注没有错误的话,应该是。”陪同武内寺视察大坂的道格拉斯上校不惊讶,这种场景他已经习惯了。

从九州登陆后,一路往北,几乎所有日本城市,情况都差不多,就算没有毁在盟军的大轰炸下,也在之后的战斗中被夷为平地。

欧洲战场,俄罗斯军队受限后勤补给,战斗的时候还算克制,不会大手大脚浪费。

东亚战场盟军主要由远征军和美军组成,这是目前全世界后勤补给最充分的两个国家,炮弹燃烧弹什么的要多少有多少。

远征军和美军也习惯了呼叫支援,遭遇战斗后,第一时间呼叫空中或者炮兵支援,根本不给日军贴身肉搏的机会。

所以在东亚战场,俄罗斯那种坦克推着坦克往前冲的情况,根本就不会发生。

不管远征军官兵,还是美国大兵,生命都是很宝贵的。

“这里的居民呢?”武内寺双目茫然,没有人,恢复重建就无从谈起。

道格拉斯很无奈的耸耸肩,他也不知道人都去了哪儿。

要么是跑了,要么就死了。

这也是安琪选中武内寺的原因。

选你出来收拾残局,就是要解决问题的。

转了一圈,武内寺深感亚历山大,安琪没骗他,他确实是要从废墟上建立一个国家。

回到自己的营地,武内寺召集随员召开准备会议,互相通报情况。

“这绝不是我们熟悉的大坂,之前的大坂已经消失了,我们的任务很繁重啊——”大桥是武内寺最信任的助手,他的身份已经得到确认,可以恢复美国国籍。

不过大桥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成为武内寺的助手,帮助武内寺重建日本。

恢复美国国籍,对于大桥来说没有任何好处,他回到菲律宾之后,就会回到之前的生活中,无人关注,忍气吞声,终日为生计奔波。成为武内寺的助手好处多多,不仅能从东亚盟军领到一份特殊津贴,等战争结束后,大桥就会成为开国元老,以他和武内寺的关系,怎么着也能捞个部长啥的干一干。

武内寺也是有津贴的。

“远征军提供的情报,大坂周边的乡间,至少还有上百万市民,我们要想办法让他们回到这里,参与到我们的工作中。”松下也面对现实,不想死的话,只能选择跟盟军合作。

有意思的是,当松下接受自己的新身份之后,松下爆发出来的热情,让武内寺和大桥都很惊讶。

这也正常,日本人的慕强心态是很严重的,当认识到根本无法和盟军抗衡后,松下马上就爆发出无与伦比的工作热情,死心塌地。

“这个工作要尽快开展,所有人都要行动起来。”武内寺大喜,总算看到一丝曙光。

当然了,不管是城市的重建费用,还是上百万人的物资补给,都需要盟军的帮助才行,武内寺是没有这个能力的。

安琪跟了罗克这么久,别的没学会,甩手掌柜的作风学了个十成十。

在选中武内寺之后,安琪并没有给武内寺太多的支持,反倒是麦克阿瑟更支持武内寺的工作,这让武内寺很意外。

在武内寺看来,麦克阿瑟和安琪应该调过来才对,毕竟日本给美国造成的伤害,比给南部非洲大多了——

这话说的不对。

应该说是日本从来就没有给南部非洲造成过伤害,反而是南部非洲在不停地伤害日本,日本才是南部非洲的苦主。

至于日本给亚洲国家带来的伤害。

武内寺认为那和南部非洲根本没关系,所以南部非洲并没有痛恨日本的资格。

即便是南部非洲华裔也不行。

现在情况就很诡异。

本来应该痛恨日本的麦克阿瑟,给了武内寺最大程度的支持。

一手选中武内寺的安琪,却对武内寺不管不问。

“我们要更重视和美国的合作吗?”大桥也不理解。

不理解没关系,老老实实认真执行命令就行了。

大桥在这一点上是很合格的。

“不,即便米畜给我们再多的支持,我们也只能选择和南部非洲合作,至少我们都是黄种人。”武内寺在大是大非上有立场。

跟美国人的合作是与虎谋皮啦,这一点在日本朝野是共识。

一战结束后,美国跟日本的关系多好啊,连美国退役的军舰,都被当成废铁卖给日本,美国一度是全世界对日本最友好的国家。

结果等日本没钱从美国购买资源时,美国人翻脸的速度同样让人惊讶,不仅不允许日本政府赊欠,同时还决定减少对日本的石油供应。

减少石油供应这一点,是在南部非洲联邦政府的强烈要求下通过的。

如果说不卖“废铁”给日本人,还不能让日本伤筋动骨的话。

那么减少对日本的石油供应,这一刀结结实实捅在日本的心窝子里。

在强占了对面大陆的大片领土后,日本对于钢铁的需求已经不再那么迫切了。

反倒是随着机械化装备的增多,对于石油的需求每日剧增。

让日本人也没想到的是,在日本本土和日本的海外殖民地,居然没有任何产油区,日本所需要的每一滴石油,都是从美国购买的。

日本本土就算了,国土狭窄资源贵乏,这个事实不得不接收。

对面大陆应该是有油的,日本的地质学家早在30年前就对对面大陆进行过考察。

从地质结构上判断,至少大陆东北,应该是有油田的。

而且储量还不低。

日本为了寻找可能存在的石油,专门组建了一支钻井队,在大陆打了数十口油井,可惜一滴油也没找到。

这都已经不是运气问题的,而是命!

命中注定,命该如此。

“南部非洲给我们的帮助太少了,我之前去远征军要帐篷,一顶都没有要到,最后还是美国人送了十几顶过来。”松下也疑惑。

辛辛苦苦当狗为了啥?

还不就为了一口吃的。

现在南部非洲是只让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也不怕活活把马累死。

还是美国人大方,要啥给啥,松下在美国人身上,体会到了久违的尊重。

“十几顶帐篷难道就把你收买了吗?你有没有注意到美军里的非洲士兵?”武内寺摆事实讲道理。

松下点头,美军里的非洲裔士兵比例还是挺高的。

“从15世纪开始,大量非洲人被当做奴隶贩往美国,直到南北战争前进,非洲人的地位才得到提高,终于摆脱了奴隶身份——”武内寺曾经在美国留学,对美国的历史还是比较了解的。

松下一脸茫然,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扯到非洲人身上去了。

“美国能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非洲人的贡献非常大,虽然林肯总统废除了奴隶制,可是你看到美国白人,给与那些非洲人真正的尊重了吗?”武内寺手里还有更极端的例子没拿出来呢。

松下摇头,他不知道的是,也就这两年因为无限制扩军,美国战争部不得不放宽了对部队的要求。

这要换成两年前,美军内的非洲裔士兵,连前往前线的资格都没有。

这里要解释下原因。

美国战争部不让非洲裔士兵上前线,并不是珍惜非洲裔士兵的生命,而是不希望让非洲裔士兵分享胜利的喜悦。

美军刚参战的时候,欧洲主战场在北非,德意联军的战斗力并不高,战斗相对轻松,伤亡并不大,美国战争部是可以接受的。

诺曼底登陆之后,美军逐渐放宽限制,非洲裔士兵也终于有了走上战场的资格。

这是允许非洲裔士兵享受胜利的荣耀了吗?

并不是,而是随着战斗距离德国本土越来越近,盟军遭到的抵抗越来越顽强,付出的代价越来越大,所以这时候需要非洲裔士兵贡献他们的生命,来成就埃森豪威尔们的名将之路。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