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重生南非当警察 > 2612 大嘴

重生南非当警察 2612 大嘴

簡繁轉換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7:31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重生南非当警察 !

欧内斯特·贝文和爱德礼一样都是工党领袖,二战期间,欧内斯特·贝文在温斯顿战时内阁中担任劳工和国民事务大臣,爱德礼上台后,贝文担任外交大臣。

贝文出身贫寒,他是英格兰西部一个女仆的私生子,不知道父亲是什么人,他念了几年书,就去当卡车司机,后来成为英国工党领导人之一。

1920年,英国干涉俄罗斯,贝文代表伦敦码头工人宣称,如果不把“傻乔治”号轮船上运往波兰的军用品搬走,就拒绝为“傻乔治”号装货,给当时的英国政府造成了一定压力。

这成为贝文寻求俄罗斯帮助的理由之一。

“至少从1920年开始,英国工党就对俄罗斯伸出援手,现在是你们回报我们的时候了,帮助英国恢复在东亚的权力。”贝文向莫洛托夫提要求的时候,理直气壮。

莫洛托夫就很无奈。

英国工人的罢工,不比法国工人少多少,在争取自身权力上,全世界工人都一样。

贝文在1920年做的事,值得莫洛托夫一声感谢。

可要上升到支持工党恢复在东亚权力的程度,还远远不够。

南部非洲人爱说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俄罗斯人可不是这样。

“当我们的政府试图去干涉俄罗斯时,是谁阻止了它呢?是我,欧内斯特·贝文,我命令工人罢工,让他们拒绝装船,让你们可以按照你们自己的方式,在没有外来干涉的情况下,建立了你们的政府。”贝文这话给莫洛托夫感觉是,俄罗斯新政府的成立,百分之百归功于“傻乔治”号上的军用品。

所以莫洛托夫就很不开心。

客观上说,英国工人确实在协约国干涉俄罗斯期间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这个作用有多大不好说。

时间虽然已经过去了20年,莫洛托夫记忆犹新。

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各国都精疲力尽,根本无力向俄罗斯发动大规模进攻。

当时温斯顿声称,要在8月底9月初组织14个国家的军队联合干涉俄罗斯。

温斯顿并没有明确说明这14个国家具体都是谁。

据说弗拉基米尔在看过电报之后,在电报的空白处写了14个国家,分别是:英、美、法、意、日、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乌克兰、波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

弗拉基米尔其实没写全,因为参与干涉俄罗斯的国家不止14个,德国、土耳其、罗马尼亚和希腊也参与了,大概连弗拉基米尔都没想到。

14个国家里,几乎都是凑数,只有法国人是认真的。

全世界都知道俄罗斯在一战结束后,赖掉了英国的亿英镑外债。

很少有人知道,俄罗斯赖掉的外债不止英国一家,甚至英国都不是损失最惨重的。

损失最惨重的就是法国。

一战爆发前,法国是着名的高利贷国家,全世界投资,一战爆发那年,法国对外投资总额达600亿法郎,其中俄罗斯占了116亿法郎,是法国的第一大债务国。

俄罗斯新政府成立后,不承认贷款,并且没收了法国在俄罗斯的投资。

于是所谓的14国干涉军,法国最积极,联合希腊、罗马尼亚、波兰在乌克兰南部集结了6万军队,然后被俄罗斯军队轻松击败。

所以口头上最积极的英国,根本没有派军队加入干涉军。

贝文如果把英国没有派军队加入干涉军这件事归功于英国的工人运动,实在是有点牵强。

“英国工人罢工的时候,俄罗斯也曾经在报纸上呼吁欧洲国家的工人群体,向英国工人提供最大程度的援助。”莫洛托夫也没说谎,只要欧洲国家有工人罢工,俄罗斯都会提供精神支持。

想要物质上的援助,那得看情况。

“在黑海出海口的问题上,英国并没有完全支持俄罗斯的诉求。”莫洛托夫在黑海出海口这个问题上怨念深重。

扯不赢南部非洲,还能扯不赢你联合王国!

“你们并没有按照承诺从波斯撤军——”贝文亲俄的程度也有限。

跟温斯顿相比,贝文和爱德礼都算是英国的亲俄派。

但是这里的“亲”,也没有亲到罔顾国家利益的程度,在一些根本问题上,英国跟俄罗斯之间矛盾也很尖锐。

传统意义上,波斯是俄罗斯和英国的共同势力范围,波斯北部属于俄罗斯的势力范围,南部则是英国的影响力更大一些。

德黑兰会议期间,温斯顿和大胡子达成一致,等战争结束后,俄罗斯和英国都要从波斯撤军,成立一个不受外部势力影响的波斯新政府。

英国已经兑现了承诺。

俄罗斯那边没动静。

“等波斯新政府成立后,我们会撤军的。”莫洛托夫对英国人的道德绑架不屑一顾。

英国撤离波斯,不是为了还给波斯人一个独立的国家,都是迫于英国现状不得不撤离。

和上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相比,英国的实力衰弱明显,对海外殖民地的控制力进一步降低,波斯这种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彻底失控,英国只能放弃。

跟英国相比,俄罗斯的军力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巅峰状态,所以俄罗斯怎么可能从波斯撤离嘛。

现在俄罗斯不仅没撤出波斯,反而利用英国撤出的权力真空期,彻底消除英国对波斯的影响力。

“这就是你们支持英国工党的方式吗?”贝文跟爱德礼一样,缺乏跟俄罗斯人打交道的经验。

英国工党跟俄罗斯的联系真不多,之前贝文和爱德礼,更多是通过报刊杂志了解俄罗斯。

英国媒体的报道也是有倾向性的,所以之前贝文和爱德礼,对俄罗斯的了解更多只存在于幻想状态。

现在跟俄罗斯正面接触,贝文之前对俄罗斯的幻想彻底被打破。

“等你们什么时候真正代表英国工人利益,我们再讨论这个问题吧。”莫洛托夫直言不讳,你个挂羊头卖狗肉的也配跟我谈工人利益?

不要一张脸。

爱德礼竞选时的那些个口号,用来湖弄湖弄英国人还行,跟俄罗斯相比连隔靴搔痒都算不上。

俄罗斯当初可是直接推翻了沙皇统治,沙皇一家在地下室里被处决。

工党胜选后,爱德礼第一时间觐见乔治六世,向乔治六世表明自己的态度,然后在乔治六世的支持下组建工党内阁。

这明显是以爱德礼向乔治六世效忠为前提。

你英国工党都向国王效忠了,还有脸说代表工人利益?

贝文找莫洛托夫的时候,爱德礼在寻求罗克的支持。

别看狮城是英国的海外殖民地,英国想重回东亚,没有南部非洲的同意还真不行。

怪就怪日军发动马来半岛战役的时候,英军败得太快,太惨,简直毫无抵抗之力就被日本人揍了个屁滚尿流。

长期以来马来半岛都是英国的势力范围,虽然英国没有直接殖民,马来半岛那些撮尔小国,都得看英国人的脸色。

和平时期马来人不敢反抗,只能任由英国人作威作福。

结果一打起来英军原形毕露,连Z舰队都全军覆没,英国在马来半岛的威慑力荡然无存。

南部非洲远征军反推日军的时候,马来半岛国家纷纷组建军队加入战斗,现在马来半岛至少有15个师20万人左右,这些势力背后的支持者毫无疑问都是南部非洲。

以英军现在的实力,想重返东亚,首先得问这20万人是否同意。

“狮城一直处于海峡殖民地的管辖中,这一点从来没变过。”罗克不接茬,这事跟罗克说不着,狮城又不是南部非洲领土。

必须得说,海峡殖民地总督,可能是英国所有海外领里,工作最轻松的总督了。

英国需要海外殖民地的持续输血,才能维持庞大的英联邦。

英国的海外领意义各不相同,印度那种是为英国提供人力资源的,不仅不赚钱,每年还需要拨付大量财政支援,才能维持殖民统治。

所以印度人也很矛盾。

接受英国统治吧,没自由。

不接受英国统治吧,每年的财政拨款就没了。

一个冷知识,印度所有的铁路都是英国人修建的,真正由印度人独立设计建造的,一寸都没有。

所以印度的反抗就很佛系,非暴力不合作。

海峡殖民地这种是为大英帝国赚钱的,每年光过路费都能收上千万英镑,要不然英国当初也不会花5亿英镑建樟宜海军基地。

这种赚钱的海外殖民地,总督的任务都很繁重,每天都要挖空心思找钱,不仅要反哺大英帝国,还得满足总督个人的腰包。

远洋货轮的船主都不是善茬,很多商船也有武装,亦商亦匪,想从这些人兜里掏钱难度可想而知。

海峡殖民地总督没有这个烦恼,年年不仅能轻松完成税收任务,而且还保持连年增长势头,堪称模范总督。

轻松确实是轻松,可总督对于海峡殖民地的控制力也在不断衰弱。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狮城成立了战时委员会,总督挂名不管事,权力被狮城当地的富商豪绅掌握,总督惨被架空。

可以说现在的海峡殖民地,也就表面上还打着大英帝国的米字旗,骨子里没准连警局里的红头三哥都已经叛变了。

“战争结束后,战争委员会必须解散,所有权力将收回,联合王国将恢复对海峡的统治。”爱德礼来找罗克的根本原因是,战争委员会里的绝大部分成员都是华人。

这还得感谢山下奉文的攻击速度太快,导致当时狮城的绝大部分英国人都逃离狮城去了澳大利亚,只有华商对南部非洲远征军的信任坚定不移,于是他们就获得了最丰厚的回报。

“当然,这是应该的。”罗克完全同意,这是英国内政,南部非洲联邦政府绝不干涉。

至于狮城人是否同意,那就不好说了。

东亚盟军将日军击败之后,返回狮城的海峡殖民地总督意外发现,狮城已经不再是当初的海峡殖民地,变得完全陌生,总督的命令,在离开总督府之后,效力就会大打折扣。

总督肯定无法接受这个事实,试图单方面改变现状,可是不仅遭到狮城当地人的反对,也遭到安琪和麦克阿瑟的警告。

安琪和麦克阿瑟的理由很简单,战争期间任何单方面行为都是不理智的,狮城是东亚盟军的大本营,如果因为总督的行为,导致狮城发生意外情况,那么东亚盟军就将介入。

在这个问题上,安琪和麦克阿瑟难得的达成了一致。

对于安琪和麦克阿瑟的警告,英国政府虽然不情不愿,还是捏着鼻子认了。

当时北非战役正处于关键时期,英国政府根本没有能力给与海峡殖民地总督军事方面的支持,所以只能维持现状。

现在欧洲战事结束,英军终于腾出手来,爱德礼第一时间要重返东亚。

最起码要恢复对海峡殖民地的统治。

“勋爵,谢谢你的理解——”爱德礼大概是认为,只要没有南部非洲从中作梗,英国恢复对海峡殖民地的统治简直就是板上钉钉。

罗克能说什么呢。

只能说政坛新丁太天真。

就在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的第三天,英国远东司令部派出的一支英军抵达狮城。

就在同一天,俄罗斯撕毁《日俄互不侵犯条约》,正式向日本宣战,加入东亚战争。

安琪不关心俄罗斯怎么虐日本人,上千万刚刚打完欧战的俄罗斯军队,无论是士气还是装备,都处于前所未有的巅峰程度。

日本那边连续遭到东亚盟军轰炸,号称最精锐的关东军经过多次抽调,早就已经名不副实,名义上虽然还有70万人,绝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残,精锐部队都已经在前期的战争中消耗一空。

无论日本人多顽强,注定会被俄罗斯的坦克碾成烂泥。

安琪更关注抵达狮城的这支英军。

麦克阿瑟也关注。

和安琪想象中的不同,英国远东司令部派来的这支英军,并不是由纯正英国人组成的部队,而是由印度人组成的英印部队。

英印部队还真是英军中的万金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