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重生南非当警察 > 2619 八月风暴行动

重生南非当警察 2619 八月风暴行动

簡繁轉換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7:31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重生南非当警察 !

“运气”这个东西真的挺神奇的,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的运气一直很不错。

明治维新其实也有英国的推动,当时英国为了对抗俄罗斯在亚洲的扩张,选择支持日本,于是就有了日俄战争。

日本的历次对外战争,都有着强烈的冒险主义色彩,赢了固然收益巨大,只要输一次就万劫不复。

另一个时空二战结束后,美国和上世纪中的英国一样,将日本打造成对抗俄罗斯的桥头堡,于是才有了所谓的黄金四十年。

这个时空日本不再有这样的机会了,南部非洲不寻求对抗,合作共赢才是王道。

俄罗斯就是个很好的合作对象,完美符合远交近攻原则。

站在南部非洲的立场上,也需要给欧洲国家制造一些威胁,这样欧洲国家才会更依赖南部非洲,保障自身安全。

对于东亚战场,大胡子还是信守承诺的,在完成集结之后,俄罗斯远东军区在华西列夫斯基元帅的指挥下,以最快的速度向负隅顽抗的日本关东军发动进攻,行动被命名为“八月风暴”。

此时的关东军,规模还是挺庞大的,共有31个师团,13个旅团,总兵力约97万人。

远东军区的实力更强,由外贝尔加方面军和远东第一、第二方面军组成,海军方面由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和阿穆尔河内河舰队配合进攻,总兵力约160万人。

俄罗斯军队发起进攻后,华西列夫斯基就将他的指挥部放在了海参崴,这里也成为远东军区的大本营。

在俄罗斯,海参崴叫符拉迪沃斯托科,意思是统治东方。

按照惯例,东亚盟军司令部向海参崴派出联络官,负责协调工作。

在俄罗斯军队发起进攻之前,安琪和麦克阿瑟曾向华西列夫斯基表示,可以派出空军协助俄罗斯军队的进攻。

华西列夫斯基果断拒绝,坚持由远东军区单独负责对日本关东军的作战。

事实也正如华西列夫斯基预测的那样,日本关东军纸面实力确实挺强,可是只剩下一个空架子,精锐部队已经在之前的作战中消耗一空,剩下的都是些老弱病残,俄罗斯军队发起进攻的第一天,就有四个师团不战而降。

经历过欧洲战场淬炼的俄罗斯军队,也真不是日军可以抗衡的。

前面早就说过,日本有限的那点资源,都被用来打造联合舰队了,陆军的装备水平非常差,也就只能用来欺负更落后的农业国家,在俄罗斯的装甲洪流面前,关东军一溃千里。

“俄罗斯人的运气真好,遇到现在的日本。”来自美方的军事观察员泰勒·布鲁斯情不自禁感叹,在他的面前,从渡船上下来的日军战俘正在列队,即将被送往战俘营。

也不能怪华西列夫斯基,近百万关东军,对于俄罗斯来说是难得的劳动力补充,在接下来的战后重建中,这些俘虏将发挥巨大作用。

这应该也是受东亚盟军启发。

在欧洲战场作战的时候,俄罗斯军队对待战俘的方式是非常残酷的,尤其德军战俘。

跟俄罗斯军队相比,西线盟军就是一群钱串子,不管什么事都是从经济角度出发,就连战俘都要最大程度榨取剩余价值。

战俘的作用所有人都看在眼里,尤其在法国,俘虏在战后重建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吃得少干得多,不需要薪水,不会组织罢工——

尤其最后一点,对于法国来说再重要不过。

俄罗斯对德军战俘的态度也可以理解,毕竟是无法化解的血海深仇,只能用生命和鲜血来洗刷。

对日本,俄罗斯的态度悄然发生变化。

这也可以理解。

日本跟俄罗斯,只在战争爆发之处,发生了一点小摩擦,随后就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相安无事。

所以日军战俘就成为俄罗斯的最佳劳动力补充。

更何况这里还是西伯利亚,对于原本就地广人稀的俄罗斯来说,青壮年劳动力愈发宝贵。

让人遗憾的是,日军战俘中,青壮年的比例很小,所有战俘要么白发苍苍,要么满脸青涩,他们浑身上下不着寸缕,在刺刀的指挥下列队,稍有迟疑,就会遭到俄罗斯士兵的殴打。

枪决是不可能枪决的,浪费子弹,就算要杀也是用刺刀捅,尸体直接扔河里,干净利落。

“这些人看上去都不太能工作的样子,浪费粮食!”来自澳大利亚军方的富兰克林无比嫌弃,这些俘虏换成东亚盟军,白给都不要。

澳大利亚人管理的战俘,可都是身强力壮,老弱病残一个都不要,生病了都不给找医生,能挺过去就继续干活,挺不过去自认倒霉。

澳大利亚地广人稀的程度,比俄罗斯更过分,很多俘虏的工作地点已经不再仅限于菲律宾,而是被卖到——被派往澳大利亚本土。

澳大利亚本土有很多矿山,对于劳动力的需求是无限的。

所以这些俘虏正在富兰克林看来,都是会行走的摇钱树。

可惜这些摇钱树都不太健康。

“这数目对不上吧,一个师团就这么点人?”来自南部非洲远征军的冯夏好奇,日军一个师团,就算最小的丙种师团也有万人左右,眼前这一个师团,只有大约三千多人。

“战死了?”布鲁斯猜测。

“也可能是被屠杀了——”富兰克林恶意满满。

联络官的工作其实也不轻松,责任重大,事务繁忙。

华西列夫斯基拒绝了东亚盟军的介入,联络官就无所事事,只能来到码头数俘虏。

“先生们,需要来杯咖啡吗?”负责陪同联络官的尤里少校无微不至,咖啡这种东西在俄罗斯不常见,至少寻常士兵难得一见,并不在俄罗斯军方的物资配给清单上。

虽然华西列夫斯基不待见东亚盟军,对于联络官们的招待规格还是高,俄罗斯人也很好面子的,不能在盟友面前露怯。

“这些俘虏接下来会被送到哪儿?”冯夏看似漫不经心,试图从尤里嘴里套话。

“大概会被送去种土豆吧——”尤里嘴里也没有半句实话。

种土豆虽然也是体力活,可也轮不着这些俘虏,因为没什么危险,不具备挑战性。

“就不能给他们穿件衣服吗?让他们好好洗个澡,这味道难闻死了。”布鲁斯大概有点小洁癖,对于卫生要求的标准高。

俄罗斯人大概是为了便于管理,没给战俘穿衣服,这绝对跟俄罗斯人打扫战场的习惯无关。

至于卫生标准,就有点吹毛求疵了,海参崴不是华盛顿,也不是比勒陀利亚,不能生搬硬套。

“没必要,只是一些消耗品而已。”尤里不小心说了实话,果然这些战俘接下来命运堪忧。

接下里几天,抵达海参崴的俘虏越来越多,从前线传来的消息也越来越多。

布鲁斯说得没错,俄罗斯人的运气确实挺好,两颗原子弹,彻底打断了日本人的嵴梁骨,关东军将无战心兵无斗志,面对俄罗斯军队的进攻几乎不反抗,整师团整旅团集体投降,这也让华西列夫斯基的胜利成色严重不足。

给日军造成最大伤亡的,不是俄罗斯军队的坦克,而是日本人自己的手雷。

日本人真的很奇怪,濒临绝境时不是殊死一搏,也不是投降求生,却会选择自杀,为帝国殉葬。

以前日军在作战的时候,如果失利,主将会以自杀这种极端方式向国王谢罪,普通官兵很少这样做。

现在自杀成为普遍行为,而且蔓延到普通日本人身上,即便并不是军人,只是平民,也会在俄罗斯军队抵达的时候自杀。

德国人跟俄罗斯人那么深的血海深仇,再担心俄罗斯人的报复,也没见俄罗斯攻入德国之后,有多少德国平民自杀的。

关东军控制范围下的日本移民,却有很多人选择自杀,也有人是被动自杀,这在日本也正常。

琉球战役期间,就有最少十万琉球人被日本政府要求自杀,以表示为帝国殉葬的决心。

现在关东军覆灭在即,日本这些移民就算不被俄罗斯人清算,恐怕也在劫难逃。

从八月九号到八月十五号,短短一个星期内,俄罗斯军队消灭了12个日军师团,一帆风顺。

八月十五号,日本昭和天皇发布“终战诏书”,宣布接受《波兹坦公告》,无条件向盟国投降。

在这之前,关于日本投降的消息已经多次爆出,不过日本政府内部,主战派和主和派并没有就投降事宜达成一致,所以才拖到今天。

早在八月九号“八月风暴行动”开始的当天,日本政府就照会中立国瑞士、瑞典驻日大使,将日本决定投降的消息传达给两国政府,并经过他们将投降的信号传递给同盟国。

由于只是照会,并没有真正向外界公布,所以盟军并没有停止军事行动,“八月风暴行动”还是如期进行。

十号,裕仁天皇下令结束战争,日本政府内部却吵成一团,天皇的命令被无视,这时候俄罗斯军队已经向关东军发动全面进攻。

从十号到十四号,日本政府一直没能在投降的问题上达成一致,俄罗斯的攻击在持续。

十四日上午,天皇召开了最后一次御前会议,面对依然没有达成共识的主战、主和派,裕仁下令停止争吵,要求内阁首相铃木起草《终战诏书》,并在十五日将诏书公告全世界。

日本投降的消息传到海参崴,并没有造成太大影响,街道上没有欢庆游行的人群,餐厅也没有举行打折免费之类的活动,码头上还是一船接一船的俘虏送过来,尤里煮的咖啡还是那么香浓可口。

“我的朋友,欢呼吧,战争终于结束了!”布鲁斯很高兴,整整六年了,他终于可以离开该死的战场回到家乡。

尤里和冯夏都没有想象中的激动,富兰克林迎合了几句,遗憾的情绪多过胜利的欢乐。

“你们怎么了?我们赢得了胜利,我们可以回家了!”布鲁斯怀疑尤里和冯夏是还没有从巨大的震撼中恢复过来。

至于富兰克林这个钱串子,布鲁斯已经绝望,因为战争结束,富兰克林就将失去最大的快乐来源。

富兰克林的快乐就在于浏览各种报刊杂志上盟军胜利的消息,看到高兴地时候还会大声朗诵,手舞足蹈。

“关东军并没有停止抵抗,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战争还没有结束。”尤里严肃,不认可《终战诏书》。

冯夏点头表示同意,突然又皱眉头。

尤里的话,一部分是正确的,战争是由日本挑起,什么结束不是日本说了算,得由盟军说了算。

不过尤里的出发点明显和冯夏不同,俄罗斯人不停止进攻,目的也不是惩罚日本人,而是尽可能多的抢夺胜利果实。

关东军成立几十年,积累的财富还是挺多的,就算没钱,不还有一百多万劳动力么,这都是财富。

华西列夫斯基如果想早日结束战争,日本发布《终战诏书》,华西列夫斯基就会命令部队停止进攻,给关东军留出投降的准备时间,这样也能减少非必要伤亡。

现实中华西列夫斯基不仅没有命令部队停止进攻,反而命令俄罗斯军队在关东军后方城市实施登陆战和空降,完全没把盟友放在眼里。

“关东军还在负隅顽抗吗?”布鲁斯撇嘴,俄罗斯人的吃相实在是太难看了。

华西列夫斯基一边命令部队继续进攻,一边在报纸上吹捧俄罗斯军队的胜利,声称关东军正在进行殊死顽抗,但是却在俄罗斯军队的进攻下不堪一击。

殊死顽抗和不堪一击本来就是矛盾的。

事实上关东军现在一败涂地,自从“八月风暴行动”开始,俄罗斯军队几乎没有遭遇像样的抵抗,损失微乎其微。

收获却很丰硕。

东亚盟军对日本的打击,仅限于日本本土,并不包括关东军的控制区。

所以关东军辖区内,工业和农业保护的都比较好,城市也没有遭到战争破坏,保存的都比较完整。

现在嘛——

呵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