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大魏风华 > 第六百八十六章 律令

大魏风华 第六百八十六章 律令

簡繁轉換
作者:东有扶苏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8-02 02:25:40 来源:源1

第六百八十六章律令(第1/2页)

寅时三刻,北平城尚沉浸于秋日拂晓前最深的墨色里,唯皇城根下,千盏宫灯次第点燃,将承天门至太极殿的白石御道映照得亮如白昼。

猩红毡毯自丹墀之下铺陈开来,吞噬了最后一点夜的缝隙,执戟的金吾卫甲胄森寒,自汉白玉阶两侧森然排闼而下,肃杀之气凝成实质,压得秋虫噤声,寒露不坠,寅时正刻,沉重的景阳钟声撕裂凝滞的空气,九响浑厚悠长,自紫禁之巅滚过沉睡的帝都,宣告靖平朝开国以来最不寻常的一次大朝会,启幕。

太极殿内,蟠龙金柱撑起高阔穹顶,金砖墁地,光可鉴人,文武百官早已按品肃立两班,沉默地等待着,朝会的开始。

自新帝登基,或者说自大魏开国,这种接连数日便连续举办两场大朝会的情况屈指可数--而昨日晚间在京城里流散出的些许传闻,已经足够这场朝会的重要程度超过前些日子下南洋船队回程的那一场了,光是看一看肃立在文武队列里,那些几乎只剩下一口气也要强撑着来上朝的老臣,便能知道,今日这场朝会的重要性。

“陛下--临朝--!”

尖锐悠长的唱喏撕裂了殿中的寂静,顾怀的身影出现在丹陛之上。

他未戴十二旒冕,仅以墨玉簪束发,一身玄黑盘龙常服,衬得身形愈发挺拔,也愈发清减,数日前的震怒与杀意仿佛已被深秋的寒露洗去,唯余下深潭般的沉静,以及那眼底深处,一丝不易察觉的、仿佛熔岩在冰层下奔流的炽热。

他步履沉稳,踏上御阶,转身落座于那张象征至高权柄的紫檀蟠龙御座,目光缓缓扫过殿下济济百官,那目光平静无波,却带着千钧重压,瞬间抽空了殿内所有的杂音。

“众卿,平身。”

“谢陛下!”山呼声中,百官起身,垂手肃立,无数道目光带着难以言喻的灼热与探究,聚焦于御座之上。

按道理来说,接下来就该进入“有事起奏,无事退朝”的阶段了,但很明显百官还是有眼力见的,知道今天的正事是什么,谁敢在这时候跳出来奏事?非得惹得龙椅上那位年轻的新帝冷冷地扫过来一眼?

而顾怀显然也很满意百官的这种识时务,他微微抬手,侍立御阶之侧的沐恩立刻躬身出列,手中高高捧起一份明黄绫面的奏报。

“宣读吧。”顾怀的声音落下。

沐恩深吸一口气,展开奏报,尖利而略显颤抖的声音,瞬间攫住了所有人的心神:

“臣,江南总督徐缙,八百里加急叩禀陛下!靖平元年八月二十三,未时三刻,伏波级战船‘破浪号’并补给船两艘,历经万死,驶入钱塘港!舰体残破,几近解体,幸存者不足出发时三成...主事者赵平无恙!”

“据赵平公子亲述,并呈献海图、物证,确凿无疑!其率船队于南溟极深之处,寻获一片亘古蛮荒之巨陆!其地广袤无垠,纵横不知几万里,数倍于中原!沃野连绵,山河壮阔,物产之丰饶,远超想象!前所未见之参天巨木,其叶如伞,其香清冽;前所未有之奇禽异兽,或腹生皮囊以育幼,或后肢强健奔腾如飞!海岸金沙如练,内陆丘陵起伏,更远黛色山影接天!其地,确无城郭,无王权,唯有亘古蛮荒!”

“赵平公子已于登陆首地,择巨岩勒石为记,以血汗铭刻--‘魏’!”

“此乃天赐大魏之无主沃土!开万世未有之基业!臣,徐缙,并幸存探索之勇士赵平、李敢等,恭贺陛下!天佑大魏!此功,彪炳千秋!”

“详情、海图、物产样本名录、矿石图说,附于其后。伏乞陛下圣裁!”

“轰--!”

如同惊雷在太和殿内炸响,当沐恩宣读奏报的最后一个字音落下,死寂仅仅维持了一瞬,随即整个朝堂如同被投入滚油的冷水,彻底炸开了锅!

然后,无数道目光,带着灼热的探究与几乎按捺不住的激动,死死钉在那只由四名禁军力士小心抬入、以明黄绸缎覆盖的巨大托盘之上。

托盘所覆,便是昨夜以六百里加急飞递入京、震动宫闱的--那片亘古蛮荒大陆的物证!

顾怀高踞御座,玄黑龙袍上盘踞的金龙在殿内数百烛火映照下鳞甲贲张,爪牙森然,他并未急于命人掀开那象征性的绸缎,只是以指节轻轻叩击着紫檀御座的扶手,目光沉静地扫过殿内每一张或亢奋、或惊疑、或贪婪、或算计的脸庞,那叩击声不疾不徐,每一次落下,都精准地敲在群臣紧绷的心弦之上,将殿内几欲沸腾的空气强行摁入一种令人窒息的、山雨欲来的死寂。

然后,他一摆手,让人揭开了那覆盖的明黄绸缎。

刹那,殿内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倒抽冷气之声!

托盘中央,并非预想中的金珠宝石,而是散落着几块闪烁着奇异金属光泽的矿石、一包用油纸仔细包裹的陌生植物种子、一张硝制得极好、布满奇特褐色圆斑的柔软兽皮,以及一张边缘磨损、用炭笔和简陋颜料勾勒出的巨大海图--那条海路明显是从钱塘港出发,然后一路南下,再然后,一条漫长到不可思议的海岸线跃然而出,勾勒出一片前所未见的广袤疆域!

随后,海外都督府都督,杨哲出列拱手。

“陛下!”他指向托盘,指向那粗粝的刻字石与简陋却震撼的海图,“此乃天赐大魏之新域!臣等僭越,循古制‘地大物博,安宁丰饶’之意,暂名之曰:‘博安洲’!”

“博安洲!”

这三个字如同投入滚烫油锅的冰水,瞬间引爆了死寂!

“博安洲!数倍于中原的无主沃土!”

“勒石为记!刻‘魏’宣示!好!好气魄!”

“天佑大魏!开疆拓土!此乃泼天之功啊!”

“无主...无主!那岂不是...”

山呼海啸般的声浪,在大殿中响起,平日里持重端方的衮衮诸公,此刻无不面色潮红,呼吸粗重,目光死死黏在那块刻字石和海图上,贪婪得如同嗅到血腥的群鲨!户部左侍郎郑功猛地踏前一步,这位顾怀幕府旧臣、视开荒屯田如命的干吏,激动得胡须都在颤抖:

“陛下!天赐博安!此乃千古未有之祥瑞!臣请旨,即刻由朝廷主导,设‘博安洲拓殖总督府’!精选干员,招募流民、罪囚,调拨农具、种子、耕牛,仿北境、幽燕屯垦旧制,大规模移民实边!三年免税,五年减半!只需十年,必能将此蛮荒之地,变为我大魏南方之粮仓、棉仓!源源不断之膏腴,反哺中原!”

这个如同农夫一样的官员,在这一刻彷佛找到了当初刚刚被顾怀提为北境幕府农政署署长时的兴奋战栗感,他仿佛已看到无边沃野上金黄的麦浪翻滚。

“郑侍郎此言差矣!”一声断喝如金铁交鸣,兵部尚书任彬排众而出,这位青壮派的铁血尚书,自从当初京城一战,便成为了顾怀这位军功王爷的忠实拥趸,成为兵部尚书之后,也依旧主张征伐,“博安洲远在南溟万里之外,非比北境幽燕!流民罪囚,乌合之众,如何能在那等蛮荒凶险之地立足?更遑论开疆拓土!臣以为,当以雷霆之势,遣我大魏海军精锐,择良港要冲,修筑坚城巨堡,驻以强军!先立下铁打的根基,再行招抚或驱策当地土蛮为用!凡不服王化者,当以舰炮犁之!唯有刀锋所指,方能令‘魏’字所刻之处,真正成为我大魏永固之疆土!”

他猛地抱拳,声震殿宇:“臣任彬,愿亲率王师,为陛下永镇博安!”

“任尚书,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老成持重的前兵部尚书,如今的内阁次辅,几乎堪称一手提携任彬至此的张阁老眉头紧锁,思索道,“博安洲新得,远隔重洋,风涛险恶,补给维艰。若贸然兴大军,劳师远征,靡费国帑无数,稍有不慎,便是第二个草原泥潭--甚至更糟!当务之急,应是稳固已知航路,徐徐图之。可先遣精干使节,携我天朝威仪,宣示德化,怀柔土酋,建立商站据点,互通有无。待根基稍固,民力稍复,再行移民屯垦、驻军设府之事方为上策!切不可操切冒进,徒耗国力啊!”

“张阁老此言,未免太过畏首畏尾!”郑功立刻反驳,情绪激昂,“博安洲乃无主之地!非他国之土!何须怀柔土酋?此等天赐良机,稍纵即逝!若因循守旧,待他国闻风而动,捷足先登,我大魏岂不悔之晚矣?移民实边,乃固本培元之策!岂是操切?”

“固本培元?郑侍郎可知万里海途,九死一生!移民十人,能至博安者几何?又有几人能熬过初至之水土不服、瘴疠侵袭?”张阁老寸步不让,“此非辽东近畿!此乃化外绝域!移民之耗,百倍于屯田之利!实为竭泽而渔!”

朝堂之上,顿时吵作一团,拓殖派与怀柔派,激进者与保守者,围绕着如何消化这片从天而降的巨陆,展开了激烈的攻讦,唾沫横飞,引经据典,关乎国策的巨大分歧在“博安洲”这个前所未有的命题前暴露无遗,空气变得灼热而粘稠,连殿角的铜鹤香炉吐出的沉水香雾,似乎都被这激烈的争论撕扯得凌乱不堪。

内阁首辅李仁,这位在新朝以“忠顺”和“善体上意”著称的墙头草阁老,此刻却罕见地沉默着,眼观鼻,鼻观心,如同入定--因为他深知,如此泼天之功与泼天难题,唯有御座之上那位的心思,才是真正的定海神针,吵有什么用?他余光小心地瞟向丹陛,等待着那最终的一锤定音。

就在争论渐趋白热化,几近失控之际,一个略带辽语腔调、却铿锵有力的声音在殿角响起:

“陛下!臣,定北府枢密院副使萧哈鲁,斗胆进言!”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被吸引过去,只见一位身着大魏四品官服、体格魁梧、面容深刻、鬓角已染风霜的契丹大汉,出班跪倒,此人正是魏辽合并后,卢何为安抚辽地人心,奏请得到顾怀同意,特意擢升至定北府枢密院副使的辽人贵族代表,有名无实,却也是辽人在朝堂为数不多的象征。

有这么一个人在朝堂站着,也算是表露出了几分接纳如今已占领辽境辽人的态度--至于枢密院如今成为了统纳辽国两京四道的庞然大物,作为副使该有的滔天权力,就不要想了。

萧哈鲁知道这一点,所以作为之前的辽国重臣,如今的降臣,他在朝堂上一向只看,不说,如同一具泥胎木偶,任谁也没有想到,他今天居然会主动开口--并且是在如此重要的事情上。

顾怀略感意外与有趣地换了个坐姿,以手托腮,轻轻点头:“说说吧。”

这一幕无端让萧哈鲁想起了当初面对辽帝时的场景...只是片刻走神,他就立刻反应过来,慌忙移开视线,环视殿内诸公:

“辽东故地,魏辽之民杂处,或有龃龉,或有隔阂,然而此等隔阂,于白山黑水间或难化解,于那万里之外、同处绝域、共面蛮荒的博安洲呢?何不颁下明诏:凡我大魏子民,无论魏人、辽人,抑或归化之奚人、渤海人,但有雄心、有胆魄、有家资者,皆可向朝廷申领‘拓殖特许状’!自备船只,自募人手,自携器械粮秣,扬帆南下博安!凡能于博安洲圈占无主荒地,筑寨屯垦,勒石为记,经朝廷勘验核准,其地便永归其所有!朝廷仅象征性收取地契之费!且十年内,所产所获,除必要之关税外,朝廷分文不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六百八十六章律令(第2/2页)

他越说越快,声音洪亮,带着一丝急切和期盼:

“陛下!朝廷只需掌握特许之权,制定拓殖之律,于博安洲择紧要处设几处‘转运司’,驻以精兵,掌理勘界、收税、仲裁、邮驿即可!其余一切,放手予民!辽东的魏人辽人,江南的豪商巨贾,北地的军户悍卒...为了土地,为了财富,为了子孙基业,他们自会如百川归海,涌向博安!他们会比任何官办的屯垦更高效!比任何王师更坚韧!他们会用血汗和刀犁,替陛下、替大魏,将那片蛮荒彻底变成熟土!辽东之民与魏人之别,亦将在同舟共济、并肩开拓中,消弭于无形!此乃既开疆于万里,又融民于无形之上策!”

萧哈鲁之言,如同在沸腾的油锅中又泼入一瓢滚水!殿内瞬间陷入了一种奇异的寂静,郑功的移民实边论,任彬的武力征服论,张阁老的徐徐图之论,在这套充满野性活力、几乎完全依托民间力量的“特许殖民”蓝图面前,居然显得如此苍白而拘谨!无数双眼睛亮了起来,尤其是那些出身江南、与海商关系密切的官员,更是呼吸急促,仿佛看到了金山银海在向自己招手!

顾怀的目光,第一次真正地、带着一丝审视的意味,落在了萧哈鲁身上。

这位辽人副使,这位朝廷上的招牌,竟能如此精准地道破他心中盘旋已久的方略核心--甚至于比起被他亲手提拔起来的尚书、阁老,都要看得长远!他微微颔首,指尖的叩击终于停止,那深潭般的眸子扫过依旧争执不下的郑功、任彬、张阁老,最终落回杨哲身上,嘴角勾起一丝极淡、却洞悉一切的弧度。

“杨哲,”帝王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种终结所有争论的威严,“萧副使之言,深得朕心,这‘拓殖特许’之制,你海外都督府,想必早有腹稿?”

杨哲深深一躬,枯寂的眼底毫无意外之色,仿佛一切皆在预料之中:“陛下圣明,臣确有所思。此制,非凭空而来,臣观泰西佛郎机等国,其海外拓殖之基,便在于‘特许’二字,其国君王,授予豪商巨贾以‘特许状’,许其组建商行,招募私兵,建立据点,开拓贸易,甚至代表其国家宣战媾和,其商行所至,国旗随之,利益所驱,无远弗届。”

他顿了顿,声音清晰而又精准冰冷:

“臣以为,可效其精髓而更张之,制《大魏海外拓殖特许律令》:其一,在当初的江南私掠证基础上,设‘特许状’等级。甲等:许组建武装拓殖商行,可拥有私掠船,于无主或敌对地域武装拓荒、建立据点、宣示主权、进行贸易,其占据之无主土地,经朝廷勘界使核准,可享九十九年完全产权,仅需缴纳象征性‘皇权金’;乙等:许进行大规模贸易、移民屯垦,占据无主土地享五十年产权;丙等:许个体或小团体移民、垦殖、贸易。”

“其二,凡持甲、乙等特许状者,其拓殖商行内部事务,朝廷原则上不干涉,唯须遵守《大魏律》根本,禁戕害同族,禁蓄意灭绝土蛮,所获土地矿产,朝廷拥有优先收购权。其商行武装,需接受海外都督府或当地转运司节制。”

“其三,于博安洲及未来其他新拓之域,择天然良港要冲,设‘转运使司’,直属海外都督府。转运使司只掌:勘界定土、征收关税及特许地税、传递朝廷文书邸报、维持基本秩序、仲裁重大纠纷、提供有限庇护。其余民政、赋税、防务,尽由各拓殖商行或移民聚落自理!”

“其四,颁《先占令》:凡于朝廷未宣示主权之新地,无论天涯海角,大魏子民率先登陆,勒石或树旗刻‘魏’字为记,并维持实际占据一定年限,经转运使司勘验无误,即可自动获得该地丙等特许产权!朝廷承认并保护其私产!”

杨哲的语速平稳,却字字如重锤,敲打在每一个朝臣的心上--这哪里是什么律令?这分明是给天下所有野心家、冒险家、亡命徒、破落户、乃至被中原土地束缚的魏人,还有如今被占领辽境的辽人奚人,发放了一把开启新世界、攫取泼天财富与土地的****!朝廷付出的,仅仅是“特许状”一纸文书和几个象征性的转运司!而收获的,将是整个博安洲以惊人的速度被打上大魏的烙印!

而龙椅上的顾怀,眼神则是更加幽深了几分。

他看着杨哲,沉默地想道,难怪这个“毒士”之前在暖阁内面对自己的帝王之怒,却没有丝毫对于生死的畏惧,大概在他第一次远航到达终点时,就已经在想这些了?

多么完善,多么全面的一套体系!甚至于,和记忆里的那个坐落在岛上的日不落帝国,其方略都如出一辙!可以预见的是,当大魏依照这一套体系走下去,一个崭新的、东方的殖民帝国,就要在这世界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了。

他说的是对的。

他的确不能死,更不能杀。

这个帝国,需要他,没有比他更适合,成为海上开拓引领者的人了。

“陛下!”站在文官前列的张阁老听得心惊肉跳,见顾怀又一直沉默,忍不住再次出列,“此制...此制太过放任!形同裂土!若那些持甲等特许状的商行坐大,拥兵自重,海外称王,朝廷鞭长莫及,岂非养虎为患?届时博安洲恐非大魏之博安,而成为国中之国啊!”

顾怀终于从御座上缓缓站起。玄黑龙袍的下摆拂过冰冷的金砖,那盘踞的金龙仿佛也随之昂首,龙目之中精光四射,睥睨着殿内众生,他并未直接回答张阁老的忧虑,目光投向殿外铅灰色的苍穹,仿佛穿透了宫墙,看到了钱塘江口千帆竞发的第二次下南洋船队,看到了破浪号归来的残破身影,更看到了那片名为博安洲的、充满无限可能的蛮荒大陆。

“国中之国?”顾怀轻轻笑了笑,“阁老,你只看到了可能的‘裂’,却看不到必然的‘合’!”

他向前踱了一步,靴底落地的声音在寂静的大殿中清晰可闻:

“朝廷要做的,不是事无巨细地去管万里之外每一寸土地该种什么,每一座寨子该如何修!朝廷要做的,是定下规矩,划下底线--土地最终属于大魏,拓殖者拥有的是使用权与收益权;刀锋对外,不可同族相残;商路畅通,关税统一;王命可达,法度能行!有此四条铁律为基,其余一切,放手予民!”

顾怀猛地一挥手,斩钉截铁:

“人心思利,甚于畏威!一片数倍于中原的无主沃土摆在眼前,朝廷只需打开闸门,指明方向,自有无数为了发财、为了土地、为了子孙基业的百姓,会前赴后继地扑向博安洲!他们会比任何官府更高效地开垦荒地,建立据点,繁衍人口!他们会自发地抱团,形成村镇,推举头人,制定乡约!他们会为了保卫自己流血换来的土地,比任何官军更勇猛地与土蛮搏杀!朝廷的意志,会随着这些拓荒者的脚步,随着转运使司的驿站,随着往来不绝的商船,自然而然地渗透到博安洲的每一个角落!”

他的目光锐利如刀,扫过郑功、任彬,最终落在萧哈鲁身上:

“至于辽汉之别?在博安洲那共同的蛮荒、共同的敌人、共同的利益面前,这区别还有多少意义?中原的魏人想发财,定北府的辽人想摆脱故土的压抑和隔阂,博安洲就是最好的出路!让他们一起去!一起流血,一起流汗,一起在那片新土上建立家园!十年,二十年之后,他们的子孙只会知道自己是博安洲人,是大魏子民!此等融民于无形之功,岂是强令屯垦、划地分居所能比拟?”

顾怀重新坐回御座,声音带着冷厉与坚决,宣布了不容置疑的终极裁决:

“至于交通阻隔,政令难通?朕坐在这龙椅上,看着清池那些日夜轰鸣的锻锤,看着工部密档里那台故障频仍却力量惊人的‘火室转轮’...焉知十年、二十年之后,不会有铁马驰骋于博安洲的旷野?不会有更快的船劈开万里波涛?朝廷的目光,当放在定规立矩,放在开拓航路,放在精研这‘格物致知’之力上!而非因噎废食,畏首畏尾!”

他最后看向杨哲,一字一句,如同将帝国的意志镌刻于铁板之上:

“《大魏海外拓殖特许律令》,就依卿所拟框架,着内阁会同海外都督府、户部、兵部、刑部,三日之内,完善细则,明发天下!通告各藩属!同时,传旨江南总督徐缙:第二次下南洋船队,分出一支偏师,搭载工部勘矿、农部选种之吏员,及首批转运使司属官,直航博安洲!目标--赵平勒石之地!建立第一个‘博安洲转运使司’!为后续持特许状之民船,点亮灯塔,开辟前站!”

“臣等领旨!陛下圣明!”

片刻的死寂之后,山呼之声,前所未有的整齐与炽热,几乎要掀翻太极殿的蟠龙藻井!无论是郑功眼中对土地的渴望,任彬心中对征伐开拓的向往,张阁老残余的忧虑,还是萧哈鲁那混合着激动与希冀的光芒,此刻都被这煌煌帝王的宏大蓝图所统摄、所点燃!

杨哲深深俯首,嘴角那抹难以察觉的弧度似乎深了一分。

啊,终究还是选择了最冷酷也最高效的那条路--以民间的无尽贪婪与活力为燃料,驱动帝国殖民的巨轮碾过万里波涛,他仿佛已看到,无数悬挂着“魏”字旗和各家特许公司徽记的船只,如同嗅到血腥的鲨群,正从钱塘江、从无棣港、从辽东的金州卫,甚至从高丽、倭国的港口蜂拥而出,扑向那片名为博安洲的处女地,刀锋、犁铧、商货、种子、流民、亡命徒...将共同在那片亘古蛮荒上,书写大魏最血腥也最辉煌的殖民史诗。

而这,还不是全部,殖民的浪潮之外,还有...西方。

多么美妙的棋盘!多么让人战栗的未来!这才是他一直想要的,煌煌大世!

珠帘轻响,朝会散去,顾怀独立于太极殿后高高的平台之上,铅灰色的云层裂开一道缝隙,秋日苍白的阳光洒落,照亮了脚下宏伟的皇城,也照亮了遥远东南的方向。

他仿佛看到,破浪号残破的船影旁,第二次下南洋的庞大舰队正升起遮天蔽日的巨帆,如同离弦之箭,一支坚定地射向西方葡萄牙人盘踞的棋局,另一支,则劈开波涛,直指南方的澳大利亚,千帆竞渡的画卷之下,是无数被《特许律令》点燃的民间私船,如同嗅到血腥的蚁群,正从帝国的每一个角落开始集结,即将汇成一股淹没新大陆的狂潮。

他最后望了一眼殿外铅灰色的、却已透出晨曦微光的天穹。

浪潮来了,帝国的边界,已不再是长城与关隘,而是那深不可测的蔚蓝,而一场以整个世界为棋盘,以贪婪与野心为棋子的殖民大潮,已由他亲手开启。

律法的栅栏已然划定,百姓的**之火已然点燃,至于航程中的惊涛骇浪,未来的变数...他握紧了那柄锈迹斑斑的七星龙渊。

那便,遇山开山,遇海平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