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桃花女将要退婚,被迫称帝她哭了 > 第509章:同仇敌忾

桃花女将要退婚,被迫称帝她哭了 第509章:同仇敌忾

簡繁轉換
作者:人世几春秋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23 03:00:07 来源:源1

第509章:同仇敌忾(第1/2页)

最无缺深吸了一口气,气息总算缓了过来。

周围众人暗暗心惊。

他们总算明白,为何最无缺如此厌恶独孤家了。

独孤烈则是委屈不已。

如拓跋穹所言,他们向梁萧出售紫杉木之前,国内可没有相关的明令禁止。

现在自己都如实汇报了,还要怎样?

“丞相,保重身体。”拓跋穹叹了口气,亲自扶最无缺起来,给他送上蜜水,心中却是更加郁闷。

五十万条紫杉木,这能造多少弓弩,能有多少备用?

难怪国内找不出多少适合制作弓身的紫杉木了,原来都让砍得差不多了。

新一批的紫杉木想要成材,得再等几年甚至十几年。

再算上国内零零散散私售给沛郡的紫杉木,搞不好梁萧手头有六十万条紫杉木。

而这几十万条紫杉木的总售价,恐怕还不到六十万两银子,而梁萧付出的只有白糖和书籍……

最无缺喝下蜜水之后,详细分析。

“根据匈奴人的情报,白袍兵大多穿戴一种棉质的战甲,但防御力并不弱于一般的轻铁甲和锁甲,甚至犹有过之。寻常的棉衣绝无可能具备如此防御能力,因此兵部和公布正在联合赶制,往棉甲之中夹杂铁片,但愿有用。”

“不过,除了弓弩,天策军的武器似乎也普遍换上了镔铁武器。所以,敌军的棉甲内层所用的铁片应该也是镔铁。”

在场众将心头一凛。

镔铁!

这可是铁中的上品,在国内,往往只有将军级别的人员有资格配备镔铁武器。

天策军居然普遍配备?

独孤烈见最无缺果然没有追究紫杉木之事,也放下心来,当即向拓跋穹表态。

“陛下,臣家自知铸成大错,愿意向国库捐献十万两白银,支持棉甲与紫杉木弓弩的研发!”

拓跋穹微笑颔首,“独孤爱卿忧国忧民,朕心甚慰……”

十万两,只怕是杯水车薪,但独孤家已经给出了态度,紫杉木之事必须翻篇了。

最无缺又提醒道:“陛下,臣这边也带来了攻城器械,等兵临邺城之后,应该督军猛攻!”

为了强袭武朝,他和梁拓兵分两路,带走了大量的攻城器械,就连朝歌那边也运过来了不少。

拓跋洪之所以没有急于攻打邺城,等候君王只是原因之一。

另一个原因正是朝歌这边的器械被调走了不少,最近在加紧赶制。

谁都想不到,梁萧非但歼灭匈奴军队,还迅速收服燕云各郡。

这一切都是始料未及。

“便依丞相之言!”拓跋穹郑重点头,又道,“从今往后,望众爱卿冰释前嫌,同仇敌忾,共伐梁萧。”

群臣纷纷表态。

“谨遵圣谕!”

拓跋穹这才放心,命令群臣各回营地休息,明日继续出发。

江南。

京城。

南王世子梁毅趁着武帝病危,京城混乱,拜访户部尚书端木操。

“端木尚书,方今天下大乱,人心思变。京城只怕已没有本世子的立锥之地,为保身家安全,本世子请求端木尚书相助。滴水之恩,他日涌泉相报!”

端木操试探道:“世子,若是将来天下有变,南王会如何看待我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09章:同仇敌忾(第2/2页)

梁毅郑重表态。

“帝王家的私事,与卿等无关,朝廷始终是那个朝廷,需要仰赖你们几家相助!”

端木操心领神会,连夜请来司马延年和公羊贤,与梁毅一会。

武朝宗室之中,目前南王实力最强,他们也不想得罪。

“若将来成事,卿等必是帝王股肱之臣,绝非妄言!”

三家家主讨论之后,同时表态。

“世子放心归去。”

梁毅趁夜逃离了京城,三家门阀也决定两头押宝。

毕竟天下纷乱,他们希望能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万一将来南王入主京城呢?

但比起南王,两个皇子明显更好控制。

只不过,梁毅这个人质对他们而言可有可无,毕竟南王的嫡子不止一个。

而在徐州东南部,广陵郡的海岸边,大批运盐的船只正从入海口沿江而上,直奔彭城与西秦交界处。

徐州天策军间谍伪装的私盐贩子正聚集在这里,大部分人静静等候,小部分已经坐上装有海盐的马车,直奔西秦国境。

这些海盐将成为冲击西秦盐政的关键。

西秦主力北上,边境的守军明显减少,巡逻力度大不如前,给了徐州机会……

而在邺城,梁萧也进一步收到了关于天和教起义的消息。

徐州送来了武帝声讨大圣贤的公文,以及徐州情报人员收集到的关于天和教起义的详细内容,加以比对。

“联九州之黎庶,撼三家之王庭?替天行道?推翻帝制,开创人和?”

梁萧看到情报上写的起义口号,心中暗暗称奇。

这是足以响彻神州大地的口号,可惜……

靖云生详细分析。

“主公,我军稳定燕云之地之后,或许并不适合立即讨伐西秦。西秦君臣施行仁政,虽不及主公治下,但国内还算安稳,百姓对主公的认同感显然不如徐州与燕云两地的百姓。”

“稳定边防之后,不如转道江南,以剿匪的名义继续招安各地天和教起义军。并借机讨伐一部分军阀与地主豪强,吞并他们的部队和地盘。如此,国家可定。”

其余幕僚纷纷称赞。

“靖长史所言极是!”

跟在梁萧身边,他们的眼光与格局也大有转变,不再局限于对朝廷的愚忠,而是决定造福百姓,忠于武君。

他们的主公,当朝武君,便是造福百姓最好的榜样!

江南朝廷早已让他们寒心。

天象有变,神州大乱。

江山易主,指日可待。

他们更希望自家主公能够取而代之。

徐州与燕云之地的民望,让他们对自家主公有足够的的信心。

梁萧点头之后,却提醒道:“大家认为大圣贤是怎样的人物?”

“自然是邪教乱贼,乱世之始!”群臣异口同声道。

梁萧却是摇头,叹息。

“大家可曾想过,他已经年逾古稀,原本完全可以凭借自己在民间的名望,以及朝廷的敬仰,安享晚年,然后流芳百世。可他为何决定冒着身死族灭的风险,在风烛残年之事发动起义?”

群臣陷入沉思。

这的确是他们忽略的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