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桃花女将要退婚,被迫称帝她哭了 > 第505章:摄政

桃花女将要退婚,被迫称帝她哭了 第505章:摄政

簡繁轉換
作者:人世几春秋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23 03:00:07 来源:源1

第505章:摄政(第1/2页)

梁萧的“蔑视”,让西秦众将愤懑不已。

但拓跋穹御驾亲征,即将抵达战场,他们也不敢擅自行动。

战绩是不会骗人的。

连斩一百零八将,前后歼灭匈奴倾国之兵,收复燕云,威震华夏,梁萧已成了名副其实的当世第一人。

也只有拓跋穹与最无缺久负盛名,地位崇高,能与其人相提并论。

拓跋洪的部队紧锣密鼓地筹备攻城事宜,拓跋穹与最无缺则分别从两个方向赶往朝歌,即将会合。

京城,王京受封监军,在一千名羽林军的保护下,赶往前线。

三家门阀与两个皇子秘密派人全程追踪。

王腾则让汪平去通知天和教起义军,寻机拦截。

无论如何,他们都不能让王京活着回京!

秦牧在玄奇的配合下,统管京城禁军,严加戒备。

武帝一病不起,身体每况愈下。

欧阳家进退两难,选择明哲保身。

在武帝的支持下,礼部侍郎秦越带队修订史册,为武朝补上开国元勋们的史料,包括忠武侯府,南宫家,云家,秦家,就连司徒家的先祖也给予记录,以示公正。

武朝四大门阀掌控舆论久矣,就连史官也曾被四家垄断,至于四家之外的史官所修编的史册,能毁则毁。

其修史内容如何失之偏颇,可想而知。

四家之外的开国元勋,若无从下手抹黑,便隐瞒其辉煌事迹。

一切以四家利益为先。

梁萧驱逐匈奴,给了武帝足够的底气,让秦越等人收集皇家典籍记录,结合幸存的其他史料,予以考证,让这些开国元勋的事迹重见天日。

这是一项浩大而神圣的工程,武帝只希望能在自己驾崩之前完成。

对策,世家大臣们恼恨不已,但也不敢明目张胆反对。

如今梁萧权倾朝野,威震天下,他们只能熬到新君登基,再处理梁萧。

就连天和教也被迫改变策略,不得不选择暂时联合阉党,打击江南各部的将帅。

南王在交州积蓄力量,也趁势而起,杀出交州,侵占沿途州郡,已经逼近荆南四郡中的零陵和桂阳。

邺城。

梁萧白天督训士卒,或者带领白袍兵出城袭扰敌军,晚上审阅各地送来的公文。

在给燕云百姓分发农田之后,燕云全境的官田还剩五千万亩,再算上每人三亩的“授田”,这部分“授田”的税收标准与私田一样,只是严禁出售,本质仍属于官田。

因此真正能用于屯田的官田还剩两千万亩。

若没有官田的支持,难以为继庞大的军队消耗。

这两千万亩官田里的一千八百万亩交给屯民种植,最多只收三成佃租,按平均亩产一石半算,每年大约能收得八百万石粮食。

另外二百万亩则交给十五万名军屯兵与后勤兵种植,平时耕种和训练,战时作战,也可以保障各地的治安稳定,岁收粮食三百万石左右。

如今是非常时期,梁萧打算在燕云之地最多征兵二十五万,其中十万为精锐天策军,这部分人不参与耕作。

加上他前后总计带来的五万余名天策军步骑,燕云之地便有十五万天策军,可以保障燕云之地的稳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505章:摄政(第2/2页)

有黄河水军的存在,西秦也无法出海拦截徐州的货船,因此海盐等必需品可以从海边运往燕云之地,再为天策府创收,以支持军政消耗。

黄河容易发洪水,西秦人就算有心驱逐黄河水军,考虑到洪水可能对国内黄河沿岸带来严重损失,也不敢堵塞黄河。

毕竟黄河水军一旦察觉情况不对,可以立即回到海边。

现在,魏郡和常山两地的部队严阵以待。

拓跋穹选择御驾亲征,自然不会善罢甘休。

燕云军队还未完成系统性的训练,自守有余,进取不足,因此以守城为主。

徐州,兰陵军营。

彭城释流云,应天郡云恪,已经抵达此地,与卓子房会合。

剑行风与剑白衣率众回归,向卓子房汇报。

“敌军主力确实已经北上,只留下一支疑兵,守备山阳郡。”

卓子房看向释流云,道:“释先生,有劳你领军北上,与秦将军部队接力,支援主公。”

释流云郑重道:“固所愿也!”

卓子房重新布置防务,将守军重点集中在沛郡一带,又拨给释流云一万天策军,赶赴琅琊。

这支援军将负责琅琊的防务,琅琊那边则可以抽调一万天策军赶往燕云之地。

随着徐州越来越多的天策军成功完成训练,并配备新式军器,徐州实际可用的天策军已经超过十二万,若算上琅琊守军,则是十五万!

当然,最精锐的天策军大概在十万左右,其中五万都在琅琊。

常山与长城也完成了严密布防,遥相呼应。

辽东之地,积雪未消。

上万起义军正集结在城外,翘首以盼。

首领王鼎更是满脸急切。

他们收拾了当地的匈奴统治者,但辽东地广人稀,北方匈奴,东方高丽,皆是虎视眈眈。

若援军再不赶到,只怕辽东百姓会面临灭顶之灾……

片刻之后,常念侠统领的五千白袍兵终于出现在西南方。

“武君王师已至,还是白袍兵!”

起义军欢呼雀跃。

王鼎立即迎了上去,出示约定的信物——匈奴人留下的另外半枚虎符,曾用于调动辽东的匈奴部队。

常念侠也取出虎符,合二为一,确认王鼎身份之后,出示梁萧的公文。

“若非王将军高义,辽东危矣!”

“关于王将军与众将的封赏,都写在我家主公的公文里面,请过目!”

王鼎接过公文,阅览一遍,欣慰一笑。

“我等敬谢武君恩德!”

“请常将军尽快接管辽东防务,安定人心!”

整个辽东人口不过数十万而已,但梁萧仍是许诺,给他和将士们的封赏标准与其他燕云各郡等同。

常念侠代表天策府,正式接管辽东。

第二天中午,梁萧也收到了徐州送来的加急公文。

徐州天策府已经收到武帝的圣旨。

武帝得知他收复燕云,倍感欣慰,请求他代表天子,全权管理燕云之地所有事务,等同于摄政。

现在他可以名正言顺地管理燕云之地,正式册封各郡官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