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大明不行,我行! >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为什么我没有想到?

大明不行,我行!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为什么我没有想到?

簡繁轉換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20 09:36:2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很难想象嘉靖帝的思维模式,这是明十三帝中上位最容易的一位皇帝,什么都没有准备就被推上了皇位。

或许就是因此,嘉靖帝会经常做出让臣子猝不及防的决定,比如经常性的突然提拔某个臣子上位甚至入阁,张璁、夏言、方献夫都是一跃而为首辅。

比如对臣子的极度不信任和极度信任的统一,满朝都知道仇鸾是个废物,但嘉靖帝却偏偏重用,甚至将其视为救命解药。

再比如沈炼如今走进的这座园林,放眼望去,景色幽深,处处美景,但两三处都有民夫正在忙碌,有匠人正在指挥。

这是魏国公徐家的“太傅园”,也就是后世的白鹭洲花园,徐天赐因刚开始不肯进献,如今已然凄惨无比。

既然被选为皇家园林……虽然名义上只是暂时的,但也要进行修改。

所以,工部选派大匠,征调民夫,在这座“太傅园”中开始修建殿堂。

为此,工部尚书胡松将主持的严世蕃骂得狗血喷头……后者如今是工部右侍郎。

并不是说明廷南迁就不能修建殿堂,但明明南京皇宫仍在,明明嘉靖帝也很清楚如今朝中财用不足……

嘉靖帝连做个样子都不肯……沈炼咬着牙,用指甲使劲的掐着手心,深知其性情的陆炳在路上已经提醒了整整五次了。

绕过大湖,通过走廊,等候了片刻后,沈炼跟在陆炳身后走进不大不小的厅内。

“臣锦衣卫沈炼拜见陛下。”

“朕记得你……”

只说了半句,嘉靖帝就住了嘴。

为什么记得,是因为去年八月,鞑靼围城,沈炼大呼,“大臣不言,故小吏言之。”

“起来吧。”

沈炼起身,眼角余光扫了扫,看见了站在对面的严世蕃。

“沈经历此番实有大功。”严世蕃笑吟吟的说:“陛下当赏之。”

无论如何,舟山的盐暂时解除了危机,至少让南京城内不至于无盐可用,嘉靖帝今日心情还算不错,“以何为赏?”

“沈经历细致入微,又有洞察先机之能。”严世蕃笑着说:“工部倒是缺这等良才。”

嘉靖帝脸上笑意淡淡,他怎么可能不知道沈炼曾经将严世蕃打的头破血流。

没有再理睬严世蕃,嘉靖帝看向沈炼,“昨日沈卿上书,建言推行晒盐法,以解盐荒,可详叙之。”

早就已经准备好的沈炼滔滔不绝,对面的严世蕃显得有些无所谓,他与扬州盐商也是死敌,倒不愿意在这时候作梗。

耐心的听了会儿,严世蕃嘴角挂起了一丝笑意,沈炼的建言相当的有可行性。

一旦晒盐法推广开,不仅仅是能解除盐荒,对财政也有很大的好处,盐价低无所谓……明朝收取盐税不是以售盐的价格来收的,而是以盐引来确定税额的。

但一旦推广到沿海各地,能不能有效的将盐税收缴,那就不太好说了,毕竟晒盐法受天气影响很大。

偏偏浙江、福建、广东几个省最近几年因为海贸断绝导致民间颇有怨愤之声,或者说这几个省的人都是黑眼珠见不得白银子的货。

嘉靖帝这等聪明人也很快想到了这儿,“若有人私自晒盐售卖,如何处置?”

“售卖私盐,乃是重罪。”

沈炼的回答显然不能让嘉靖帝满意,后者很清楚,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晒盐法最大的好处就是成本低,但最大劣势也就是成本低。

找个海岛就能晒盐,想查都没办法查,而且若是私盐充斥民间,那盐税向谁收?

而扬州盐商那边,私盐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查的,事实上大部分的私盐都是从那些盐商手里流出来的。

而且最关键的是,晒盐法的效果如何不太好说,但两淮盐场却是每年能提供至少七十万以上的银子。

如今的大明缺不了这笔钱。

思索良久后,嘉靖帝才做出决定,“暂且搁置,且待淮东战事。”

沈炼有些失望,但也没继续说什么,嘉靖帝看向了陆炳,“确凿吗?”

“确凿。”陆炳从袖中取出一本册子,“遣派的人手已然回报,确有白莲匪徒混迹其中,煽动流民作乱。”

嘉靖帝眯着眼半响不语,沈炼突然开口道:“启禀陛下,去岁八月,亦有白莲匪徒混迹鞑靼军中。”

对面的严世蕃在心里嗤笑了声,现在谁都不敢在陛下面前提去年八月,这沈炼倒是真的不怕死啊。

果然,嘉靖帝面色愈发的阴沉,没有理睬沈炼,而是看向陆炳,“扬州盐商可牵涉其中?”

“尚无迹象。”陆炳犹豫了会儿,“陛下,扬州盐商大都是南直隶人氏,只怕不敢与北边来往。”

大江南北都有白莲教,但起事最频繁的是山西,而且早在二十年前就与鞑靼勾搭上了,俺答的兄长吉囊麾下就有白莲教徒。

沉默了片刻后,嘉靖帝挥了挥手,陆炳不敢再说话,带着沈炼出门。

没走几步,后头严世蕃快步赶上来,笑着说:“沈宗安在舟山可好?”

“很好。”沈炼面无表情的说:“周君佑、周君仁也很好,只是每夜都要磨刀。”

“大好头颅,大好头颅。”严世蕃哈哈一笑,几个月过去了,如今又成了体胖短颈的模样,“足下进献晒盐法,只怕多有人恨之。”

沈炼脚步不停,根本懒得开口。

但严世蕃接下来的话让沈炼脚步一顿。

“你觉得我是在说扬州盐商?”

严世蕃啧啧笑道:“也不知陈锐从李家搜刮了多少银子,数月间,舟山大兴土木,又招募新兵,曾有去过沈家门的商贾言,如飞来一城。”

“但不管搜刮了多少银子,也耐不住这么用啊。”

“靠皂块作坊,只怕难以维系啊。”

丢下这几句话,严世蕃扬长而去,而沈炼脸上神色不定,他心里也有数,陈锐是准备将售盐作为日后主要的收入。

沈炼去过大榭岛,很清楚那些新兵的待遇,没有充足的银钱,是根本供应不起的。

如果晒盐法推行,朝廷是不可能给舟山拨钱粮的,陈锐还能支撑下去吗?

沈炼没有去看一旁的陆炳,只在心里默默的问自己……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之前自己却没有想到?

是因为自己也不希望护卫军过于强大吗?

此刻的沈炼心中,有着痛心疾首,有着对自己的唾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