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三十四章 重建大明

地窖里的朱元璋 第三十四章 重建大明

簡繁轉換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20 13:30:4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三十四章重建大明(第1/2页)

面对明军的火枪大炮,李自成决定避其锋芒,发挥自己的长处,往河南逃遁。

潼关一战他其实并没有损失多少马匹。

事实上根据《明史》左良玉、杨嗣昌、洪承畴等传记载,李自成的军队马匹多达七成,只有三成是步卒。

究其原因,在于陕西一直是明朝的主要产马地,而李自成在陕西起义,自然有大量马匹。

潼关地形狭窄,又是攻城战,不利于骑兵驰骋,因而当时李自成把马匹都放在后营,进攻的时候是打算以步卒直接用梯子强攻潼关。

结果火炮下来,大量步卒逃跑,回了后营夺了马匹逃窜,许多部将带着自己麾下士兵回本营带着马匹逃走。

甚至都没来得及把大量辎重给焚烧掉。

这或许就是流寇的天赋,也是李自成这么多年屹立不倒的最主要因素。

物资可以给你留下,但人一定要逃走,颇有点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的意思。

马匹多,就意味着转进速度快。

到了崇祯十六年十月二十六日,李自成部就转进河南。

而就在李自成已经如惊弓之鸟,往东逃窜进入河南,向徐淮地区开进的时候。

远在武昌的朱元璋部,也开始向襄阳开赴。

他攻城略地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从九月份到大明来,才一个月左右,就已经拿下湖南,湖北大片区域。

甚至这还算慢的。

因为老朱大部分时间都是待在长沙等朱云峰送物资。

真正打仗的时间可能不超过五天。

一天收复长沙,一天收服左良玉,一天干掉张献忠,一天收复湖北承天府、德安府等区域。

其余时间基本都在赶路。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老朱已经天下无敌,剩下的就是快速收复,慢慢治理。

“这治大国如烹小鲜,先贤说的话不无道理。国家的顽疾太多,要想根除,就得先下猛药,把那些吸附于国家身上的蛀虫清理掉,再割去烂掉的毒疮,剜了**的烂肉,最后敷上药草,抹上药膏,外伤驱除,才能慢慢调离内在。”

即将仲冬时节,南方的湖北虽然还未下雪,但北风萧瑟,天地间灰蒙蒙的,即便是大白天,也让人感觉就像是要下雨一样。

在宜城至襄阳的路上,老朱坐在马车里,手中拿着的是一份名单。

是之后要杀的名单。

包括在明亡后投降的,贪腐的,欺压百姓的各类湖北贪官污吏以及军中将领,还有湖北各色地方豪强士绅。

事实上这一批人很少,名单上才一百多人。

倒不是湖北海晏河清,贪官污吏才一百多个,而是史书记载的问题。

史书毕竟是英雄史观,能记载下来的官员往往都是干过一些大事的,比如打过流寇,与清军作战过。

要么就是级别比较高,至少也得一地知府和巡抚。

甚至很多从五品知州,也就是相当于后世市长级别的官员在史书当中都没有记载。

需要去找当地县志、州志才知道历史上有这么个官员在这儿干过。

所以能够进史书的只是少部分。

大部分贪官污吏连进史书的资格都没有,与无数百姓一样淹没在历史长河当中。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清除湖北的毒瘤其实并不容易。

一来要杀不少人,得马上找人填补空缺。

二来由于史书记载的少,大量贪官污吏和坏地主恶霸乡绅没有被记载,又得派人去调查。

因此老朱颇有些感慨。

看着这份名单,老朱又继续说道:“田里出了杂草得挖掉,庄稼上长了害虫得除掉,王朝末年光靠治理已经很难奏效,得靠杀了啊。”

他叹了口气。

在湖南老朱没怎么杀贪官污吏,而是勒令吕大器等人收缴地主士绅的土地,对地主士绅开始动刀,让留守在湖南的徐达把刀砍向湖南士绅。

倒不是老朱对湖南的贪官污吏网开一面,而是湖南没什么贪官污吏了,张献忠来之后,官员都跑光了。

还有不少投降了张献忠,被老朱下令宰了。

现在很多原来的湖南官员到现在都不知道湖南已经被收复的消息,老朱总不能全国各地去追杀吧。

湖北就不一样。

张献忠并没有占领过湖北全境,只是攻占了武昌,随后迅速南下。

李自成也只是占领了湖北三分之一的领土,所以有不少湖北官员跑到了他们没攻占的地方,等左良玉收复湖北后又跑了回来。

在这种情况下老朱自然可以对湖北大刀阔斧,把该杀的官员杀了,将土地清查出来还给百姓,狠狠地治理一番。

不过他现在还没动刀,因为湖北还未完全收复,等拿下襄阳再说。

“乱世确实需要重典,而且老祖宗,您是不是最近在看些什么小红书之类的屠龙术哦,行事风格让我觉得很熟啊。”

朱云峰试探性询问。

朱元璋神秘莫测地笑了笑,只是颇有些意味深长地撩起窗帘,看了眼远方的天际道:“那位确实非同凡人,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我承认也只有他能够说出来。”

‘好嘛。’

朱云峰浑身一颤,老朱还真看了。

不过他倒是没太惊诧。

小朱棣在现代厮混得太久,他甚至都有自己的站,抖音,小红书之类的平台账号。

能够接触到这些,并且把这些带去大明也是正常的事情。

只是很让人思考。

一个封建社会的大家长式皇帝,那位先生最讨厌的思想拥有者,在看到了他的伟大思想之后,会有什么改变。

是认真反思,还是不屑一顾?

或许老朱现在的所作所为,证明了他已经找到了答案。

毕竟他自己应该也清楚,死抱着老旧的封建制度,大明的结局恐怕不会太好。

“陛下,前面就是襄阳了。”

毛襄的声音从外面传来。

朱云峰撩开窗帘,就看到远方已经出现一座宏伟的城池。

城池巍峨高大,四面环水,而且那护城河宽阔得不像话,一眼看过去,比一般的中型河流还宽,据说平均宽度有一百八十多米。

难怪元朝打南宋,在襄阳死磕了六年才拿下,这要是准备足够的粮草,恐怕一万人抵挡十万大军都够。

“进城吧。”

老朱淡淡地说道。

之前汤和已经率军打到了襄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三十四章重建大明(第2/2页)

襄阳李自成部将杨彦昌根本没有防守,而是在汤和抵达后就选择弃城逃跑。

所以现在襄阳已经变成了一座空城。

汤和已经进城了。

虽然襄阳城高墙厚,护城河也夸张,不过依旧有桥梁通行。

说起来这城还是老朱建的。

南宋的时候襄阳被打得十分残破,元朝统治者也没有修复。

直到元末天下大乱,老朱拿下襄阳后令卫国公邓愈进行了修缮,如今二百多年过去,倒还保留着当初的模样。

车队徐徐抵达桥口处,汤和已经在等了,在他的带领下,车队浩浩荡荡地驶入了襄阳城中。

一路旅途劳顿,老朱并没有召开会议,而是让将士们各自休息一番。

这次他令傅友德和吕大器坐镇武昌,身边只带了湖广巡抚李乾德,湖北巡抚王扬基,湖广巡按刘熙祚,武汉黄州兵备道堵胤锡等少数几人。

除此之外左良玉也已经带着手下士卒进了武昌城,正在紧赶慢赶地过来与老朱汇合。

老朱打仗猛是猛,所过之处望风而降,几乎没有一合之敌。

但缺点也很明显。

那就是兵力太少,走到哪都没法守住。

也就是张献忠不知死活,自觉得招兵买马,可以搞定左良玉,想消灭左良玉后攻占湖南以及江西为根基谋图大业。

换了李自成,已经见识过现代火器的厉害之后,不就一看到老朱便如见到老鹰的兔子般撒腿便跑吗?

所以左良玉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消灭张献忠后,刘文秀、李定国以及大量张献忠部投降,左良玉几乎把整个张献忠部给吞并,实力臃肿到已经有战兵十万,加上家属营总计五十万的地步,完全可以媲美李自成。

但他丝毫不敢有什么野心,而是老老实实听从徐达调遣,留下部分被打散的本部兵马在湖南用于镇守地方,自己带着大批部队赶赴武昌。

之后他还得听从傅友德指挥,又继续打散本部人马留守湖北各处,自己带着张献忠的残部跑来襄阳。

正常情况下换别的军阀要是被人这么打散自己本部人马,早就翻脸了。

可在老朱面前,左良玉屁都不敢放一个,乖乖就范。

除了老朱在大明过于逆天的威望以外,就是老朱派了蒋瓛带了三百人跟随左良玉行动。

别看就三百人,可这三百人把张献忠残部几十万人压制得死死的,特别是听说太祖复生,打败他们的是开国中山王徐达之后,就更不敢造次。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老朱的部队才几千人,而且还被打散,小朱棣带走一些,徐达留了部分,身边也就两三千人。

但就是这两三千人在打天下,身后还跟着几十万仆从军,去一个地方不仅能攻下,还能治理。

也算是老朱自身威望与能力的直观体现。

否则换了孙传庭之类,哪怕是正一品督师,面对地方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和与朝堂的各种势力纠葛,怕也难以搞消灭贪官污吏,处置地方恶霸乡绅的事情。

在襄阳休息了一日,目前是主要探查一下李自成的动向以及下一步的安排。

到了第二天,老朱在襄阳的襄王府召开会议。

崇祯十四年张献忠攻克襄阳,杀死襄王朱翊铭,把襄王府屠戮一空,不过倒没有焚烧王府,因此王府得以保存。

本来杨彦昌离开的时候是打算焚烧了襄阳,但汤和行动速度太快了,几乎是李自成前脚让杨彦昌弃城逃跑,汤和的军队后脚就到。

杨彦昌无奈之下只能先乘船跑路,临走时给襄王府扔了把大火,好在汤和迅速入城,组织人手扑灭,没有造成王府损坏。

不然老朱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

王府大厅内,众人齐聚。

朱云峰、季赫、汤和、冯胜、毛襄、李乾德、王扬基、刘熙祚、堵胤锡等文武二十多人在列。

当然。

远近亲疏,地位高低自然也有不同。

离老朱最近的是朱云峰和季赫,其次是汤和冯胜毛襄,他们几个可以围在老朱身边。

其余人就只能离得稍微远点,小心翼翼地站在外围不敢靠近过来。

此时老朱已经养成了指挥所的习惯。

大厅内中间摆了张大桌子,上面放着各种地图、公文以及携带资料的笔记本和平板。

在身后则放着块大黑板,挂着一些形势图之类。

目前他们还没有关于李自成动向的情报,不过根据猜测,要么是在南阳,要么已经逃了。

因此众人开始讨论起下一步行动方案。

“不出意外的话,李自成应该是逃到河南去了。”

老朱看着地图思索道:“潼关惨败,他肯定不敢再去和孙传庭打,我们收复了河北,对他步步紧逼,他只能去河南。”

“那我们追过去把他剿灭还是?“

汤和小心询问。

作为大明开国公爵当中最大的水货,汤和论战功连个侯爵都不应该封,纯粹靠资历以及老朱硬生生给他抬进的公爵行列。

但他很会做人,知道自己菜,也没有依仗过是老朱发小就嚣张,而是事事都听从老朱吩咐,俨然老朱应声虫。

或许也正是如此,老朱才知道他没有丝毫威胁,从而在各大清洗当中逃过一劫,安享晚年。

老朱瞥了他一眼道:“一流贼尔,遣一大将追就是了。”

说罢他看向朱云峰道:“云峰,你有什么想法?”

这就是关于战略了。

朱云峰虽然喜欢吃喝玩乐,但作为后世人,满腹理论知识,且有丰富的键政基础,对于宏观战略也有一定思考量,便说道:“这就要看我们的目的了,是单纯地把流寇和建奴消灭,留一个破败的大明给崇祯,还是好好地捯饬捯饬,在废墟上重新建起一个新的大明帝国。”

“你说呢?”

老朱同样瞥了他一眼。

朱云峰心领神会道:“明白,那就先取四川,再得应天,先拿下半壁江山,该治理治理,之后北上进京,提刀上洛,大耳刮子抽崇祯,再灭建奴,重建大明天下,老祖宗,您觉得怎么样?”

老朱喜笑颜开道:“好,深得朕心。”

说着还比较诧异道:“云峰,平日里看你嘻嘻哈哈,没个正形,没想到你也有如此战略,居然还知道先取四川。”

朱云峰得意道:“那必须的。”

难道自己在B站上看过古代大战略研究的这事也要告诉你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