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七十五章 甲申屠官

地窖里的朱元璋 第七十五章 甲申屠官

簡繁轉換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20 13:30:4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七十五章甲申屠官(第1/2页)

朱棣一声令下,京营那群老弱病残由李国祯率领着回到了营中。

孙传庭的部队迅速接手了整座城池的城防。

明末北京城很大,光城门就有十六座,外城七座,内城九座,街道坊市林立,恢弘府邸不知凡几。

以孙传庭那一万多人的部队,基本上也就守个城门,要想控制整个北京十分勉强。

然而随着朱棣的命令,满城都战战兢兢,百姓被通知待在家中,街道上店铺关闭,本该热闹的午后却变得十分萧条。

很快每座城门都被派去四旗二百人把守,剩下的万余人则分成几十个小队,在京师街道上四处巡逻。

一时间。

整座北京城都陷入了戒严的状态。

奉天殿外,几辆马车拉着扩音器、音响、麦克风等设备徐徐走到台下。

朱云峰指挥着士兵开始组装。

下方群臣在烈阳高照下,很多人都不明白朱棣要做什么,一个个互相对视,有些摸不着头脑。

趁着这段功夫,朱棣让人搬来几把椅子,把崇祯摁在了椅子上,又对一旁的王承恩说道:“你去把太子叫来。”

崇祯急道:“有什么事冲我来就行,又何必为难太子。”

“呵呵。”

朱棣笑了笑道:“我为难子孙做甚么,只是父亲说了,他以后是大明的皇帝。既然要做皇帝,就得学点东西,这是我这个老祖宗给他上的第一堂课。”

说罢他看向王承恩道:“还不快去。”

王承恩犹豫几秒,最终躬身离开,退到了一旁,让宫中几个小黄门立即去东宫把太子朱慈烺叫到奉天殿来。

过了一会儿,朱慈烺到了,扩音器也准备好。

朱慈烺向朱棣下跪磕头,朱棣示意他做到旁边,然后才拿起麦克风,走到台上,俯瞰着下方群臣。

百官亦是抬起头,很多人都茫然无措,有些也意识到了什么,额头不禁流出汗水。

北风徐徐吹拂,吹起朱棣衮龙服下摆,也吹起了他两侧鬓角的长发。

成群结队的士兵们站在下方,森然的目光扫过全场。

这一刻。

一天皇帝都没有做过的小朱棣,却比做了十七年皇帝的崇祯更像是一位君临天下的帝王。

大概一分钟后。

这一分钟,下面的人度日如年。

朱棣拿起麦克风,缓缓开口说道:“诸位,你们现在肯定很疑惑。不知道我进城之后,要做什么。”

“当然,肯定也有人猜出来了。”

“你们在南方多有亲朋好友,给你们写信告知了南方的情况,相信你们应该也知道了父亲在南方做的事情。”

“不错,大明到了今日,其实应该已经到了国破家亡之时。”

“李自成于今年3月19日攻破北京,崇祯吊死在煤山上,大明亡国,吴三桂打开山海关放清军入关,自此中原沦陷,山河破碎。”

“如果不是太祖成仙,又耗费极大代价临凡救世。你们这里所有人,都会变成亡国之臣,很多人会死。”

“你们当中,有的被李贼杀死,有的逃亡南方,还有的举家殉国。在这一点上,我很欣慰,至少大明养士三百载没有白养。”

“但有些人,平日里私底下贪赃枉法不计其数,表面上却自诩清廉,自诩忠臣。结果到了国家灭亡的时候,不仅被李贼抄家助饷,搜出无数金银,同时投降变节,李贼来了投李,建奴来了投奴,真是鲜廉寡耻,无耻至极。”

朱棣语气很重,话语当中,已经把自己代入了永乐大帝的威严,目光如雄狮般虎视下方,饱含着怒意。

下方群臣一时骚动,互相看看,很多人都已经汗流浃背,愈发不知所措。

“说句实话。”

朱棣接着缓步走到台阶上,轻声说道:“我这个太宗,在我当皇帝的时候已经把该做的都做了。”

“古来王朝更迭,也算是常有的事情。自夏商周以来,秦汉晋隋唐宋,哪有什么千年帝国,哪有什么不朽功绩。”

“大明强盛过,中兴过,衰败过。纵使王朝灭亡,亦是难逃千载之轮回。”

“国家虽是父亲一番心血,但既然成仙做祖,也没什么事情不能想不开,尘归尘土归土便是。”

“可为什么父亲宁愿耗尽法力,也要下凡来到这大明末世?”

朱棣步步下了台阶,走在人群当中,看着这些有的苍老,有的还在壮年的官员面容,话语当中饱含着克制般的怒火:“就是因为有汉奸走狗,有汉人败类。”

“父亲不恨李自成灭了咱们大明,也不恨那些流寇起义。王朝腐朽了,那就该灭亡。只要以后还是汉人的天下,是汉人的王朝,不让汉人像元朝那样被奴役,那便足矣。”

“可父亲他老人家一辈子反抗暴元,最终驱除胡虏恢复我中华汉人衣冠。临到咱们大明亡国了,却又被关外胡虏给占了天下,这是何等的讽刺,何等的生恨。”

“胡虏让你们去了衣冠,剔了头发。你们就乖乖地照办。士林无羞恶之心,居高官、享重名者,以蒙面乞降为得意;而封疆大帅,无不反戈内向。”

“看看你们这些达官贵人,一个个身居高位,享受着士林名望。结果在国破家亡的时候,还不如江阴三名小吏。”

“你们不是喜欢卖国求荣,屈膝投贼吗?”

“那好。”

朱棣沉声说道:“我今日先把你们杀了,待来日就送建奴全族去黄泉与你们相会,与你们好好叙叙这主奴情谊。”

文武群臣没有一个敢站出来说话。

因为在这个时候站出来说点什么,是不是就意味着你以后是投降建奴的人?

因而一个个虽战战兢兢,却没有人敢有任何质疑与反对。

这就是占据话语权的重要性。

崇祯有刀,可他分辨不出好坏忠奸,也没有能力杀光满朝官员,那样就没有人帮他办事了,所以他的刀不可怕。

换了太祖和太宗有刀,那就是另外一回事情。

这两位杀神可不会管这些。

他们比崇祯精明百倍千倍万倍,哪怕满朝文武杀光了,他们也能迅速召集一批办事的官员出来。

不提洪武四大案死了多少当官的,单说朱棣靖难成功后,壬午殉难南京一千多名官员几乎死了七八成以上,也依旧不影响朱棣治国。

因此谁都明白,现在是生死关头。

能不能活下来,就看自己未来有没有做出抉择了。

“在开始之前,先杀个人祭祭旗吧。”

朱棣一番话语,已经震慑了人心,倏地咧嘴一笑,缓步又走回台上,喝道:“孙传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七十五章甲申屠官(第2/2页)

“臣在。”

孙传庭又站出来拱手。

“祭旗李成栋!”

朱棣坐回了上方龙椅的位置,满是杀气地说道。

“是!”

孙传庭一挥手。

朱云峰就无奈地站出来,一边拿平板,一边用话筒说道:“李成栋,少时跟随李自成部下高杰为盗,号“李诃子”,后随高杰归附明朝,累官总兵,驻守徐州。弘光元年,也就是明年,满清豫亲王多铎和兵部尚书张存仁征江南,李成栋率所部剃发投降满清。并跟随清军攻打浙江、福建、广东,参加张存仁制造的嘉定三屠,擒杀南明绍武帝朱聿鐭,杀害抗清大臣陈子壮、张家玉。顺治四年,也就是三年后,授广东提督,加左都督衔。顺治五年正月,李成栋与满清两广总督佟养甲不合,聚众反清归明,封惠国公。顺治六年,李成栋出兵江西,兵败坠水而死。”

孙传庭的士兵将五花大绑的李成栋抬了出来。

李成栋犹自喊冤道:“太宗陛下,太宗陛下,这都是没有的事,都是没有的事,怎么能诬陷我,怎么能诬陷我!”

“哼!”

朱棣喝道:“凌迟处死!”

士兵们当即把他摁在地上,有负责执行的刽子手走出来,开始用刀削肉。

“啊!”

李成栋发出凄厉惨叫。

凌迟处死本应该剐三千刀,但朱棣要求百刀即可。

倒不是他仁慈,而是后面还有很多人要杀,没必要把时间浪费太多。

朱云峰心善,见不得这么残忍的场景,撇撇嘴跑到奉天殿里躲着去了,听着外面的惨叫不绝,直呼老四这家伙凶残。

外面百官们则被迫看完了整个行刑过程,惨叫的声音直破云霄,许多人都吓得两股战战,有热流从股间流出。

虽说只要求百刀,但刽子手还是忙得满头大汗,用了足足差不多一个时辰,总算是完成了朱棣的要求。

李成栋身上的肉全都被剐了下来,其实到第二十多刀的时候他就只剩下苟延残喘的气息,可仍旧被吊着命,硬生生到不知道多少刀才气绝。

等到行刑结束之后,原地就只剩下骸骨,地上全是鲜红的肉片以及满地的血水,刺鼻的血腥味扑面而来,很多官员呕吐不止。

“开胃菜结束了,也是时候该上正菜。”

朱棣耐心地等到李成栋被活刮,面无表情地说道:“兵部尚书张缙彦!”

张缙彦在人群当中已经被吓得近乎瘫软在地。

听到朱棣的话,下意识喊了句:“太宗陛下,臣,臣在!”

“兵部尚书张缙彦,崇祯十七年二月,李自成逼近京师,张缙彦拒绝采纳急招士卒固守、号召天下勤王入援的正确建议,并且隐匿军情不报。三月,李自成攻陷京师,张缙彦和大学士魏藻德率百官表贺迎接。”

朱云峰听到朱棣要上正菜了,就蹲在奉天殿门口,不敢去看下面已经被活剐的李成栋尸体,拿着平板在上面念道:“清顺治三年,清总兵黄鼎领洪承畴命令入山招降张缙彦,张缙彦降清,清朝顺治九年后,张缙彦历任山东右布政使、浙江左布政使。顺治十七年六月,因“文字狱”被捕下狱;十一月被没收家产,流徙宁古塔。”

“不可能,不可能,太宗陛下明鉴,陛下明鉴,臣绝不会投降,臣没有投降!”

张缙彦当时就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大喊。

然而已经有士兵进去将他抓住,如死狗般拖到台阶下,朱棣只是冷淡地说道:“杀!”

“噗嗤!”

行刑的刽子手毫不犹豫,一刀砍了下去,剁了他的脑袋。

这一切发生得太快了,以至于张缙彦甚至都没有反应过来,脑袋在地上转了几圈,依旧保持着双眼瞪大的模样。

下方群臣亦是个个惊住,互相对视,谁都没有想到,太宗居然对他们后来的事几乎了如指掌。

虽然他们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但这资料之详细,很难让人相信这些都是胡编乱造。

“刑部尚书张忻!”

朱棣又几乎死神点名一般喝道。

“张忻明末清初山东掖县人,明天启五年进士,在明自知县累擢至刑部尚书,崇祯末降李自成。清顺治二年,以荐起用,授兵部左侍郎兼右副都御史,巡抚天津。四年,以病致仕!”

朱云峰说道。

“陛下,陛下,臣无罪,臣是被冤枉的,这都是,啊!”

张忻还未等辩解,又被拉出来一刀砍死。

“户部侍郎党崇雅。”

“党崇雅,明天启五年进士,累观官户部侍郎”

随着朱棣和朱云峰二人的话,又一个官员被杀。

根据史料记载,大明亡时北京城中官员数量在两千到三千左右。

其中约一千二百人随陈演、魏藻德等人投降。

等到满清来时,又转投满清。

剩下的一千来人有的逃出城去,有的自杀殉国,还有的不知所踪没有了记载。

可以说满北京有一半都是贰臣贼子。

目前在场的官员大概五六百人左右,朱棣念出他们的名字,朱云峰说出他们的生平,没有一个能跑掉。

杀到最后,朱棣其实已经念不出名字了,他记得的高官也就二三十多个,从大学士到尚书到侍郎以及其余高级官员,剩下的就排列出名单即可。

明末有太多史料,如《从逆诸臣》《爝火录》《明季北略》《国榷》《幸存录》《石匮书》等等书籍,忠臣贰臣名单比比皆是。

名单也交由孙传庭念,朱云峰拿着平板负责念要死的人生平。

朱棣扭过头,看到朱慈烺不知道何时已经躲到柱子后面,吓得缩成一团,不敢看下面的惨状。

至于崇祯,反倒依旧脸色平常,他杀的臣子可不在少数,这样的场面吓不倒他。

见此朱棣走到朱慈烺身边,将他提溜起来,摁在了椅子上,抓住他的双手,不准他捂着眼睛,对他轻声说道:“孙儿啊,你是大明的太子,以后也是大明的皇帝。不经历,你怎么长大啊。好好看,看看老祖宗怎么杀光这帮奸臣,逆臣。将来做了皇帝,也要像老祖宗一样,该杀的杀,该护的护。不能心慈手软,也不能像你爹一样不辨是非,明白了吗?”

朱慈烺终究只是个十多岁的少年,浑身颤抖着,双目呆滞,已经说不出话来。

惨烈的杀戮还在继续,台阶下。

不知道何时。

已经血流成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