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三十八章 秦良玉

地窖里的朱元璋 第三十八章 秦良玉

簡繁轉換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20 13:30:4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三十八章秦良玉(第1/2页)

奉节县城并不大,由于已经到王朝末期的关系,城内十分萧条,街道上人很少。

老朱的卫队一拥而上,分列左右,把老朱他们保护在中间。

这次来四川,除了朱元璋以外,还有汤和。

其余人都有各自安排。

徐达坐镇长沙,小朱棣和李文忠往河南追杀李自成去了。

傅友德在湖北武昌,冯胜在襄阳。

甚至连朱云峰和季赫都不在,他们之前带着石碑回长沙,带孙传庭去了一趟洪武朝,之后留在长沙继续当牛马送物资。

正是暮冬时节,按照阳历来说已经是十二月份,湖北最近下起了雪,不过不是什么大雪,只是小雪。

巴东三峡地区虽然还未下雪,可寒风冷凛吹拂,吹在脸上宛如刀子一般刮得人生疼。

老朱背负双手,环顾着萧瑟的县城,面容略显严肃,身后孙传庭和汤和紧紧跟随,秦良玉也得了殊荣,能够跟着老朱一起走。

马乾小声问孙传庭道:“督师大人,州府衙门在东市,不知道太祖陛下要去何处?”

孙传庭也低声说道:“陛下每到一地,喜欢看当地风土环境,之前去武昌襄阳也是如此。还记得陛下曾贬过周王去云南,等周王回来的时候陛下问他的话吗?”

《明太祖实录》是建文朝就修的书,于永乐年间也多次修过。

其中对于老朱的记载很详细,包括老朱贬朱橚去云南,等他回来问他沿途一路的地理环境与风土人情的事。

这些足以说明老朱对于风土环境的重视。

事实上也是如此。

作为被伟人称赞军事能力仅次于李世民的开国皇帝,老朱行军打仗的习惯早就已经深入骨髓。

走到哪看地形,哪里适合埋伏,哪里适合防守,哪里适合进攻,一目了然。

奉节作为四川门户,易守难攻,周围河流山川众多,长江上还有白帝城悬着。怪不得夷陵之战后,纵使刘备兵败身死,孙权也不敢继续进攻。

恐怕要是孙权敢来,陆逊得都有来无回。

老朱在城内看了看,然后登上城头,眺望远处江面上的白帝城,感叹道:“真是大好河山啊。”

其余人没敢接话茬,也就汤和作为老朱发小,笑着说道:“这大明天下,终究是陛下的大明天下,收拾好旧山河,依旧是好河山。”

“哈哈哈哈哈。”

老朱大笑道:“鼎臣,这么多年,你总是能让朕高兴。”

“臣只知道,跟随陛下的脚步方能天下太平。”

汤和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哈哈哈哈。”

老朱又笑了起来,随后看向旁边的秦良玉道:“秦良玉。”

“太祖陛下。”

秦良玉微微低头回应。

“你是大明的忠臣,满门都是忠烈。”

老朱欣赏地看着她道:“虽为女将,却是巾帼英雄,当以国士待之。”

“陛下谬赞,臣心中惶恐。”

秦良玉依旧保持着低头姿势,北风拂过,沧桑的银发纷飞。

老朱说道:“朕知道你心中有疑虑,不过也无妨,这次去一趟朕的洪武朝看看便是。”

秦良玉好奇问道:“陛下既然是归天后成仙神,为何还有洪武朝呢?”

“朕既然能穿梭时空去未来,自然也能回到过去。”

老朱笑了笑道:“朕放心不下太子,也放心不下皇后,说到底,朕也只是个有七情六欲的凡人,成仙做祖,纵使能永生,又哪里有家人陪伴在身边重要呢?”

说话间他抬起头看向远方,脸上露出笑容。

或许也是想起了在家中等着自己的马皇后和太子朱标,老婆孩子热炕头,亦是人生的最终理想。

那一瞬间,秦良玉甚至真觉得对方是明太祖朱元璋,忍不住说道:“太祖陛下是性情中人,不愿长生,只愿下凡与家人团聚。”

“呵呵。”

老朱摇摇头道:“好了,不说这些了,说说当今天下局势,你觉得如何?”

秦良玉面露难色,但还是说道:“当今天子励精图治,志在革除天下弊病,虽有小患,但国家必然无忧。”

老朱脸色一下子拉了下来,生气道:“朕去过未来,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大明明年就亡国了,其中就有崇祯这小子屡次胡乱折腾的缘故,若非这厮在城破之后没有投降也没有逃跑,而是吊死在煤山上,也算是有点骨气,朕早就去北京抽他的耳光,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帮他安稳南方局势。”

秦良玉讷讷不敢言,其余周围跟随的官员也都各自低眉顺目权当没听见。

开玩笑。

老朱可以随意评论当朝皇帝,他们可不敢。

过了一会儿,秦良玉才小心翼翼开口道:“陛下说大明明年就会亡国?”

老朱看了眼孙传庭。

孙传庭就只好向秦良玉等人解释道:“上月初六,李自成攻潼关。本来按照历史,我就应该死了。事实上也是如此,当时潼关守军不过一万多人,根本阻拦不住李自成数十万大军。若非太宗来救,恐怕我早就战死。”

“太宗陛下真的也在吗?不知道他现在在何处,瞻仰了太祖陛下的风采,若能得见太宗陛下龙颜真是死而无憾矣。”

秦良玉感慨万分。

“不错,太宗陛下也来了。”

孙传庭又道:“我被太宗救下后,听太宗说,太祖尽耗法力,穿梭时空长河去了后世。得知我死之后,李自成入陕西,随后攻占山西,围攻北京,城破之日,陛下于煤山自尽,大明亡国。好在如今形势有变,太宗陛下也已经率领人马前往河南追击李自成,李贼张贼之乱很快就会被平定。”

“啊,竟有如此之事?大明竟亡在李贼手中。”

“难道李贼之后.”

“督师,这怎么可能呢?”

诸多官员面面相觑,有些不敢置信,还以为将来会是李自成得了天下。

孙传庭摇摇头道:“你们应该清楚,这是很可能的事情。大明各地已经糜烂,无兵可派,无粮饷可发,边军亦是被鞑子打溃。我手中的兵马已经是大明最后的一支精锐之师,却因为遭遇暴雨,粮草不济而被李自成断了粮道,一场溃败功亏一篑。太祖说传庭死,大明亡,这是天意。不过好在有太祖陛下”

说着他用崇拜的目光看向老朱,双手高举,兴奋狂热道:“太祖来了,大明就有救了。”

“若真是如此,太祖陛下才是天意!”

有人高呼道。

孙传庭长吐了一口气道:“之后还有很多事情,李自成攻北京,张献忠在湖广为吕大器和左良玉所阻,决定进攻四川,崇祯十七年正月,张献忠攻下夔州,一路攻城略地,最终在八月攻破成都,遭了不少杀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三十八章秦良玉(第2/2页)

“张贼此獠当真是可恨。”

马乾大怒。

当年张献忠就攻打过四川,在川东的新宁、达州、太平等地肆掠了大半年,让川东官员吃尽苦头。

最可恨的是他还跑了,在陕西、四川、湖北交界地区活动,明军将他们包围,却依旧逃窜出包围圈,跑去了湖北,攻克襄阳,让他们颜面尽失,很多川东官员因此丢官。

当时也就是刚好马乾被时任四川巡抚邵捷春调到了夔州,防守住了奉节三十日才没有让奉节失守,还因此升官,但奉节也是损失惨重。

所以提起张献忠,川东官员都非常愤怒。

孙传庭又道:“张贼虽可恶,但最可恶的还是李自成吴三桂和关外鞑子。”

“关外鞑子?”

有人诧异道:“这跟鞑子有何干系?”

“因为以后是鞑子得了天下。”

孙传庭脸上露出怒意道:“李自成攻破北京,建国大顺,勒令吴三桂归顺。吴三桂此獠也是逆国之贼,竟投靠异族,放异族入关。鞑子攻势迅猛,李自成不能抵挡,很快北京被攻破。之后鞑子一路南下肆掠,屠扬州,屠嘉定,屠南昌,还有四川也为鞑子屠戮,数百万人死难,各地家家挂上素縞,很多城池被屠戮一空。”

“什么?”

“关外鞑子简直是畜生都不如。”

“化外茹毛饮血之夷,简直是禽兽,下官真是恨不得手刃了这些畜生。”

众人的情绪顿时被调动起来,一个个义愤填膺,怒火中烧。

还是老朱转过身说道:“好了,都消停一些,朕既然来了,自然会阻止这些事情发生,尔等只需要听令行事便是。”

“臣等遵令。”

以马乾等人为首的诸多官员忙不迭拱手行礼。

老朱又看向秦良玉道:“秦良玉,朕封你为世袭忠烈侯,授征西将军,统领四川兵马,西南各卫尽受你节制。过段时间,等朕从四川回湖广的时候,朕应该要回一趟洪武朝,你随朕去一趟,皇后知道你的事迹,想来会很喜欢你。”

秦良玉今年69岁了,历史上再过五年就会死去,反倒是老朱现在是洪武十八年,才57岁,实际年龄比秦良玉还要小12岁。

但他对秦良玉并没有年龄上的劣势。

毕竟真按年龄来算,老朱比秦良玉大了246岁,所以哪怕看上去秦良玉比他老,却也直呼姓名。

听到老朱的话,秦良玉大惊,然后忙道:“陛下,臣为国死战本就是应该的事情,臣自认为臣的微末功劳,根本不足以封侯,何况臣还是女子,请陛下收回成命。”

“哈哈哈哈哈。”

老朱大笑着说道:“你一门忠烈,丈夫、兄弟、儿子都是为国效忠而死,如今也只剩下两个孙儿,当得起这世袭侯爵。”

说罢老朱又看向汤和,笑呵呵地道:“况且女子又如何,你这女子可比大明千千万万的男子还要厉害。”

汤和亦是马上附和道:“不错,谁说女子不如男,马皇后娘娘在大明就是最顶好的女子,论起贤良,满朝公卿都不如她,也只有陛下能与之匹配。”

“哈哈哈哈哈哈。”

老朱乐不可支。

汤和能在洪武朝那种规则怪谈般的时代屹立不倒,且凭借最多伯爵的功劳被老朱抬到国公的位置,自然是有两把刷子。

作为老朱的发小是一个因素,但识时务,对老朱家江山没威胁,会当应声虫,同样是另外一个因素。

秦良玉亦是跟着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群臣也跟着应和。

笑过之后,老朱又沉吟片刻道:“不管是秦家还是马家,受你影响,多有忠烈为国捐躯者。这一门当有两个爵,你那侄子秦翼明虽不肖,后来投靠了鞑子。但另外一个侄子秦拱明还是不错的,即便是大明亡国之后,亦跟随我儿文英后裔子孙沐家在西南抵抗鞑子入侵,后来当地土司叛乱,镇压时战死,真是忠勇之士,可授伯爵,封他为世袭威远伯吧。待朕平定天下,秦马两家,当与国同戚。”

秦良玉沧桑的面容满是惊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过了好一会儿,孙传庭见她没反应,才略有些羡慕地说道:“忠烈侯,当叩谢隆恩。”

“臣秦良玉叩谢陛下天恩。”

秦良玉赶忙要跪。

老朱摆摆手,汤和机灵地上去把她拉起来。

“以后你无需向任何人下跪,包括皇帝,这是朕赐你的殊荣,也是对你满门忠烈的褒奖。”

“臣再谢陛下。”

秦良玉便换成了拱手鞠躬行礼。

说起来秦良玉是少数民族土司身份,她的官职一直是继承丈夫马千乘的土司宣抚使。

在天启年当过都督佥事、充都督同知总兵,但本职还是土司宣抚使,一直到南明才被封为四川总兵,根本都没有进入大明的官场勋贵体系。

而如今被老朱赐予世袭侯爵,就算是真正成为大明的勋贵,被大明的官场接纳,而且还是一门双世爵,门第显赫。

没办法。

对于这满门忠烈,一家子十几口都为国捐躯,甚至连自己一个女将也要多次领兵出征,这样的人还不厚待,岂不是令人寒心。

老朱封赏了秦良玉之后,才又斜眼看向诸多官员道:“朕赏罚分明,大明天下官员,哪些人投降了李自成或鞑子,哪些人忠贞不屈,为国捐躯,朕心里都有数,为国家有大功者,朕不会吝啬赏赐,有祸害国家的蠹虫,朕同样不会心慈手软。大明以后会好起来,这次朕进川,除了让西南归附,还要让百姓安居乐业,查抄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分发田地给百姓。汝等尽心尽力去做,让川东归于平静,朕自会给你们撑腰,杀多少人都无所谓,但若是朕知道你们在其中包庇,那就别怪朕手中的刀利不利,汝等明白?”

众人心头一凛,想起太祖他老人家在开国时候的事迹,一时内心惶恐,连忙拱手道:“是,臣等遵令。”

“嗯。”

老朱点点头道:“尔等随朕先去重庆,令四川官员皆来重庆觐见吧。”

“是。”

诸多官员再次应下。

随后下午时分,队伍再次启程。

只是这次除了老朱的卫队以外,还有川东官员以及秦良玉带来的几百石柱兵。

其实走水路进川和走陆路进川速度上没什么区别。

因为冬天是逆风逆水,导致行船速度很慢,每小时走个四五公里就不错了。

长江水路最快的其实是冬天行船出川,顺风顺水,一日的功夫能从白帝城到江陵,速度飞快。

所以虽然走陆路,但在速度上并不慢。

三百多公里路,每天走个四五十公里,大概到了第八天的时候,队伍抵达了重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