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四十七章 洪武十九年

地窖里的朱元璋 第四十七章 洪武十九年

簡繁轉換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20 13:30:4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四十七章洪武十九年(第1/2页)

洪武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老朱照例又去了趟永乐朝。

之前是定在二十八日的。

然而到了年底的时候,老朱太忙了,就只能定在这天。

之所以忙,是因为他得赶场子。

原来就永乐朝和洪武朝,他可以先去永乐朝参加新年盛会,再回洪武朝。

现在又开了老朱棣的永乐朝,还有朱高炽的洪熙朝,朱瞻基的宣德朝,以及朱祁镇的正统朝,可不得到处逛逛?

不提得瞅瞅现在这些朝代怎么样了,单说正统朝那边,朱祁镇被废后,还是洪熙朝的小朱瞻基代理。

怎么样也得为太孙镇镇场子,出席一下重要场合,给未来的成化帝朱见深讲讲治国之道?

因此这种情况下,老朱忙得团团转,二十五号去大朱棣的永乐朝接受百官朝拜,二十六号去洪熙朝,二十七号去宣德朝,二十八号去正统朝。

老朱都快成为这些朝代的镇朝神兽了,每次他一去,那都是山呼海啸一般。

皆因他过去除了平息政治斗争和改革了本朝弊端以外,还带去了优秀的各类种子以及新的技术。

比如新沤肥技术,对粮食的产量提升是实打实的,强盛了国力。

如此除了老朱本身的威武以外,带来的利益效果也是极好,特别是大朱棣的永乐朝,搭上了洪武朝的顺风车,接近起飞,都开始在往工业革命发展。

直到二十八号晚上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来,到二十九号稍微休息一天,到三十号就又得主持他们洪武朝自己的新年盛会。

今年的新年跟以前一样,在奉天殿接受群臣朝贺,受百官赠礼,再回赐礼物。又接待四方来使,然后去太庙祭祀,最后给百官赐宴,到下午结束了整个仪式。

晚上大年三十,老朱才终于能跟一家人一起吃顿年夜饭。

往年他都会召亲近臣子来共享晚宴,以示恩宠。比如前几年他一直都是叫李文忠来,偶尔也会叫李善长。

今年徐达在的话,肯定也会叫他。

不过现在李文忠跟着小朱棣在明末浪,徐达大年三十倒是回来了,但他常年在外,没怎么和家人团聚,大过年的吃团圆饭,让他和家人团圆一下也挺好。

至于李善长的话。

老朱之前就犹豫过要不要找机会宰了他,后来还是马皇后劝了句,认为目前李善长已经没有威胁,没必要大动干戈,便放弃了这个想法。

但再怎么样因为胡惟庸的事情,对李善长也有芥蒂,基本上就让他告老还乡,算是退出了大明顶尖核心权力圈。

所以今年就没有叫外臣,就是老朱自己,还有马皇后、朱标、朱云峰、季赫几个。

其余后妃以及没有就藩的皇子则在偏殿吃饭。

乾清宫后殿大殿灯火通明,周围点亮布置了许多艺术灯。

甚至盘龙柱上都挂着灯泡,橘黄色的暖色调让整个屋子里充满了那种金黄色的氛围,以此符合皇室特征。

年夜饭依旧是湖南菜。

没办法。

一来是眼下洪武初年,八大菜系还没有成型,需要明清两个朝代,直到清朝末年才完善。

二来明初物资匮乏,老朱自己都吃点水煮白菜水煮豆腐应付应付,自然就不可能天天吃什么大鱼大肉。

朱云峰他们过来后,由于朱云峰和季赫就只会搞湖南菜,所以老朱马皇后朱标朱棣他们就搭着吃点,慢慢的也就习惯了这口味。

不过湖南菜的年夜饭也不全都是辣椒,甚至辣椒不多。

大肘子、炖鸡、牛肉、雪花丸子、羊肉、鱼肉可以说应有尽有,皇家菜奢侈点,还有鲍鱼海参燕窝鱼翅松茸熊掌鹿筋驼峰之类。

满满当当十多个菜,唯一的蔬菜就是水煮白菜了,还是用各类食材的高汤熬制,堪称是国宴。

“今年做得不错,统计局上交过来的数据我看了,很好。”

老朱拆开一瓶茅台,亲自给自己和朱标倒上一小盅,然后说道:“标儿,你也长大了,国家交给你,我放心。”

朱标把手里的筷子放下,一只手举着杯子,另外一只手托着,笑道:“也是父亲信任儿臣,自古以来天家无情,特别是太子这位置可不好坐,父子猜忌数不胜数。始皇长子扶苏,汉高祖长子刘盈,汉武太子刘据,隋文太子杨勇,唐太宗太子李承乾,都没有什么好下场。孩儿也是有父亲鼎立支持,放心大胆地交给孩儿去做,不然也不会有今日。”

“那这确实是这样,跟那些千古一帝比儿子,老祖宗这个千古一帝强太多了。”

朱云峰现在政治智慧增长了许多,顿时明白朱标的意思,马上顺杆上爬道:“不仅全身心信赖儿子,而且还能提供一切资源,放心大胆地交给太伯爷去做,在这一点上比那些猜忌太子的皇帝强了何止十倍百倍。”

“哈哈哈哈哈哈。”

老朱果然被一通马匹拍得很舒服,高兴大笑道:“那是因为我很清楚我标儿合该继承这位子,何况我儿又不差。”

说着他又扭过头对马皇后道:“皇后,咱们儿子不差吧。不提老大,老四老五,也是人中龙凤。就算是老二老三,只是品性败坏了些,但能力上还是毋庸置疑。”

“你呀,就会自吹自擂。”

马皇后白了他一眼,却手上的动作不慢,给老朱夹了个鸡腿放在碗里。

“还是妹子给我夹的鸡腿香。”

老朱乐不可支。

见他高兴,朱标朱云峰季赫等人也露出笑容。

说到底朱标想继续要权,虽然可以靠马皇后和朱云峰他们继续架着老朱,但最好的方法还是哄着来。

现在这么说,无疑就证明老朱在对待子嗣方面比其他同样是顶级明君的皇帝强太多。

这么一对比的话,那不就比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这些人高了一头吗?

男人这该死的胜负欲。

“嗯,大明交给你,我放心,不行我们也退位算了。”

老朱抿了一口酒,对马皇后说道:“咱们去做那太上皇,皇太后去,免得有时候标儿做事名不正言不顺。”

“顺其自然便是。”

马皇后含笑说道:“况且这退不退位与否,也没什么关系。标儿做了皇帝,就觉得要负担起天下大任,每时每刻要提心吊胆,要是遇到事儿,还不敢来找你这个做父亲的商量,怕你觉得他没做好,让你失望,到时候还不心情郁闷?咱们夫妻半辈子劳累命,穷苦人家走出来的,劳累就劳累些便是,还不如站在孩子身后,把权交给他,让他放心大胆去做。就算做错了,有咱们在,也总归不至于出什么岔子,你要真想退位你自己做主便是,反正我觉得再帮孩儿撑几年再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四十七章洪武十九年(第2/2页)

“噢”

老朱听了马皇后的话,眨巴眨巴眼睛,右手拿着筷子,左手拍了拍膝盖,有些恍然,便点点头:“倒也是。”

朱标今年其实才刚满30岁,他的实际年龄甚至还要比朱云峰小一岁。

从洪武十三年老朱给他放权以来,当了五年名为太子,实则皇帝的生活,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

但政治经验归经验,皇帝这个位置是要有责任心的。

当昏君倒是简单。

每天吃吃喝喝,也不用管事,等着天下大乱,王朝灭亡就是。

可要是想当明君那就不容易了。

如李世民、朱元璋等人,哪个不是兢兢业业,哪个不是精力旺盛。

不仅需要有强大的政治头脑,还要有过人的天赋。

稍有不慎,过于疲惫之下就得累死。

说句无法证实的话,历史上朱标真因为偶感风寒而死吗?

风寒只是诱因,真正原因在于他多年监国,帮助父亲处理太多国事,以至于劳累过度被风寒引发疾病而死。

所以要是真把皇位立即传给朱标。

朱标责任心太重,每天操持国事,遇到问题想着自己已经是皇帝,又不好意思找老爹帮忙,搞不好让他心情郁结出现弊病。

现在这样也挺好。

朱标是太子,上面总归有个皇帝,这样即便他遇到问题也有人帮他兜底。

不得不说马皇后确实是贤内助。

其实老朱已经对当不当皇帝无所谓了,本身历史上他就只钟意朱标,如今朱标又这么优秀,传位给他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但马皇后考虑得很周全,连朱标的心理都能想到,如此全方面的着想,的确不愧为千古第一贤后。

朱标听到母亲的话,倒是不失望。

因为他很清楚,就算他爹不现在传位给他,那位子也是他的,除非他跟历史上那样早死,不然迟早的事。

何况现在已经拿到了大权,只是差个名分而已。老爹继续当皇帝,有他在确实能镇住场子,毕竟现在淮西勋贵集团可还在,所以倒无所谓。

“来,今天高兴,喝一杯。”

老朱举起酒杯。

朱云峰和季赫也赶忙给自己倒上一杯酒,又给马皇后倒上82年的拉菲。

“新年到了,孩儿祝父亲母亲,身体康健,万事如意。”

“那我祝老祖宗,太奶,太伯爷寿比南山,长命百岁。”

“这不是过年吗?怎么搞得跟祝寿似的。”

“真心的祝福嘛。”

几个人笑呵呵地碰了一杯酒。

外面偏殿也很热闹。

老朱是封建大家长制度,年夜饭只跟正妻和嫡子们过。

现在老二被废,老三和老五在封国,小朱棣在明末,身边就只有长子。

喝完这杯老朱有些感慨道:“倒是有些想那几个不成器的孩儿了。”

说着他忽然想到了明末分封的危害,又皱起眉头道:“如今北元已除,大明没了后患,是不是该取消封国?”

“取消肯定是要取消的,不过取消的是国内,分封到海外去嘛。”

朱云峰随口说道:“还记得我之前说分封藩王的好处吗?除了充实边塞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迅速恢复北方的生产和经济。”

朱标沉吟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分封到海外,藩王出去,就会带走大量的汉人,这样当地汉人就能迅速生根发芽,从而建立起当地的汉人群体?”

“没错。”

朱云峰笑道:“西方白人就是这么占领美洲大陆的,我觉得东南亚就不错哦,完全可以当大明的后花园。另外就是澳洲,多分封点藩王过去嘛。”

老朱想了想,摇摇头道:“现在就别这样了,都是我的孩子,去那么远的地方。何况如今大明丁口还不多,还需要大量的人口。”

洪武初年的时候,老朱搞过人口统计,那时大约在5000万人左右。到洪武末年,人口增长到了6000多万,到明末的时候,人口就已经突破了一亿。

而如今生产力暴涨,又摊丁入亩,取消了丁口税,生育也出现了婴儿潮,使得目前大明的人口每年都在高速增长。

光去年就多了数百万婴儿,可以说到将来朱标在位期间,人口突破到一亿是迟早的事情。

但同样工业化也需要大量人口。

现在婴儿潮,等这些人长大,基本是要到朱标在位期间,恰好应该是大明工业迅猛发展时期。

反观现在的话,如果马上就把藩王分封去海外,就意味着去一个就陆陆续续带走几十万人,去一个就带走几十万人,对于工业发展不利。

当然。

说是这么说,还是老朱不太想儿子们走得太远。

分封在国内,每年至少还有机会见一次面。

要是在海外,这辈子都可能见不着。

因此这也是人之常情。

之后几个人就又聊了会国事,比如之后大明该怎么发展。

是否要出兵海外。

是否要殖民地方。

还有继续向北方探索的问题。

目前已经得到了外东北,正在尽力开发当中。

然而东北就已经很冷,西伯利亚那更是一片冻原,夏季的温度都不是很高。

到了冬天零下几十度是常有的事情,大明还没有那个能力开发。

不过其中蕴含的资源倒是非常丰富。

朱云峰表示以后会搞来资源分布图,方便大明占领那些该占的地方。

翌日。

洪武十九年来了。

又是一个崭新的一年,洪武蒸蒸日上。

老朱也要在年后继续征战明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