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八十九章 我要与朱元璋碰一碰!

地窖里的朱元璋 第八十九章 我要与朱元璋碰一碰!

簡繁轉換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20 13:30:4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八十九章我要与朱元璋碰一碰!(第1/2页)

辽东大雪严重拖慢了明军的行军速度。

如果只是轻骑出动还好。

深过脚踝的积雪虽不能奔马,却可以缓步行军。

大明的马匹都是晋商从蒙古那搞来的蒙古马,耐力佳又抗寒,适合长途跋涉。

但明军还带了大量速射炮。

雪厚加上道路崎岖难行,以至于行军极为缓慢,一天只能走十余公里。

不过老朱却并不在意。

他很享受这种不紧不慢的压迫感,一步一步,让对方感受到绝望。

占领锦州后,老朱入驻城中,等待后续物资送达。

过了大概七八天,朱云峰又送来一批棉衣以及数十吨行军干粮,以保证军队持续作战。

这些都是季赫从现代以云峰公司的名义购置。

如今云峰集团家大业大,总资产数百亿规模,这还是没上市,如果上市的话,市值恐怕要飙升上千亿。

要是普通人一次性购买那么多物资,必然要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

但云峰集团涉及各行各业,企业光就业人口就多达数十万人,俨然已经成为当地支柱企业,关乎到税收以及就业。因此国家在各方面都有优待,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在现代物资的支持下,明军无论是战斗力与对抗寒冷气候的能力都大大增加,完全不惧风雪。

然而对于满清建奴来说,他们依旧停留在曾经的思维。

锦州距离沈阳二百多公里,多尔衮虽然提前察觉到了危险,迅速撤出了锦州,然他也被风雪所阻,每日行军二十来公里,在十多天后回到了沈阳。

九月中旬。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满清就已经连丢宁远、锦州,也就是宁锦前线,令满清朝廷大为震惊。

多尔衮回到沈阳之后,很快遭到了责问。

在顺治还未亲征前,权力由诸王会议主导,除了八旗旗主之外,还有其它一些郡王、贝勒、贝子等参与其中。

晌午时分,多尔衮在来之前,与范文程商量了许久,范文程自知自己在必死名单当中,听闻多尔衮带来的消息,亦是明白眼下对于大清来说,逃回北方是唯一的选择。

只是皇太极虽然倚重范文程,在政治以及谋略上不管是皇太极还是多尔衮都会征求他的意见,但至少现在的大清,权力还是掌握在诸王会议的手里。

所以在商量过后,范文程选择支持多尔衮的想法,不过最终还是需要到诸王会议上大家一起答应,才能够施行这个策略。

此刻崇政殿内,气氛凝重。

多尔衮还没提出撤离沈阳的事情,豪格就已经开始发难,阴阳怪气道:“王叔一仗不打,先丢宁远再丢锦州,灰溜溜地逃回沈阳,当真是好威风啊。”

“你在胡说八道什么?”

多铎生气道:“明人怎么在山海关一百人就击溃我们的你又不是没在,宁远被明人轻松攻破,留在锦州是等全军覆没吗?”

山海关那次战斗其实在场大部分王公贵族都参与了,毕竟是夺山海关,满清建奴基本上已经倾巢出动。

除了代善身体不好以外,济尔哈朗、豪格、阿济格、阿巴泰、罗洛浑、满达海、尼堪、博洛等宗室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几乎都参与了其中。

阿巴泰的儿子博洛甚至都被周安击毙,那一战很多人都看到了明军的强大。

因此多铎说完之后,场中略显沉默。

但片刻后济尔哈朗还是皱眉说道:“不管怎么样,也不该丢那么多城池,这样敌人就能长驱直入,沈阳首当其冲,毫无阻碍了。”

“我们已经交了降书,但明人摆明了不接受我们的归顺,一路攻城略地倒也正常。留守锦州是守不住的,或许把军队撤回来,守住沈阳也不算坏事。”

代善说了句公道话。

阿济格作为多尔衮和多铎的亲哥哥,其实和两个弟弟有些不和,因此被排除在权力中心。

但在这种场合还是力挺他们,于是开口说道:“锦州离关内近,明人军队又厉害,想在宁远锦州击败他们谈何容易?现在天气越来越寒冷了,把队伍撤回沈阳。沈阳离锦州遥远,越往北就越冷,他们的辎重必然跟不上,到时候我们还有斩断他们的粮草,把他们击败的机会。依我看,退回沈阳并不是什么错误。至于锦州宁远,以后再想办法夺回来便是。”

“说得倒是轻巧。”

豪格见局势对自己好像有点不利,就马上说道:“昨天丢宁远,今天丢锦州,明天沈阳都守不住。将士们军心本来就已经很差了,再连番撤退,军心士气恐怕跌落到谷底。科尔沁、察哈尔那些蒙古人最近都已经有异动,我们请他们派援军来,你们看他们有回信吗?再这样下去蒙八旗都得跑散。”

“沈阳是守不住了。”

直到这个时候,沉默了许久的多尔衮才开口说道:“我建议撤出沈阳,前往哈喇温,等朱元璋他们走了,再想办法把失去的都夺回来。”

他的话说完,除了多铎以外,所有人都震惊地看着他,屋子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豪格见状大喜,指着多尔衮向其余人大喊大叫道:“你们都看到了,额其克连沈阳都要放弃。这可是玛法打下来的,阿玛当年付出多大努力才维持住,现在全被他给丢了,连沈阳都不要了,干脆咱们分家算了。”

“多尔衮,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代善也震怒了,很是不满地看着他道:“这可是祖宗基业,你要丢了?”

多尔衮摇摇头道:“守不住的,逃才是为了祖宗基业。”

“你怎么知道守不住?”

“你们知道宁远是怎么丢的吗?”

“怎么丢的?”

“那朱元璋叫来了神仙使者,在天上盘旋,勒令城中士兵全部放下武器投降,那些士兵就宛如被鬼神附体,全都照做了。”

多铎怒目而视,双手挥舞,冲着他们大声说道:“是派出去的一牛录斥候们亲眼所见,他们真正地看到了天上的神仙使者,他们也被发现了,离得很远就死了,甚至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周围一个人都没有,人和马就纷纷倒下,只有一人逃回来,回来没多久也死了。你们觉得我们可以战胜明人,战胜盘旋在我们头上的神灵吗?”

“什么狗屁神灵,你们就是胆子小!”

豪格亦是不甘示弱,从椅子上站起来,双手叉腰瞪着多尔衮兄弟道:“即便再怎么样,你们也该尝试与明人打一场,若是打不过再撤回来。现在这般,对得起玛法和阿玛吗?”

多铎怒气冲冲地对他说道:“豪格,你还知道我们是你的额其克?记住你的身份,你已经不是亲王了,你现在是戴罪之身,能让列席只是因为你是正蓝旗旗主,别太放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八十九章我要与朱元璋碰一碰!(第2/2页)

听到他的话,豪格本想继续与之争辩,但环视四周,见实在无人帮他说话,最终还是一屁股坐回椅子上,双手环抱在胸前道:“不管怎么样,放弃沈阳是绝对不行的事情,我还是那句话,提议罢免额其克摄政王,现在他已经不适合再带领我们。”

今年四月份的时候,豪格大骂多尔衮兄弟,被多尔衮借故削了他和硕肃亲王的爵位,但正蓝旗旗主的身份是削不掉的,所以豪格依旧有兵权在手,能出席这个会议。

要是以前豪格用这种语气跟多尔衮兄弟说话,估摸着多尔衮肯定找理由和借口把他囚禁起来。

然而山海关之战后,多尔衮被打得大败而归。加上现在丢了宁远和锦州,已经在诸王会议里抬不起头来。要是再收拾豪格,其他人必然人人自危,很可能造成两白旗与其他六旗内讧。

因此多尔衮平静地说道:“事情就是这样,我判断明人不可力敌,唯有避其锋芒。我听说那明太祖是消耗了所有的神力才下凡,而且他在凡间待不了多久,最慢明年就会回去,这个时候与他们交战殊为不智。”

“但离开沈阳这件事还是事关重大,是否再商榷商榷?”

济尔哈朗打了个圆场。

“离开沈阳不与之交战是我的想法,大家如果觉得一定要留下的话我不勉强,我到时候会交出摄政王大权,带两白旗驻扎在抚顺、蒲河等地。”

多尔衮说道:“届时六旗固守沈阳,能战就战,我刚好在城外与你们策应,若是不能战,城破之日就是我离开沈阳北归之日,这样我们还有根基,不至于被人灭族。”

代善想了想,看向众人道:“你们都说说吧,是留下来,还是走?”

“.”

“走吧。”

“走甚么走,好不容易能享受一下荣华富贵,就又回苦寒之地吗?”

“难道留在这里等死?明人可是有天神。”

“我们也有天神保佑,也许我们可以找萨满,做一场奥来那楞,请求向天神祈祷,请神灵下凡。”

“能行得通吗?”

“不管怎么样,我觉得不能放弃沈阳,北方太冷了,我不想离开这里。”

短暂的沉默后,诸多亲王、郡王、贝勒们议论纷纷。

虽然他们见识过明军的强大,但一者认知有限,只见识了自动步枪的厉害,没见识过速射炮的厉害,根本不懂城墙在速射炮面前就像纸糊的一样。

二来正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他们以前在关外住在帐篷里,披着牛羊皮,睡皮肤黝黑的女人,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

而如今却住在奢华的府邸中,吃着美食,享受皮肤白嫩的汉人女子,生活条件比从前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再让他们离开沈阳,跑到荒无人烟又冰天雪地的大兴安岭去,跟流放有什么区别?

甚至比流放还惨。

因为清朝流放犯人的宁古塔也就是牡丹江一带,离沈阳600多公里而已。

而多尔衮提议的哈喇温则是在大兴安岭,位于后世齐齐哈尔与漠河市之间的区域,距离沈阳800-900公里。

就这还是直线距离,实际距离在1000公里以上。

更何况后世冬天那一片常年保持在零下二三十度,更北的漠河更是平均在零下三十多度。

小冰河时期温度更低,平均在零下四十多度,零下五十多度也是常有的事情。

这么冷的气候,那是人待的地方吗?

看到大部分人都忽视了明军的强大,选择离不开这繁华之地,多尔衮眼中失望的神色愈发浓重。

明明他们是见识过的,却为什么要冒着整个族人灭亡的风险,继续留在这儿呢?

明明可以避其锋芒,大不了以后再打回来就是了。

为什么还要留在这儿等死?

或许阿兜(多铎)说的对,这些人的确没有远见,就不应该顾及他们,还是保存自己的实力,退离沈阳为妙。

想到这里,多尔衮就说道:“既然大家都想留,我还是那句话,不勉强,想走的就跟我去城外驻守。守城本就应该分兵策应,如果能够守住城池,我到时候亲自向陛下请罪。如果守不住的话,我们还能接应你们撤离,这是最好的办法了。”

“那你就带你的两白旗走便是。”

豪格大手一挥道:“我们人马众多,城墙上还有那么多火炮,我就不信明军能够攻克,到时候你亲自向陛下请罪吧。”

“嗯,那就这么决定吧。”

代善政治地位高,点点头道:“现在明人来势汹汹,走一步退路也是必然的事情,多尔衮你就在城外伺机而动,有机会就断明军粮道,这样也能增加我们的胜算。”

“好。”

多尔衮嘴上答应,心里却是在盘算着,如何利用自己手头的权力多带些物资出城,趁着明军还没有到的时候加紧运往北方,免得以后在北方物资匮乏而难以立足。

“那城中总要有主将吧。”

豪格试探性说道。

多尔衮道:“我提议由郑亲王统领。”

代善点点头道:“我也同意。”

济尔哈朗没说话。

其余人则也纷纷同意。

毕竟济尔哈朗本事不差,只是他的身份不是努尔哈赤的子孙,是努尔哈赤的侄子,这才被多尔衮架空,不然他可是唯二的摄政王之一。

“哼。”

豪格冷哼一声。

济尔哈朗就道:“那我提议豪格为副将。”

众人知道他是为了安抚豪格,便也没说什么,就道:“便这么安排吧。”

豪格大喜,虽然是济尔哈朗的副将,但济尔哈朗还是那个问题,不是努尔哈赤的直系子孙,这大权迟早要回到自己手里。

于是豪格说道:“我也同意,我不管那朱元璋是什么东西,他只要敢来,我就要让他死,请诸王放心,这一战我们正蓝旗必定全力以赴,绝对不会像某些人胆小如鼠。”

说着他还瞥了眼多尔衮,说的是谁不言而喻。

“好,阿哥好样的。”

“对,精神点。”

“明军来了咱们可不能丢份。”

众人纷纷鼓励,一时间因为豪格的鲁莽无知,殿内倒是多了几分胆气。

唯有多尔衮和多铎兄弟,看他的眼神犹如在看一个死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