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九十四章 洪武,你们的皇帝回来了

地窖里的朱元璋 第九十四章 洪武,你们的皇帝回来了

簡繁轉換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20 13:30:4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九十四章洪武,你们的皇帝回来了(第1/2页)

已经是十月下旬,离年关只有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

从五月下旬朱棣与朱云峰进京到现在。

朱云峰当名义上的监国,实际上的皇帝也差不多过去了小半年。

在这段时间里,谈不上做了很多大事。

但光这半年做的事,就已经够福泽明末时期至少五十年之久。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自去年九月到现在,老朱已经诛杀了大批贪官污吏、地主劣绅,诛杀流放者达百万之多。

按照二八理论,这些人其实就是大明握有80%财富的极少数者。

以明末一亿多人口来算的话,就相当于大约1%的人口,控制了80%以上的财富,大量社会资源被他们占据。

然后老朱把他们豆鲨咯。

如此不能说解放了这80%的财富,哪怕只解放50%,剩下的绝大多数百姓,也都将成为受益人。

这并非工业时代。

工业时代这么做其实不容易,因为工业时代的生产没那么简单,涉及方方面面,不然也不会出现工人下岗潮。

但农业时代就简单纯粹许多,有土地就有饭吃,有衣穿,能够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

更何况饥荒的时候,大量种植后世高产的红薯、土豆能救命。

土地及吃饭问题解决,大明现有的问题就解决了大半,属于是把命救回来了,剩下的则需要慢慢调养。

当然。

后续的调养不做,大明依旧跟原来一样继续这么搞下去的话。

那么可以预见五十年后,大明依旧得走上老路。

贪官污吏横行,地主商人不纳税,百姓的土地再次被大量夺走,从而形成一个新的循环。

因此在使用简单粗暴的手段后,寻找到一个正确的方向就非常重要。

这也是为什么老朱希望朱云峰能帮他教导朱慈烺。

而在这小半年里,朱云峰确实教会了朱慈烺很多东西,包括治国手段,人生哲理,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等等。

在军事上,树立蒙古和建奴两个敌人,撤裁卫所制度,选择募兵制度,于边军驻军,要不断地深入草原和东北地区,打击蒙古和建奴,以此保证军事力量。

政治上要采取打击**,提高官员工资待遇,增加官员任期,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也要放开地方自主权。

这种加强中央集权以及放开地方自主权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

因为加强的是监管力度以及税收力度。

比如锦衣卫、东厂。

开放的则是地方官员治理权,要求地方官府学会如何发展地方。

如有矿的开矿,适合种茶的种茶,在海外适合外贸,人口密集可以搞手工制造业等等。

这些东西以后朝廷可以给指导意见,朝廷主抓的则是对地方官府的管制,防止滥用权力,与当地豪强勾结之类。

经济上则最重要,在粮食充足的情况下,种植经济作物,发展手工制造业,同时给予他们蒸汽机技术,让他们能够迅速成为一个初级工业国。

也不需要多厉害,达到18世纪末英国的水平,在目前的17世纪,基本上就属于天下无敌了。到时候一个国家攫取全世界资源,别说给大明续命三百年,就算续命五百年都足够。

如今在朱云峰看来,大明就像是中了毒箭的关羽,老朱就像华佗那样刮骨疗毒,已经把最麻烦的事情做完,剩下的就是涂上药膏,包扎伤口,等待伤口痊愈。

该教的都已经差不多教给朱慈烺,要是这种情况下他还能把大明给玩砸了,那大明也该亡。

翌日。

老朱宣布他该做的事情已经做完了,要回仙界去了。

这话说完后,满朝文武如丧考妣,纷纷跪倒在地上央求着太祖陛下不要抛弃他们,请在凡间久留云云。

一番催人泪下的话语,真就是感天动地。

换了洪武朝的官员要这么说,那大抵是虚情假意,他们巴不得老朱凉凉。

但崇祯朝的官员却是真心实意。

因为该砍的已经砍完了,剩下的都是悲壮殉国者,履历光鲜,即便才能平庸了点,有殉国加持,那也是稳坐钓鱼台。

基本上只要不干违背原则的事情,比如贪污**,渎职滥职,有这份履历在,也能混到光荣退休。

所以他们是真希望老朱留下。

毕竟跟在老朱手底下,其实很多事情都不需要再像崇祯时期那样背锅,老朱说什么他们就敢做,不至于落得个陈新甲那种结局。

可老朱去意已决,下令太子朱慈烺继位,新皇登基,改明年年号为兴始,意寓为中兴的开始。

本来老朱曾经犹豫过,要不要改元为新始。

意思是新的开始。

大明几乎已经到了亡国的边缘,是他救了回来,用新始这个年号很贴切。

但这样无异于把大明从朱由检到朱慈烺两代给切割了,如东汉西汉一样,别弄成一个前明与后明出来。

因此最终年号为兴始,取中兴的意思,承上启下,延续大明。

朱慈烺虽然什么事都没做,但老朱还是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中兴大明,至少也要牢牢遵从朱云峰的指示,奠定新的大明一番基业。

“这些药的使用方式记住,不能多吃,就算生病了,一颗也要切半,粉末留着第二天再用,如果出现不适,马上停药。”

正是晌午时分,北京城依旧冰天雪地,呼啸的北风吹拂,城中下起了小雪,踩在地上发出吱吱声音。

上午一行人参加了朱慈烺的登基仪式,中午稍微吃了点东西后,老朱就得出发。

现在时间太紧迫,已经是十月下旬,再过一个多月就要过年了。

长沙到北京大概一千五百公里,后世坐飞机也就两个小时,坐高铁六七个小时左右,非常快捷。

然而古代车马船只缓慢,每天能日行五十公里都算是快的了。

如果带大队辎重,速度更是堪比乌龟在爬,往往行军速度只能保持每小时二十公里。

所以他们必须早早出发。

好在老朱从南方带来的大量物资,炮弹消耗殆尽,子弹重量没炮弹多,就是速射炮比较麻烦,得装船运回去,不过可以慢慢运,他们人先出发回去过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九十四章洪武,你们的皇帝回来了(第2/2页)

其余查抄出来的粮食、金银珠宝、古玩字画、丝绸绢帛都留在北京,权当做是老朱留给朱慈烺治国的经费,也算是不让他地狱开局。

此刻在风雪之中,朱云峰把一小袋药交给了朱慈烺。

里面有阿莫西林、999感冒灵、感康、头孢、阿司匹林、氯雷他定、皮炎平、百多邦、雷尼替丁、牛黄解毒片等二十多种家庭常备药。

他之前就教过这些药对应的症状和使用方法,虽然也没给朱慈烺做过皮试,不知道有没有青霉素过敏,但这种东西也没办法,好歹是救命的药,自然要给他留下。

朱云峰继续叮嘱道:“不到万不得已,这些药不要乱用。另外不要靠近水边,关心子嗣的身心成长,我留下来的教科书可以兴国,都牢牢记住就好。”

朱慈烺这半年里成长的很快,无论是治理国家,批阅奏折还是与文臣奏对都有模有样,本事也学了个七七八八,会了不少手段。

但他终究只是个十多岁的孩子。

朱元璋和朱云峰都是他这段时间最大的依靠,让他能够全心全意投入到学习之中。如今一下子失了支柱,要自己当家做主,忽然就有种天塌了的感觉。

就像是以前有爹妈照顾的孩子,某天父母突然双亡,虽留下大量遗产,可内心终究是充满了惶恐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因而朱慈烺此时心里空落落的,失魂落魄地道:“云峰哥,你以后还会回来看我吗?”

“会的。”

朱云峰笑了笑道:“我过来挺方便,以后随时能来,我也要时时刻刻抽查你的情况,得看看你有没有学你太爷爷万历那样。”

朱慈烺早就习惯了朱云峰对他列祖列宗不太尊敬,倒也没太在意,而是保证道:“云峰哥放心,我一定遵照太祖爷爷太宗爷爷和您的教诲。”

“嗯。”

旁边朱元璋摸了摸他的脑袋,看着他青涩的面容感叹道:“把国家大事交给你一个孩子实在是为难你了,但没办法,你爹不晓事,把国家交给他不是社稷之福,而是社稷之祸。”

“太祖爷爷,那我什么时候才能把父亲接回来啊。”

朱慈烺委屈着脸问道。

“三年后吧,三年后我会过来一趟,看看你做得如何,要是做得好,就把那小子接回去。”

朱元璋目光看向不远处的唐王朱聿键,向他招招手道:“你过来。”

“太祖爷爷。”

朱聿键忙不迭走到近前。

朱元璋又对朱慈烺道:“唐王国之栋梁,又忠心国事,任劳任怨,汝当以辅政大臣待之。”

“是。”

朱慈烺又向唐王拱手道:“那就拜托太叔祖了。”

朱聿键是朱元璋的十世孙,朱慈烺是朱元璋的十三世孙,因此在辈分上,朱聿键其实跟朱慈烺的太爷爷万历帝是同辈。

“为国家分忧,本就是太祖当初定藩王之大计,臣自此定当殚精竭虑,为陛下,为朝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朱聿键慌忙回礼。

他自然知道历史上后来自己做了皇帝。

但小宗和大宗,还有南明割据政权与大一统政权之间的关系他自然清楚得很。

何况这件事朱云峰就跟他说过,未来大明重新厘定之后,位置还是得回到朱慈烺的手里,毕竟唐王一脉不是马皇后子孙是硬伤。

“嗯。”

见到朱慈烺这段时间表现贤明,诸多臣子也杀得只剩下忠臣和贤臣,老朱还是十分满意,点点头道:“这江山朕来时破破烂烂,走时百废待兴,最难的地方朕和云峰已经帮你们做好了,若是三年之内还打造不出一个盛世,那你们就让朕失望了,好好干吧。”

“是。”

众人纷纷拱手。

老朱说道:“走吧,皇后还在家等我。”

一行人上了船。

当初船队来的时候辎重非常多,光运输的船队就连绵几十里。

回去倒是没那么麻烦,省去了大量的粮食、金银珠宝、炮弹之类,就带上子弹、速射炮和迫击炮。

两千多名洪武朝的士兵轻装上阵,拢共只有二十多条船,比来时近千条运输船,几乎堵塞了整个运河河道减负了不知道多少。

下方朱慈烺、朱聿键、孙传庭、北京诸多文武大臣,更远的地方还有许多百姓。

人人都在挥舞着双手,向老朱道别,很多人甚至哭了起来,如丧考妣,感觉头上的太阳都在慢慢向他们远离。

他们是真的把老朱当成了救世主,老朱也确实做了救世主,挽救了满清屠刀下数百万汉人的性命,而间接死亡的人数超过两千万也被救了下来。

虽然这是场持续性的动乱,从崇祯年间的流寇肆掠,到大明亡国后满清入关,再到南明灭亡,几十年时间,死亡总人数超过了三千万。

老朱能救下来的是满清入关之后的百姓。

但即便如此,也是功德无量,超过两千万人不用再像历史上那样死于战火、瘟疫、饥荒,而且还分配了土地,无亚于一次重新开国。

看着远处山呼海啸般地欢送场景,老朱站在船头左手背负在身后,右手轻轻招展,向着崇敬他的子民送别。

很快。

在纤夫们卖力地拉拽下,船中水手们努力划船下,船队以每小时七八公里的速度航行,到晚上的时候就到了武清。

之后一路南下,过河北,山东,安徽,又走长江水路,风驰电掣一般向着湖北开赴。

回去之前,老朱就已经交代,让驻守在各地的大将们回来。

此时包括徐达、汤和、冯胜等人在内,在大明各地已经驻守超过一年,傅友德也是今年五月去的陕西,也已经半年时间。

在他们的帮助下,大明各地迅速恢复稳定,如今也是功成身退的时候。

十二月底,经过一个多月的航行,他们终于回到了长沙。

远眺长沙城。

老朱已经是心潮澎湃。

朕的洪武大明,你们的皇帝回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