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一百零四章 难说

地窖里的朱元璋 第一百零四章 难说

簡繁轉換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20 13:30:4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百零四章难说(第1/2页)

送往大朱棣这儿的东西其实都有生产日期和生产地。

毕竟那么多东西,总不能一样一样地把生产日期和产地都给抹除吧。

因此不管是生产日期还是产地,都保留了下来。

不过朱云峰他们并不认为大朱棣能够看得懂公元纪年是什么意思。

产地很好说。

就说老朱念旧,在仙界创建大明仙朝之后,便把仙界的地名改成了和凡间大明一样的名字就行。

生产日期就更不用多说,虽然西方已经出现,然而并未普及。

我国采用的则是天干地支纪年以及年号纪年,公元纪年并没有传过来,一直到清初才由传教士把公元纪年法带来。

所以从洪武十三年发现建文朝开始,一直到大朱棣登基,已经过去了七年。

这七年小朱棣都放心大胆地给大朱棣送物资。

只是没有想到,就算是这样,还是被他发现了,并且准确无误地推算出了时间节点是六百年后。

三小只一时间纳闷不已。

见到他们三面面相觑,大朱棣得意一笑。

这七年时间里不仅仅洪武朝发展迅速,永乐朝也是进步飞快。

虽然相比于洪武朝,他的永乐朝没有电力,然而毕竟有了洪武三十多年的基础沉淀,又有一次农业革命,生产力爆发式增长。

民间粮价低廉,手工制造业迅猛发展,市面上的小商品大量增加,各类养蚕业、桑麻业、织造业朝气蓬勃。

在这种情况下,加大对外交流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朱棣又是个热衷于出海的人,在国内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他听从朱云峰的建议,开了当初老朱做的海禁,积极开展对外贸易。

郑和下西洋也正式开始。

永乐三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区别于历史上朝贡贸易体系,这次改为暴利倾销。

大明的各种丝织品、瓷器、茶叶、酒水都高价卖给当地,换回大量金银珠宝香料以及原材料,让大明赚得盆满钵满。

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大明与西方开始接触。

因为此时西方虽然还未发现美洲,但已经出现了地理大发现的开端,大量西方探险家因为马可波罗关于东方遍地是黄金的传说开始往东方探索。

本身美洲就是在这个探索过程当中被西方探险家发现,从而让大量西方殖民者涌入拉美和美洲。

现在很多欧洲人尚未开启征程,可中东地区自古以来就是贸易枢纽,当时有很多西方人在地中海与黑海之间的小亚细亚半岛活动。

郑和的船队如今有了世界地图,一路穿过马六甲海峡,沿着印度半岛抵达了波斯湾,在那里见到了很多欧洲人,甚至在永乐六年回程的时候还带回来了一些西方传教士。

也正是这一趟航行,不仅为朱棣带回来了一座座金山银山,去的时候船只上千艘,足足五万多人,回来的时候各种金银珠宝首饰香料不计其数。

还让朱棣开拓了视野,知道了西方的存在。

眼下西方传教士已经在北京安家,得到了朱棣的允许,可以从事传教活动,自然也就带来了许多关于西方的典籍,其中就包括基督纪年。

大朱棣是个聪明人,看到西方基督纪念今年是基督纪念1409年,再联系到小朱棣带来的那些东西生产日期是2025年到2030年,自然能在这当中产生联想。

当然。

他也不是那么确定。

毕竟他在想西方纪年关他们东方什么事?

所以也只是诈一诈。

哪知道三小只城府还是不如中年朱棣老谋深算,稍微一诈看他们表情就知道结果。

不过三小只的城府不深只是对于中年朱棣来说。

实际上他们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和眼界,早就已经与一般人不同,心思缜密了很多,只是平时他们懒得去思考而已。

因此脸色的变化其实也就那么一瞬间,甚至朱云峰他们都已经立马想到了原因。

“西方传教士?”

朱云峰试探性地问道。

大朱棣神色不变,只是不置可否地道:“六百年后的世界,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世界?”

小朱棣也很快反应过来,说道:“果然被你发现了,没错,云峰他们的确是来自六百年后,还是我们的直系子孙,论起来应当是第二十六代。父亲跨越时间长河,前知千年后知千年,知道云峰是后世杰出朱家后裔,便去了六百年后把他带了过来。”

“原来如此。”

大朱棣含笑,该配合自己演出的自然不能视而不见。

虽然小朱棣立马把逻辑圆了回来,但对于仙界是否存在他还是将信将疑。

毕竟他除了见识到对方可以神出鬼没出现在地宫,以及那一次特斯拉电圈以外,别的神迹一律没看见过。

传闻仙人能飞天遁地,很多东西眼见为实,什么都看不见,自然有所疑惑。

不过他也不会太去较真。

一来对他有好处。

二来不管如何,老朱这座大山压在那。

即便真骗了他,没有所谓的仙界,那也不是他该质疑的事情。

当初老朱刚过来的时候其实是他最好的干掉老朱的时机,只要一句太祖是冒充的,手底下正等着从龙之功的士兵们就会一拥而上。

如今反倒已经不可能了。

因为老朱多次参加永乐朝新年庆典,谁都知道他是真正的朱元璋,以老朱的威望,他一句话,恐怕再忠心于自己的卫士也得迟疑三分。

因此大朱棣就得好好掂量掂量,没必要在这个问题上深究,反正老朱的出现对于他来说不是坏事,不如难得糊涂。

“云峰既然来自后世,那么也想必知道了后世的情况,为何这纪年要用西夷人的纪年?”

大朱棣想到了这个,不由得皱眉。

“没办法,您也知道后来的大明被关外建奴占据,建奴防汉人甚于防川,于是闭关锁国,不与外界交流。而趁着这个时机,西方迅猛发展,不仅研制出了大量新式枪炮,还能将钢铁打造成机械,产出更多的东西。”

朱云峰苦笑道:“如此趁着武力强盛,西方在全世界大肆掠夺,我泱泱中华也沦为西方的半殖民地,很多沿海地区被西方各国瓜分。连东洋倭寇都能来分一杯羹,乃至后来还大肆侵略,杀我汉人几千万,有血海深仇。”

“嗯?”

大朱棣皱起眉头:“还有这种事情。”

“是的。”

朱云峰说道:“在建奴的治下,国家积贫积弱,偌大国土被占领,无数百姓被肆意欺凌。如果不是后来有位先生站出来的话,恐怕后世的中华早就不复存在,沦为倭寇之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一百零四章难说(第2/2页)

“哼。”

大朱棣冷哼道:“小小倭寇,真是给他们脸了。”

“战争结束后,因为西方依旧强大,制定了世界话语权,所有的标准都按西方来。”

朱云峰继续道:“包括各类度量尺寸、距离单位、重量单位、纪年单位都只能用他们的。我们现在虽然也在慢慢制定自己的标准,但想要改变还是难。”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什么厘米,分米,米其实都不是我国固有的长度单位,而是来源于十八世纪末的法国。

其余重量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等等,也都是基于西方各国产生。

因此在后世我们自己的生活当中,可能还有老一辈人知道以前我国自己的计量单位。但年轻人基本都已经不知晓石、豆、斛、钧、跬、仞、舍、寻等容量、长度和重量单位。

只是这其实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新时代刚成立的时候一穷二白,什么都得白手起家。

没有工业能力和工业底子,就无法自己制定规则和标准,并且当时国际秩序和规则被西方人垄断,那就只能用别人的。

所以包括生产日期这种,自然也就只能遵循西方人制定的西历。

“唔”

大朱棣沉吟道:“这世上拳头大,才能制定道理。西夷人强盛,就得听从他们的法制,是这样吗?”

“嗯,是的。”

“呵呵。”

大朱棣笑了起来,说道:“那现在的西夷人如何?”

“一般般吧。”

朱云峰想了想道:“这个时期的西方还处于中世纪末期呢,地理大发现要过几十年才会开始,可以说西方现在非常孱弱。”

“既然如此,那规矩就应该由我大明来定。”

大朱棣霸气说道:“从今天开始,朕要让全世界都用我大明的度量尺,用我大明的历法,你们觉得如何?”

“我们倒是没意见,您得让西方人也没意见。”

朱云峰双手一摊道。

“没事,朕自会让他们没有意见。”

大朱棣说道:“只是眼下我还是觉得大明不够强盛,如果有你们那边的武器就好了。”

三小只对视一眼。

不愧是当皇帝的,还是朱棣,想得确实多。

小朱棣都想不到自己未来这么厉害,能够迅速抓住关键问题。

洪武那边全靠现代工业提供,搞了很久才搞出拉栓式步枪和自动步枪。

永乐这边又要重新开始,那得多久哦。

朱云峰摇摇头道:“难,我们那边肯定买不到武器送过来,因为上头不允许。如果从头开始发展的话,我估计到朱祁镇死的时候应该能实现。”

朱祁镇?

大朱棣去过正统朝,还揍过朱祁镇那个不肖子孙,算算时间,现在是永乐8年,那得将近50年后了。

“要这么久?”

大朱棣疑惑道:“造个武器不难吧。”

“是不难,但你得有全套的工业体系支撑,不然全世界怎么去?你得有完整的造船业,否则光靠木船去征服世界吗?”

朱云峰双手一摊。

洪武那边老朱武德已经很充沛了。

这个时候的西方别说还处于中世纪,就算18世纪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大明碰一碰,都是死路一条。

但老朱也不好打到西方去。

因为造船厂现在还处于造蒸汽轮船的阶段,虽然有蒸汽动力,可却需要大量的煤炭和水作为动力源。

所以现阶段大明的目标其实就一个——东南亚。

朱标已经做了考量,接下来南京造船厂会大量制造蒸汽轮船,然后迅速武力扩张整个东南亚,把东南亚纳入大明的版图当中。

之后再以东南亚作为原材料生产基地,补充煤炭和水,绕印度半岛,谋取印度、西亚、中东和非洲。

只要中东地区到手,丰富的石油资源将会支持大明开启第二次工业革命。

把蒸汽能源变成化石能源。

至于美洲与欧洲,实在是太过遥远。

虽然可以顺着北太平洋暖流直达美洲西海岸与阿拉斯加湾,全程只需要大概一个多月的时间。

可中间全是大海,没有任何一块大陆,连岛屿都屈指可数。

何况理论与实践是两个概念。

朱云峰能从后世把太平洋暖流的位置给他们。

然而洪武那边一没有观测手段,二没有定位能力,即便把位置告诉他们估计他们也找不到。

因此很多东西并不是一拍脑门就能决定,掌握一个国家就必须要稳健地一步步来,除非是单方面探索而不是占领,否则不能急功近利。

洪武那边都是如此,永乐这边就更不用多说。

听到朱云峰的话,大朱棣皱眉道:“什么是工业体系?”

“工业建设涵盖方方面面,不仅是建造机械那么简单,还要有动力能源。”

朱云峰撇撇嘴道:“西方从工业建设开始,到完成第三次工业革命花了二百多年的时间。这个过程除了发明与创造之外,最重要的是知识的普及。需要教育沉淀下去,让更多的人从事这个行业,才能让技术完成积累。我们那边的确有现成的技术不假,可你们这边没有产业工人,没有技术人才,就算把现成的机器给你搬过来,你也没法用。”

小朱棣在旁边深有感触地连连点头道:“这个确实是,洪额,父亲在仙朝也曾经想马上搞这方面的建设,让仙朝的凡人也能享受时代发展带来的便利。但欲速则不达,很难做到。”

“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大朱棣皱眉道。

“倒是有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

“跟我们那边合作吧。”

朱云峰开始兜售起他的计划道:“反正有老祖宗庇护,我们后世会直接出人出力帮你们,难道你还怕老祖宗庇护不了你吗?”

直接跟后世合作吗?

大朱棣顿时脑子里飞快开始思索起来。

就跟朱元璋当初想的一样。

掌权者第一忧虑永远都是政权忧虑。

后世那么强大,会不会顺手吞并了他的大明朝?

不过如果父亲真能庇护他的话,也不是不可以考虑。

只是能庇护得了吗?

这怕是难说哦。

大朱棣陷入了沉思当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