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四十五章 太祖的恩情重如山

地窖里的朱元璋 第四十五章 太祖的恩情重如山

簡繁轉換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5-20 13:30:4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四十五章太祖的恩情重如山(第1/2页)

下午时分,朱云峰和季赫带着崇祯朝的几个高级官员参观了大街。

之后去了纺织厂、钢铁厂、水泥厂以及船厂。

如今的南京城可不比当初朱云峰和季赫刚来时的萧瑟模样。

那个时候战乱才结束十年,南京城的人口也没有恢复,繁华与热闹更是与这座城市无关。

相对有点人气的街道拢共就那么几条,街上摆摊的以及逛街的人屈指可数。

原因在于大部分南京人口都是京营士兵以及朝廷官员和他们的家属,真正的南京本地人基本都被老朱流放了,本地百姓不超过万人。

而洪武十三年后,太子朱标开启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吸引人口,鼓励手工业、商业发展,建立码头,开拓运河等等。

加上朱标开垦城外荒地,将土地给予开荒的百姓,又大力搞基础建设,以至于来城里定居的人越来越多。

等到今年,在南京城发展的第七个年头,南京城里的总人口从洪武十二年的二十万,到如今已经超过了八十万,且不包括十多万京营士兵。

其中上元县二十多万,江宁县五十多万,城市人口迅猛增长。

伴随着人越来越多,城外也大量开始建设小镇,城里朱标也进行了拆迁重新建造,家家户户用起了电灯,工业也在同步进行。

每年朝廷都会通过运河从北方运来大量皮毛,接着又鼓励种植桑树养蚕,纺织业先一步兴起,城内的纺织厂已经多达八个,清一色的纺纱机以及缝纫机。

别看好像纺纱厂不多,才八个。

可每一个工厂都有成百上千台机器,都是朱云峰和季赫累死累活搞过来的,这已经是相当大的工业进步了。

而这些机器又养活着上万纺织厂女工,可以说光这些纺织厂就给上万个家庭带来了就业,极大地促进了南京城的发展和兴盛。

除此之外就是钢铁厂和水泥厂、砖厂之类的重体力劳动工厂,这些工厂更是有多达十多万青壮年劳动力在其中从事建筑业,同样带来了无数就业岗位。

随着建筑业材料的增多,朱标也大兴土木,对南京城进行建设,预计到明年南京城人口就会突破到百万,而且这个数字会继续增长。

要知道几年前南京才二十来万人,现在已经增长了四倍,可见大明的发展速度有多快。

在朱云峰和季赫的带领下,几个官员应接不暇,连连吃惊。

虽然眼下的大明朝建设还比较慢,有点像后世民国时期武汉、长沙等地的老照片模样,以街道码头为繁荣点,与后世上海滩有很大差距。

然而对于来自明末的官员们来说,已经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与他们认知当中的世界有着天壤之别。

就有点清末睁眼看世界的感觉。

“这么大的铁船居然能够悬浮在水面上,实在是让人感觉到害怕。”

“还有那些大炮,太强大了。”

“也许这就是以后的世界该变革的模样,真是令人心潮澎湃。”

草鞋峡江岸边,南京造船厂中,诸多明末官员看到这艘还处于封闭湖泊内尚未完工的铁甲舰,忍不住发出赞叹的声音。

正是十二月月底,洪武年的南京城盖上了皑皑白雪,已经到了年关的时候,厂子里的工人开始休年假了。

周围寂静一片,惨白的雪与周围厂房的银黑色钢铁,共同组成了一个充满金属质感的世界。

目前只有驻扎在这里的看护卫所士兵还在兢兢业业地站岗,大家伙本来都打算摸摸鱼休息休息了,结果吴王殿下过来,又得在大雪中列队。

此刻在岸边上众人打量着造船场内湖码头边的大船。

这艘新造的铁甲舰预计明年二月完工,整体已经打造完毕,而且排水量还是一千二百吨的大舰。

放后世这排水量别说那些大舰船,连游轮都比不上。

1911年下水的泰坦尼克号可是4万多吨,堪比航空母舰,大明造的这1200吨排水量的铁甲舰,跟小帆板没什么区别。

但放在14世纪,甚至16-17世纪,都算是嘎嘎乱杀的存在。

正因为南京造船厂源源不断地产出铁甲舰,除了最开始的几艘采用的是朱云峰和季赫带来的船只发动机,用燃油发动以外,其余都是蒸汽机。

现在大明能产石油,在陕西延安那边,用的是从山东买来的精炼油设备,可以把原油精炼成柴油、汽油。

这就是全工业国家的恐怖之处。

任何工业设备和制造机器都能给你搞到。

而且如今已经是2031年,我国连5纳米光刻机都已经搞定,现在正在向人造太阳迈进。

几乎任何所谓工业皇冠上的明珠都全部攻克。

外国有的我国有,外国没有的我国更有,连老美都搞不定的稀土提炼技术和机器,中国更是所有稀土全方面能够精炼提取。

因此大明现在已经把拿来主义用到了极致,各种机器只要能够运来,都是想方设法地托朱云峰弄。

也亏得朱云峰见机早,搞了个大型企业,涉及各个产业布局,各行各业都能插上一手,有足够的理由可以购置这些机器,不然还真有点麻烦。

不过纯靠拿来主义是没那么快建设起来的。

新时代从毛熊老大哥那一样拿了很多东西过来,结果毛熊一翻脸,就得靠自己重新打造一个新的工业体系。

所以目前是先以拿来主义为主,然后把基础教育建设起来。

有二十一世纪的教育体系在,预计未来几十年内,大明培养出一大批相关人才,建立一个崭新的工业体系,不再需要从现代进口机器也是迟早的事情。

只是眼下虽然都是拿来的机器造的,但唬一唬这些官员还是没什么问题。

旁边季赫还拿着一个高清手机在拍摄,陈士奇忍不住问朱云峰道:“吴王殿下,下官有一个问题想问问。”

“你说。”

“下官在想,为何洪武年的大明已经有了如此大的变化,那为什么没有影响到我们那个世界的大明呢?”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

朱云峰知道古人的思想局限性,顿时笑了起来,然后指着不远处的长江问道:“江水有什么变化吗?”

陈士奇摇摇头:“江水在流淌,没有什么变化。”

“如果我去舀一瓢江水会怎么样?”

“会少一瓢江水。”

“不止。”

朱云峰继续道:“你只看到了少一瓢江水,却忽略了少了这一瓢江水,那么原本这瓢江水可能会冲击某个河岸,刷下来某个石头,现在却没了这瓢江水,那么这块石头就不会掉下来。我再把这瓢江水倒在一棵快干死的草边,那么这棵原本即将枯死的草可能会因为这瓢江水被救活。大明也是这样,人每时每刻都在做决定,也许上一秒我还在想这件事,下一秒就想做别的事,选择了什么路,就会造成什么结局。如此原本的轨迹就被打破了,而人的一生要做无数个决定,就意味着人生会出现无穷大个变化,人尚且如此,何况朝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四十五章太祖的恩情重如山(第2/2页)

“额”

陈士奇刘之勃等人面面相觑,这种关于几维空间,量子力学,平行宇宙,时间悖论之类的东西,实在让他们难以理解。

“简单来说,就是不同的决定造成了不同的结局。但如果有了一个结局,那么在历史长河之前做的东西,就只会造成另外一个结局,而无法影响到已经出现的结局。”

朱云峰高深莫测,侃侃而谈道:“比如太祖他人家穿梭了时间长河,改变的是洪武世界。那么你们崇祯那边,就会与如今的洪武世界分割开。不然你们就会消失,如此庞大的因果不是太祖成仙做祖就能改变的,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崇祯那边已经是历史里的真实世间。而洪武这边则已经是真正的历史,与你们那边再也没有瓜葛。以后发展也只会出现一个全新的情况,比如不是朱棣的子孙继承皇位,而是朱标的子孙继承这样。现在明白了吗?”

“额”

几个人保持着渴望知识的表情,瞪着一双大大的眼睛,充满了小小的疑惑。虽然不明白他在说什么,但感觉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哎呀,你们好笨啊。”

朱云峰无语道:“举个例子,我拿一壶水往下倒,上面流出来的是洪武,下面的是崇祯。我把上面洪武的那一段截掉,但又会补充一段新的水继续往下落取代这段被截掉的洪武,这样新的水就是你们熟知的洪武。而太祖把这段截掉的洪武朝加了一些东西,放进一个新的水壶里往下倒,就变成了另外一壶水,现在明白了吗?”

“明白了。”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通过这个简单的例子大概理解了什么情况。

应该就是太祖他老人家以**力把洪武朝从历史长河里抹去,但为了历史完整,又会有个新的洪武朝出现在后续历史当中,依旧是原来历史的轨迹。

只是这一段已经不能改变,所以只会是他们所熟知的历史。这样那个被抹去的洪武朝发生任何变化,都影响不了后来的崇祯朝。

“现在的情况大抵就是这样。”

朱云峰向着南京皇宫的方向装模作样地拱拱手道:“太祖他老人家以无上法力在历史中截取了他的洪武朝,这是多么强横的存在。但可惜的是这么做过于逆天,不止是穿梭时空,同时还截取与改变洪武朝历史,现在还在干预你们崇祯那边的历史,导致他老人家法力已经不多。几乎已经无法维持长生不老,恐怕已经跟凡人无异,也会生老病死,太祖他老人家都是为了你们啊。”

众人肃然起敬。

堵胤锡感动得泪流满面,竟擦了擦眼角,泣不成声道:“下官万万没想到太祖他老人家竟付出如此大的代价我之前还质疑过太祖身份,我真是罪该万死。”

“唉。”

其余人听了心里也很不好受。

马乾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太祖他老人家已经付出了太多,为了洪武大明,也为了崇祯大明,连长生不老都可以不要,我们就万不能辜负太祖,定要帮太祖重定乾坤,以救大明江山于水火。”

“不错,之前我们愚昧无知,如今真正看到了这大世,就该振作起来,为大明江山流尽最后一滴血,也不算辜负太祖陛下的恩情。”

“我决定了,这次回去之后,必定倾尽家财。不管是招募兵马,还是安民保境,哪怕以我之能,远不能辅佐太祖陛下平定好这王朝末世,也至少得让辖地百姓安居乐业。”

“嗯,弓甫兄所言极是,我也要如此。我在官场虽不贪不占,却都是仰赖家族有数千亩宅邸良田,这次回去之后,就马上把这些都卖掉,组织宗族齐心协力,帮助太祖陛下完成这般大业。”

众人纷纷说道,一个个心中五味杂陈,对朱元璋充满了敬佩之心。

他们哪知道老朱啥代价都没付出,还白嫖了很多东西。

眼下他们知道的就是老朱几乎是废掉了自己所有的修为,逆天改命,为了大明江山甘愿重新变成凡人。

这般魄力和伟大,已经让他们心中只剩下感恩戴德,与洪武朝的士兵们一样,陛下的恩情已经让他们深深印记在脑海里,犹如山岳般沉重,根本还不完。

很快。

下午时分,在城内城外逛了一圈的朱云峰他们就回了宫中。

老朱安排了宴会。

这次老朱是回来过年的,不打算回崇祯那边了。

但这几个官员可没资格继续留在这儿,基本上就看一眼,确定老朱的身份就得马上回去。

秦良玉那边得到了马皇后的接待,她们相谈甚欢,畅聊了很多事情,马皇后甚至还送了不少东西给她。

到了傍晚,宴会结束,乾清宫大殿门口处,众人准备回崇祯朝。

老朱亲自带着他们到了地宫,一一送别。

陈士奇擦了擦眼泪跪倒在朱元璋身前说道:“陛下,臣自此铭记皇恩浩荡。臣不认为陛下应该为了我们而放弃长生,但陛下既然这么做了,臣等也无以为报,愿以死效之。”

“臣等无以为报,愿以死效之。”

刘之勃等人亦是纷纷跪下。

老朱哪知道朱云峰跟他们说了什么?

见他们这模样有些纳闷。

不过他自然不会问,只是轻点下颌道:“你们知道了?也无妨,对朕来说,没有什么比陪伴家人和朕的大明未来更重要,以后好好为国出力便是。”

“臣等遵旨。”

众人再次磕头叩首。

“走吧,该过去了,你们放心,都给你们记录下来了,能来洪武可都是荣耀。”

朱云峰上前拿着黑巾照例给他们蒙上眼睛。

季赫就把手机关上。

接着朱云峰带着他们穿越时空,去了崇祯朝。

老朱看到季赫手里的手机,不解道:“你在做什么呢?”

“录视频啊。”

“录视频做什么?”

“峰子说以后一个个带人实在太麻烦了。”

季赫说道:“把他们在洪武朝的经历拍下来,到时候放电影一样给他们看不就完事了吗?”

“哦?”

老朱想了想,然后哈哈大笑起来:“不错不错,做得很好。”

这样一来,大明神仙化恐怕也不远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