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隋末之群英逐鹿 > 第八百九十二章 驱逐倭使

隋末之群英逐鹿 第八百九十二章 驱逐倭使

簡繁轉換
作者:铭启小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10:43 来源:源1

最快更新隋末之群英逐鹿 !

李元吉的情况比那个内室也好不到哪去,看着周围面带不善的李世民亲信,李元吉冷汗直冒,后背很快就湿成一片。

“齐王!”

过了许久,李世民才淡淡开口说道:“回京一事,孤会亲笔书信一封向父皇解释,就烦劳你替我转交父皇。”

“那是当然,那是当然!”

李元吉瞬间收了嚣张气焰,连连点头,忙不迭地和内侍一起离开了李世民的帅府。

几天后,李元吉便领着刘知远朱泚等将离开了陇西返回长安。得知次子竟然抗旨不回,李渊气得吹胡子瞪眼大骂李世民不忠不孝。

好在李渊还算有几分理智,知道这个时候和次子撕破脸皮等于将自己辛辛苦苦奋斗了半辈子的江山拱手送人,这才咬牙默认了李世民屯兵陇西的僭越之举,又加封李世民为陇右节度使,算是保留了父子之间最后的一点颜面。

李渊心中自然是恨不得将这个大逆不道的儿子碎尸万段,但是他突然发现,就算没有隋军在外虎视眈眈,自己也没有能力解决掉拥兵自重的李世民。

唐军军方上下,除了李世民之外,另外的两个封疆大吏柴荣和李光弼都曾经跟随李世民征战,或多或少都倾向于李世民。自己真正能够调用的竟然只剩下长安的驻军还有皇城的御林军。

猛然间发现这一事实,李渊只觉头皮一阵发麻,为了打击次子在军中的权势,在李光弼率领的军队到达长安之后,李渊借口汉中失守长安需要加强守备,将李光弼的军队划归到长安驻军序列,由他的心腹童贯统领,借势夺走了李光弼的军权。

莫名其妙被夺走军权的李光弼自然是满腹委屈,可是李渊哪里肯听他的申诉,在长安闲居的李光弼无奈之下,便上书李渊请将他调拨到陇西前线。

害怕李光弼留在长安暗中遥控旧部的李渊毫不犹豫地同意了李光弼的请求,又给了他一个陇右副节度使的职位,让他立刻离开长安赶往陇西。

得知李渊安排的李世民顿时笑开了花,早在李世民征讨西秦薛举薛仁杲父子的时候,他就发现李光弼足智多谋,治军威严而有方,善于出奇制胜,是个难得的将才。

如今老爸居然把这样的一个俊才送到自己手里,李世民当然是大喜过望,不仅亲自出城迎接李光弼前来,礼遇有加,而且多次邀请李光弼过府探讨兵法,秉烛夜谈,抵足而眠。

在长安受尽委屈的李光弼得到李世民如此厚待,又被李世民卓越的个人能所折服,当即决定投靠李世民麾下,很快就接替了已经阵亡的李继隆,成为李世民军中的二号人物,也是继李继隆之后,第二个旗帜鲜明摆明车马支持李世民的宗室成员。

不说关中老李家如此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在得知巴蜀大捷之后的杨杲也不再伪装,在宇文成都率领的御林军护卫下进入东都洛阳,颁布圣旨命令天下迁都洛阳。

江都朝廷的文武百官顿时忙碌起来,各个衙门都开始准备,虞允文、裴矩、苏威、岑文本、狄仁杰等六部官员率先起行,托运河之利,次月便抵达洛阳。

杨杲御驾亲征离开江都已经一年多,虽然六部都有人打理,重要事情也都有飞鸽书信请杨杲指示,但还是积压了不少事情需要杨杲御批处理。

“陛下!”

鸿胪寺卿萧晏向杨杲禀报道:“两个多月前,倭国织田信长派遣使团前来江都,至今还滞留在礼宾院等候陛下接见。”

杨杲冷哼一声,道:“倭国?他们来干什么?当初织田信长那贼子相助李建成出兵攻打青州,屠杀沿海居民的事情朕还没有跟他算呢!”

萧晏硬着头皮说道:“织田信长的使者说这都是误会,是当时的领兵大将丰臣秀吉私自下令,织田信长已经重重责罚了丰臣秀吉。”

“这话爱卿你信吗?”

杨杲冷笑着说道:“说吧,那些倭国使者还有什么目的,一并说出来吧!”

萧晏连忙答道:“倭国希望可以陛下允许仿效先帝旧例,允许遣隋使入境,他们希望可以学习我大隋的律令制度、科学技术。”

“果然如此!”

杨杲嘴角微微一勾,来自后世的杨杲对日本这个国家实在太熟悉了,这个国家的学习能力很强,历史上倭国被刘仁轨一顿爆锤,对唐朝服服帖帖,毕恭毕敬,真正老老实实给唐朝当起了学生,派遣唐使的人数和次数都大大增加,甚至还邀请鉴真大师东渡日本。

但是他们从中原学走技术之后,却对着自己的老师挥起了屠刀。除了近代史之外,明朝嘉靖年间的倭寇之乱,万历年间入侵明朝属国朝鲜,这桩桩件件的血债,来自后世的杨杲可是历历在目。

“传旨,倭国贼子,大逆不道,侵我疆土杀朕子民,立刻驱逐倭人出境,他们的使者朕一个也不想见,他们欠下的血债,朕的大军会亲自去倭国讨回!”杨杲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寒冷。

“陛下!”

萧晏闻言顿时面色大变,急忙说道:“我大隋乃是泱泱天朝上国,万国来朝四夷宾服乃是盛世之兆,岂能驱逐来使?”

“倭人何种德行,朕最为清楚,尤其是那织田信长还有他手下那个丰臣秀吉,野心勃勃,常怀窥伺中原之心。就是要跟倭人建交朕也绝不会和这二人,更何况倭人入寇的血债未清。朕意已决,爱卿不必再谏!”

来自后世的杨杲太清楚日本人的德行了,不把他打疼他是不会折服的:“戚继光在青州也练了半年多的兵了,没有上阵杀敌的将士终究只是新兵,正好拿这些倭寇来练兵。传旨,以大将军来护儿为征倭大元帅,戚继光为副帅,征讨倭国!”

来护儿的水师自从在海上击败倭寇之后,便一直游弋在青州沿海。虽然来护儿的统帅不如戚继光,但是来护儿资历深厚,早在杨广时代便是军方的高层,自然不可能做戚继光的副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