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武帝寄奴 > 第025章 南征永嘉

武帝寄奴 第025章 南征永嘉

簡繁轉換
作者:逍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9 10:52:3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这天例行的巡营结束后,回府更衣休息。刚刚在内室坐下,门外便传有急报。一个军士被请进来,传抚军大将军口令要我速入中军议事。

回到京口以来,难得有这样的急情,看来非同小可。我忙又把军服换上,跟着军士一起回到军营。

进入中军府时,那里已经聚了不少军官。桓修见我来,递给我一道令,说:“卢循在永嘉并不安份,依然贼心不死。虽然朝廷对其治理州郡不加干涉,但也不能纵容其滥杀无辜而不予理会。

他不仅在永嘉郡内胡作非为,还派兵侵挠附近的郡县。各郡县的官、将人人自危,纷纷上表朝廷要求惩治卢循。此为太尉之令,令你我率兵讨伐卢循。”

桓玄担任丞相几个月之后,请求免去了丞相的职位,而担任太尉之职。

自汉以来,历经魏、晋两朝,丞相的职位早非寻常人臣所能任的。但凡担任丞相之职者,大多有篡权之举。因而,其职位虽然尊贵,但受之者无不战战兢兢,不能安然处之。

桓玄的父亲桓温就曾经受此职位之累。桓玄这样聪慧之人,自然知道其凶险。桓玄担任丞相不久就请辞,既能使人忽略其野心,又可使自己不必被火炙,实在是明智之举。即便他任太尉之职,他的地位又有何人可以撼动呢?他仍然领兼着丞相的职权,位次皇帝、高于三公王卿。

卢循在归降之后,倒的的确确过了一些安稳日子。据说他在永嘉出台了不少法令制度,励精图治,要把这个郡治理好。不过,并没有过多久,卢循就开始不安份了。

元显与桓玄之争后,朝政暂时平和。卢循在未完全巩固永嘉之时,开始滋事,我认为这并非明智之举。我猜他是想用小范围的挑衅来试探朝廷。一则是试试朝廷是否真的放任他在永嘉不管;二是试试朝廷对于他的举动能容忍到什么程度。

但卢循显然误判了桓玄对他的容忍度,也低估了桓玄的实力。桓玄是一个很有政治头脑和手腕的人物。他入主建康后很快就把朝政牢牢掌控在自己手内。他辞掉丞相辞位、遍访朝廷重臣以求皇族与大臣的支持,出台一系列惠民政策以求士族与平民的拥护。内忧已除,剩下的自然是解决外患。

对于大晋国而言,最大的外患自然是北方的胡虏。桓玄的父亲,如此叱咤风云之人物,三次北伐均无功而返,更何况他桓玄?

原非外患的孙恩、卢循贼众,在朝廷眼里与外患无异。如果剿灭此二贼,其军功直追北伐关中之举。卢循在永嘉的不安份,恰恰给了桓玄以建功立业的机会。即便是卢循不出头闹事,桓玄也要寻找剿贼的机会。卢循一出头,正给了桓玄以借口。此乃桓玄之大幸,卢循之大不幸。

所有谋士、将领在中军府议了一整天的战事安排。等到我回到府第中的时候,已经是半夜了。

我回房刚刚洗漱完毕,正要入睡时,有家仆来报说有客人到访。

平日无事闲死,今日倒是忙死。连半夜三更都还有人来访。

我取过家仆手中的名贴,展开一看。来人竟是何无忌。

自打从建康回到京口以来,我跟何无忌就约定了无事不再见面,免受桓氏的猜疑。这次夜半而来,怕是有急事。我忙让家仆请何无忌到内庭的书房里。

往书房走的路上,我对于他来的原因,已估料到几分。

“无忌入府不怕被人看到?”见到他之后我也没有客套,直接说了这么一句。

“将军,这时候顾不了许多。对于征讨卢循之事,您怎么没有想办法回避?难道明天就真的带兵去征剿卢循?”何无忌擦擦汗,拿起桌上的茶碗喝了一大口。

“是啊。你不赞同?”我问。

“您不觉得我们要等的时机,就是今日吗?”何无忌说。

“是嘛?你且说说,为什么时机就是今日?”

何无忌说:“卢循在南边举事,朝廷派兵征剿。你说为何派北府军,而不是派他桓玄的荆州兵?”

“因为打败孙恩、卢循的就是北府军,有经验;还因为荆州兵要留着吓阻并应付建康的反对者。”

“诚然如此,可是您不觉得这就是在消耗北府军吗?”

“倘若北府军胜不了卢循,那的确是消耗北府军。如果我们能胜,便叫建功立业,而不是消耗军力。这便是给北府军机会。”

“刘将军。桓玄为何要给北府军如此机会?”

“你没有理解我的意思。桓玄不是要给北府军机会,而是要给桓修机会。桓玄在荆州的时候,桓修一直在建康,而且担任司马道子父子的下属。桓玄征司马元显时,桓修也未参战。所以,正因为桓修是桓玄的亲戚而担任要职,所以担心各方不服。

自桓伟死后,桓玄想要立足于朝廷,有赖桓修这个既是亲戚又是谋士的人。毕竟,桓氏所有的族人里,没有比桓修更了解建康朝政的人。这个道理你明白么?”

“听您这样说,我倒是明白了些。所以,您认为征卢循就是给桓修以立功的机会。”

“嗯。在朝廷上立功是极难的,所以桓玄之所以将北府军权交给桓修这个完全不懂军事的人,是有深意的。如今卢循以永嘉一郡作乱,平息他是轻而易举之事。再加上又委任我为桓修的副将,何忧军功不建啊?”

我摆了摆手,阻止了想插话的何无忌,接着说:“桓玄如何安排桓修去打这一仗,暂且不管。无忌,我以为在征讨卢循之事上,我们没有必要去做别的猜测。至少,在目前的情况下桓玄的想法和大晋国的利益是一致的就是想消灭卢循、保护国家、人民不受贼人骚扰。”

我看何无忌开始认同我的观点,又说:“孙恩、卢循带给吴、会稽两郡多少灾难,你不是不知道。即便是没有桓玄的命令,我刘裕去征剿贼人也是份内之事。”

“德舆将军,我非常理解您是想为国平乱。就算是我,征讨卢循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可是,我以为与征剿贼人比,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如今不正是征讨桓玄的良机吗?我们真正的敌人是桓玄、桓修和遍布朝野的桓氏!不是小小永嘉太守卢循!!”何无忌有些心急,说话声音越来越大。

我冲何无忌打了个手势,然后起身踱到窗边往外看了看。我府里可没有什么密室,只有这个书房还算是比较避嫌。何无忌这么大声嚷嚷确实让我担心。返回案边之后,何无忌也为刚才的失态而不安。

我小声说:“你的意思我明白了。但是请想一想目前的处境。桓玄眼下所做的只是排除了一些异已。这是每一个当政的人都会做的。他并没有对皇帝不恭,没有对朝臣不敬,没有欺压士族百姓,更并没有篡权。我们起义反对桓玄,师出有名么?会有人支持么?”

“桓玄篡权只是时间问题。”

“对!没错!我也这么认为,但是目前反逆未彰,如何号召天下人反抗他?我们所做的是等待,等待有机时机。这一点我在建康时就跟你说过,你还不明白?”

“个中道理我当然明白。就等他的不臣行为大白于天下,然后我们据义、据理,义正严辞的进行讨伐。然而,等到那个时候,桓玄的势力、军力已经强大到我们难以撼动了。此时有卢循为患,只要将军您能想办法留在京口,想办法留一部分北府军在建康附近。那么时机一旦成熟,我们就马上挥军西进,攻占建康”

“然后,我们将大好江山拱手让给卢循?”

“您这是什么意思?卢循只是一帮草寇,连孙恩都被刘牢之将军和您剿灭了,对付了桓玄再回头收拾他们自然不在话下。”

“无忌,你并没有亲自跟卢循交过手,可能不太了解这个人。如今的卢循容易剿灭,是因为他还没有形成气候。但卢循与孙恩是大不相同。孙恩不懂军事,而卢循是懂的;孙恩不懂拉扰士族,而卢循是懂的;孙恩残害百姓,卢循却时时打着护卫百姓的旗号。

我们征讨孙恩就花了将近两年时间。卢循一旦羽翼丰满,将来必然是个大患。桓玄的确有不臣之心,但目前至少还在表面上供奉着皇上,而卢循是怂恿贼人反对皇上。这帮贼人鼓动百姓的结果,你是知道的。个中利害,你可要权衡清楚。”

何无忌愣愣地看着我半晌。随着叹了一口气,低下头想心事。

我见他半天不语,说:“好吧,无忌,你先回去吧。我说的这些话只是我的判断,也未必正确。你回去好好想想,此事从长计议。”

无忌无奈,只得告辞回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