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武帝寄奴 > 第九章 初次领军 (3)

武帝寄奴 第九章 初次领军 (3)

簡繁轉換
作者:逍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2-12 10:45:5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城上地方狭小,不是所有守城者都能上城。另一部分守城者安置在城下待命。尽管没有募兵,但是却募了些百姓,让他们协助司后勤之职。

上述这些只是守城的固定要素。此外,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应变。

攻者主动,守者被动。预先料到敌人的攻法,守者自然可以从容应对。然而一旦碰到无法预料的攻法,在极短的时间内倘若没有想到应对之策,那么守城的之势就会转危。攻守城,既是考验两军士兵的勇猛,更是考验两军主将的智谋。

孙恩虽然成功地从会稽围城中逃离,但是这次并不不像之前从吴郡逃走时那样仓皇。他立稳脚跟之后,马上又收集余部,开始分兵进攻沿海各镇。

我进驻句章才十几天,就有近三千贼兵由海道侵袭过来。

百姓的惊恐、将士的不安是显而易见的。我只好一再地安定军心,虽然这个所谓的“军”只有寥寥数百人而已。

尽管我的内心也稍许有些不安,但是这种不安并不是担心我会抵挡不住贼军的攻势,而是担心贼兵会在城下久驻。

每一次守城战,即便不流血也要流泪,即便不流泪也要流汗。一、两次的守城战,只是对勇猛的检验;而长期的守城战,则是对意志与毅力的巨大考验。

自上次与数千贼人在吴郡城外“殴战”以来,我悟出来一个道理所谓的“两军相争,勇者胜”,这个勇其实并非蛮勇,而是智勇。那次被贼兵刚刚围住时我表现的是蛮勇。虽然也杀了不少贼兵,但是我方的人马损失殆尽,连自己也深陷重围而无法脱身。千钧一发之机,才急中生智改变了战术,由蛮勇变成了智勇。当我借助于用势之后,才等到了脱身的机会。

之所以一再回味、研究那次战事,并非是为这个所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骄人战绩而自得,而是因为那不仅是我平生的第一战,也是极其离奇的一战。

虽然在士兵、百姓中纷纷传说我当时有鬼神相助,但我截然不相信这样的无稽之谈。不过,既然是人力为之,那就必然有其原因。每一次回想此事,总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可取之处,当然也有许多教训。

记得有一回和刘牢之谈到此事时,我们曾讨论过“一人敌”和“万人敌”的区别。其实我觉得,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二者并没有什么区别。不论是哪种“敌”,其最高境地,无外乎孙武所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孤身一人与数千人斗的事,按常理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既然此事确确实实是发生了,也只能说是偶然之举。句章城外目前就有三千贼兵,但我绝没有信心再次孤身一人出城去与他们相斗。

即便我占据了“势”的优势,我也不会再斗得过那三千人。因为,其时,非危急之时;其人,非必死之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情况根本就不存在。

虽然我不信鬼神,但是我却相信人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会展现出一种超乎寻常的能力。这样的能力,既可能是体能,也可能是智能。寻常人发挥出超常能力之事,可谓遍拾皆是。

我就曾亲眼目睹过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有次和同乡一起在京口城外开山,结果遇到泥石流。一个跟着我们一起做活的半大孩子逃避不及,被压在了泥石下面。他的一条腿被一块巨石压住,动弹不得。正当我们设法救援之时,那孩子的母亲前来送饭。见此情景,那母亲把食盒一扔,瘫在地上哭了几声。

随后她疯了似的冲过来,一面吼叫着,一面将那巨石用力一推。接下来便出现了令我们无比惊讶的情景:那块五、六个壮汉都无法撼动的巨石竟然被那女子硬生生地挪开来。等孩子救出来后,我们再请这个女子去推那巨石,无论如何她都无法再挪动它了。她的力气完全不能和我们相比,连我们都拿得动的石头她都搬不动。

而这类真实传闻,我听说过的就更多了。

吴郡“殴战”中,我碰巧在“一人敌”时应用了势;如今在句章面临大军临城,我需要考虑的是在“万人敌”时如何应用这个势。只要我能把握住势,那便可以使赢的可能性更大。

东周时期,同样是征服楚国,孙武与伍子胥仅用了区区三万人,而王翦则用了六十万。尽管战国末期的楚国比春秋末期的楚国要强大,但是二十倍的悬殊兵力之差,也说明了王翦与孙武、伍子胥之对比。何况率领六十万强大秦军的王翦并非庸才,他与白起、廉颇、李牧一起被称为“战国四名将”。此外,管仲当年辅佐齐桓公时,也仅仅只是用三万人来制衡中原诸国。

兵少何足畏也!

古人的事迹太遥远,也掺杂了太多传说的成分。但是最近的一个例子,岂不是这种理论的绝好证明?谢石、谢玄率谢琰、刘牢之等在淝水以数万人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苻坚近百万军队。这个战例发生在十余年前,尽人皆知。在句章的士兵里,都有曾亲自参加过当年那一战的。

这些事例,虽然没有机会逐一告知句章的这些士兵,但眼下的首要之务是需要教会这些有些胆寒的士兵们用势之道,以鼓舞其胜敌之信心。

句章城里连一个用来演兵的校场都没有,我只好让人把府库的院子里堆积的杂物移开,挪出一大片空地来当校场用。

除了负责防务的人继续在城中、城头巡逻外,其余士兵都被我招进了临时的校场里。这是我第二次跟这些士兵训话。

我首先将防卫的要点和军纪重申完毕后,让这些士兵凑成一个圈席地而坐。我坐在这个圈的正当中。

我面露微笑地环顾了一圈说:“各位知道,我守军只有三百人,而城外的贼人有数千。各位现在有什么想法?心里会不会着慌?”

一个士兵说:“倒是不太着慌。”

“哦?”

“只是有些害怕。”

听那个士兵这么一说,所有人都笑了。

我也笑了笑,说:“你说得正是。各位还有别的想法不曾?”

我四顾了一周,那些士兵们只望着我,并不说话。

于是我提高声音说:“各位不说话,想是与这位小兄弟一样,都有些害怕。其实不瞒各位,我自己也不免害怕。我也怕贼兵人多势头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