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外科教父 > 1125章 纱布的课题

外科教父 1125章 纱布的课题

簡繁轉換
作者:海与夏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7 14:46:52 来源:源1

手术不仅破坏性大,而且风险很大,但是杨平现在没有其它的选择,要降低思思的风险,必须这么做手术,主动去干预,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头部手术必须剃成光头,现在思思已经被护士给剃成光头,他上手术台的时候开始出现频繁的恶心呕吐,这是高压导致的,说明病情进展很快,杨平的判断是正确的,要是再犹豫片刻可能真的会误事。

按照传统的做法,去骨瓣减压后会有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去掉骨瓣后形成的缺损,只能用钛合金网来补缺。如果膨大的脑组织不能够缩小到正常大小,这些凸出的脑组织最终无法还纳,只能切除,切除脑组织会引发一些后遗

症。

但是杨平术前做过分析,前者他可以使用改良的方法来避免使用钛网,而使用原来的头骨骨?来覆盖缺口,这就是他以前改良的“揭盖式”去骨瓣术式,将骨块犹如揭开一个盖子一样拿走,二期手术可以将盖子盖回来,看起来

很容易的改良术式,其实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金量,否则也不会长时间以来,都是依靠传统钛网补缺技术。

至于脑组织的不能复原遭到切除,杨平也认真地分析过,这种情况下,因为水肿膨大的脑组织能够复原缩回去,因为最终死亡的肿瘤细胞残骸会被吸收消除,在原来被肿瘤细胞占位的空间,虽然会被体液占据,但是到时候可

以使用一些特殊的方法促进这些体液吸收。

看来即使治疗效果优良,肿瘤细胞死亡,也会留下一堆全新的问题需要处理。这就是新药试验成功率极低的原因,在临床试验中会遇到很多以前不曾遇到过,不想到过的问题,这些问题每一个都很难解决,如果能够解决,试

验将获得成功,而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实验注定失败,大多数情况下,这些问题是很难解决的,有时候一个问题的解决需要长达数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

实验室的非医生研究员也坐在手术室的示教室观摩手术,他们虽然不需要参与临床工作,只是在实验室从事研究,但是他们能够掌握一些临床知识,对科研的帮助非常大。

南都医大的张志伟教授带领团队也赶来三博医院观摩手术,他们在课题中的任务是优选最合适的病毒,而且对病毒的修改提供方案,而对病毒的修改实施是由南都医大的基因实验室完成。以前他们仅仅局限自己的领域内研究

病毒的时候,从来没有想到过病毒还可以这么利用,更没有想到实验还会出现这种临床问题。

杨平即使对手术已经极其纯熟,他也没有省略必须的步骤,一来必要步骤是安全的保证,二来如果省略必要步骤,必然会树立错误的榜样,对自己的学习者造成误导,这种误导一旦扩散出去,后果不堪设想。

术前杨平在思思的头部做了划线,以标记怎么切开,怎么截骨,骨瓣的形状和面积,以和后续需要植入的内固定装置达到最佳吻合。

思思采用的是俯卧位,全麻,头部被专用的固定器固定,杨平开始切开头皮,每切开一点,夹上一个止血的夹子,头皮的血运非常丰富,如果不这样及时送上止血夹,它会出血非常多。比如身体其它部位的皮肤撕脱伤,只要

没有损伤大血管,一般不会出血太多,更不会因为皮肤撕脱导致休克。但是头皮撕脱伤与普通皮肤撕脱伤不同,即使没有损伤大血管,头皮广泛的渗血引起的出血速度是惊人,不及时止血,它可以导致休克死亡。

当切开头皮的时候,不管手速多快的主刀医生,都无法让头皮的切口保持干净不出血。但是杨平做到了,他切开头皮,在血液还没有渗出之前已经稳当精准的置放头皮夹。

这样整个切口完成后,竟然切口干干净净,没有看到什么出血,助手拿在手里用于压迫止血的纱布几乎闲置没有派上用场。

干净,杨平的手术给人第一直观感受就是干净,非常干净,从头至尾都看不到什么出血,这种彻底的干净也只有杨平可以做到。

有时候宋子墨和徐志良的手术遇到困难的时候,杨平上台之后,手术做着做着就干净起来,好像杨平上台不是帮忙解决问题,还是打扫卫生的。不只是宋子墨和杨平注意到这个问题,凡是被杨平救台的医生都意识到这个问

题。每次血肉模糊的手术交给杨教授,他还给主刀的时候,术区一定是干干净净,让人看了赏心悦目。当然,这种干净不能保持多久,主刀医生重新接手之后,很快又会恢复血肉模糊,仿佛血肉模糊才是常态。

头皮打开,然后瓣状翻开,血管夹沿着头皮整整齐齐排了一圈,那种整齐仿佛不是人力我为,而是某种精密的机器才能实现。

“教授,你一年能够为医院节省不少纱布,我手里的纱布一开始就拿在手里到现在还没换。”宋子墨不觉得自己在拍马屁,旁边的人也没有这种感觉。

不知道为什么,要是夸别人,多多少少会被认为有拍马屁的嫌疑,但是夸杨教授,哪怕真是拍马屁,也不会让人觉得有有半点拍马屁的嫌疑。

“没有计算过,要不你立一个课题,写一篇论文?”杨平的手上动作没停,嘴上也时不时和助手们聊天。

“纱布使用频率与手术出血量之间的关联?这个题目可以吗?”**是懂得抓住机会的,大佬们聊天的零零碎碎知识对别人来说就是一个闲聊,但是对张医生和小五来说,那可是重要信息。

据说香港一位大富翁的司机利用平时旁听的信息指导投资,退休的时候也成了小富翁。

**和小五是懂得这个道理的,他们很有自知之明,没有宋子墨徐志良这些学霸的智商,干不了惊天动地的大事,他们只求捡点大佬漏出的汤汤水水,在医学界觅得立足之地,则心满意足。

“这样太肤浅,应该是纱布的消耗与手术后并发症的关联?我最近统计过,止血纱布使用越多,手术并发症出现的可能性越大,反之亦然。”小五和**是一对好搭档,不管是好事坏事都会凑在一起,他们以两个平凡的脑袋联

合起来,想勉强跟上那些学霸脑袋的节奏。

“宋公子,你是看不上这种课题的,要不这个课题给我们?”**献媚地问道。

宋子墨一怔,他只是开个玩笑而已,这两个活宝真要拿这个题目做课题写论文?真的假的?

“大的干不了,我们只能捡漏小的,普通的小课题过于平凡,很容易重复,所以我们只能剑走偏锋。”小五说。

“不研究拉钩了?”杨平问道。

“哪能不研究,拉钩是我们的独门绝活,在研究拉钩的闲暇,也要研究一些其它的课题,这样才能丰富自己的学术成果。”**对自己在拉钩上研究成果非常自信,堪称全球第一。

他们不仅撰写全球第一部拉钩专著,而且获取了大量的有关拉钩的专利,拥有的专利数量也是医生里面的全球之最,他们在拉钩这个细分领域默默耕耘,成为当之无愧的全球第一。

“按照你这么做法,生产手术纱布的厂商非要倒闭不可。”宋子墨手里的纱布上还是淡淡地几个血印,远远达不到更换的要求。

“现在知道为什么很多医疗器械要做成一次性耗材了吧?这不是必需的,在技术完全可以做到多次使用,但是在经济上不允许这样,不消耗怎么销售,不销售怎么挣钱,不挣钱怎么研发,不研发怎么进步。”站在旁边观摩手术

的唐顺也加入聊天。

“如果每个医生像教授这样,一台大手术只用那么几块纱布,要么纱布涨价,要么纱布厂倒闭,没有第三种可能。”唐顺是个复合型人才,财商也比较高。

杨平自从将实验室交给他管理后,他将敛财的本领发挥到极致,通过实验室的新技术聚集大量的资金,有些项目的价格制定,他也是真的有胆量,比如一些顶级干细胞项目,一次治疗从几百万美金到几千万美金不等。当初大

家以为他是个笑话,后来事实证明,笑话他的人才是笑话。

“唐博士,你推出的那个返老还童项目现在怎么样?”小五问道,“我老丈人让我打听一下,他很有兴趣,到时候给个折扣呗?”

“现在这个项目卖疯了,预定的人数排队排到明年,你老丈人?自己人还什么折扣,直接免费,哪天抽空带他来体验一下?”唐博士做人还是很有分寸,内外有别,赚钱也是赚外人的钱,哪有把赚钱的心思用在自己身上的。

小五的老丈人是典型的南都省城当地“地主”,他在市区繁华地带有好几栋写字楼收租,算上其它不是核心商圈的写字楼,有十几栋,两口子就一个宝贝女儿小青,小青当初为了跟着小五来三博医院,威胁老两口割腕自杀,吓

得两老立刻催小五赶紧结婚。

没办法,在这种高压下,小五只能结婚。其实医生蛮吃香的,很多老人喜欢挑医生做女婿,这位地主老丈人也不例外,尤其是后来得知女婿在外科领域取得杰出成绩,出版全球第一部拉钩专著,老两口那是乐呵呵的。

“小五,听说你老丈人穿着大短裤,踩着人字拖,提着一个大蛇皮袋和一杆秤收租,收钱靠称重量是多少?”梁胖子穿着九分裤,翘着二郎腿。

“老早的段子你也信,还蛇皮袋子,能够背得动吗?现在都是有公司的,公司养着几十号财务人员,那还用得着背蛇皮袋子去收租。”

“你意思是说他一个公司几十个财务人员就是专门帮收租?”

“好像他公司除了收租也没有其它业务,其它生意他也不会做,他自己说文化低,别的干不了,那时候只会搞房地产,搞房地产吧,他也很保守,没胆量,没气魄,不敢贷款,不敢扩张,跟他同时期房地产老板哪个不是全国

扩张,他到现在也是这点规模,守着十几栋写字楼收租。”

“他说这辈子也就能做这点小生意,没有做大生意的能力。”

“你老丈人怎么就不给你老婆生个妹妹。”梁胖子颇为遗憾地说。

在台上做器械护士的周灿立即瞪了梁胖子一眼,梁胖子立即解释:“要是你老婆有个妹妹,我们徐志良就机会呢?”

“人家老徐都结婚生孩子了。”

“哦,我是说夏书!”

“护士长立刻提菜刀来找你。”

梁胖子没话说了,频频出现口误,不再敢说半个字。

骨瓣已经打开,手术已经做到颅内,脑干已经解剖出来,手术这么快呢?刚刚才聊一会。

教授的手术第二个特点就是流畅,不仅快,而且丝滑,行云流水,完全没有多余的无效动作。

一般的去骨瓣减压,将骨瓣去掉之后弃之不用,为什么弃之不用,因为要么去的时候采用一小块一小块咬掉的,不是一整块去掉,拿什么去?

要么一整块骨瓣去掉之后,那一整块因为切除时边缘有损耗,以后放回去的时候盖子比洞口小,根本盖不住,即使没有损耗,盖子盖上去也会陷进去。

杨平的改良术式做到可以用原来的头骨盖子盖回去,首先他是一整块去掉骨瓣,切取骨瓣的时候使用薄电锯,操作尽量做到精细,降低边缘的损耗。其次他采用的方式比较特殊,采用骨瓣内小外大的取骨瓣方式。颅骨分为两

层,有内板和外板,骨瓣第一层外板的轮廓大于第二层的轮廓,这样留下的颅骨洞口边缘恰恰相反,外层洞口大,内层洞口小。

这样就和街道上的下水道井盖一样,颅骨骨瓣可以作为一个盖子盖上去,刚好吻合,又不会陷进去,即使边缘有点损耗也不碍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