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外科教父 > 1126章 挺有觉悟的同志

外科教父 1126章 挺有觉悟的同志

簡繁轉換
作者:海与夏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7 14:46:52 来源:源1

取下来的骨瓣被送到一个无菌箱里,用一种专门的无菌液体养起来,这样在此次手术结束到二期修复手术之间这段时间,这块骨瓣不会流失钙质与水分,不会缩水变小。液体通过特殊的渗透作用为骨组织提供一定的营养,防

止骨组织在缺血的时候会坏死。

这种液体的配置是干细胞实验室那帮研究员完成的,对他们来说,其实这不是难题,只要花上一两周时间就可以配制出杨平想要的营养液。

这种强大的科研体系让以前难以实现的想法轻松可以实现,这就是科研体系的作用,拥有整个体系支撑的外科医生才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威力,如果没有体系支撑,个人能力无法获得最佳发挥。

“你们刚刚说到哪了?是唐博士的返老还童项目吧,你们的干细胞对秃顶到底有没有效果?”脊柱外科的文中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手术室。

他和金博士不久前已经回到脊柱外科,金博士担任科主任,他担任副主任,两人也算是研究所毕业的高材生,回到脊柱外科撸起袖子加油干,一连做了几十台超高难度的脊柱侧弯,将整个脊柱外科的水平提高几个台阶。

“秃顶?你真是孤陋寡闻,在我们研究所呆这么久,你也不来我们实验室坐坐,哪怕你坐上几分钟,今天不会问这个问题,你那点秃顶现在早就完成修复。”唐顺一副可惜的样子。

“真的有用?”文中可不是开玩笑,他从读书到规培,再到专培,现在头顶上已经没几根头发。

“你看我们实验室的兄弟有少毛的吗?个个都是密不透风。”唐顺自豪地说。

其实治疗脱发只是干细胞实验室闲暇时间搞出来的副产品,这帮家伙近水楼台先得月,有空就相互用干细胞治疗秃顶,一个个弄得头发乌黑浓密,不知道的还以为戴假发。

文中瞄了一眼唐顺,他戴着无菌帽,看不出来头发多少,平时经常见面,现在居然想不起唐顺有没有秃顶。

“我一哥们也去试了干细胞治疗秃顶,钱花了大几万,头发没有多一根。”文中有点不相信唐顺。

唐顺不以为然,在场的都是自己人,没必要藏着掖着:“现在干细胞技术很滥,特么巷子里一个养生馆也敢说自己使用干细胞技术,这就跟纳米技术一样,有没有真的纳米技术?当然有,尤其在尖端材料学运用很多,但是现

在只要是材料,不管三七二十一,都宣传自己是纳米技术,你那兄弟估计去的是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地方。”

“提到脱发我就说说,比如说到药物治疗,你随便打开一个电商平台,治疗脱发的各种保健品多如牛毛,个个宣称自己是尖端科技,还有宣称自己是诺贝尔奖技术,到底有没有效,只有买的人自己知道。但是究竟有没有真的

可以治疗秃顶的药物?有!”

手术室里好几个观摩的研究生转过头来,悲惨呀,研究生里面好多兄弟从外形判断绝对是专家级别的,但是实际上只是初入医界的小跟班。

“甲苯磺酸利特昔替尼胶囊不是已经上市了吗?我国也已经上市,可以治疗斑秃,但是价格感人,一年35万人民币,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半年就可以获得茂密秀发。”

几位研究生兄弟心里叹气,这个价格还算了,哪天有空去找实验室的兄弟偷偷弄点干细胞治疗,估计一顿烤鱼就能解决。

“兄弟,哪天我去找你,能不能帮忙将我的秃顶弄一弄?”文中讨好地靠近唐顺。

唐顺挺仗义:“自己人,我看看什么时候方便,找个人给你弄一弄。”

“早知道你们有无创方法,我就不去找兰主任预约植发,还好没弄。”文中发现新世界一般,异常兴奋,最近也在谈恋爱,个人形象还是要讲究,连徐志良都不穿屁股破洞的裤子,他有什么理由不关注秃顶。

反正手术室这么热闹,聊到什么就是什么,有时候还会聊到股票,有一次手术中大家聊到股票,一个腰麻的患者立即接话参与聊天,他还给医生推荐股票,有几个医生还真去买他推荐的股票,那支股票后来真的大涨。

研究所手术室的文化比较清淡,不像其他医院,动不动就开黄腔,段子一个接一个,没一个不是荤的。

枕骨大孔按照预期计划扩大,打开颅腔,因为压力差,脑组织很快鼓出来,看着眼前的情景,大家无不嘘一口气,要不是杨平及时果断急诊手术,再等上一两个小时,思思还真的会出现脑疝,当时脑疝已经在酝酿中,但是脑

干水肿的增长曲线完全不按规则的抛物线走,而是一种难以捉摸的曲线,导致无法按照正常的曲线来进行预测水肿。

锐行的动作很快,在手术开始不久,无菌包装的定制内固定已经送到手术室,这种即开即用的内固定不需要临时灭菌,因为它已经完成了灭菌工作。

枕骨大孔被这样扩大以后,与颈椎连接的稳定性自然会下降,为了安全起见,这里必须使用内固定装置辅助稳定,否则一旦失稳,同样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外科医生的每一个操作如履薄冰,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做到

完美,一个马虎、将就,不追求完美的医生一定不是一个好医生,虽然不可能每件事做到完美,但是医生必须有对完美的追求,这样才能效果最大化,否则安全性与效果只能在不断地妥协中打折,甚至消失全无。

枕骨大孔被扩大后,头皮仍然需要缝合起来,这样形成一个软性的空间,软性的封闭处带有一定的弹性,在脑组织因为压力差疝出时,不会受到压迫,不会受到压迫就不会缺血坏死。其实医学知识里充满了物理学知识,医学

的进步就是物理学、化学和生物的进步,外科的进步很多时候是是物理的声光电磁热技术的进步。

复杂的问题其实都是由简单的问题以某种方式组合起来的,解决复杂问题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去一步一步处理每一个简单问题,就像解开复杂的绳结一样,看起来很复杂,其实就是一个绳结套另一个绳结,以一种繁复的结构组

成。

现在绳结都解开了,剩下的就看水肿膨胀的脑组织就能能够膨胀到什么程度,以后她能不能缩小复原,推测归推测,谁也也不敢百分之百确定。

将医生能够掌握的部分把握在手里,而且做到最好,剩下的无法掌控的只能交给运气,虽然运气是最不可靠的,但是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杨平现在将能够掌控的部分已经做到最好,剩下的他也只能继续观察,如果后续出现新的问题,也只能够见招拆招。

手术做完后,思思戴着特殊的支架离开手术室,送往ICU进行术后监护。

杨平坐在更衣室,靠在椅背上休息一会,他进入系统空间对思思的病情和治疗进行复盘总结,不管是内科治疗,还是外科手术,对医生来说,复盘总结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复盘总结,经验就会浪费,得不到有效的总结和积

累。

虽然现在系统空间还没有足够的积分来进行大型的实验,但是系统空间提供的大量的时间和条件非常宝贵,杨平在更衣室这么稍微休息一下,在系统空间里就相当于思考几十个小时,甚至几天,这种时间差对杨平来说非常重

要,甚至杨平觉得,这才是系统空间最大的妙用。

梁胖子在推销他的中华烟,现在医院里吸烟的人越来越少,他的市场在不断收缩,家里库存的中华烟又比较多,他本来想大干一场,无奈现在被周灿拿捏的死死的,哪里还敢抽烟,库存的中华烟也只能卖掉。

更衣室里有几条长椅,杨平靠在椅背上闭着眼睛休息,宋子墨、徐志良、李国栋等等全都模仿杨平这个习惯,靠在椅背上休息,放眼看去,这些人整整齐齐一字排开,李民也在其中,一副闭目养神的样子。

知道内情人明白这是研究所的优良传统,重大手术的术前术后都会在更衣室靠着椅背闭目养神,术前在脑子里对手术进行模拟,术后对手术进行复盘。

不仅是研究所的医生,凡是经过研所培训的医生都保留这个习惯,比如高主任、主任这些研究所的编外学员,那闭目养神的模样比这些医生还正宗,仿佛闭目养神姿势是否规范,代表着是否得到杨教授的真传。

“李民,你们医院缺少磁共振和CT吧,要不我让人捐给你们一台?”杨平突然提起这事,这段时间忙,也没有关注官渡医院。

三博医院最近搞对基层医院的对口支援,研究所对口支援对象是官渡医院,官渡医院只是一个乡镇医院,先进的大型设备什么都没有,有的只是一些简单的设备,比如X光机、B超、心电图。

诸如磁共振、CT这些设备压根没有,大型三甲医院淘汰的连二手的设备也轮不到他们,那是县医院的抢破头的宝贝。

“王老板捐赠了三栋大楼,配套的医疗设备里有CT,MRI,还是目前最先进的。”李民挺感激杨教授,他不仅亲自带教自己,还关心这官渡医院。

杨平一怔:“哪个王老板?”

“王昌鑫,脖子上挂拇指粗的金项链经常来我们科室的王昌鑫王总。”李民怕杨教授弄错人,特意说出老王的特点。

杨平立即坐直身体,刚刚还是闭着眼睛聊天,现在就像突然醒来:“这么大事我怎么没听他提起呢?你也没说这事?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好几个月前的事情,现在三栋大楼已经动工,王总说这是小事不值一提,叮嘱我不能告诉你,要是告诉你就是邀功,不告诉你就是做慈善。”李民也是老实人,一五一十地告诉杨平。

“这个老王。”

人家有的是钱,家里有矿,他爱干什么就干什么吧,他做的是好事,不是坏事。

“搞了三栋楼?还有一整套医疗设备?”杨平问道。

“一栋公寓做宿舍,一栋医疗楼,一栋办公楼,不止这些,还签了一批本科生,工资待遇按省城医院标准,建立培育基金,送这些人来三博医院培训。”

“还给官渡镇修路,将官渡镇连接到省道的路拓宽重修,双向六车道,比我们那条省道还宽。”

“他说国家现在搞扶贫,提倡共同富裕,他是先富起来的一批人,理应带领后富。”

“这话他说的?”杨平挺惊讶老王的觉悟的,这不是一般土豪嘛,挺有格局的,杨平不禁对老王高看了几眼。

李民说:“他还请南都农大的教授去官渡镇考察,看看官渡镇适合搞什么特色种植或养殖业,他要将官渡镇打造成一个绿色生态农业区。”

“听我们老院长说,王总去了官渡镇很多次,与我们县政府和镇政府签署了长期扶贫的协议。”

“那有没有什么眉目没?”杨平对这事挺有兴趣。

李民知道得挺多:“已经确定搞养牛,他们打算高价从挪威引进品种和整体养殖技术,将官渡镇打造成南方的最大的养牛基地,挪威的养殖专家已经来官渡镇,正在考虑基地怎么设计,挑选养殖技术人员去那边培训,还说要

用挪威红牛跟我们本地牛搞一个杂交品种。”

“老王在官渡镇搞这么大动静,投多少钱?”大家立即来兴趣,平时看老王土里土气的,居然挺有脑子的。

李民想了想:“具体我也不知道,据说有几十个亿的吧。”

“你们医院建三栋楼?”李国栋插嘴问道,他去过官渡医院搞技术支援。

“是呀,我看过设计图,非常漂亮,请欧洲一个著名的设计师设计的。”

老王同志是一个好同志,是一个挺有觉悟的同志,大家都这么认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