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外科教父 > 1163章 手艺还在不在?

外科教父 1163章 手艺还在不在?

簡繁轉換
作者:海与夏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01 03:05:35 来源:源1

跟杨教授比赛是不可能会赢的,现在温儒正已经放弃这个想法,他可不想像周瑜一样吐血。

他现在有一个新的挑战对象,那就是南都医大的人工智能模型,他跟它比一比看病理切片的准确率。

人工智能终究要喂医生的数据,所以它的优势在于机器的超强算力和对细微差别的鉴别,比如说两个人的红细胞差别。这正是人的弱点,人的经验和眼力比不过人工智能。

但是人工智能有一个弱点,它不能自己创新性创建一些理念,但是温儒正可以,他可以创新性建立新的方法,新的标准,而人工智能只能在现有数据进化,将现有数据发展到极致。

所以,温儒正有信心战胜何教授的人工智能模型,他决定跟这个模型较量一下。

像温儒正这种人一定需要找一个对手,这样生活才有滋有味。

杨平得益于人工智能模型的帮助,Y染色体的基因封闭机制很快得到破解,而且利用大模型搭建的虚拟环境进行试错,找到了将这种特殊机制转移到K生物制剂的方法,很快,新的K生物制剂被制造出来。

在杨平的带领下,这种惊人的迭代速度,让整个团队的人感到惊讶,当初刚刚推出的时候,K生物制剂是一个非常粗糙的半成品,十分不成熟,不管是效果还是安全性都无法保证。

新一代的K生物制剂推出,首先是测试它们的稳定性,看看它们到底需要多少代才会出现明显的变异。

这段时间杨平在系统空间没有安排什么实验室,但是平时也经常在系统看见看书,看书累了,就做做手术,现在主要精力在科研上,把做手术已经当作了业余兴趣,相当于读书之余的游戏。

在现实中,杨平已经很少做手术,除非宋子墨和徐志良拿不下的手术,但是这种情况比较少。即使这样,他们的手术量完全比不上杨平,杨平在系统空间当游戏一样,动不动就是几十台手术,所以手术的手艺一点也没有拉

下。

从临床转型到科研,这是杨平的重大决定,科研给医学带来的贡献远远超过手术,所以他必须在两者之间做出一个轻重选择,而不是兼顾两边。

临床这边已经交给副主任宋子墨去管理,自从杨平获得诺贝尔奖,三博医院的名气在国内国际的越来越大,很多进修医生也陆陆续续来到三博医院。

周主任带着一批新的进修生来到研究所的临床病区,这一批进修生有十几个,一半来自国外,一半来自国内,来自国外全部是欧美顶级医院,因为研究所的临床病区对进修医生的要求非常严格,一般人很难合格。

除非像李民医生那样有直通的进修资格,依靠正常程序进来,对医生的教育背景、资历和实践水平要求非常严格。

周主任将进修医生交给**离开了,**安排他们先参加早交班,会后再统一做出安排。

在这批医生之前的一个月,已经来了好几个医生,这些医生很多就听过杨平的各种传闻,但是来到科室之后,他们没有看到过杨平做手术,所有的手术都是宋子墨和徐志良做做,他们以为,杨平很可能是一个只搞科研的临床

医生,并没有手术技能,而那样举世闻名的手术案例,很可能是冠名杨平,其实是宋子墨或徐志良主刀。

这在国内大医院并不少见,有些科主任擅长科研,不擅长看病和手术,看病和手术这种事情交给手底下的业务水平高的临床医生去干,自己只专注于科研**文,在内部大家都知道这种情况,但是外来的病人并不知道这种情

况,还以为他手术水平很高。

这些进修医生猜测,大概杨教授就是这种情况吧,像杨教授这种人才,已经获得诺贝尔奖,其实也已经不需要做手术,毕竟做手术很辛苦。

研究所的临床病区,因为今夏医生的增多,参与早上交班的人越来越多,队伍越来越庞大,好在研究所的办公室很宽敞很大气,暂时还够用,能够容纳这么多人。

病区新来一对特殊的病人,在值班医生完成交班之后,宋子墨亲自来介绍这个特殊病人,来自美国的一对九岁的连体姐妹,她需要做分离手术,但是美国医生经过多次缜密地研究讨论之后,决定这种连体人无法手术分离。

她们分化出两套完全不同的器官和系统,各自可以依靠独立的系统和器官能够正常生存,这是做分离手术的基本条件,这一对连体姐妹是符合这种生存条件的,所以在理论上能够做分离手术。

但是理论归理论,实践起来不是那么回事,这一对连体姐妹相连的部位都是高位区域,比如头部、上颈椎、胸腔,他们的延髓,上颈髓以及外面的颅骨、椎骨等等连在一起,胸腔连在一起,心脏和肺部也是连在一起。

分离手术几乎是地狱级,所以在美国,没有医生敢给她们主刀手术,约翰内森将患者推荐来三博医院,这对姐妹的父母本来就是医生,所以毫不犹豫带着小孩来到中国,希望可以碰一碰运气,当然,他也没有抱太大的希

望。

因为护士比较忙,为了不耽误护士的工作,宋子墨交完班后再单独为这个病例做一次详细的介绍,介绍的时间长达十多分钟。

她们的全身CT扫描图片也挂在科室墙壁上的电子屏幕上,一众研究生和进修医生屏住呼吸,他们以前哪见过这种病例,这种病例本来数量就少,做手术的数量更少,尤其这种头部颈部相连的做手术,风险极大,手术难度极

高。

介绍完病例之后,宋子墨说:“教授!这是约翰内森介绍来的患者,家属在美国也是医生,父亲本来就是神经外科医生,母亲是皮肤科医生,他们一直在等消息,想知道能不能做手术,之前她们检查结果没有出来我不敢打扰

你,所以没有详细交班。”

杨平现在重心在科研,呆在几大实验室的时间比在临床病区的时间多,尤其这段时间是K生物制剂研究关键时期,杨平更加在病区的时间少,再说宋子墨和徐志良已经完全成长起来,他已经没必要天天守着病区,浪费时间。

所以有时候杨平交班查房都不一定在病区,今天这一批新来的进修生运气好,第一天来研究所就看到大神级人物杨教授。

杨平站起来,看着电子屏幕上的全身CT扫描图像,手术难度是很大,但是也不是说不能做。

宋子墨担心杨平这么久没怎么做手术,这种超级高危的手术还能不能拿下,毕竟手术这东西是一门手上功夫,手上功夫要是生疏了,很可能就难以胜任。

杨平已经很少做手术,大部分意见扑在科研上,这是大家都看在眼里的,所以宋子墨很是担心。

要是放在以前,那时杨平还没有获得诺奖,天天呆在手术室做手术,这种手术宋子墨根本不会担心杨平能不能拿下。现在不同往昔,教授似乎已经脱离临床一段时间,恐怕手已不熟。

杨平站在电子屏幕前,来回走了几步,好像没有过多的思考:“什么时候安排手术?”

“可以做手术?”宋子墨想确认。

杨平觉得宋子墨这话多余:“不做手术你收进来干吗?这手术难度有点大,下周实验室那边事情不多,正好,所以你最好安排在这几天,头部和颈椎的手术比较麻烦一点,心肺这边稍微好一点,另外分离之后的重建你们要做

好方案,肯定会需要一些人工材料补缺,提前联系锐行那边个性化设计。”

其实实验室那边事情再多,也轮不上杨平来忙,实验室那边有几员大将撑着,那么多顶尖博士,哪轮到杨平来辛苦,在实验室那边杨平也是甩手老板。

相当于不管是实验室和临床病区这边,杨平都是甩手老板,谈不上有多辛苦,做的都是动脑筋出主意的工作。

教授信心这么足,居然不带一丝犹豫,看来教授对自己的手术水平很有信心吗,可是手术这东西,终归是手艺活,宋子墨心里还是有点忐忑。

这难度可不是一般大,分离颅底和颈椎的时候手抖一下可能就致命。至于术后造成的缺损倒不是难题,人工内植物、扩增出的皮肤肌肉完全可以做到重建覆盖,甚至颈部一些肌肉也可以被重建。

大家很忙,不能耽误太客气时间,杨平说:“这个手术将准备工作做足,安排下周哪一天吧,我亲自上台,要是没有其它事情就散会,大家各就各位。”

新来的进修生们颇为惊讶,这种病例不是要来来回回各种讨论吗?怎么早交班后的小会就这么轻描淡写地一锤定音,看起来太敷衍了吧。

其实在杨平眼里,这种病例诊断明确,手术指征明确,手术方案也明确,这一切都是公认的,没有什么需要耗费太多时间的讨论。

要讨论也是宋子墨带科室的医生讨论,因为现在的宋子墨已经可以独立撑起临床病区,杨平也有意给予他最大的自由,让他像一个真正的主任那样独立行事。

散会后,杨平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他喝了几口茶,坐在办公椅上休息一会,然后准备去实验室那边了解K生物制剂研究的进度,看看它已经送到第几代,是不是出现变异。

宋子墨敲门进来,杨平见他没去手术室:“怎么?今天手术不多?”

“不急呢,我是想来请教今早那个连体人的病例。”宋子墨表明来意。

其实宋子墨是来提醒杨平,这个病例手术难度非常大,比之前的脑干手术难度更大,因为分离的不是肿瘤,而是两个都需要保护的脑干,两个脑干有没有分界线,分界线在哪里,都没办法提前知道,完全依靠手术经验。

现在的杨教授是功成名就,但目前为止,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是没有失手案例,杨教授是不是需要冒险?

虽然到时万一手术失败,可以将这事算到宋子墨身上,宋子墨愿意承担这一切,但是毕竟算起来宋子墨是杨教授的学生,学生出问题,责任一定在老师,这样会不会影响杨教授的声誉,这是宋子墨现在不得不替杨教授考虑

的。

如果是他自己,他倒不会考虑这么多,是杨教授,他才会想这么多。

杨教授已经拖里面临床很久,手上功夫肯定会减退,而这台手术极其考验手上功夫,尤其分离脑干延髓等高位连体区域的时候。

现在宋子墨担心杨教授的手上功夫还在不在?其实按照自然规律,杨教授再厉害,也肯定现在生疏了,杨教授是人,不是神。

“这个病例还有什么疑问吗?诊断明确,手术指征明确,我也看了你早上打出来的检查结果,没有明显的手术禁忌症,你安排手术就行,我知道这台手术风险比较大,你放心,我到时会上台,关键步骤我会帮你们的。”杨平打

消宋子墨的顾虑,他根本没有想到宋子墨现在担心的是他手上功夫不熟。

“我的意思是,这台手术风险极高,万一失败?”宋子墨不知道怎么开口。

杨平觉得今天的宋子墨婆婆妈妈,瞻前顾后,很是奇怪。

“手术风险肯定大,不大就不用找我们,美国那么多医生,早就给她们开刀了,哪会留给我们。至于失败,哪有百分之百的成功的手术,阑尾切除也有失败的概率。”杨平告诉他。

“别担心这么多,成功把握还是比较大,你知道的,这个手术如果成功把握不大根本没必要手术,因为目前这种情况不威胁生存,拙劣的手术可能威胁生命。”杨平安慰他。

宋子墨想了想,还是直说吧:“教授,我是担心你,你这么久没有做手术,这种顶尖手术,手术功夫还能应付吧?”

哦,原来是这个意思,杨平终于明白。

也难怪,他已经很久没有做手术,要做也是零零星星几台手术的的几个步骤而已。

可是杨平自己心里清楚,他在系统空间做的手术可不是一般多。

“放心吧,教授我心里有数,去安排手术吧。”杨平淡定一笑。

宋子墨点点头:“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