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外科教父 > 1164章 冰炭同炉

外科教父 1164章 冰炭同炉

簡繁轉換
作者:海与夏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01 03:05:35 来源:源1

有了杨平这一句话,宋子墨放心了很多,因为在宋子墨的心里,杨教授是从来不吹牛的,也从来不做没把握的事情,一些他说没把握的事情,其实是很有把握,既然他说没问题,那基本上是没有什么疑问的。

作为长期共事的同事,实质上的师徒,宋子墨太了解杨平了,他无条件地相信杨平。

杨教授总是创造奇迹,难道他还要创造一个新的奇迹?一个外科医生脱离临床这么久,他依然能保持以前那种顶尖的手术技艺?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杨教授真的是一个半神人物,天生适合做手术。

但是现在好像他的天赋也不仅仅是在手术,在科研领域的天赋也是惊人,自从他从事科研之后,科研成功出,每一次都是令人吃惊的学术成果。

“我去看看那一对病人吧,我还没有见过病人。”

杨平现在也不忙,趁宋子还没有去手术室,他决定去查查房。

“好,我安排一下。”宋子墨立即去准备。

“不用安排,我们就随便看看,叫上管床医生就行,其他人该干吗还是干吗,不要惊扰大家,这不是教学查房。”杨平叫住宋子墨,他不想大张旗鼓,这样会打乱今天上午的工作部署。

每天科室有很多手术,如果大张旗鼓,那些研究生和进修医生一定想尽办法跟着一起。

宋子墨领会杨平的意思,拿起电话直接打给管床的医生,让他去患者的病房等着,杨教授要去看看病人,不要惊动其他人,这不是教学查房,杨教授只是私下查房看患者。

随着科研项目越来越多,杨平在现实中的时间注定要分配给那些重要的战略级项目,一些细枝末叶的工作不能分配很多的时间,这是必然的。

杨平和宋子墨来到病房,管床的医生是一个研究生,姓薛,也是医学科学院建立不久后新来的研究生,工作时间不长。

这是一个单人间,现在病区已经开辟了很多单人间。这一对患者只有九岁,应该刚刚吃完早餐,她们正在收拾餐桌,并商量接下来的活动,一个嚷着要去楼下的花园散步,呼吸新鲜的空气。另一个不同意,她想看一会书,她

认为呼吸新鲜空气在病房里也可以做到,打开窗户就可以办到。

两个人互不相让,相互辩论,希望可以说服对方,但是谁也说服了对方,差点吵起来。

两个大脑,两个身体,他们都连在一起,每一个行动要么达成一致意见,要么一方放弃自己的意见成全对方。

患者的母亲帮忙收拾餐桌,父亲正在旁边阅读一本英文书籍,他们见到杨平进来后,制止了正在争吵的姐妹。

患者的父亲立即站起来,像学生一样毕恭毕敬,他在美国是一位神经外科医生,供职于纽约一所顶尖医院,他在美国的时候就听过杨平的大名和事迹,所以见到杨平就像见到天神一般,心里颇为激动,同时又存在一种自然而

然的崇敬心理。

“杨教授!您好!”这位父亲用生硬的中文说道,估计这句话练习了很久。

杨平点点头,算是对他打招呼的回应。

“你会说中文吗?”杨平问他,这样好决定下一步用什么语言交流。

患者父亲摇摇头:“一点点,就一点一点。”

他说的一点点大概就是能够说“请”“你好”“对不起”“再见”的水平。其实医学领域的交流,就算他中文好也没办法交流,毕竟涉及到很多医学词汇,比如说延髓,就像中文学得很好的也不知道是什么。

既然无法用中文,就用英语交流吧,杨平也没有出国留学过,英语都是读书时候学的,至于口语和听力吧,算是自学的吧,所以说英语也是十足的中式英语。

但是即使是中式英语,也比让翻译中转效果好,不会引起表达上的误会,对方是医生,肯定有大量医学上的词汇积累,这样用英语交流起来应该更加通畅,英语算是事实上的世界语吧,让他们适应一下杨平的中式英语也好。

“杨教授,谢谢你,梅奥的约翰内森教授极力向我推荐你,他说你是他的老师,是世界上最好的医生,拥有神一般的手术技艺,他说你的一双手是上帝之手,他说......”这位美国医生开启自己的马屁模式。

没想到美国人也喜欢拍马屁,看来人性是相通的,他们也懂得如何去讨好别人,有时候只是表现的形式不一样而已。

杨平没有时间听他这马屁,直接开始询问病史,这是杨平的习惯,他必须自己单独询问一遍病史,毕竟病历上的病史或下级医生汇报的病史是二道信息,有时候会有遗漏或者扭曲。

这种病例的病史就相对比较简单,生下来就是这样,不过也要问清楚,是否基因存在缺陷,是否存在其它的畸形,是否做过手术,是否存在其他的疾病,是否服用过某些药物,尤其是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等等。

即使有各种检查,杨平也不会省略查体的步骤,查体是医生最直接地对患者的客观检查,虽然手段非常原始,但正是因为收集信息的手段原始,所以具备不可替代性。

杨平仔细检查她们连接的部位,而且检查他们各自的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独立性表现,对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的检查非常重要,这绝对手术是否可行,以及具体手术方案的制定。

比如:下半身的四条腿,各自的大脑究竟指挥的是哪两条腿,有没有交叉控制或者错位控制的情况存在,这些除了一些神经系统的仪器设别检查,还需要医生仔细的查体。

“尊敬的医生,请求你快点给我手术,我受够了我妹妹,她总是固执己见,我们没办法继续这样生活下去。”其中一个扎鞭子的女孩对杨平说。

“哦,不要说话,医生在工作,不要打扰他,对不起,杨医生,她们总是这样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患者的妈妈安慰两个小姑娘,然后代她们向杨平道歉。

另一个扎马尾的女孩不服气的样子:“医生,你别听她的鬼话,她不是姐姐,我才是姐姐,我的头显露出的,你可以问我的妈妈,出生记录也有记录,我会保留我起诉她的权利。”

宝贝,请保留你们各自的权利,等尊敬的杨医生完成工作之后,你们再辩论,好吗?这样很不礼貌。”孩子妈妈努力平息他们的争论。

“杨医生,你看看,你知道我们对手术的迫切性有多大了吗?”孩子的父亲无可奈何的样子。

可是这样并不能平息这场战争,她们的争辩还在继续。

“我才是姐姐,我整个身体最先出来,所以我才是姐姐,你前面跑的快一点没有用,我是最先到达终点,所以我才是姐姐,这个问题请你不要再提出来,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如果有必要,我愿意与你一起走向法庭,让法官

来判断究竟谁是姐姐,谁是妹妹。”辫子姑娘显然不想落下风。

“你不能坐左边一点吗?”

“我为什么要听你的?你难道就不能靠右边一点吗?”

“那我为什么又要听你的。”

两个小姑娘开始为左边一点右边一点争论。

杨平面对这种滑稽的局面,只好笑笑,他可是第一次为连体人做手术,他不知道其它的连体人是不是也是这样,现在面前这对小姑娘太和谐了,似乎每一个问题都要争论,而且各不相让。

好在她们有两副身体,可以用手术分开成各自的独立个体,如果他们是两个脑袋共用一副身体,如果这样水火不相容,她们的日子怎么过,只能在无休无止的争论中度过每一天。

“对不起,真是抱歉......不仅仅是今天或现在,他们每一天都是这样,今天她们已经表现得够克制,要是平时,她们非打起来不可,你不知道,她们小时候经常抓破对方的脸。”妈妈不断地道歉解释。

“抱歉,尊敬的杨医生。”孩子父亲也是很难堪。

杨平摆摆手:“没关系。”

其实她们争论什么对杨平来说没有任何价值,他也不会为此去反感,因为他关心的是这对连体姐妹的病情,即使她们的争论,他也是从医学的角度去审视研究。

比如,她们这样争论,至少大脑皮质功能是独立的,那么脑干部位连在一起,她们在解剖上和功能上是否完全独立,是否存在混合区域,这样都是焦点问题。

当然,一些专业的辅助检查也可以帮助鉴别,但是任何辅助检查都不能替代医生的查体。

她们这样争吵,水火不相容,是否与体内的某些生化物质有关,比如某些激素的分泌,是否有一定的关联性,等等。

见杨平并没有受到姐妹两的争吵的影响,这对医生夫妻才放心下来。

反而杨平摆摆手,制止孩子妈妈去努力平息她们的争吵,他的意思是让她们自然争吵,杨平想看看她们在争吵中的反应,除了心理上的反应,他还想看看生理上的反应,比如心率、血压、呼吸等等变化。

“从她们出生开始,我们就想分开她们,我们看遍了美国和欧洲的医生,所有人都建议不要手术,因为这样共存其实可以健康地生活,但是手术风险极高,他们的颅底和颈椎联系在一起,没人可以分离脑干和延,即使最优

秀的神经外科医生也做不到,我相信他们的话,因为我自己就是神经外科医生,我认为,我无法做到。”孩子的父亲在旁边说起就医史。

“即使冒着生命危险我也要做手术,我一天都不想跟她在一起,医生,现在就手术吧。”

“是的,我一秒钟都不想和她一起,医生,你现在就用锋利的手术刀劈开我们。”

“我要出去散步,她却要看书。”

“我不喜欢闻花生酱的气味,她偏偏喜欢吃花生酱。”

“我讨厌榴莲,你为什么还吃那糟糕的东西。”

“我吃什么为什么要考虑你的感受,我不能够独立地决定吃什么,那我还能决定什么。”

“我也是,所以你不要干涉我,我而不干涉你,我们互不干涉,好吗?”

只是安静一会,她们又吵起来。

好在这是单间病房,否则跟她们同病房的患者哪受得了这种气氛,她们爸爸妈妈也是习惯了,没办法。

“她们的性格、爱好完全相反,她们天生就是一对矛盾体,没有办法,我们已经习惯,我们总在不断调节她们的矛盾。”孩子妈妈苦笑着。

孩子爸爸耸耸肩,露出无奈的笑容:“她们还在摇篮的时候就开始互相攻击,真是一对让人闹心的宝贝。”

杨平此时想到一个绝妙的中文词汇:冰炭通炉。

本就是典型的冰炭同炉,两个如此水火不相容人居然是连体姐妹,世界有时候真是奇妙。

“她们在学习上有什么差异吗?比如对各种科目的喜好程度?”杨平很想问问,因为他们如此迥异的性格,是否存在解剖上的原因。

比如脑组织某些部分联系在一起,他们这一部分会争夺血液供应,发育可能相对不是很好。而另一边不存在这种情况,所以相对来说,各自的另一边都发育得比较好,而发育得比较好的部位正好是镜像部分,所以这种解剖上

的因素可能导致两人性格的迥异。

“你问得太对了,她们恰恰相反,一个喜欢文学艺术,一个喜欢数学物理,一个是惯用手是左手,一个惯用手是右手,一个喜欢看球赛,一个却喜欢看唱歌跳舞的节目……………”孩子的父亲介绍道。

还真是这样,这可能真的与大脑的解剖上的差异有关,她们各自发达的部位不一样,一个右侧半球发达,一个是左右半球发达,剩下的那个半球就是两人联系的区域,可能都是欠发达部位。

其实从她们的颅脑CT和MRI影像图片上也能技术这一点,发达的区域沟回深一些,不发达的沟回浅一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