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外科教父 > 1174章 最好的机会

外科教父 1174章 最好的机会

簡繁轉換
作者:海与夏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01 03:05:35 来源:源1

不仅仅是约翰斯?霍普金斯医院在讨论连体姐妹手术的事情,现在整个欧美,甚至整个世界的医学界都在议论这件事。

梅奥医院现在也在讨论这件事,不过梅奥医院和约翰斯?霍普金斯医院不一样,他们一般比较清醒,杨平以前多次去梅奥飞刀,这家医院绝大多数外科医生都看过杨平的手术,自然不会像约翰斯?霍普金斯医院那样随意评论,

他们更多地是期待杨平的手术,因为现在杨平已经很久没有来梅奥,这些医生很难见到杨平做手术。约翰内森已经去了中国,到时一定会带回手术视频,这些医生又可以借助视频学习先进的手术方式。

与约翰斯?霍普金斯医院的先入为主的质疑不同,梅奥的医生更多的充满期待。

不是每家医院都有马西莫这样的人站出来解释,引导大家做出正确的判断,大多数医院的医生还是随大流,人云亦云,带着情绪去质疑手术,认为这是一次毫无把握的实验性手术,有违伦理原则。

现在连体姐姐活得好好的,将她们推上手术台,最后很可能丢失生命,这种没有成功率的手术最终只会成为一场学术闹剧。

欧洲那边也好不到哪里去,除了夏利特医学院比较清醒,其他大多数医院跟着瞎议论,举着道德的大旗帜进行声讨,呼吁停止这样的手术。

不仅仅是欧美,现在世界各地都在讨论这台手术,甚至有人质疑莫里斯是不是拿自己一对女儿在做试验,利用女儿作为病例,攀上诺奖获得者,谋取某种学术利益。

一些医学伦理组织也跃跃欲试,他们站出来指责莫里斯违反医学伦理原则,让自己的女儿去做试验,他们要组织一个调查团队要来到中国调查,甚至声称要剥夺莫里斯的监护权。

他们不是说说而已,真的组织一个调查团队,里面有医生、儿童保护者、记者、律师等等,浩浩荡荡地来到中国。

莫里斯现在全惜了,她女儿从出生到现在,没有人来找她表示给予什么关怀或者联系帮忙做手术,现在她联系到做手术的医生,这些人却站出来说这是违反了医学伦理。

真是荒唐!

其实莫里斯比谁都清楚,这些人不过是为了维护美国医术的尊严而已,用约翰内森的话说,其实美国人也很爱面子,只是表达方式不一样。

“管他呢,这是你的女儿,你们家里的意见已经统一,又不是你强迫自己的女儿去手术,所以我们不用怕那些人,那就是一帮无聊的人,他们扯着道德的大旗,整天颐指气使,背后还说不准是为了什么呢。”约翰内森给莫里斯

打气。

同时,他找了一家美国知名的报纸,撰写了一篇文章为这次手术做科普,但是这篇文章很快淹没在浩浩荡荡的声讨声中。

这是一帮无聊的人,没有错,但是这么发展下去,莫里斯会让这帮人毁掉声誉,道德的铁拳很容易击毁他这个医生的声誉。

为了女儿,莫里斯决定坚定前进,不理会这些人。

浩浩荡荡的调查团来到中国,那些叫嚣着的记者要采访杨平。

杨平都懒得理这些人,什么都不懂,在这里瞎逼逼,跟他们耗简直就是浪费时间。上级领导的意思也很明确,让杨平不用理会这些人,安心工作,上面自然会安排专门团队来处理这件事,这些人都是跳梁小丑,聚集在道德的

大旗下,各自都有自己的小算盘。

在这种舆论浪潮下,杨平做出惊人的决定,这次手术将向全世界现场直播,让这些人看看什么叫做顶尖外科技术。

听到杨平做出的觉得,宋子墨不免有些担心。

教授这么久没有做手术,现在要向全世界直播,一旦手术中出现失误,哪怕是小小的失误,都会严重影响教授的声誉。

宋子墨试图劝说杨平,不必理会这些人,我们没有义务去向他们做手术直播,但是杨平心意已决,他坚决要求直播。

宋子墨只会暗中做好准备,随时准备上台替换杨平,一旦杨平在手术中遇上什么困难,他必须能够顶上。

这是面对全世界的直播,而教授现在的手究竟有没有生疏,还是一个未知数。

连体姐妹头部和颈椎的分离,这是他难以逾越的难关,宋子墨必须在手术前攻克难关,否则一旦在这个步骤手术需要他接管,如果他无法胜任,到时将在全世界面前出丑,败坏杨平的名声,败坏中国医生的名声,正好中了这

些人的质疑。

为此,宋子墨将徐志良叫过来,他们秘密地商量,一旦杨教授因为手生出现问题,他们必须不动声色的顶上,为杨教授保驾护航,虽然他们对杨教授有信心,知道杨教授是创造奇迹的人,从来没有失手过。但是杨教授也是

人,这么久没有做手术,现在要面对整个世界的医生,他们不得不防一手。

舆论风波越来越猛烈,傲慢的美国调查团来到中国,杨平根本不鸟他们,对他们不屑一顾,他们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打击。

回到美国后,他们叫嚣着要求手术直播,如果手术不直播就说明一定背后有问题,这正好合乎杨平的心意。

研究所的内部会议上,作为医学科学院的两个秘书之一的宋子墨汇报了最近的全球舆论波澜。

“教授,现在欧美整个医学界对你的负面评价很多,舆论对你很不利,我们的手术只要有一点瑕疵可能成为他们攻击的目标,我们要不要撤销手术直播?”宋子墨提出自己的担心,他还是想没必要直播。

杨平对这些舆论一点也不在乎,不管是南都医大还是三博医院这边,现在有专门的团队处理这件事,所以他更加不用担心。

“干吗撤销?不用理这帮人,正好借这个机会告诉他们什么是真正的手术。”杨平非常坚决,没有半点动摇,其实这是一次展示中国医生高超技术的绝佳机会,他们现在反对的声音越强烈,闹得越热闹,到时对中国医生的形象

树立就越有利。

中国发展这么多年,临床医学很多领域已经是世界一流,但是不管是国内自己的人们,还是国外的人们都对中国临床医疗水平没有客观的认识,大多停留在几十年的判断,认为中国临床医学落后,中国医生还使用陈旧的手术

方法和手术器械给患者做手术。

因为国土面积辽阔,人口众多,医生的相对数量没有发达国家多,这样,中国医生平均接诊的病例是世界最多的,有些医院的医生一个月的手术量远远超过某些国家医生的年手术量,更夸张的是,某些特定的高难度手术,中

国医生一周的手术量可以超过某些国家的年手术量。

在临床经验方面,中国医生远远超过欧美发达国家医生。

曾经有一个妇产科医生去欧洲某国进修学习,这个医院来了一例高位产妇,全院上下从来没见过这种病例,所以手忙脚乱,结果,这位中国医生参与过很多这种高位产妇的抢救,经验丰富,她一个进修医生反倒成了抢救的主

导者,在她的指挥下,产妇被顺利抢救过来,那些医生非常感激她,随后她的进修被反转,在进修期间,她经常给那些医生讲课,传授经验。

当然,我们的临床经验比他们丰富,但是他们也有优点,医学理念先进、诊治规范化、管理井井有条,这些都是我们学习的。

“我们要心无旁骛,不要理会外面这些舆论,我们每天工作这么忙,哪有时间跟这些人去打嘴仗,有些东西越说越黑,说一万句不如将手术直播一次,让他们亲眼见见这手术怎么做的,这样他们自然就会闭嘴,所以大家完全

不用理会这些人,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只要患者和家属同意手术,我们就全力以赴,他们算什么?既不是我们的患者,又不是我们的患者家属,我们凭什么在他们身上花费时间和精力?”杨平对这些舆论完全没有生气,而是根

本不当回事。

上级领导也是这个态度,让医生们完全不用理会这些,认真工作,这不是他们该做的事情。

“我是担心到时候手术出现什么瑕疵,这些瑕疵被他们方法,到时候给你造成不利的影响。”宋子还是想取消手术直播,因为医生没有直播的义务。

杨平其实心里知道宋子墨担心什么,他说:“放心吧,能有什么瑕疵,再说这种手术他们根本做不了,就算我们有瑕疵,只要能够成功完成,那也是给他们现在的不实言论有力的回击。”

教授任何时候都这么自信,宋子墨真是羡慕这种强大的自信,即使面对整个世界医疗界的质疑,他也毫不畏惧,坚持自己的意见。

“那好,不过直播我们会经过审批,到时候会开放给医生,不会给开放给普通民众,毕竟手术场面非常血腥。”宋子墨不再坚持撤销直播。

**这个时候兴奋起来:“教授,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有一个人去想他们,我觉得此时我和小五应该出场,作为科室的发言人,狠狠地怼他们。

想起可以怼这么多人,**就像打了鸡血,异常兴奋,他就喜欢怼人,没办法,就好这一口。

“是呀,教授,我们可以当发言人,你放心,我们不会给科室丢脸。”小五也一起争取这次机会。

杨平摇摇头:“不用理会,我刚刚说了,我连回应的兴趣都没有,更加不要说他们了,让他们说吧,自由表达意见而已,现在热热闹闹的,手术做完之后,全都散场了。”

“我同意教授的观点,不要在这方面花费精力,反而我们要好好利用这次机会向世界展示一些东西,比如我们干细胞技术,完全可以借这次机会向世界做一次展示,这不是我们有意利用手术来做先进的技术的展示,而是他们

逼迫我们做被动的展示,这就不要怪我们了。“唐顺反而觉得这次是最佳的展示机会。

虽然现在他的干细胞技术在全世界富豪圈深受欢迎,他们争先恐后来这里进行干细胞治疗,利用他们自己的干细胞做种子,培养出大量的干细胞,这种技术是世界独一份的。

如果能够借这次机会做一次全方位的展示,恐怕干细胞实验室获得的捐款可以翻几倍,唐顺现在心里也蛮兴奋的,送上门的好机会怎么不要呢,这帮人不是送钱吗?现在唐顺眼睛里看到的就是账户上的数字呼啦啦地往上涨,

真是感谢这些人。

“所以这次直播,我们好好设计一下,不仅展示手术的实力,向全世界宣传我们医院,我估计这次手术之后,整个南都医大的附属医院患者会翻几倍,尤其是三博医院,你们还去怼他们,要好好感谢他们。”

唐顺说。

“你这是想---植入---广告?”徐志良问道。

唐顺严肃地说:“怎么能说是广告呢,这叫做正常展示,手术不是用我们的干细胞技术克隆出来的肌肉和皮肤?是不是,依我说,老何那边的数字人这次也要展示一下,经这么一展示,估计那些药厂和医疗器械厂抢着给老何

送钱,那个大模型每年的订阅费不收几千万美金,对不起这些朋友的帮忙。”

宋子墨听唐顺这么说,一脸的懵逼,这家伙的视角与大家完全不同。

也难怪,宋子墨只是一个纯粹的学者,而唐顺是一个复合型人才,他不仅是学者,还是一个精明的商人,他要实验室挣钱,挣大钱,用这些钱来充当科研经费,让实验室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有钱投入就越产出新技

术,越有新技术就越有钱,能够挣钱的技术多挣钱,挣来的钱投入到那些最基础的,没有任何商业价值的研究工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