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 第552章 开花结果需要时间

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第552章 开花结果需要时间

簡繁轉換
作者:百里逍遥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2 22:09:29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杨远跟着王鹏参观蒲集的育苗基地,越发觉得惊讶,不仅有桂花梅花栀子花菊花各种花卉,还有梧桐香樟银杏白杨各种树木,亦有桃李梨杏枣各种果木,仿佛走进树苗之林,让他大开眼界。

“王老板,你们都不种粮食么?”他忍不住问道,“一路走来,只有几家种了大豆花生还不是主粮。”

“以前是种的,这两年青云农业跟我们乡达成合作,强化产业概念,要将蒲集打造成花木之乡,专做苗木,就没人再种,除了轮作时种些大豆绿豆花生固氮,牧草做绿肥,主要精力就是培育果苗。”

王鹏得意道:“我们的目标就是老区三省,需求具备经济价值的花木,都能来找我们,别地买不到的我们有,买得到的我们精。”

如此冲天气魄,叫杨远咋舌不已,这才像是老板,口气大得很。

王鹏话锋一转,笑道:“当然现在还只是个目标,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步一步做,就像你们种梨,先前没有经验,两万棵苗已经是大果园,我建议你们不要一口气全上来,今年四千,明天六千,后年八千慢慢积累经验。

有头批果苗打底,越到后面你们就干得越顺,真要有什么不对劲还能调转马头,改种苹果、桃子也比较灵活,你们是袁总介绍的,又是一整个队都铆上来,我虽然是卖苗的,还是得多说两句,到底是希望你们能做成功。”

杨远沉吟道:“不瞒你说,我其实也很担忧,怕乡亲们心冷,不敢尝试做事,苦一年又一年,又怕乡亲们太热,热情冲昏头脑,稀里糊涂又做错,一百来亩地说多不多,后面也是一百多户人家。

真要出毛病,就像罗总讲的,一点小问题牵扯几百人就是大问题,两万棵苗我压力也大,只是积极性好不容易鼓上来,怕凉水一浇又灭了。”

“你还认识罗总?厉害,怪不得敢这么斗,有罗总袁总保驾护航,步子迈得大一点没问题,能给你兜住。”王鹏笑嘻嘻道,“青农南山桃的树苗,就是经过我买的。”

“没有没有。”杨远老脸微红,“罗总袁总都是支持彭冲农户脱贫致富,跟我没有交情,保不了驾护不了航。”

“没关系,青云公司最是响应省里的号召,对于杨队长这样的先进代表,若是遇到困难不会不管。”王鹏道,“但是话说回来,两万棵一头上,不光是风险大,事情还多,你们都是新手,未必顾得来。

我建议还是一步步来,也能给村里人做示范,看到种梨是个怎么回事,再决定要不要加入,做好是我们所有人的追求,但前提是先做成,急于求成很容易做得乱七八糟,好事变坏事。”

杨水武忽然问道:“王哥,你们乡是怎么开始种花木的,怎么做到现在这样大,家家都种?”

“诶呦,这个问题说起来就长了,老蒲家人讲咱们乡唐朝就开始种桂花,明清做得越来越大,刚开始只是种桂花,后来梅花菊花栀子花都种,建国以后种果苗,等青云农业过来建基地,又种绿化苗木。”

王鹏感慨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人能做什么营生,一看祖上,二看家乡。

像俺们村的孩子,三四岁就知道动铲子剪花枝,六七岁就会看叶子认品种,十二三岁就知道苗木害什么病,该怎么治,等到十七**种养的本事就已经有不小的基础,再磨一磨带一带,盘盘估价算账的门道,差不多就能顶住家业。

若再有两三个聪明的孩娃,引进新品种,找到新生意,就这样兄弟带兄弟,一家带一家,全都做起来,当然父传子婆传媳也就混个温饱,孩娃聪明还是痴傻谁都不能保证,真要做大做强,还得是青云农业这种云集天下英才的模式。

俺们传几十年的经验,人家学个三五年就能头头是道,各种方法一堆一堆,还有专门的人研究,从全世界寻找资料,最关键是有钱,敢扩大生产,敢促成产业,把咱们凝成绳子一起干。

蒲集这样的乡全国没有一万也有八千,可要真发展成产业,做出名头,没有青云这样的贵人不行。”

他看向杨水武,笑道:“你们也别心急,万事都有个开始,果苗种进土里开花结果需要时间,慢慢来。

想当年罗总种蔬菜不也被村里人嘲笑是不务正业,离经叛道嘛?可现在呢,田集都成蔬菜之乡,我们去田集都不说去田集,说去青云农业,这就叫有志者事竟成。”

杨水武听得心神摇动。

随着家里决定种梨,青云和罗学云的故事他耳朵都能听出茧子,但每个人说出来都是不一样的风味,二弟语气平静,带着冷静的分析,帮勤兄弟激动,全是热烈的感激,到王鹏嘴里,是浓浓的鼓舞,成了一个例子和榜样。

转回彭家冲的时候,杨远路过陈清,专门去寻小儿子,将王鹏的话跟他讲了一遍。

“王老板是行家,他这么说确实有道理,两万棵都到盛果期,年产五六万吨,一下子上来销售压力不小,循序渐进是个好办法,平摊下来大家都能喘口气。”

杨水文道:“具体的生产计划要跟大家一起商量,按每家提供的耕地、资金作为股本,按劳力结算工钱,等同队办企业,通过分红换取合作者对先后投入的认可,经营模式也往企业上靠,就能有更多人把精力投入到梨树产业。

这个方案大家应该能认同,若是不愿意,就各种各地,有什么事守望相助,如此一来,每个人家庭情况不一样,也会让很多人冷静退出,自动到第二批第三批。

爹,种植上的事还能问技术员,管理上的事可要你一肩担,千万不要钻死胡同,有什么事顺其自然,就算亏了,以我的工资也能慢慢还。”

“说苕话,我一个生产队长连这点事都想不明白?”杨远道,“出门在外不比在家,做什么都要花钱,你两个钱留着花销,剩下的攒好留着娶媳妇。”

“包吃包住,用不了多少。”杨水文道,“反而是家里,办起事来处处花钱,处处为难。”

父子俩的拉扯吸引袁晓成注意,问过才知道这就是彭家冲种梨带头人,大大方方走过去,跟老队长握手说话。

杨远得知他就是食品厂的头,激动不已,连连道谢。

“青云应该做的。”

送走杨远后,袁晓成调来杨水文的资料表,翻看他的履历,助理石琇经办,不免多说了两句。

“厂里阅览室的登记册上,杨水文的借阅量能排前十,看得不是诗歌小说,而是经济管理工业生产这类书籍,我去阅览室经常能看到他的身影,当时还没注意,现在回想起来才知道是他。”

“哦?”袁晓成奇道,“他初中没毕业,阅读专业书籍会不会吃力?这样还能保持高借阅量,莫非只是图个新鲜?”

“应该不是。”石琇道,“杨水文能升班组长,不光是他操作麻利,很少出错,最特殊点在于他能带动一条流水线,他在线上使用大字报提示注意安全,以及高声提醒形成条件反射,让他的班组效率很高,连续两年获得生产先进的表扬。”

“这么看还是个人才?”

“是不是人才,既看过去也看未来,既看他自己怎么样,还看别人怎么用他。”

“你这话倒有学云的意趣,垃圾是放错地方的宝藏。”袁晓成笑呵呵道,“明年调他去果品厂带线,若是能做出局面,青云不吝惜给他机会。”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梨子开花结果需要时间,人才的培养更是如此,通过大量的经验和试产,农技员很清楚树木需要什么营养,施以什么肥料,但人不一样。

摆在前面的第一条难关就是,你不知道他的天赋在哪,换句话说,你不知道他能结出梨子还是苹果,作为用人者就只能试,把显眼的挑出往上摆,把不合适的往下挪,至于是发挥光彩还是被埋没,既看才能,也看运气。

金子的确会发光,但是泥土石头都能盖住,烂泥确实糊不上墙,却能当很好的肥料,似罗家人跟着罗学云,只要有一点长处都能发扬,似杨水文纵使满身金光,也得想办法先露出来。

幸运的是青云还在旺盛发展,需要人,也有很多机会给他们展示,最终大浪淘沙去芜存菁,很多人能挣到自己想要的。

……

“气象万千啊。”

松王山林场的陈荃沿着大路步行,盘旋兜转来到上罗坡,但见道路两旁间杂绿树,坡上各种鲜花青草,隐隐有世外桃源之感,油然生出感慨。

“都说罗学云傻,窝在山沟沟不去城里,我看真得叫那些蠢货过来瞧瞧,这田园风光,现代村庄,哪一点比城里差?”

护林员吴向东环顾四周,频频点头。

房子都是新建的,整齐划一的小别墅,无论一层两层皆是红瓦白墙,坡上收拾得很干净,柴草堆在打谷场,垃圾有垃圾桶,各家间隙都零星种着花草树木,中间大池塘清澈干净,倒映天光屋影美丽非常。

村人或是扛着锄头匆匆离去,或是带着儿孙门前嬉闹,猫猫狗狗奔来跑去,一片自然悠远的宁静村庄。

吴向东不懂得什么诗句,却能感受到某种难以形容的美妙意境,啧啧叹道:“要是我们村都能建成这样,那日子美得不敢想象。”

说到这话,陈荃眉头皱起来,不禁长长一叹。

“走吧。”

俩人来到罗学云家门口,就见一头威猛的黄狗匍匐在门前,见到两人到来,眼睛似乎亮了,缓缓起身往屋里走去。

“大黄这么多年一点都没老,真是奇了,我看它居然有种听到狼嚎的感觉,后背发凉。”

早前吴向东来过罗学云家,知道他家大狗的灵性,所以不怎么畏惧,只是土狗虽然能活十年二十年,可是五六年过去,非但没有疲态,反而如日中天,有虎狼之威,多少有点说不过去。

大黄进屋后没多久,罗学云走出来。

“陈场长,吴兄弟,进来坐。”

见他满脸欢笑,陈荃松了口气,回以微笑。

“打扰罗总清静,真是不好意思,一点心意给孩子们尝尝。”

罗学云不看包装,就能猜出无非是奶粉补品一类的东西,给他送礼没什么好送的,还要被拒绝,给孩子不收也得收。

“坐。”

冲杯倒茶,简简单单的操作让两人紧张不已,毕竟是来求人的,别说是干净楼房,就是茅草屋都不敢大大咧咧。

“林场这两年发展,很困难是么?”

罗学云开门见山,让陈荃长出口气,他还担心怎么引起话题,没想到罗学云主动提及,省却一番东拉西扯。

“省里接连发文强调保护森林资源,对林业的要求越来越高,林场的日子越发难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让吃山,下面的工人和家属怎么办?我也是没办法,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短时间还可以,望不到头让人灰心呐。”

罗学云笑道:“瞧你这话说的,以前我们可都很羡慕林场,拿工资硬邦邦,还有钢枪时不时能打猎物,再加上林子里山货不少……是真的日子苦,还是不称心如意就觉得苦?”

陈荃微微尴尬。

“以前大家都穷,林场能拿工资有些许副业,只是稍微好些,要真说小日子舒舒坦坦,我可不敢夸海口,林场不是由奢入俭难,而是都有家小要养。”

“之前说的林下经济,种菜养殖的计划,实行起来有困难?”

“这正是我来找罗总的原因,上头的意思分清主次,抚育森林是主业,捡捡山果打打猎,打猎现在也不让了,还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都奔着发财去了,林场还怎么管下去,怎么不辞工好好挣钱?

我们是想干的,可没支持就没资金,后续销路也是愁人,万一再有点闲言碎语,真就前功尽弃,损失惨重。”

“所以,你是想要资金,还是想要渠道,抑或是上头的支持?”

“最好都能有。”

到这份上,陈荃就不含糊了。

“林场跟田集同在一县,罗总发展陈清不该忘了咱们。”

罗学云微笑:“但你们不一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