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将军好凶猛 > 第九十二章 以防不患

将军好凶猛 第九十二章 以防不患

簡繁轉換
作者:更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5:38 来源:源1

最快更新将军好凶猛 !

“事已至此,我们也没有太多办法去弥补,”史轸蹙着眉头,声音沙哑的说道,“当然,时局发展,也未必就会像我们所担忧的这般殆坏无遗、难以挽救!”

韩圭看了站在窗前,凭窗眺望苍穹的徐怀一眼,直觉他魁梧健硕的身形,有如一座山横在众人眼前,猜测不出他心里在想什么。

“朝廷对我们千防万防,真要捅出什么窟窿,未尝就是什么坏事!”潘成虎还是心直口快的说道。

韩圭瞥了董成一眼。

董成正襟危坐,心里却是忍不住叹息。

他如今在京襄任提点刑狱公事,执掌宪司,非常清楚胡楷、刘衍因何故遭受猜忌,也很清楚绍隆帝为何再也按捺不下去了。

过去两年,赤扈人集中三十万大军从中路进逼汝蔡,朝廷唯恐京襄支撑不住,令荆湖也溃败如泄,危及半壁江山的根本——朝堂即便没有直接拿出钱粮及兵马增援京襄,????????????????但也是小心翼翼没有搞什么额外的动作去压制京襄,甚至对京襄诸多违制之举,譬如王举率武装商团矫诏出关南下泸水之事,也都是强忍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今年二月赤扈从汝蔡前线撤兵,宣告中路对峙作战暂告一段落,更关键的是在过去两年对峙作战中,京襄虽说累计伤亡将近三万众,但这个结果却远远好过朝堂事先的预料。

董成之所以确认朝廷能较为准确掌握京襄的伤亡情况,一方面是京襄尚有大量朝廷直接任命的士臣充塞州(府)县担任要职,另一方面镇南宗王府也毫不避讳的有意在辖地公开双方的战损。

目前除了京襄军情司有遣密谍潜伏到京西、河洛等地刺探消息,董成相信淮西、淮东等地也应该做相应情报刺探之事。

因此京襄并没有办法刻意夸大战损,去削弱朝廷的戒心与猜忌。

很显然在赤扈人大幅缩减中路兵马,结束对峙作战之后,绍隆帝以及潜邸(淮王府嫡系)将臣,重点就放在防范京襄进一步坐大上了。

当然了,此时的京襄根基已固,兵锋之盛,令三十万虏兵都不能摧折,又坐拥荆州、襄阳、南阳等要冲之地,绍隆帝再无隐忍之意,也不可能直接将矛头指向京襄。

也许在绍隆帝看来,当务之急应是扫除京襄对朝堂的渗透与影响,才可以徐徐图之。

那身居枢密使、执掌朝中军政多年的胡楷,就不幸沦陷绍隆帝针对的第一个目标。

胡楷一直以来与京襄(楚山)交好,甚至徐怀早年能在楚山站住根脚,泰半依赖于胡楷的支持。

在过去两年间胡楷在朝中也多次呼吁直接调派兵马增援京襄。

胡楷他是于心无愧,甚至希望从荆南、荆北抽调州府兵马,参加汝蔡防线的轮戍,除了能进一步巩固中路防御,还能使荆南、荆北兵马在实战中进一步得到锤炼。

然而世间最难揣摩的乃是人心。

在绍隆帝以及汪伯潜、杨茂彦、葛伯奕等人,满心期待京襄与赤扈人杀得两败俱伤之际,胡楷却力主外调援军填入汝蔡作战,不是想着维护京襄是什么?

何况当时徐怀屡屡上书请援,王番在建邺也是疾声呼吁调兵调粮增援京襄,胡楷的声音在绍隆帝听来大概就显得更刺耳了吧?

入夏之后看到赤扈平燕宗王府在徐宿等地动作频频,胡楷又力主刘衍率部与归德军换防,镇守光州,也就难怪绍隆帝怀疑此举乃是京襄与胡楷图穷匕见,甚至将刘衍也都牵扯进来。

说实话,胡楷被逐出朝堂,刘衍被剥夺兵权,会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董成也看不透,但恰如潘成虎所说,真要导致江淮防线生变,也是朝堂咎由自取。

同时这也未尝不是京襄新的机会。

董成心想,????????????????韩圭朝他瞥来这一眼,应是此意吧?

想到这里,董成坐直身子,朝徐怀说道:“陛下诏旨已下,使君再是焦虑,恐怕也难叫陛下收回成命——当务之急,使君当为时局殆坏计议,以防不患!”

韩圭慢悠悠的说道:“我们即便预料到胡公被驱逐出朝堂,刘衍遭受猜忌被解除兵权,会给江淮防线带来很大的漏洞,但实际上最终会产生怎样的后果,现在还是无法预料的。时局的发展会受到太多因素的干扰,赤扈人也未必能抓住这些漏洞长驱直入。当然,陛下与汪伯潜、杨茂彦、葛伯奕、韩时良等嫡系将臣下这样的决断,相信也不可能没有他们的利弊权衡……”

中路的对峙作战暂告一段落时,众人还是希望东西两翼的防线能更为稳固,为京襄休生养息争取更长的时间。

制司也是藉之拟定相应的方案去实施。

建邺最新的消息传来,众人初时是有些诧异,甚至还有些慌张,但仔细想来,两淮防线真要是稳如泰山,真对京襄有益吗?

又或者说赤扈今年秋冬从东路再次发起攻势受挫而归,第二次淮南会战再以朝廷斩获大捷告终,形势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赤扈人会不会暂时放下南侵的动机,朝廷是不是可以彻底腾出手来针对京襄?

此外邛崃山之事又能瞒住多久?

以此衡算,江淮防线不防,对京襄而言未尝没有驱虎吞狼之妙。

当然了,京襄目前除了按部就班休生养息,进一步筑牢自身的根基外,能做的事情也很有限。

韩圭现在的主张,则是京襄以不变应万变,就算淮南防线被打漏了,赤扈人在京襄作为侧翼威胁没有解除的情况,是不敢长驱直入的。

倘若说建继帝驾崩之时,徐怀不计较个人声名毁誉而矫诏诛除郑氏父子,助绍隆帝登基,乃是不敢想象淮南防线崩溃后果而做出来的迫不得已选择,此时的京襄,其实已经不那么怕淮南防线出问题了。

事实上,淮南防线出问题,要比秦岭防线出问题,对京襄更为有利。

徐怀转过身来,看向堂中众人,坚定的说道:“我还要去荆州!”

“使君前往荆州,以什么为借口?”韩圭问道,“使君不安居于泌阳,跑去荆州一住数月,也不知道江淮会否生变,这不是叫朝中风声鹤唳吗?”

荆州相距建邺将近两千里,但皆为荆江(长江)水路,沿江顺流而下,最快仅需三五日就能飞抵建邺城下。

只是现在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呢,徐怀倘若宣称为防江淮有变而前往荆州坐镇,在绍隆帝及嫡系将臣看来,除了显得更居心叵测,还能有什么?

“修筑荆江大堤乃是今年重中之重,使君当往荆州坐镇亲自主持其事,却是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史轸说道。

“我就以督造荆江大堤的名义去荆州!”徐怀断然说道。

即便当下仅仅是猜测,但是徐怀还是不想看到淮南防线彻底糜烂,再慢腾腾的站出来收拾局面。

那样的话,对整个淮南的破坏就太大了。

现在他是没有理由,也没有借口去介入什么,但也尽可能做好应对的准备。

徐怀打定主意后,就当即将手头事情扔下,赶往荆州主持荆江大堤建设,同时视察水军建设的情况。

京襄编有两支水军,一支归于申州行营辖下,以许凌为将,负责淮河上游及浉河、明溪等支流的水面防御及作战,一支隶属于荆州兵马都监司辖下,防范洞庭湖及荆江再滋生匪寇侵扰两岸。

一方面京襄这两三年来能挤出来的钱粮都侧重建设汝蔡防线、加强天雄军、选锋军步骑精锐的建设,另一方面荆州位于大越纵深腹地,孙彦舟、胡荡舟等部都已经接受招安,只剩少量的流寇,在荆南、荆北官兵的打压下,短时间内压根就看不到成势的可能。

因此,荆州水军以王章为都虞侯,麾下将卒加上船工、水手仅两千人马,规模极为有限。

一旦江淮防线生变,京襄在荆江(长江)之上仅这点水军力量,是远远不足为用的,但倘若京襄直接在荆江之上,大规模扩编水军,朝廷会怎么看?

当然了,淮河汛季即将过去,平燕宗王府筹备近半年时间,随时会从东路发起攻势,这时候扩编荆州水军,时间上也来不及。

以目前的局势,江淮防线一旦生变,规模有限的荆州水军只能充当护卫,主要还是从铸锋堂紧急抽调一批运货商船秘密改造成运兵船,以便将提前集结于荆州的一部分精锐兵马,以最快的速度运往需要的战场………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