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伐清:从太子当流寇开始 > 第12章 大明国祚仍未亡

伐清:从太子当流寇开始 第12章 大明国祚仍未亡

簡繁轉換
作者:黑咖啡少糖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23 10:23:17 来源:源1

从房间里出来时,几个军官就像打了鸡血一般,脸上神采奕奕,眼中流出别样的光芒。

士兵们一头雾水摸不着头脑,看到赵大勇断了根手指,都有点忐忑不安。几个军官兴高采烈地进房间军议,怎么就动起刀来了?

不过,随着各队被轮流带到朱慈烺面前宣誓效忠,不安的情绪很快烟消云散。

短暂的震惊之后,士兵们无不兴奋异常,加入到憧憬未来的行列。

要知道,在封建时代,拥立之功是最有份量的功劳,没有之一。

在储君实力尚弱之际,成为从龙班底,这是极为难得的机遇。

只要储君成功登基,哪怕只是割据一隅的帝王,拥立的功勋都足以封伯封侯,泽被子孙。

从这几天的相处来看,朱慈烺不仅有勇有谋,更有慷慨的气度,和善的性子。效忠这样一位储君,大家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

再加上几位军官已经宣誓效忠,大头兵们更没有理由拒绝这份荣耀。

一夜之间,这支部队便彻底脱胎换骨,从一群亡命流寇,变成大明中兴的火种。

这份激动延续了一整夜,很多人翻来覆去睡不着,第二天吹响起床号角时,却一点也不萎靡。

寅初时分,战士们牵着二十余匹马和七八辆骡车,浩浩荡荡地离开北岐河村,向饶阳城杀去。

他们怀中揣着沉甸甸的银子,手里握着锃锃发亮的刀剑,背着三四十张弓弩,还有几把西洋枪,精神头倍儿足。

田唯嘉报效了几千两银子,换来了松绑和骑马的待遇。

看到太子卫队的士气比昨夜更加旺盛,他不禁有些胆寒,态度也愈发恭谨,就好像一个从未背叛大明的老臣那样。

然而,随着饶阳城越来越近,他还是感到一阵焦虑。

因为一旦太子进了城,很多事情就不好说了。饶阳城不比北歧河村,人多口杂,他没有把握完全控制局面。

对于大明臣民来说,储君的威望无人能及,即便是那些已经暗地降清的人,见到太子带领卫队出现,也可能重新考虑自己的立场。

就连他自己,也在懊悔为何当初起了歹心。

如果昨夜轻骑返回村子,一见太子就马上下跪效忠,再护驾赶往南京,多半能捞个拥立之功。

一念之差害死人啊。

田唯嘉想来想去,觉得自己并未露出什么破绽。唯有饶阳城内的委任状和信函,能证明田家勾结满清叛国。

该死的洪承畴,写什么信呀……

因为提议宣召吴三桂护驾,朱慈烺已将田唯嘉打入大汉奸的行列。

不过,朱慈烺并没有拆穿他的嘴脸。

一路上,两人并肩骑行,偶尔说几句闲话,颇有君臣相得的味道。

天蒙蒙亮时,队伍终于抵达饶阳城下,只见城头刀剑林立,乡勇和大量百姓守在城头,严阵以待。

想来,昨夜少数乡勇没有逃往北岐河村,而是反方向跑向县城报信。田景文提前得消息,这才有了戒备。

人手不足,包围圈不够严密,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

田唯嘉看到儿子有所准备,心中一喜,提出先进城安排一番。不过,被朱慈烺直接拒绝了。

朱慈烺指着城头道:“那个穿长袍的高个子,就是你的儿子田景文吧,让他马上出城迎驾。”

“犬子不知情形,恐怕……”

“没什么恐怕不恐怕的。你们是父子,难道不进城,就讲不明白话了?”

“老臣……”

见对方支支吾吾,朱慈烺凑近了一些,冷冷道:“本宫不是非进城不可,田景文若不肯出城迎驾,本宫便先斩了你,再绕城南下。从此以后,你们父子便是企图谋害本宫的头号逆臣,等着青史留名吧。”

田唯嘉听完这句警告,顿时血气上涌,气得头晕目眩。

他是朝廷重臣,虽然已经致仕,却也不曾受过这般侮辱。这份**裸的不信任,就剩指着鼻子说“你是清军奸细”了。

若不是降清在先,心中有愧,他非得找块石头一头撞死不可。

话又说回来,除了以死明志,他真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东宫是国之储君,崇祯皇帝一死,朱慈烺就是名正言顺的国主,没有人能反驳这一点。

之前他已经说过,绝对没有向清军献城。既然没有献城,田景文又有什么理由不出城迎驾呢?

东宫太子抵达城下,臣子却不肯出城迎驾,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只要朱慈烺往外一说,田家就成了千夫所指,就是这么不讲道理。

如果能保住性命为清廷效忠,名声臭就臭了。可若性命没保住,身后名声也无法保全,那就真的太亏了。

“殿下才十六岁吧,疑心怎会这么重……”

田唯嘉还不想死,只好硬着头皮出列,朝城头放声大喊。

“我儿景文,速速出城听命。”

田景文昨儿半夜便得知出了事,此时看到老父亲被迫叩城,真是左右为难。

自古孝为先,父亲的吩咐,他当然要听从。可出城听命,不是连自己也搭进去了吗?

还没等他想清楚该怎么回应,城下又传来严厉的呵斥。

“此乃父君之命,不可不遵……逆子,你想连累田家遗臭万年吗?速速出城,不可耽搁。”

田景文听到“父君”二字,心中一凛,连忙朝城下细看。只见老父亲身后不远处,果然跟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年轻人。

看那年轻人的容貌,正是家仆昨日描述的模样——白皙而美,气宇轩昂。

脑子急转间,田景文明白了老父亲的意图。

这几天局势太乱,真假消息满天飞,饶阳城降清之事虽然传开了,却并非不可辩驳。

城内知道自己进京的人不少,却只有寥寥数人知道,自己曾见过洪承畴,带回了清廷的委任状。

只要自己矢口否认献表,太子肯定没法拆穿,更不能没有证据就治个降清叛国之罪。

再说了,只要自己老老实实效忠,想来太子也不能贸然杀人,寒了各地缙绅的心。

想到这里,田景文连忙高呼城下是友非敌,切勿放箭伤人。

“城下是太子殿下,大明的太子殿下,速速打开城门,准备迎驾。”

这句话是如此震撼,让城楼上所有乡勇和百姓呆在当场,一时间,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忽然,一个跛脚人扔掉手中拐杖,伏在城头嚎啕大哭。

“太子殿下还活着,太子殿下还活着……大明有望,天下有望了呀!”

这句嘶声裂肺的吼叫感染了很多人,很快,城楼上齐刷刷跪倒一大片。

“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

大明太子抵达饶阳的消息,像风一样在城内传播。每一个听到的人都如堕梦中,仿佛听到天下最不可思议的事。

近几个月,京城被顺军、清军轮番蹂躏,崇祯皇帝煤山上吊,太子生死未卜。

这一连串噩耗,让所有忠于大明的人陷入了绝望。

很少人敢于奢望太子还活着,更别提太子从顺军手里逃脱,带兵出现在城下。

正如跛脚人所说,只要太子还在,大明的国祚就还没终结,天下就有希望重回太平。

国家之幸,天下之幸。

不一会儿,饶阳城门大开,那些本打算上城头助战的老百姓涌出城门,齐齐在道路两侧跪倒。

三匹快马从城内疾驰而出,直奔朱慈烺的位置所在。

到了阵前,田景文翻身下马,伏在地上大声道:“罪民田景文,参见太子殿下。饶阳现有二百乡勇数千百姓,可供殿下驱使。请殿下入城。”

“嗯,很好,你先起来吧。”

看到大量百姓出城迎接,朱慈烺感慨万分。

仅仅七十一个随行亲兵而已,就达到这样的效果,只因大明还留在老百姓心中,没有被天下人抛弃。

如今行踪已经彻底暴露,剩下的任务,便是赶在清军反应过来之前,在北直隶杀出一条血路。

抗清救国,就从这一刻正式开始。

朱慈烺转身看向后方,迎着士气高昂的部下们,大声道:“饶阳光复,诸位切记自己是大明官兵,勿要叨扰百姓。走,随本宫进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