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伐清:从太子当流寇开始 > 第13章 偶遇明末四公子

伐清:从太子当流寇开始 第13章 偶遇明末四公子

簡繁轉換
作者:黑咖啡少糖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23 10:23:17 来源:源1

“殿下威武!”

“殿下威武!”

在震耳欲聋的呐喊声中,将士们昂首阔步走向饶阳西城门。

老百姓们伏在官道两侧迎驾,直到感觉到队伍靠近,才偷偷抬头瞄了几眼。

不瞄不知道,一瞄吓一跳。

只见迎面而来的队伍中,一个十五六岁的骑马少年走在前面,确实是传说中大明太子的容貌。

然而,少年身后的侍卫,却个个反穿着大顺的军服。

这个诡异的场景,让人完全摸不着头脑。

太子……太子怎么带着一群顺贼回来?不会是假冒的吧?

就在这时,一个跛脚汉子拄着拐杖走出城门,向刚刚抵达的骑马少年仔细打量,似乎在确认眼前是否为东宫太子本人。

朱慈烺见此人胡子拉渣,却异常眼熟,不禁露出惊讶之色:“啊,你是……”

跛脚汉子将拐杖一扔,端端正正地跪地叩首,口中高呼:“罪臣方以智,参见太子殿下。”

此话一出,附近老百姓终于吃下定心丸。没错,这是真的东宫太子,不是假冒的。

“方翰林,竟然是你!”朱慈烺惊喜交加,连忙示意左右,“快,扶方翰林起来。”

方以智?翰林院方检讨?

田唯嘉心中一惊,暗呼自己看走了眼。

要知道,翰林检讨虽然官卑清贫,却是天子近侍,非才识出众者不可担任。

官场上,又有“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说法,备受帝王信任。方以智还是朱慈烺弟弟——定王和永王的讲官,份量很不一般。

饶阳城内藏有这样一位人物,而自己却未曾察觉,真是失策。有方以智在,为太子献计献策的空间就更小了。

朱慈烺这边,更是喜出望外。

历史上,方以智可是鼎鼎有名的人物,因在思想、哲学、科学方面的造诣,被誉为明末四公子之一。

他拒不仕清的气节,暗中反清复明的举动,更备受后世赞誉。

中兴之路才迈出第一步,便偶遇这样的贤才,无疑是一大幸事。

朱慈烺命孙二弟让出坐骑,与方以智携手并骑,一起进入城内。

到了县衙大堂分头坐定,仔细一问,才得知方以智这两三个月来的遭遇。

原来,方以智在崇祯帝驾崩之后,曾冒险前往灵堂拜祭,因而被顺军视为心怀旧朝的顽固分子,遭到严刑毒打。

方以智被打得两髁骨见,依旧不肯屈服。顺军见他有骨气,才便将他释放。

这次路过饶阳前往南京,正巧遇到了太子叩城。

听完这番波折,朱慈烺感慨万分:“我听说父皇灵前无人拜祭,幸好还有翰林你……真是难为你了。”

方以智再次拜倒,脸上充满了自责:“先帝蒙难,微臣未能以死相随,实为有罪!”

“哪里的话,翰林快起来。”

朱慈烺亲自将他扶起,和声道:“翰林不必自责,留得有用之身,方能匡扶大明社稷,何罪之有呢。”

田唯嘉在旁看到二人君臣相得,心里满不是滋味:

方以智未在京城失守时殉国,又不肯随先帝而去,俨然是有政治污点的罪臣,哪配得到如此厚待。

反观自己,不仅光复饶阳城,还报效了几千两银子,却屡遭怀疑和要挟……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怎么会这么大呢?

看来洪承畴信中说得没错,崇祯一家赏罚不明,是非不分,失国确实是必然。

想到这里,田唯嘉借口上茅厕,离开了大堂,省得越看越气。

方以智见碍眼之人终于离开,立即低声进言:“殿下,如今鞑子势大难制,饶阳绝非久留之地,罪臣恳请殿下尽快南下,赶往南京登基。”

朱慈烺沉吟片刻,点头道:“翰林说得不错,本宫亦有此意。只是本宫行踪已泄,必须谨慎行事……”

接着,他讲起自己的担忧。

经过早上这番闹腾,自己的行踪已不再是秘密,用不了几天,城内的清军密探就会将消息传回京城。

清廷志在一统中原,必将派出精骑追击。前往德州的路上,很多城池都已经投降清廷,或许会出兵拦截。

所以,此行不是内线闷头赶路,而是外线警戒行军,必须做好万全准备。

而饶阳城内骡马并不多,一人一骑都不够分,肯定跑不过一人双马、三马的清军精骑。

这个时期,清军的战斗力达到了巅峰,往往几百精兵就能击溃数万明军,更别提几十人了。

如果行军不够迅速,一旦被追上,后果不堪设想。

历史上,有一个类似的案例:隆武帝得知郑芝龙降清之后,试图绕道汀州撤往江西,不幸被清军撵上,最终含恨就戮。

朱慈烺道:“鞑子从京城过来还要三四天,暂且放在一边。但祁州城近在咫尺,那里的半个牛录旋即可至,不可不防。”

方以智道:“殿下糊涂啊!为今之计,立即赶往南京登基,才最为紧迫,哪里还顾得上许多。带上几个贴身护卫,一人三马赶往德州,用不了两天。那里有济王接应,必能找到快船下江南。臣与其他侍卫徐徐南下,想来……不至于全军覆没。”

朱慈烺缓缓摇头,对这个逃亡计划有点不以为然。

因为,“济王”的身份还很可疑,德州明军的忠诚度还无法保证。即便德州真的忠于东宫,还有一层担忧,他不方便说出来。

他被俘太久了,福王朱由崧可能已在南京抢先一步登基。

这个堂大伯人品如何先不说,他身边的马士英可不是善茬。若没有一支忠诚,且有战斗力的部队护卫,即便安全抵达南京,前途也不乐观。

这世道礼崩乐坏,实力考量大于名分制约。

多尔衮可以用假太子的名义斩真太子,朱由崧未必就不行。

当然,福王登基的消息尚未传到饶阳,朱慈烺只记得有这么一回事,具体是五月还是六月,亦或是七月,实在记不清了。

不过他始终认为,手上掌握一支忠诚的部队,比急匆匆赶往南京更重要。

此乃乱世,若手上连一支忠诚的卫队都没有,即便成功登基,也不过傀儡罢了。

贸然前往德州,或许就是成为傀儡的第一步。

就在方以智准备继续谏言的时候,陈富贵、毕长喜等人前来复命,详细汇报县衙银库、粮库、马厩等地的状况。

县衙内还有一些库存作为补充,暂时不需要为钱粮发愁,甚至还可以招募一两百新兵。

不过朱慈烺心心念念的骡马非常少。田唯嘉带回北岐河村的二十余骑,就是饶阳的大部分家当。

这还是城内大户拼凑出来的,要不然,连二三十匹马都没有。

这时,什长孔愣子跑进大堂,慌慌张张地报告:“殿下,不好了,田老贼不见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