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诡三国 > 第一六五章 孔伷的信心

诡三国 第一六五章 孔伷的信心

簡繁轉換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9:5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诡三国 !

就在袁术召集杨弘和阎象商讨的时候,颍川的荀彧却在家中有些忧心忡忡。不是为了自己的家中之事,而是为了现在颍川的局面。

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颍川子弟,荀彧一直觉得自己对于这一块地域有责任,毕竟荀家是颍川望族,理所当然的要考虑得更深远一些。

目前这个局面,荀彧觉得很不乐观,虽然颍川种士族推举了孔伷来作为颍川代表,举兵讨董,但是已经过去许多时间了,似乎孔伷除了发布了一个公告,募集了一些士兵,就再无其他动作了……

这简直是……

荀彧思来想去,觉得还是明日需要去拜会一下孔伷,多少也要去了解一下到底这个豫州刺史孔伷究竟在想些什么,要做些什么。

说起这个孔伷,也是挺有意思。原先孔伷从去年开始就被封为了豫州刺史,但是没有担任多久,就因为后将军袁术的上表,又要将这个豫州刺史的职位从孔伷的手中拿走给孙坚,然后朝廷居然也莫名其妙的通过了,随后便下了一道诏书让孔伷将印玺交还。

无奈之下孔伷原也只得遵命,料想着自己就此无缘仕途了,却没想到关东士族竟然发起了讨董之战,孔伷便没有及时上缴印玺,而是留在颍川观望,却被颍川的士族推举出来担任了颍川代表,相应各地,一同举兵讨董。

但要统领讨董之军,多少也必须要有一个职位不是,因此,孔伷就依旧称自己为豫州刺史,反正印绶也还在手中,多少也说得过去。

第二天一早,荀彧就到了孔伷的住所,投了名刺等待召见。孔伷没有住在城外军营之中,而是自己带着仆人在颍川县城内盘下了一个小院用于居住。

没过多久,就有下人来领了荀彧进了门,但是荀彧到了厅中却没有见到孔伷。下人欠身解释说,孔伷孔刺史每日清晨必定要诵读经书一个时辰,风雨无阻,从未间断,请荀彧在厅中稍坐片刻,估摸着时间也差不多了……

怪不得进的厅内之后,隐隐能听到哦吟的读书之声……

好吧,也只能等等了。

荀彧端坐在厅中的席上,孔伷的读书声从厅后的书房中传了出来,似乎一边读,还在一边发出感慨——

“……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此言真乃何其精妙也!斯政在人为,欲求其政,先求其人也……”

“……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善之善也!天下达者能有几何?独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荀彧听到此处,心中不由得有些发凉。

这是什么时间了,孔伷孔公绪竟然还有心思在读这个书?

不是说方才孔伷读的这些书不好,也不是说书中的内容没道理,而是这些道理太正确不过了,正确到了一种至理的程度,就是那种属于了放之四海皆准的程度。

只是……

唉!荀彧心中叹了一口气,真心不知道现在这个孔伷心中到底在想些什么,难道他认为现在此次的讨董之战,已经是必胜了?

这简直就是……

幸好也没有让荀彧等多久,孔伷就从书房内转了出来,笑呵呵的和荀彧见过了礼,说道:“竟让文若久侯,失礼失礼!”

荀彧笑笑,说道:“孔豫州日理万机,竟仍精读不辍,实乃令人感叹啊!”

孔伷拂了拂下巴上的胡子,摇头晃脑的说道:“学问之道,如逆水行舟尔,伷自幼时起,每日诵读,风雨不断,已有近三十年矣……”

——孔伷明显没能听出荀彧的话外之音,还将此事以为很得意的说道。

“……”荀彧动了动眉毛,依旧是笑着,说道,“此次得孔豫州统领精兵,救颍川百姓于水火,功于社稷,实乃学于圣贤,且身体力行尔,正谓之‘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真乃吾等典范啊!”

——这样说的够明白了吧!

却没想到孔伷却欣然受之,还说道:“此乃吾份内之事尔,不足挂齿,不足挂齿,哈哈……”

“……”荀彧微微低头,抽动了一下嘴角,一时之间竟然不知要说什么好——难道是我真的还讲得不够直白?

真是……

荀彧最后还是觉得需要再把语言的等级往下拉低一些,便径直问道:“不知此次讨伐董逆,孔豫州胜算几何?”

啊?谈的好好的,怎么突然转移了话题,问起这个事情来了?

孔伷不由得一愣,停下了拂着胡子的手,皱了皱眉头,想了一会儿,这才算是反应了过来,原来荀彧似乎是在说自己没有去做军中的事情,因此有些担心讨伐董卓的战局情况……

不过这种担心,孔伷觉得没什么必要,董卓暴政,不得人心,这个胜负还需要多做什么考虑?还需要但什么心?真是有些庸人自扰。

因此孔伷斩钉截铁的说道:“此战必胜!文若无需担心!”

荀彧竟有些哑口无言,这孔伷孔公绪强大的信心到底从何而来?昨天他才刚刚去了城外军营看过,乱哄哄的,无人主持操练不说,甚至连器械也没有完全配备好……

必胜?

怎么必胜?

荀彧迟疑了一下,最后还是决定再努力一次,说道:“孔豫州,恕彧冒昧,城外军中,以新募为多,未经战阵,实心忧也。”

孔伷哈哈一笑,说道:“文若差矣,兵之强弱,不在于战阵,而在于人心也!”

“人心?”荀彧拱了拱手,说道,“恳请孔豫州赐教!”

孔伷摇头晃脑的说道:“董贼殃国,荼毒百姓,此乃天下共愤,其失人心尔。孟子有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此战乃人心背向,董贼犹比桀纣,安有不败之理?且军械有云,‘一人拼命,百夫难挡,万人必死,横行天下!’正举海内之兵,以除邪奸之辈,必然所向必克,所战必胜,区区董贼,安能螳臂当车乎?”

荀彧听了孔伷一席慷慨激昂的话语,不由得瞠目结舌,无言以对。原来孔伷是这么认为的啊,真的是很好很强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