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 > 诡三国 > 第二二八章 三方会谈

诡三国 第二二八章 三方会谈

簡繁轉換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9-02 13:09:54 来源:源1

最快更新诡三国 !

斐潜带着崔厚一起来到蔡邕府前,崔厚虽然表面上神色没有太多的变化,但是不时微微发颤的手却暴露了他兴奋的心情。

崔厚仰头看了看蔡府前的阀阅,敬仰之情油然而生,崔家虽然也是出过一个崔烈,位列司徒,但是绝对没有像蔡家这样的有这么多的功绩。

阀阅是大门两侧竖立两根柱子,左边的叫“阀”,右边的叫“阅”。阀阅指家族功绩、官历等,所以对于有阀阅的门第,也就被称为“阀阅之家”,是对世代建有功勋的官宦人家的称谓。

别看阀阅的格式很简单,就是两根丈余长的立柱,漆成乌黑之色,在柱头上以瓦筒之类的物件覆盖修饰,但是就是这样的两根柱子,一般民居,即使家财万贯,富可敌国,自家修建了无论多么气派豪华的宅第,也只能在围墙上开个门了事,绝对不允许做一个带台阶的阀阅之门的。

斐潜看着崔厚的神情,心中忽然有点感触。自己也算是往来蔡府多次,竟然没有一次对于蔡府门前的阀阅有多么的敬仰之情,一直都是觉得不就是两根大黑柱子么……

这个或许就是后世穿越者与汉代土著的最大区别了,对于一些历史特定产品,并没有多大的认同感,就像是将一部手机和一本书同时扔在地上,穿越者多半下意识是去捡手机,而汉代土著绝对是去捡书……

门房很快就跑回来了,请斐潜和崔厚进府。

若是斐潜前来,多数不用很正式的通禀,有时候蔡邕交代一声,斐潜便可以直接进府,进书房都不用下人领路,但是毕竟是带着崔厚前来,所以这一次还是按照规矩,由下人带着,到了蔡府的偏厅。

待见到了蔡邕,崔厚连忙上前大礼参拜,口称蔡中郎。要不是斐潜领着,崔厚想要见一面蔡邕,绝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现在不仅见到了蔡中郎,还即将被士人们所传颂称赞,心中激动的几乎难以自已。

蔡邕点点头,示意斐潜和崔厚就坐。

寒暄几句之后,斐潜在得到了蔡邕的首肯示意之后,便站了起来,取出了一张大汉地图悬挂了起来,准备向蔡邕和崔厚详细解说一二……

没想到昨日在藏书楼,还能找到了这样一张大汉疆土图,不过蔡邕原本就是收集各地地志并有编辑汉史的计划和行为,所以这样一张地图自然也不足为奇。

斐潜站在地图之前,忽然有一种后世站在投影仪前举行三方会谈的说明感觉——

现在也算是汉代的三方会谈吧,就是藏书方蔡邕,策划方斐潜,执行方崔厚一起达成共识的重大会面。

蔡邕有藏书,数量庞大,就算是将蔡府上下所有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没有办法运输完毕,更何况一旦正式开始迁都,混乱的局面是可以想象的,那个时候拥堵的不仅是道路,还有人心……

崔厚的运输优势就不大一样了,自从有了斐潜给予的独家琉璃秘方之后,凭借着独门的生意,重新开拓了不少商路,并且对于行商来说,不可能有走空途的习惯的,怎么也要带些货物沿途贩售,所以属于崔家的车马其实也不少,更何况还有沿途上一些有联系的大小商户……

斐潜的责任就是将整体的资源整合起来,安排出合理的转运计划,调动起双方人力物力,将蔡邕家中庞大的藏书顺利安全的转移出洛阳……

斐潜用手指着地图,向蔡邕说道:“洛阳地处山河之间,东去之路已然堰塞,东南有董、孙之军陈横,如今之路唯有西行,待过渑池之后便转向北上,于陕津附近渡河,经河东过平阳,即可至西河……”

然后斐潜又对崔厚说道:“……令兄今位任西河太守,期间或有抄撰,皆归于崔家,原本需遴选善地以暂存,待河洛战事一了,则需完璧而还。”

崔厚按奈住激动的心情,离席向蔡邕叩首,说道:“厚以崔家之名做保,定妥善保存蔡中郎之书,待河洛战事毕便完璧归还,若有贪墨则令崔家身败名裂,死无葬身之地尔!”

斐潜微微点了点头,这个崔厚如此言语,就是给蔡邕最大的保证了。

在汉代的这个时间,和后世那种随便开玩笑,将誓言不当回事完全不同,所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世家相互之间交往,首当其冲的便是一个“信”字,无信之人想要在汉代立足,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崔厚不是用自己的名义,而是以崔家之名做保,这就表示崔家会在这件事情上倾全家族的力量去达成这件事情,不会有半点虚言。

况且崔家也不是完全出苦力,斐潜有明言说,在保管的期间,崔家可以抄写藏书,抄写的副本归于崔家,那么就意味着蔡家已经是付给了崔家极大的利益了。

要知道,这如今可是一个普通人想去抄书来读都找不到地方的时代啊……

蔡邕站起,走上前来,伸手将崔厚扶起,说道:“昔日与威考同朝为臣,言辞俊秀文采飞扬,未曾想造化弄人,孰为可叹!如今携手共续教化传承,当同心协力,共渡难关尔!”

毕竟是蔡邕蔡师傅,这一番话讲得真是,啧啧……

斐潜不由得心中赞叹,同样的话不同的人,讲起来效果完全不同,像刚才那一番话,若别人来讲,绝对没有蔡邕讲的效果好——

崔家崔烈崔威考,虽然之前曾经位列司徒,但是因为是拿钱和汉灵帝换来的,当时汉灵帝还说换的价格低了,还很后悔,所以当时清流士族对于崔烈的评价一下子差了很多,就连当时崔钧都说他老爷子有一股铜臭味……

而蔡邕此番话,给予了崔烈正面的评价,赞扬其文采,无异于就等于是给崔烈洗白了一下,而且又说携手之语,更是将崔家抬到了可以和蔡家同等对话的程度……

崔厚闻言再拜,不禁涕零,说道:“有此蔡中郎之言,家祖若地下有灵,也当喜不自胜矣!崔家上下,自当兢兢,绝不容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